以「都市型」觀光農業走出特色之路

2020-12-21 東方財富網

暮春時節,穿行在孟津縣的廣袤田野裡,只見一座座鋼架溫室大棚鱗次櫛比,一輛輛滿載農產品的車輛穿梭田間;現代農業示範園的日光溫室內,迷你黃瓜、櫻桃番茄、袖珍西瓜等瓜果蔬菜青翠欲滴,生機盎然;高標準養殖小區裡,千頭奶牛或立或臥,悠閒自得……

孟津縣委主要負責人說:「這是我們緊緊圍繞『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定位,立足產業、資源及獨特區位優勢,瞄準服務洛陽市場,堅持用工業理念經營農業,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新型農業業態,在綠野上演繹出的『蝶變』之舞。」

集聚優勢資源,打造現代農業集群板塊

從農業結構調整初期的「求新求特」,到如今的重品牌、重標準,從生產低端一步跨到科技高端,孟津縣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服務、資金扶持,讓農民明白了一個理兒——要想賺錢,光靠產量不行,必須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

在蔬菜產業基地建設上,孟津以建設洛陽市最大的「菜籃子」為目標,創建了送莊梁凹、平樂象莊、會盟鐵爐等村多個蔬菜產業發展基地,並達到了有示範園區、有專業合作社、有育苗車間、有質量檢測站和有批發市場的「五有標準」。先後推廣無土栽培、蜜蜂授粉、生物滅蟲、節水滴灌等20項適用技術;引進荷蘭茄子、以色列番茄、美國車釐子、日本網紋瓜等名優新品種50多個,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7萬畝,實現了四季生產,全年上市。

蔬菜產業發展只是孟津深化產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一個縮影。在林果產業基地建設上,該縣以林業生態工程、標準化果園建設為重點,改造樹型、提高品質,實現產品升級、效益提高。目前,全縣林業總面積有10萬多畝,其中果樹達6萬畝,建成孟津梨、大粒櫻桃、軟籽石榴、紅提葡萄、優質鮮桃等 「五大集群特色」果品生產區,年產商品水果近百萬噸。

在畜牧產業基地建設上,該縣重點抓好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建設。建有省、市級標準化規模無公害奶牛養殖場6家、奶牛養殖小區4個,存欄奶牛14075頭,年產鮮奶13萬噸。全縣規模化養豬場42家,存欄生豬39228頭,預計年底可銷售成品豬15萬頭。目前,孟津縣初步形成了蔬菜配送、糧食加工、畜禽養殖等「五大板塊龍頭產業群」。

育龍頭創品牌,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核心是要有一批帶動能力強、輻射範圍廣、有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全縣引進發展十裡香草莓、銀灘生態農業、千度紅優質葡萄、聚泉生態農業、農發農業科技等55個面積500畝以上的農業龍頭項目。目前,已培育省級產業化集群1個,市級集群1個;全縣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6家,市級64家;全縣農業龍頭企業達到24家。他們外聯廣闊的市場和科研院所,內聯基地和農戶,並把先進的技術及生產、經營理念引進移植到黃土地上,帶動了農民增收和農業提質增效。

龍頭是產業的支撐,品牌是產品進入市場的「通行證」,二者共同發展才能實現產銷對接。送莊社區搶抓「上級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這一政策重大機遇,投資185萬元建成高標準多功能集體經濟大棚4座、農資服務中心1個、分揀車間1個、育苗車間3個,並以集體經濟為龍頭,帶動全村發展標準化日光溫室大棚200多座,發展果蔬2000畝、苗木花卉350畝,果蔬產業年產值4000萬元。該社區是該縣首個使用「送駕莊」集體商標的社區,其農產品成為超市裡的搶手貨。

孟津縣用合作社把農戶組織起來,再用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把合作社組織起來,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互惠的關係,帶領農戶發展生產、開拓市場,形成規模效應。全縣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多家,帶動輻射農戶5萬多戶。還先後註冊了20餘個蔬菜商標,有的已成為業內名牌。如今,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培育品牌農產品等「現代」新詞已被孟津農民津津樂道。

農旅相互融合,形成相融共促發展格局

「棚內蔬菜棚外果,農家飯菜端上桌,開門喜迎八方客,生態旅遊真紅火。」這是同盟山溝域經濟旅遊觀光帶孟津梨主題公園核心區鐵爐村村民用順口溜道出的喜悅心聲。

會盟鎮北臨滔滔黃河,南接巍巍邙山,發展休閒旅遊可謂得天獨厚,其萬畝水稻、萬畝蓮藕、萬畝酥梨、萬畝鯉魚等特色種養,構成了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水鄉美景。近年,該鎮推出的以「看農家景、吃農家飯、摘農家果」為特色的鄉村休閒遊及每年舉辦的梨花觀賞節、酥梨採摘節、荷花觀賞節等節會,一天能接待遊客上萬人次。該鎮還整合了1000多畝酥梨園,開展了「樹上摘鮮果、樹下挖野菜」等採摘活動,吸引了大批周邊城市居民,前來休閒觀光。

為滿足洛陽市民旅遊需求,孟津縣還以打造「洛陽休閒旅遊首選地」為目標,把農業與旅遊業有效地進行產業融合,形成相融共促的發展格局,有力地推動了農業功能形態和產出方式的轉變,實現了雙贏。大家普遍感覺到,這兩年發展鄉村旅遊後,最明顯的改變是農產品不愁賣了,遊客直接走進園區交易,價格高還供不應求。如每年舉辦的新米節、草莓節、石榴節等10多個節慶活動,不僅提升了孟津農產品的知名度,而且有效拓展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目前,孟津縣規劃打造出特色農業觀賞採摘村20多個,建成綠色無公害蔬菜、水果等特色果菜採摘園50多個,形成集吃、住、遊、娛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接待體系。去年,全縣鄉村遊接待遊客1350萬人次,綜合收益達到15億元。

(文章來源:洛陽日報)

相關焦點

  • 石家莊加快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
    在2020年底前,創建1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10家市級現代農業精品園區,建設30家省級以上休閒農業星級企業,形成省會市民「周末2日遊」休閒觀光農業圈 本報訊(記者董昌)近日,石家莊市出臺的《加快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推進方案》提出,圍繞高速高鐵沿線、機場周邊、滹沱河沿岸及環城都市休閒農業圈
  • 不斷深化改革 福清走出特色現代農業之路
    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 文/攝  寬闊平坦的村道,長勢喜人的果蔬,生機勃勃的農場……近日,記者在福清市海口鎮見到的這幅田園畫卷,是福清發展現代農業,助推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過去,福清因長期以地瓜為主糧,一度被人戲稱為「地瓜縣」。
  • 天津「三區」聯動助推東麗現代都市型農業
    集約化、設施化為發展模式,積極構建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型農業產業體系,農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沿海都市型現代農業格局初步形成,為構建東麗生態宜居城區發揮了積極作用,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 福州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 農民開起農家樂
    定海村發展新型網箱真鯛養殖。­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保持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目前,我市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基本形成。數據顯示,去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39億元,同比增長3.5%。­  農民開起農家樂­  午後,楊經忠和妻子嶽麗欽打開手機上的監控app,查看自家農場情況。
  • 都市型休閒農業創新發展探索 觀山湖區以「兩山理念」助力農業強...
    田園湖光與絢麗城景相融,小橋流水、白牆黛瓦、現代高樓各成一體,綠水青山在這裡相映成趣……圍繞貴陽市民珍貴的「三口水缸」之一——百花湖及周邊村鎮,觀山湖區充分發揮豐富的生態資源優勢,探索發展都市型休閒農業及旅遊業,將青山綠水的美麗生態,變成高質量發展的鮮亮底色,成為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的「優等生
  • 走出具有山西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_眾說農博會_山西新聞網...
    我們定位為「特色農博會」,就是想在新成果、新技術展示的同時,更加注重特色農產品的貿易和合作,把展會辦成現代特色農業品牌展示的盛會,打造成特色農產品貿易合作與交流的平臺。以此檢驗我們特色農業的發展成果,早日走出一條具有山西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記者:這次展會以「特色」定義,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山西農業的特色。
  • 桂林市走出具有特色的全面小康之路綜述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巫美橋紅 編輯:潘曉明 山水秀美 生活甜美——桂林市走出具有特色的全面小康之路綜述
  • 觀光農業新形式——農業特色小鎮
    截止目前,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了兩批全國特色小鎮,北京地區第一批包括昌平區小湯山鎮、房山區長溝鎮、密雲區古北口鎮,第二批包括懷柔區雁棲鎮、大興區魏善莊鎮、順義區龍灣屯鎮、延慶區康莊鎮,這 7 個特色小鎮的支柱產業均包括休閒觀光農業。
  • 區科協舉辦2020科技套餐通州行——「智慧財產權與都市型農業科技園...
    區科協舉辦2020科技套餐通州行——「智慧財產權與都市型農業科技園發展」研討會 2020-07-28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連旅順口打造觀光農業 發展花卉生產
    中國園林網9月16日消息:大連市旅順口區以發展鄉村觀光旅遊產業、花卉產業為重點,打造精品、打造特色,提升現代農業的檔次和質量,推進綠色生態區的建設發展。 旅順口區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以設施農業園區建設為主,發展花卉產業園區,發展鄉村旅遊觀光產業。
  • 休閒、旅遊……南京水產養殖業走出綠色轉型之路
    守著這塊魚塘多年的王家祥,也擺脫了普通養殖戶的身份,搖身一變成了哪吒河農業生態休閒觀光中心的老闆,年收益達160萬元。  根據近期出臺的《南京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9-2035)》,全市包含長江、固城湖、石臼湖、秦淮河、滁河等在內的近四成水域灘涂被劃為禁養區。記者了解到,我市計劃到今年底禁養區內水產養殖將全面退出。
  • 走出一條具有北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王乃學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增強做好鄉村振興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認識做好鄉村振興的重大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站位、落實責任,做好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北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讓農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王乃學強調,要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
  • 新時代的旅遊方式——觀光農業
    觀光農業新時代的旅遊方式——觀光農業或許很多人都不怎麼了解,但實際上觀光農業這種旅遊方式早已經流行起來。觀光農業是指廣泛利用城市郊區的空間、農業的自然資源和鄉村民俗風情及鄉村文化等條件,通過合理規劃、設計、施工,建立具有農業生產、生態、生活於一體的農業區域。觀光農業伴隨全球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人們發現,現代農業不僅具有生產性功能,還具有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閒、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 山東:綠野公司走出一條特色食用菌發展之路
    山東:綠野公司走出一條特色食用菌發展之路發布時間:2014-09-0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記者 於玲)近日,在山東利津縣鹽窩鎮的山東綠野生物科技園股份有限公司食用菌生長車間裡,一位工人正忙著為杏鮑菇疏蕾。車間溫度常溫在15度左右,高架上擺滿了生長著杏鮑菇的生長瓶。
  • 中山市三鄉鎮特色農業之觀光農業(組圖)
    觀光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遊業。近年來,伴隨全球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人們發現,現代農業不僅具有生產性功能,還具有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閒、度假的生活性功能。近年來,伴隨全球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人們發現,現代農業不僅具有生產性功能,還具有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閒、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隨著收入的增加,閒暇時間的增多,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渴望多樣化的旅遊,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農村環境中放鬆自己。於是,農業與旅遊業邊緣交叉的新型產業——觀光農業應運而生。
  • 源城區七寨湖崇志農業生態園:著力打造現代農業觀光旅遊基地
    山鄉擷英——來自河源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的報導 七寨湖崇志農業生態園位於河源市源城區七寨湖公園綠道旁,它以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為基礎,充分利用合作社種植基地、茶葉品牌和周邊優越自然環境等資源,著力打造現代農業觀光旅遊基地。
  • 順德5年將建8個超千畝現代農業產業園
    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佛山市順德區正在全力打造8個超千畝的現代農業產業園,這些綜合性園區以特色農業產業為基礎,將農業生產、農業生活、生態環境三者合為一體進行旅遊休閒開發,形成集科普、生產、銷售、加工、觀賞、娛樂、度假等於一體,搭建起連接城市與農業的橋梁,也成為順德都市型休閒農業產業集群崛起的新平臺。
  • 臺灣這樣玩轉休閒觀光農業
    想要打造美麗鄉村,光靠農業科技還不夠,休閒觀光設計也很重要,臺灣發展經驗豐富,未來兩岸可攜手前進。」在日前於臺北舉行的「2016兩岸大健康大農業合作論壇」上,臺灣華山文創園區副執行長林羽婕說。針對大陸各地農家樂發展狀況,臺灣鄉村旅遊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林銘昌認為,農家樂的現有經營形態多從食品安全角度出發,旨在為消費者展現安全管理及銷售農特產品,而非單純做休閒觀光,未來這兩者應結合。
  • 蘭州市七裡河區依託資源優勢找準定位走出特色旅遊業創新發展之路
    原標題:蘭州市七裡河區依託資源優勢找準定位走出特色旅遊業創新發展之路 文化旅遊產業牽引構築城市遊樂核心區 七裡河區依託資源優勢找準定位走出特色旅遊業創新發展之路   七裡河區是蘭州市南部生態天然屏障七裡河區委相關負責人坦言,如果不能儘快找到適合自身特點的旅遊業創新發展之路,就會錯失大好發展機遇,成為被人遺忘的角落。   時不我待。
  • 新盛農業:打造觀光特色農業基地 助推攸縣鄉村經濟振興
    湖南茹嶺坳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植物食用油生產、銷售;油菜、油茶樹及油料作物種植、開發;土地整理綜合規模企業。採用「公司 +合作社 +基地 +農戶』的模式,把企業與農戶緊密聯繫在一起,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共同體,走出了一條企業、農民『共贏之路』。目前,公司現擁有養、種土地面積1200畝,其中,大衝水庫蓄水面150餘畝,水田面積150畝,菜地100畝,荒山800畝,未來可擴建至7200畝。同時,公司利用先進且科學的數位化系統管理,將所有的農特產品實行全程可溯源、可視化,重點打造觀光、旅遊、休閒文化特色農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