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南方大多數地區上墳時,都會除掉墳上的雜草。但是北方一帶,如山東等地,卻有一種習俗,就是在墳頭插柳枝。看過英叔出演的電影《鬼打鬼之黃金道士》都知道,其中就上演了一幕,用柳枝打鬼的一幕。難道說這裡的柳枝也是一個作用嗎?並且在喪葬習俗中規定喪父是用竹子做孝杖,喪母則用桐木做孝杖。但是在北方一帶卻有這樣一個習俗,它與傳統規定的不同,是用柳枝作為孝杖。下面我一起看看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孝杖
在農村葬禮中,我們都能看見孝子在哭喪時都會用一根棍子撐在地上。這裡的棒子就是「孝杖」。也稱「哭喪棒」,據史書記載:
父之節在外,故杖取乎竹;母之節在內,故杖取乎桐。
也就是說,喪父時用竹子做孝杖,喪母則用桐木做孝杖。然山東等地民間與喪葬習俗中規定的不同,用的則是柳枝。在當地習俗中,孝子用柳木製作的孝杖哭喪。喪杖長大約有30釐米左右,並且要保留孝杖上的樹皮。孝杖的上方用白紙粘住。孝子在哭喪時用孝杖撐在地上。當葬禮結束後,將孝杖插在墳頭,看是否能生根發芽,以此來預示子孫後代是是否興旺。
墳頭插柳枝的來源
民間以為八旬老人解釋,這是因為一個故事而來。據說在很久以前,村裡有位柳大娘,她的丈夫去世得很早,卻給她留下了兩個孩子,柳大娘含辛茹苦,省吃儉用地將兩個孩子拉扯到大,並且讓兩人都娶上了媳婦。但是天有不測風雲,有一年突然大旱,地裡的莊稼顆粒無收。為了生活與養家餬口,柳大娘的兩個兒子不得不外出打工。
家裡就只剩柳大娘婆媳三人。大媳婦很孝順柳大娘,對柳大娘的照顧無微不至,端茶遞水、鋪床疊被。百依百順,婆媳間的關係很好。然而二媳婦則好吃懶做,並且對嫂子這樣孝順婆婆感到不爽。俗話說:「日久見人心」。有一天,二媳婦趁大媳婦不注意時,將毒藥放在了婆婆的碗裡。大媳婦因不知道照例把飯端給了柳大娘。一碗飯還沒吃完,柳大娘就感到渾身難受。驚慌失措的大媳婦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剛好遇見回家的老二,老二大聲責罵著嫂子,可是被柳大娘制止了,柳大娘自知自己就快不行了。就讓大媳婦將鄰居王大娘叫來,對王大娘說:「人心隔肚皮,誰下毒害我說不清楚,在我死後讓二個媳婦在我墳頭各自插上柳枝,誰的死了,就是誰下毒害我」。
果然沒過幾天,柳大娘就去世了。王大娘按照柳大娘生前的囑咐,讓兩個媳婦分別將柳枝插在婆婆的墳頭。結果大媳婦的柳枝活了,而二媳婦的柳枝則死了。至此人們都知道了柳大娘是被二媳婦下毒害死的。這個民間故事出現以後,墳頭插柳枝的習俗就開始流傳。並且山東部分地區還將竹子或桐木製作的孝杖都改為柳木製作。
這個民間流傳下來的故事,其中存在很多的漏洞與疑點,比如為什麼要將後事囑咐給王大娘?為什麼同的柳枝,卻一活一死?柳大娘是如何在生前,就知道兇手的柳枝不會成活?既然二媳婦看大媳婦不爽,為什麼下毒時不直接選擇大媳婦而是自己婆婆?這讓不得不讓我產生出「女人心,海底針」的感覺。
柳樹能在墳頭生長嗎?
柳樹通常壽命在20至30年,少數甚至能達到百年以上。屬於廣生態幅植物,並且柳樹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無論生態環境很好還是較為惡劣都有機率能夠生長。喜光,喜溼,耐寒,是中生偏溼樹種。也有較耐旱和耐鹽鹼的樹種。也就說墳頭的自然環境是有符合柳枝存活的。但是同樣的柳枝,為什麼一死一活,其中發生了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在南方的大多數農村,人們普遍認為,墳頭上長樹對後代不好,其原因是樹根可能碰到墳墓中的棺材,從而驚擾到裡面的祖先。在南方大多數地方,人們都認為墳頭上長樹和長草都不好,這也是清明節時人們上墳為什麼要除草的原因。
插柳的其他文化
除了墳頭插柳外,在我國古代,還將贈柳來表達人們的挽留之意、不舍之情。其中這種習俗文化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採薇》裡: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因為「柳」諧音「留」字,所以古時在離別時通常都是以贈送柳來表達不舍與祝福。希望離別的人在他鄉能如柳枝一樣很快的生根發芽,也是對離別之人的一種美好祝願。
總結:拋開故事本身迷信的範圍,同樣有它的可取之處。很真實地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無論是從民間流傳的故事出發,還是從其他方面佐證,無不是希望人們做到「尊老,愛老、敬老、養老」的美德。同時也是希望人在世的時候心胸寬闊一些。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
(故事純屬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