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藝,或許即將消失了,你見過幾個?

2020-12-18 澎湃新聞

老手藝,或許即將消失了,你見過幾個?

2019-09-02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70、80、90後的我們

當年爸媽是不是常常教導我們

天幹餓不死手藝人?

要說當年

相比於鐵飯碗的死工資

比較賺錢的手藝

可能就是下面這些了....

就算沒有消失

也可能快要消失了

來看看你還記得幾個

磨刀

「磨剪子勒鏘菜刀......」相信很多朋友小時候在農村常常聽到這句吆喝。現在不會磨刀的人也很多,有些人將就著用,或者網購磨刀用具,靠磨刀過生活,顯然行不通了。

補鞋

以前條件不好,鞋子破了還是捨不得扔,送給這些補鞋師傅,一會功夫就給你補好了,雖然不太美觀,不過又能穿很久了!

木匠

木匠以前在農村是很吃香的行業,因為家裡的家具啥的都要木匠來做。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農村木匠早已經進了城市,入了裝修行業或者家具行業,可比以前在農村發展的好多了。

篾匠

要說小時候記憶最深的除了木匠就是篾匠,整天跟竹子打交道。一根竹子在他們手上分分鐘變成一個籃子或者其它的竹編工具,真是神奇。

鐵匠

還記得小時候冬天常常跟著爸爸去鐵匠鋪打農具,看著一塊鐵在捶打下變成了鋤頭覺得很厲害。打鐵是個苦活兒,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鐵匠鋪幾乎已經看不到了。

石匠

農村有很多磨盤、豬槽等都是以前石匠們的傑作。一把錘子一把鑿子就可以隨心所欲,造出很多工具,著實厲害。現在農村用這樣石頭工具的很少了,老石匠們也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推磨

這種老式石磨,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以前農村窮就用它推豆花來招待客人。推磨很辛苦,通常需要兩人一起或輪流,旁邊還要站個添磨的,話說添磨也是一種技術活啊,不僅要快還要準,不然很容易就被磨杆子打手。

棉花匠

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最後把一堆棉花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很多人都會對"彈棉花"有著清晰的記憶。雖然現在市場上琳琅滿目的被子很多,可是彈出來的棉花被,有著說不出的的溫度在,那時候的彈棉花工匠們也都走街串巷,生意應接不暇。

草編的手藝人

草鞋過去是山區居民的傳統勞動用鞋,祖祖輩輩的農民穿上它,辛勤勞作,紅軍穿著它爬雪山、過草地,寫下長徵詩篇。草鞋成了一個時代的印記,打草鞋也成為那個年代村民必會的手工活,如今會做草鞋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剪紙

窯灣古鎮街上

偶然遇到剪紙的老人

額角爬滿皺紋

步履有些蹣跚

但雙手靈巧的遊走在紅紙間

剪出生動靈活的窗花

柳編

傳承傳統工藝,體驗匠心人生

窯灣古鎮的老手藝人

靠著手中的柳編撐起生活和熱愛……

麵塑

麵塑又叫「捏麵人」

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麵塑藝術代代相傳

作品也緊跟時代步伐

泥塑

泥塑更貼近我們的生活,小時候玩的泥巴。在這些民間藝術家的手裡活靈活現捏出藝術品來。

嫻於一藝,謂之匠人

藝之精神,謂之匠心

古鎮手藝人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向遊人們訴說並演繹著,老街那熟悉又熱鬧的記憶。時間不疾不徐,靜靜流淌,日子在手藝人的打磨中安穩起來。

揚琴戲

賣貨郎

剃頭匠

……

時光把人變老,

但是「老手藝」卻留在內心深處,

步步紮根,時時萌發並觸動著我們;

還有更多的「老手藝」

留存在很多人童年中最美好的記憶,

也是割捨不下的舊時情懷,你還記得嗎?

編輯:糖果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即將消失的老手藝 年輕人好多都沒見過
    說起老手藝,往往代表的就是曾經的生活,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很多過去記憶當中的「生活」不經意間就消失了,今天跟隨甲乙拼圖鏡頭一起去重溫那些老畫面,看看你都記得幾個?釘馬掌,很多人都沒見過就消失了,你知道為什麼要釘馬掌嗎?
  • 農村有3個老手藝將要消失了,非常的可惜,你們見過幾個?
    文/隨風飄散農村有3個老手藝將要消失了,非常的可惜,你們見過幾個?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有很多農民的生活都是非常好,有不少農民家家都蓋起了兩層小洋樓,有的農民家裡還買起了小轎車,但是這樣的生活也導致農村有很多東西都已經開始漸漸消失了,比如說以前農村種的老手藝,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個農村的老手藝,看看你們還知道幾個。
  • 民間老手藝正在悄然消失,也許這些絕活你都沒見過
    民間老手藝正在悄然消失,也許這些絕活你都沒見過文章素材來源於網際網路,歡迎點擊關注!導語:一些「民間絕活」正在慢慢的消失,也許再過幾年,你們就再也看不到了,因為沒有下一代傳承人,更是因為逐漸被機器所替代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現在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工逐漸被機器所代替,民間的一些老手藝也正在慢慢的消失,從小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差不多都是沒有見過這些手藝吧。但是這些「民間絕活」都是農村人的記憶。
  • 中國正在慢慢消失的傳統民間老手藝,你能認識幾個?
    中國正在慢慢消失的傳統民間老手藝,你能認識幾個?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大機器工業生產的衝擊,使一些東西漸漸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這是歷史發展的慣性。許多我們熟知的老手藝,正在悄悄遠去,甚至消失,速度之快,令我們吃驚!
  • 那些逐漸消失的老手藝,你還記得幾個?
    01.修舊手藝人大家在生活中肯定都見過從事自行車修理、配鑰匙、換鎖芯、修鞋、補鍋、縫補等修舊工作的人,他們長期駐紮在城市的街角或者小門店內,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的修舊服務,在城市服務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補充作用。
  • 這些民間老手藝,看看你還知道幾個!
    你們小時候見過這些嗎。小編是北方人哈!手工鑄鋁鍋小時候,家裡用壞的鋁壺,鋁鍋,各種鋁製品都攢著,每每聽到有鑄鍋師傅的吆喝,村子裡的大娘大嬸們就趕緊把家裡攢著的那些拿到街上讓鑄鍋師傅給鑄上一口新鍋。現在,隨著社會發展,各式各樣的鍋隨處都能買到,材質也是越來越安全健康。手工鑄鋁鍋行業也就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了。
  • 正在消失的老手藝
    如果沒有印象,問問我們的父母,爺爺奶奶, 或許,他們會給你講述一個那個年代的故事 彈棉花 時代在發展,這些老手藝的生存空間被擠壓的來來越少,老手藝漸漸隨歲月遠去,也許只有文字、圖片和我們的記憶知道它們曾存在過。
  • 即將消失的6種民間小吃,每一種都是老手藝,以後可能會吃不到了
    即將消失的6種民間小吃,每一種都是老手藝,以後可能會吃不到了眾所周知,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單單菜系就有八大種了,更何況還有各種各樣的民間傳統小吃呢。就比如今天小編要給跟大家說的這些:即將「消失」的民間小吃,每一種都是老手藝,估計你們以後想要吃根本就是吃不到了。
  • 農村這些正在消失的老手藝,你知道的有幾個?
    農村很多的老手藝,有些是因為時代發展,已經不被這個社會所需要;有些是找不到合適的繼承人,無人傳承。總之,很多傳統手藝正在逐漸消失。大家都來說一說,你們所知道的正在逐漸消失的農村傳統手藝還有哪些?
  • 農村正在消失的老手藝,手藝人:現在已經用不上了
    隨著社會發展的進步,很多傳承的「老手藝」也在逐漸的消失,例如:修鞋 鋦碗 做掃把等等,在70 80 年代比較盛行的行業,現在也開始走向了末路。有時問起老手藝人的時候,他們總是很無奈地說道,現在的科技發展快速,我們這些手藝已經用不上了。
  • 細數東山歲月記憶中的老手藝,你見過幾個?
    圖 | 微博@XIAOXIN-ING一起來看看,這些充滿東山記憶的老手藝,你見過幾個?生活類丨剃頭丨「剃頭」,是如今老一輩的東山人還會用的說法。在東山島的銅陵鎮,這裡有家古早味十足的理髮店,據說已經經營了四十多年,不少東山人小時候還曾來過這裡理髮。
  • 農村正在消失的5個老手藝,是對是錯,真的好嗎?
    文/濤聲依舊農村正在消失的5個老手藝,與此同時,有一種精神也在消失每個時代的農民們都有著自己的生存技能,比如說如今的電工,水泥工等等,在以前也有著自己的手藝人,這些手藝人憑藉著自己的技術混到了一口飯吃,但是如今這些曾經的老行當,卻正在慢慢的消失,是對是錯,真的好嗎?
  • 浙江舟山即將消失的老手藝,見過3個以上的就說明你老了……
    圖源|大舟山APP網友鹿小瑩說到手藝人,在舟山年輕人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印象,或許是童年裡期待了很久才流動到村裡的米泡師傅;或許是生於街頭,曾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的修鞋挑子、剃頭匠;或許是號子聲悠揚穿巷的「磨剪子嘞戧菜刀」
  • 留住傳統 守望鄉愁 微紀錄片《磐安記憶》傳承失落的老手藝
    留住傳統 守望鄉愁 微紀錄片《磐安記憶》傳承失落的老手藝 2020-12-18 15: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遠去的老手藝:以前風靡民間各地,現在正在慢慢消失!
    遠去的老手藝:以前風靡民間各地,現在正在慢慢消失!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大機器工業生產的衝擊,使一些東西漸漸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這是歷史發展的慣性。許多我們熟知的老手藝,正在悄悄遠去,甚至消失,速度之快,令我們吃驚!
  • 近乎消失的老北京「七十二行」(精選),你見過幾個?
    這些行業你可能聽過也可能見過,它們也許是你兒時回憶的一部分,可是現在,隨著城市發展進程的加快,它們近乎消失了……現在,小年帶你走進兒時回憶,看看你還記得幾個?耍耗子耍耗子的人背著個小木箱,箱內裝著已馴練好的小白鼠。拉冰床北京冬天的冰,給人增添了不少樂趣,同時也給人增加了一種便利,這便是冰嬉與冰床。冰嬉是古代冰上運動。
  • 即將消失的行當 —— 彈花匠
    即將消失的行當 —— 彈花匠一把老弓、兩個木柄、一臺線機、幾根木棍,這些傢伙陪伴著潘年國走過了36載。幹到60幾歲,扛不動彈弓的時候,我就休息!」潘師傅今年56歲,他說,彈棉花這行是個體力活兒,再過幾年就可以休息了。走街串巷彈棉花 拜師學藝討生活
  • 手藝失傳,即將消失的幾種傳統美食,再不吃可能就吃不到了
    手藝失傳,即將消失的幾種傳統美食,再不吃可能就吃不到了雖然近些年社會在快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但是依然有許多傳統的美食保留了下來,並且還深受人們的歡迎。由此可見,我國的美食文化是特別悠久的,雖然現在還能吃到一些老祖宗留下的正宗傳統美食,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一部分傳統美食的手藝正在失傳,就是即將消息,或許不久的時間之後,我們再想吃可能都吃不到了。今天呢,就和大家說一下這幾種即將消失的傳統美食,看看大家都吃過幾樣。
  • 民間老手藝:生絲熟夏布,做煞老師傅
    龐師傅檢查舊瓦蒸是否還可用 要知道一個瓦桶碎一張 這泥坯的成功率只有75% 長此以往,不要說辛苦錢掙不了 說不定連吃飯錢還得自掏腰包呢 所以,真正能串出一個好瓦蒸的師傅 其實也沒有幾個
  • 正在逐漸消失的「民間」小吃,都是老手藝,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正在逐漸消失的「民間」小吃,都是老手藝,很多人的童年回憶!中國的美食種類是多種多樣的,經過這麼多年的演變,有一些經典的美食逐漸的消失在了人們的眼前,像是有很多人小時候吃過或者是比較喜愛的一些美食,美美想起來也感覺到非常的懷念,不過像是之前的那些小吃和零食像,非常少見了,同時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社會在不斷的更新變化著,也出現了很多新型的美食,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儘管如此,有很多的人想起小時候常吃的那些小吃也是非常懷念的,而且之前的那些小吃有很多都是用傳統的老手藝製作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