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前身,企業初駐,人們熟悉的是西湖科技園;
她的今世,更名紫金港科技城,1.0版雛形漸成;
她的未來,產業新高地、科創策源地、一流科學城,2.0版全新藍圖全面開啟。
從紫金眾創小鎮到西湖大學雲谷校區,從「親清在線」政策上線到「數字駕駛艙」平臺創建,紫金港科技城全面科學謀劃,全力提升改造,堅定產學共融,真正開啟了西湖北強之路。
說起紫金港科技城,其實她的前身是西湖科技園,一個以傳統產業為主導的工業園區。前些年,杭州開始加快轉型升級,城市邊界快速擴張,這時的紫金港科技城迎來了她新的契機,推動著園區產業向高質量邁進。
承載杭州市「西優」決策、西湖區高質量發展關鍵一環的兩級使命,2018年2月,歷經多次研討、論證、優化、調整,紫金港科技城管委會正式掛牌成立。總規劃面積約21平方公裡,涵蓋西湖科技園、雲谷兩大核心區塊。管委會聚焦「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全省萬畝千億產業平臺」創建目標,強擔當、抓落實,規劃落地、項目建設、做地出地、產業培育、服務管理等各項工作全面啟動。自此,城西科創大走廊「一廊三城」格局雛形初顯。
乘著政策東風,管委會騰籠換鳥,提升改造,各項工作成效初顯。平臺建設有了新進展。2019年4月,紫金港數字信息產業平臺成功入選全省首批「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培育名單;9月,紫金眾創小鎮成功列入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項目建設有了新推進。不僅承辦了全區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個推、蘑菇街、二更、天堂鎵谷4個項目集中聯動開工。西湖大學雲谷校區一期項目進入地下施工,阿里雲總部和雲谷學校完成主體封頂。產業發展有了新方向。突出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生命健康三大產業方向,引進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重點企業,切實增強科技城創新力、承載力和競爭力,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4.9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入 65.9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522萬美元。
依託前期的事業沉澱,管委會緊抓浙江大學、西湖大學兩大智源,集中精力加快紫金港科技城和西湖大學城。通過雙城建設,全面聚焦「科技城、高新區、特色小鎮、小微園」聯動產業載體。土地出讓有了新空間。僅上半年,就順利完成雲谷區塊內石碼科技、菜鳥供應鏈金融、英飛拓、傑華特和谷尚科技等5宗433.85畝產業用地出讓。招商引資有了新力度。著力招引數字經濟、智能製造和生命健康等主導產業鏈核心企業和關鍵環節項目,上半年籤約項目11個,總投資近50億元,儲備項目12個。項目建設有了新突破。首批覆工復產的西湖大學雲谷校區一期,全力搶回疫情期間落後的進度,主體結構施工完成,正加快精裝進場進度;著力協調推進二更、蘑菇街、個推和天堂鎵谷等項目建設。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0版紫金港科技城,提供了機遇、指明了方向、構建了雛形;而沉澱再出發的2.0版科技城,再次肩負「全區產業發展新高地、全省科技創新策源地、全國新型一流科學城」全新使命。
圍繞這一新目標、新定位,2020年的科技城動作頻頻:
6月8日,紫金港科技城2.0版暨西湖大學城建設動員大會召開,發布了紫金港科技城2.0版實施意見和西湖大學城建設目標。2.0版紫金港科技城,將以「融合產學研、共建科技城」為理念,打破傳統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招商手段和服務理念,全力打造「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強化人才鏈、配置資金鍊、補齊政策鏈、優化服務鏈。
實施空間優化行動,全力構建發展新格局;實施改造升級行動,提升科技城整體的發展品質和檔次;實施選商引智行動,開展精準招商;實施公建配套行動,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服務優化行動,為企業提供量身定製、貼心的精準服務。
西科園板塊正高標準推進改造提升,5個「創新型產業用地」項目和6個「新製造業計劃」項目已開工建設,其餘項目正按照「成熟一批,改造一批」的原則穩步推進。
8月22日,《杭州紫金港科技城2.0版政策意見》在「親清在線」亮相,首條上線了人才企業項目補助政策,企業可通過平臺完成政策兌現。未來,還將有14條各類政策上線,助力企業發展和人才培育。
8月28日,與浙江大學聯合舉辦了紫金港科技城·紫金眾創小鎮科技生態節,超58家前沿科創企業、數十位全球智慧領袖及數以萬計的科技愛好者前來。下一步將謀劃與西湖大學合作,推出產學研系列活動。
「融合產學研,共建科技城」。紫金港科技城,一個以名城名校引領創新驅動的「科創生態共同體」正在崛起,一個世界級科創生態建設的城市實踐已然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