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湖光與絢麗城景相融,小橋流水、白牆黛瓦、現代高樓各成一體,綠水青山在這裡相映成趣……圍繞貴陽市民珍貴的「三口水缸」之一——百花湖及周邊村鎮,觀山湖區充分發揮豐富的生態資源優勢,探索發展都市型休閒農業及旅遊業,將青山綠水的美麗生態,變成高質量發展的鮮亮底色,成為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的「優等生」,既有顏值,更具實力,走出了一條具有觀山湖區特色的錯位發展、差異化發展道路,交出了一份耀眼的「綠色成績單」。
百花湖風光 鄭鐵 攝
以退為進 換綠水青山還復來12月11日,走進位於觀山湖區朱昌鎮、總面積2000畝的百花湖森林公園,靈山秀水美不勝收,娛樂項目豐富多彩,遊客或在公園小道漫步,或在各景點前合影,享受著簡單美好的閒暇時光。
湖畔炫動 李光榮 攝
「這裡空氣清新,設施也齊全,附近還有農家樂等,我們可以在這兒玩一下午。」遊客彭城說。
觀山湖區是貴陽市的新城區、中心區、窗口區、生態區和試驗區,環百花湖的周邊,世代住著朱昌鎮、金華鎮、百花湖鎮三個鎮的原住民。上世紀90年代以前,村民無生態環保意識,生活汙水和生活垃圾隨地傾倒,同時主要靠水產養殖和畜禽養殖維持生計,養殖廢水直接入湖,導致百花湖水質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為保護生態環境,推進綠色發展,2007年9月,貴陽市全面啟動了治理和保護兩湖一庫(紅楓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庫)的工作,從此,一場保護生態環境的戰役打響了。
2014年,觀山湖區政府出臺政策,以合理的補償方式補償原住民,既保障了搬遷村民的利益,又制約了突擊種房的行為,快速完成了搬遷工作,且無一起突擊種房行為。
除對紅線範圍內的農房實行正常的徵收拆除以外,觀山湖區還開展了大規模的違法建築集中拆除行動,對位於百花湖一級水庫保護區內的違建房及附屬設施進行強制拆除。同時,創新了林地「佔一補一」制度,佔多少補多少,保證了林業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持續增加。
2016年底,觀山湖區委區政府完成了環百花湖沿湖村寨23個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用於沿湖村莊生活汙水處理。並全面推進「千村整治·百村示範」工作,開展以「三清一改兩拆三化」為主要實施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有序推進農房風貌整治、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廁所革命」、農村道路暢通等重點任務,打造富美鄉村示範村4個。至2017年4月底,完成了百花湖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養雞場取締工作。
隨著生態環保工作的逐步推進,百花湖水質已穩定保持在Ⅲ類以上,綠水青山展現了靚麗容顏。
藏富於民 助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山青了,水美了,為此做出犧牲和讓步的村民們又該如何生存?
早在2014年,開展百花湖水源地村民搬遷工作時,觀山湖區百花湖新城建設開發辦公室考慮到村民今後生活問題,在村民們居住的新村內,規劃安排了20平方米的商業門面用於集中經營。集中經營所產生的效益,村民們可以參與分紅,同時,如有大型的商場、餐飲入駐以後,村民還可以參與物業管理以及其它工作,解決村民們的後顧之憂。
2017年起,觀山湖區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綜合效益的原則,結合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及區位優勢,以「菜籃子、果盤子、藥箱子、茶園子」為抓手,選擇發展水果、蔬菜、茶葉、中藥材4個特色產業,打造現代都市精緻農業、生態農業,給全區的農業、農村、農民帶來發展新希望。
以百花湖鎮現代高效茶葉基地項目為例,該項目規劃總面積1萬畝,總投資10億元,由核心區和拓展區組成,分別位於溫水村和楊莊村、哪嘎村、石操村、坪山村、谷臘村、竹林村。項目採用「龍頭企業+鎮平臺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行模式,以茶、旅、文作為支撐,結合茶葉種植、茶品加工、觀光旅遊進行總體規劃。目前已完成8600餘畝茶苗種植,建成6.5米寬的產業路28.5公裡(其中組組通項目硬化19.8公裡),主要種植黔茶一號、黔茶十號、龍井43、金牡丹、金觀音等優良品種。
貴陽市百花湖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夢霞介紹,該項目建設過程中,農戶可通過土地入股分紅、務工等方式共享發展紅利。項目產生收益前,公司採取土地兜底政策,農戶每年每畝土地可領取600元的保底分紅;產生效益後,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對合作社進行分紅。「截至目前,公司共計發放996戶農戶土地保底資金1123餘萬元,戶均增收11275元,其中發放254戶建檔立卡戶土地保底資金289餘萬元,戶均增收11378元;帶動當地農戶1702人務工,共計發放務工工資910餘萬元,人均增收5347元,其中發放帶動建檔立卡戶408人務工工資268餘萬元,人均增收6569元。」她說。
發揮優勢 促城鄉一體化發展不同於邊緣地區的農村,觀山湖區環百花湖三鎮與城區緊密結合,因此觀山湖區政府充分發揮城鄉結合優勢,大力發展都市精緻休閒農業,把環百花湖三鎮打造成觀山湖城區的「後花園」,促進農村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有效推進城鄉一體化。
具體工作中,該區通過「超市+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貧困戶」,大力推進農超對接,在全區19個惠民生鮮超市內設立貴州產業扶貧綠色優質農產品銷售專區,配合市商務部門組織生鮮連鎖超市與省重點農產品企業、農業合作社實現產銷對接,採購蔬菜、雞蛋、白條禽等農產品,帶動貧困農戶增收。
區文廣局每年均組織鄉村旅遊從業人員和鄉村旅遊致富帶頭人培訓,每年培訓100人次左右。培訓採取視頻學習、教師授課和現場參觀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鄉村旅遊開發、農家樂經營管理與品質提升、「網際網路+鄉村旅遊」等方面課程的學習講解以及貴州鄉村景區實地參觀學習,幫助村民轉變思想主動接受並配合產業結構調整,讓更多有條件的村民加入到鄉村旅遊業中,創新致富方式。
同時,觀山湖區全力推動實現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的都市休閒農業產業格局。
金華鎮翁井村因地制宜探索發展鄉村旅遊之路,2016 年,開始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通過村民土地入股、資金入股、勞務入股等形式,採取 " 黨組織 + 合作社 + 基地 + 農戶 " 運行模式,引進草莓種植項目,建設「草莓公社」。
豐收的草莓 金銳 攝
2017年,翁井村「草莓公社」迎來豐收。草莓口感好、品質優,加上村子交通便利,吸引了眾多市民進村採摘、遊玩,「翁井草莓」一炮打響。
「草莓公社」讓更多人走進翁井村,了解了村裡優美的自然環境,帶火了鄉村旅遊業發展。同時,由於草莓採摘期有時間限制,為了填補其他時間遊客進村沒有遊玩項目的缺陷,翁井村積極發展其他產業。村民們還主動投工投勞,整改河道,修建機耕道和排水溝。
如今,翁井村形成了 80 畝草莓、176 畝李子和 100 畝蓮藕的產業規模,還沿著白巖河修建了觀光步道,帶動鄉村旅遊發展。2019 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 13700 元。
翁井村是觀山湖區發展都市休閒農業的優秀典型。目前,觀山湖區已規劃了旅遊環線觀山湖段、百花湖環線、觀山湖城市快速環線等城鄉精品旅遊環線和百花湖生態數谷,打造生態、數博於一體的「三環一谷」,該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和一二三產業體系融合。
接下來,觀山湖區將繼續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縱深推進鄉村振興,實施「五子登科」產業重點發展工程、農產品加工提升行動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加快推進現代都市休閒農業發展,大力改善農村環境面貌,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不斷描繪百姓富、生態美的生動畫卷,建成百花齊放的山水庭院。
記者:蔡婕
編輯:吳磊 王雪純 劉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