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逛超市,農產品的價格你肯定想不到

2020-12-12 騰訊網

其實,大部分的美國人月收入也就是在幾千美金。有人可能會想,中國人收入在幾千人民幣一個月的是主流,但是只夠吃飯的,別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算小城市日子也是過得緊緊巴巴。美國人怎麼看上去還是那麼輕鬆。這就要說到美國的物價了。

一個雞蛋9分錢。一個雞腿幾分錢,一斤大米0.42元。純淨水,24瓶售價3.99元,每瓶0.166元。小豬肘子每磅一兩塊錢,你信嗎?

也許,如果不是我的女兒去美國留學,去亞特蘭大喬治亞理工學院讀博,我不會關注到生活在美國和生活在中國有多大差別。也許,我不會關注到在中國,為什麼生活成本會如此昂貴,我不會關注到通貨膨脹在多大程度上抵消了經濟增長所帶來的收益。

面對中國漲勢如潮的農產品價格,面對幾乎便宜得不可思議的美國食品價格,我們不會發出這樣的疑問:中國的農產品價格怎麼了?中國的農產品價格體系出了什麼問題?美國食品價格為什麼會如此便宜,他們又是如何理順他們的農產品價格體系的?

在美國逛超市

也許,在來到美國之前,你會想,美國這個經濟非常發達的國家,公民收入非常高的國家,生活的成本一定很昂貴,在中國,收入越高的城市,生活消費水平自然會水漲船高。似乎這才符合常理。中國的一線城市生活成本,大大地高於二三線城市。

可你看看美國,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你到美國一逛超市,一看美國超市的物價,你簡直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先看吃的:

50磅大米20幾美元一袋,美國的食品價格大都以磅論價,一磅合0.45359237公斤。大體為中國市斤的0.97市斤。也就是說,一斤大米0.42美元。而我們家吃的大米每市斤都在5元人民幣上下。

請注意,不要把美元折算成人民幣,因為中國的人均月收入僅為美國的人均收入的1/10。就是說正常情況下,普通美國人的收入是普通中國人的十倍,但是他們的農產品和中國農產品價格不多,甚至比中國農產品價格還要低。美國的物價是建立在美國的人均收入上的,中國的物價是建立在中國的人均收入上的。

美國的大米價格與中國的大米價格便宜得簡直就不能比。

香米又稱「國寶米」,是華人最常吃的一種高檔白香米。價格也僅為25磅21.99美元。每磅不到0.88美元。

再看雞蛋,便宜的簡直難以置信,2盒雞蛋,每盒18個,即36個雞蛋,才3.35美元,一個雞蛋才0.09美元。你信嗎?在中國,一個雞蛋賣到0.50元?

食用油,在美國很少人用花生油,主要的食用油是菜籽油(Canola Oil)和菜油(Vegetable Oil),因為這兩種油的飽和脂肪比花生油的要低很多。動物油基本上是沒有人用的。8.89美元/5quart(升)。也就是說,5升裝的一桶裝的菜籽油售價為8.89美元。可在中國這樣的一桶菜籽油,要賣80多元了。

同樣一桶在中國超市賣200多元的進口奶粉,在美國的超市賣22元,看到這個標籤的媽媽們,都抽過去了。

我們有時候會抱怨,中國超市裡的白菜都要2塊錢一斤。然後得出一個結論,中國物價太貴了。這個其實是片面的。你去中國一些相對閉塞的縣城,農村,你會發現那裡的白菜依舊是幾毛錢一斤。為什麼會差那麼大?原因就在於中國的市場化是局部的。所以會出現像廣西的香蕉滯銷餵魚的情形。

城市裡面的商品可能都幾乎市場化了。但是在一個偏遠的農村,他們的很多產品基本上在一個相對狹小的封閉市場中間流動。全國的市場沒有融為一體,所以好處就是當地人可以買到便宜的白菜。弊端就是種菜的不能把菜賣出去,賺不到大錢。

再次就是規模化、機械化生產。

在這個問題上,中國主要存在耕地產權問題。我們的聯產責任承包製其實還是傳統的小農經濟,但是國家現在的顧慮在於如果農業大規模產業化,就會造成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

所以,只有在逐步的城鎮化轉移大量農村人口的基礎上,才能做到農業的產業化。這個思路是很明顯的。所以說,中國的問題,歸根到底都是三農問題。

美國的農業與中國農業

美國以不到300萬人農業人口,造就了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農業。美國用不到0.58%的農業人口所生產的糧食,使美國人均佔有的糧食超過了1噸,成為了世界糧食生產出口第一大國,其一個國家的糧食出口,就佔到了世界糧食出口總量的一半。

我們真不知道,如果美國不出口糧食,這個世界會怎麼樣。

美國的玉米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40%,穩居世界第一,出口量佔65%,居世界第一。美國玉米單產在8.5噸/公頃,(而我國的玉米主產區,東北地區單產只有6噸/公頃)。

美國的小麥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11%,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量佔33%,居世界第一位。水稻產量佔2%,居世界第十,出口量佔16%,居世界第三位。大豆產量佔35%,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佔67%,居世界第一位。棉花產量佔18%,居世界第二,出口量佔24%,居世界第一。

這些享盡輝煌的數字,都是因為有了建築在土地私有制基礎上的工業化的大農業。

看罷了美國農業,我們再看中國農業。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小麥和大米消費國,第二大玉米消費國,開始對世界糧食市場構成壓力,中國正在成為農產品的純進口國。

為什麼?為什麼7億人種糧拼不300萬人種糧?

是因為美國的農業是建築在土地私有制基礎上的工業化的大農業,而中國的農業是建築在土地集體所有制上的家庭承包製上的小農業。

美國的農業是現代化的大農業,而中國的農業是家庭承包下的,一家一戶的自耕農業。中國的農業沒法和美國的大農場競爭,在知識、市場、技術、機械化程度等條件上,中國農產品明顯地處於劣勢。

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土地制度,可以斷言,中國農業將永遠是脆弱而落後的。中國式的土地制度,是中國改革開放一道邁不過去的檻。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的改革開放一碰到土地制度便退縮,那是一根高壓線。

堅守這根高壓線其直接的結果是:我們用七億人所生產的糧食,人均糧食佔有量尚不到美國人均糧食佔有量的1/3,僅為0.25-0.3噸左右。

如果我們能把農民從土地的腳鐐中解脫,我們的農業也能如此強大。當然,我們能夠看到希望,只是這條路我們一定要堅決走下去。

相關焦點

  • Walmart和Costco,美國超市的那些事兒.了解美國,一定要逛超市!
    因為那裡的東西太便宜了,導遊肯定是無法拿回扣了!美國的超市可不僅僅是買吃的穿的用的哦,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有哪些特別的事兒吧!【Costco篇】在美國的Costco的採買攻略之食品1 牛奶:美國的牛奶是愈低脂的愈便宜。市面上通常是無脂、1%、2%和全脂的牛奶。
  • 在愛爾蘭逛超市眼花繚亂?這裡給你最全攻略!
    在愛爾蘭生活和工作怎麼少得了去逛超市,作為我們衣食住行裡最最重要的一環,怎麼能不去了解一下呢!愛爾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超市、便利店,大的主要有以下那麼幾家,待史密斯教育來為大家盤點一下。如果你是一個熱愛網購的主婦,在大冬天風雨交加的時候。並不需要推著小孩去超市。只有輕鬆通過手機,你的食物就會送到家。非常方便。SuperValue裡面的物價處於中上水平。Tesco:樂購1997年,進入愛爾蘭,收購了英國食品公司的愛爾蘭零售業務。
  • 探尋美國超市 揭露美國物價為何這麼低?
    首先來看看肉類。不管是在中國還是美國,豬、牛、羊、雞肉都是人們最常食用的肉類。價格較為便宜的雞胸肉,在美國價格為一磅1.69美元,約合人民幣12元一斤。在中國超市,雞胸肉價格一斤13-15元不等。豬排骨在美國深受華人喜愛,豬排骨在美國售價折合人民幣約13元一斤,在中國超市豬排骨價格則在23元左右。綜合來看,肉類在美國超市的價格更具優勢,那麼水果蔬菜的價格又是怎樣的呢?
  • 珠海唯一一家的國際超市,周末沒地方遊玩,也可選擇去逛超市
    各位小夥伴們,小編今天又來啦,小編帶大家去玩了那麼多的地方,相信大家肯定都玩得有點疲憊了吧,在旅遊景區買到的東西都會很貴不是很靠譜,那今天小編要帶大家去到一個超市,這間超市在珠海這一家是唯一家會員制的超市,雖然要收年費,可是去的人還是很多呀,那這個地方到底是哪裡呢?
  • 法國有個超市叫家樂福,美國有個超市叫沃爾瑪,中國有個超市……
    逛過超市的都知道,每個超市的風格都不一樣,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常見的超市都是不同國家的,所以會有差異,但是商品都是齊全的。比如說家樂福超市是法國的,沃爾瑪超市是美國,中國的品牌也有,跟著小編看下去吧。家樂福超市大家一定都去過,不得不說這個名字還是很接地氣的,要是小編不說是法國的品牌,你一定想不到。
  • 美國大豆陸續進入我國,價格卻不斷攀升,網友:為啥必須買?
    再加上現在美國失業人數越來越多,很多行業都沒法進行第二步加工,就比如牛奶無法進行出售,只能倒進河裡,而農產品也是一樣,大量的農產品無法在美國出售,只能想著將它們遠銷國外,而我國是需求量最大的國家,銷往我國就是最好的辦法。
  • 美國旅遊 | 美國12大超市特色盤點!美國超市省錢攻略!Costco七個可以說的秘密!
    大家對美國超市充滿了各種憧憬與幻想,羅列整齊,琳琅滿目到令人眼花撩亂的商品,讓人在超市逛兩三個小時都捨不得走
  • 美國大學生逛超市意外獲接種疫苗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大學生戴維·麥克米倫不屬於優先接種新冠疫苗人群,與朋友逛超市時卻意外獲得疫苗接種。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華盛頓頻道4日報導,麥克米倫元旦和一個朋友去首都華盛頓巨人食品超市購物時,被一名藥劑師叫住,問他們是否願意接種新冠疫苗。
  • 青島逛超市最全攻略 點評各大超市尖兒貨
    超市,是最能增添幸福感的發明。在當下這個網購盛行的年代,連買個菜都有外賣了,可是動動手指,又怎能體會逛超市的樂趣呢?當購物車滿載時,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在青島,你最愛逛哪家超市呢?小編走訪了青島8家超市,告訴你有哪些特色的東東值得買買買!!!利群要說青島超市界的「扛把子",非利群莫屬,無論什麼時候去都是人山人海。
  • 逛一逛美國的農夫市場
    農夫市場上的農產品種類雖不如超市裡豐富,但大多都通過了有機認證,安全、新鮮,不少賣肉的攤位備有冷凍櫃,保證肉類不變質。為了新鮮健康的食材  農夫市場賣的東西以本地種植、製造、加工的有機綠色農產品為主要特色,從當季蔬菜、水果、肉類、蛋奶,到手工麵包、蜂蜜、奶酪等,應有盡有。農產品種類雖不如超市裡豐富,但大多都通過了有機認證,安全、新鮮,不少賣肉的攤位備有冷凍櫃,保證肉類不變質。
  • 投資20萬的小超市,老闆捨不得請員工,實際收入你想不到
    而說到創業,不少人就想開一些便利店,錢多一些的就是開一個小超市,希望這樣可以賺點小錢。,老闆捨不得請員工,實際收入你想不到一位超市老闆就說他投資20萬開了一家小超市,比便利店大不少,但是要說生意也就是很一般,每天的營業額也就是3000塊錢左右,都捨不得請員工,都是跟老婆兩個人輪流值班。
  • 美國大學生逛超市「撿漏」打上新冠疫苗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逛超市「撿漏」打了新冠疫苗,一位華盛頓大學生的經歷引發眾多美國網民關注。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華盛頓網站1月4日報導,大衛·麥克米倫不屬於醫務人員等新冠疫苗優先接種群體。所以,當華盛頓特區一家連鎖超市的藥劑師問他和朋友——想不想接種莫德納研發的疫苗時,他著實驚了。法學院學生麥克米倫在TikTok上分享了自己上周五逛超市、打疫苗的意外經歷。「她對我們說,『嘿,我有兩劑疫苗,如果(現在)不給人打了,我就得把它們扔掉。我們還有10分鐘關門。你想要接種莫德納的疫苗嗎?」他在視頻中說。麥克米倫一點沒猶豫,打上了疫苗。
  • 蒙古國土豪到中國「炫富」,逛超市就被嚇到了:中國人這麼有錢嗎?
    但是,他在逛中國超市的時候,受到了驚嚇。他想不到,原來中國竟然這麼有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如果你對故事感興趣的話,就一起來看看吧!感嘆中國人很有錢中國和蒙古國相鄰,大家曾經在歷史上也是有交集的。我們都知道,其實蒙古國的發展相對中國來說是比較慢的。
  • 情急之下美國人在超市喜歡搶購什麼商品?有一樣你想不到!
    近日,隨著美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老美一改最初的淡定,慌忙投入到瘋狂的搶購與囤貨的狂潮中。昨天,我在美國的好友傳給我一組拍攝於美國某大型超市的最新圖片。美國是個食肉大國,平日超市裡的冷凍肉貨源極為充沛。這和前一陣子國內超市裡方便麵與卷面被搶購一空可說是如出一轍。各種抽紙基本搶光。這是空空如也的廁紙貨架。最讓中國人看不懂的是老美居然最愛搶購廁紙(捲筒紙)。有心理學家分析稱,搶購廁紙可能是因為廁紙價格不貴且體積龐大,最容易帶來搶購的心理滿足感。超市對捲筒紙和一次性廚房抹布每人限購一件,即便如此也已售罄。
  • 澳洲蔬菜水果肉類等農產品價格恐狂飆50%!
    在經歷了這場毀滅性的森林大火之後,澳大利亞全國各地的新鮮農產品價格預計會上漲50%!雖然這場大火使得澳大利亞一些農場被燒毀,以及數以百萬的牲畜喪生,但是導致蔬菜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還包括公路封閉、停電等後勤因素。這些因素都對農產品的供應造成了影響。
  • 慈善超市,美國文化的一個窗口
    商品價格低、種類多來美國不久,就聽當地朋友提起過慈善超市,它是美國的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已經擁有100多年歷史,裡面售賣人們捐贈的物品,賺到的錢也被用於慈善事業。捐贈物品經過門店工作人員清潔、消毒後上架售賣,超市收益的80%都用來支持殘疾人和弱勢群體的相關項目。店裡培訓和僱傭的工作人員,絕大部分也是殘疾人和弱勢群體。無論何時到慈善超市,這裡總是人來人往。
  • 寶藏超市太好逛!近200種進口商品2元起!零食、生鮮超實惠
    奧樂齊、美國的Costco開市客、日本的Apita雅品嘉...這些大型超市呢,不僅面積大而且東西非常豐富,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這裡全都有。當然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在價格上面,雖然說這些超市已經很便宜了,但是和我們接下來的這家相比,價格還是有一點點的貴了。
  • 見識一下美國超市賣的幾種速食中餐,外國朋友瘋狂追捧!
    前陣子,小優有個朋友去美國出差,在工作之餘就去逛了美國的超市。朋友逛了一圈美國超市後發現了中國有幾種美食被美國人做成了速食的食物在售賣,朋友覺得很新奇,於是就拍了幾種速食中餐發到了朋友圈上去。大家現在看到的第一種美食就是速食米飯,朋友們都知道外國朋友平時吃的比較多的就是西餐,快餐。所以他們對米飯也是很喜歡的,這種速食米飯買回家後在微波爐裡熱一下就可以吃了。
  • 美國超市Costco在上海開業被擠爆 美國的華人超市經營怎麼樣?
    /網站截圖美國超市Costco在上海異常火爆,那麼美國的華人超市經營的如何呢?「美食」是華人超市的亮點外事兒在美國大眾點評網站Yelp發現,有多家華人超市評價高於3星,評論超百條。網友:我好愛亞洲超市,它們有太多種類的調味料了,還有特殊的器皿、盤子、茶葉、草藥等,新鮮的熟食也很棒,可以打包帶走。雖然有很多亞洲調料沒有英文翻譯,但是超市員工會給你提示。
  • 多因素疊加 姜蒜等農產品價格上漲
    元旦、春節臨近,生薑、大蒜等農產品價格為何紛紛上漲,肉蛋菜的價格還要漲多久?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平均價格為5.05元/公斤,比12月18日上漲2%。   此外,從中國姜網統計的情況來看,今年全國的生薑價格在10月上旬已達近五年的高點位置,目前仍處於較高位置。隨著氣溫不斷下降,消費者最常用的調味蔬菜大蔥的價格也在火熱上漲。目前,山東部分地區超市及市場的大蔥價格逼近16元/公斤,收購價格也基本在每公斤3至5元。蔥農喜獲豐收,消費者卻直呼「高攀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