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喜迎中國「紫檀制六角亭」(組圖)

2020-12-13 搜狐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與日本九州博物館副館長光安常喜先生共同為紫檀珍品「六角亭」落戶日本九州博物館揭幕。

  2007年1月31日,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迎來了尊貴的中國客人。中國政協委員、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女士帶來了其館內珍藏多年的紫檀制「六角亭」模型,從此刻起,這座傳遞著中日兩國文化和友誼的紫檀作品將被永遠地陳列於此,供日本人民欣賞,以更多地了解中國紫檀文化的深遠與厚重。

  陳麗華女士的這一舉動來源於2005年中國故宮博物院建院80周年館慶,在那次慶典上,陳麗華館長將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的五件珍貴的紫檀作品,包括「紫檀制天壇」、「紫檀制故宮萬春亭」、「紫檀制故宮角樓」、「紫檀制山西飛雲樓」、「紫檀制六角亭」,分別贈送給中國故宮博物院、美國史密森研究院、英國大英博物館、德國德勒斯登博物館及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

  在過去的一年裡,「紫檀制故宮角樓」、「紫檀制山西飛雲樓」已經前後交接。今天,這座「紫檀制六角亭」也開始了它的異國之旅,正式落戶在日本了。

  說起這座「紫檀制六角亭」,卻也與日本有著極深的淵源。它的原型是位於北京天安門西側的中山公園內的松柏交翠亭。中山公園原為遼、金時的興國寺,元代改名萬壽興國寺。明成祖朱棣興建北京宮殿時,改建為社稷壇。直到1914年,這裡被闢為中央公園,為紀念孫中山先生,1918年改名中山公園。1915年,聘請日本匠人在社稷壇東堆砌假山一座,其後又這座假山上建了一座六角筒瓦涼亭,叫六方亭。1930年換成綠琉璃瓦,改名為松柏交翠亭。而這座「紫檀制六角亭」便是以此亭的建築結構為藍本,選用珍貴的紫檀木為原料,運用手工雕刻技藝,完美地再現了松柏交翠亭的原貌。「紫檀制六角亭」首展引起日本民眾強烈關注

  九州,在日本,雖然沒有東京、大阪的繁華,卻有著歐洲鄉下的靜謐。

  九州與本州、四國、北海道同為日本四大島。九州位於日本的西南端,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離中國大陸最近的地區。域內有中國人熟悉的福岡、長崎、衝繩等縣,日本人民信奉的最高的學問之神菅道真就供奉於此。

  作為日本四大國立博物館中最具現代氣息的九州國立博物館,便坐落於此。1300年前,九州太宰府是統治九州全域的地方政府所在地,也是外國文化最先流傳的土地。那時我國就是在這裡與日本展開了密切的交往。據說,當年鑑真東渡日本弘法,最先到達的地方就是九州島,至今這裡的多處歷史遺蹟還能令人想像出當年的繁榮昌盛景象。九州博物館的選址便充分地考慮到文化氛圍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依山而建,可謂匠心獨具。

  對於來自中國有著古老文化底蘊的紫檀珍品,引起了日本民眾強烈的關注。今天,既是交接儀式,又是「六角亭」首日展出。

  儀式還沒有開始,已經引來眾多遊人駐足。更是吸引了眾多的當地媒體。

  當地時間2月1日11時儀式準時開始,九州博物館副館長光安常喜先生在致感謝詞時說到:九州博物館收藏了10000多件展品,從瓷器、字畫到古舊家具,應該說應有盡有,但具有「木中之王」之稱的紫檀展品,卻一直沒有,今天,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將這件珍貴的紫檀珍品「六角亭」無私的捐獻給九州博物館,不僅填補了博物館展品種類的空缺,而且,為我們研究、調查這種在世界上幾乎絕跡的珍貴木種,提供了機會,表示由衷的感謝!九州博物館將把這件珍貴的紫檀展品作為本館永久館藏,並特意首次用日文、英文和中文三種文字做了展品說明牌。

  隨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和九州博物館副館長一起為紫檀「六角亭」揭幕,頓時,全場為之震動,讚嘆聲、掌聲響成一片,中國紫檀制「六角亭」的珍貴精美、巧奪天工讓在場的嘉賓、遊客驚喜不已。  

陳麗華:「讓世界各國人民了解中國的紫檀文化是我的心願」

  在經久不息的掌聲過後,主持人邀請陳麗華館長致辭。陳館長感言道:這件紫檀「六角亭」是她糅進自己心血的作品。感情之深就像是自己的女兒一樣。她說。今天來這裡像嫁「女兒」,來為女兒送行的。心裡雖有不舍,但為了讓世界各國人民能更多的了解中國傳統的紫檀文化,我捨得。

  樸素摯誠的語言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繼陳館長捐贈給中、美、德、英、日五大博物館紫檀珍品後,她已收到席哈克總統的信函,歡迎她將中國的紫檀珍品傳播到法國,為此,今年三月,陳館長還將遠赴法國參加捐贈給法國香博堡紫檀天壇祈年殿的交接儀式。她希望用世界著名博物館收藏中國紫檀珍品的方式和世界巡展的方式來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

  交接儀式上,陳麗華館長介紹說:紫檀素有「寸檀寸金」之說,而「六角亭」這件作品又是由100多名工人花了2年多時間經過14道工序,手工精雕細刻而成的,更是十分難得。此次將紫檀「六角亭」贈送給九州國立博物館,是希望將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帶上國際殿堂,陳館長同時邀請在場人士能夠到北京中國紫檀博物館一遊,欣賞中國的傳統紫檀文化,她還說今年正值中日兩國建交35周年,她希望此舉能進一步促進中日兩國民間的文化藝術交流,為中日兩國和兩國人民的世代友好做一點力所能及的貢獻。

  同行的中國紫檀博物館副館長遲重瑞先生說道:我和九州很有緣分,1300年前,鑑真第一次踏上日本國土的地方就是九州島。而我又有幸成為電視連續劇《鑑真東渡》鑑真大和尚的扮演者,在劇裡我是東渡日本弘法來傳播佛教文化,今天我又隨同陳麗華館長來九州國立博物館捐贈中國紫檀「六角亭」,來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歷史雖然總是以不同的面目出現,而文化的傳播卻總是驚人的相似。一衣帶水,有些東西是不能被隔斷的。

  今年是中日兩國建交35周年,所以這次的捐贈被眾多媒體賦予了積極的歷史意義,正如日本媒體報導的那樣,這個交接儀式無疑開啟了中日兩國建交第35周年民間文化交流之先河。  

一曲《鑑真東渡》 道盡中日文化淵源

  最後,遲重瑞先生一曲優美的《鑑真東渡》主題曲將交接儀式推向了高潮。交接儀式結束後,媒體記者對他們各自感興趣的話題對陳館長進行了採訪,關於這個古建築的由來、紫檀藝術品的製作工藝和流程、紫檀木的產地等,甚至對「六角亭」亭瘠的走獸造型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值得一提的是,在赴日捐贈交接期間,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中川秀直在百忙中特意會見了陳麗華一行,對陳麗華館長致力於世界文化交流的行為給予了很高評價,他表示,陳館長此舉對於兩國邦交,中日友好意義重大,讚譽她是「民間文化交流大使」,並欣然在日式書寫版上為陳館長寫下「民間文化交流大使」贈予她留念。他說:今年九月底將在日本廣島舉行的華僑大會,邀請她參加,屆時,他一定會在廣島的最美麗的一個島嶼宴請陳館長。會見中,陳麗華館長將其親自編著的中國紫檀博物館第一本大型圖錄《麗質華堂》贈送給中川秀直先生,對此他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仔細地翻閱,連聲的讚嘆。並表示,在即將到來的3月15日訪華期間,他一定要到紫檀博物館參觀,「看看這些紫檀藝術品的實物,一定會比畫冊上的更好看」。屆時將會給陳麗華館長帶兩棵九州島的臘梅作為回饋給陳館長的禮物,並風趣地說,帶有日本土壤的臘梅,栽在中國的土地上,用兩國土壤孕育的臘梅,一定會開出最美最豔的花朵,代表著兩國文化藝術的交流,代表著兩國人民的友誼。

  九州博物館對這次中國紫檀制「六角亭」的交接儀式非常重視,他們把來自中國的珍貴展品安排到了博物館四層的永久展物陳列室——文化交流展示室的正中,紫檀制「六角亭」在暖色調的射燈燈光照射下,直徑226CM,高250CM的「六角亭」顯得異常「搶眼」,盡顯「王者風範」。在展示室門口,捐寄者的名錄上赫然寫著:「中國紫檀博物館陳麗華」字樣,這是該館成立以來第一位來自中國的捐贈者。九州博物館館長三輪嘉六親自為陳麗華館長籤發感謝狀。

六角亭前,陳麗華接受媒體採訪

  日本九州博物館國際部主任淺井浩文向中國貴賓一行介紹博物館概況

  中國紫檀博物館副館長遲重瑞先生現場高歌一曲《鑑真東渡》,道盡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淵源流長  

相關焦點

  • 陳麗華贈德國德勒斯登博物館紫檀珍品(圖)
    以前德國人只知道現在中國經濟在騰飛,今天通過中國紫檀博物館與德勒斯登市國立博物館的飛雲樓交接儀式,又讓我們了解到中國在文化藝術交流方面的活躍!」  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在交接儀式上致詞,她以「百年寸檀,寸檀寸金」作為引子,她說:「『山西飛雲樓』是由300名工人花了3年多時間手工雕刻製作而成的,十分難能可貴。」
  • 日本美術館|國立九州博物館
    是繼東京,京都,奈良之後的日本國內第四大國立博物館。
  • 內蒙古與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籤署友好館協議
    新報訊(記者 劉 睿) 13日,內蒙古博物院與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籤署國際友好館協議。該協議的籤署,將為兩館今後進一步友好交往、密切合作、互利雙贏搭建一個更為堅實的平臺。據了解,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在日本4個國立博物館中最具有現代氣息。
  • 遼寧:瀋陽故宮與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締結國際友好館
    原標題:瀋陽故宮與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締結國際友好館  瀋陽故宮博物院與日本四大國立博物館之一的九州國立博物館,11月22日在瀋陽舉行締結國際友好館籤約儀式。  瀋陽故宮是中國目前僅存最完整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築群之一,是清代初期營建和使用的皇家宮苑,也是清入關後,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皇帝東巡駐蹕和儲存宮廷珍品的重要場所。  11月22日,瀋陽故宮博物院院長白文煜與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館長島谷弘幸出席了籤字儀式。在本次籤約之前,島谷弘幸曾4次到訪瀋陽故宮,推動了兩館之間的文化交流。
  • 九州國立博物館の王羲之書法展
    九州國立博物館位於天滿宮景區內,靠近「曲水流觴」。該館為全日本繼東京、京都、奈良之後的第四大國立博物館。
  • 東京國立博物館中國文物陶瓷玉石篇:九州銅人分享
    東京國立博物館中國文物陶瓷玉石篇九州銅人分享東京國立博物館位於東京臺東區上野公園北端,內有本館、東洋館、表慶館及法隆寺寶物館4個展館共43個展廳,陳列面積1.4萬餘平方米,約有11萬件收藏品,其中國寶87件,重要文物634件,以及一些受委託保管的文物。
  • 速覽:日本4所國立博物館館藏
    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奈良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4所博物館,藏有不少日本的國寶和重要文化財產。
  •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中國文物青銅器篇:九州銅人分享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中國文物青銅篇九州銅人分享東京國立博物館位於東京臺東區上野公園北端,內有本館、東洋館、表慶館及法隆寺寶物館4個展館共43個展廳,陳列面積「東洋館」是1968年開放的新館,設10個陳列室,分綜合陳列、埃及藝術、西亞、東南亞藝術、中國藝術、朝鮮藝術和西域藝術等部門,展出日本以外的東方各國各地區的藝術品和考古遺物。
  •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
    這場日本近代的第一屆博覽會成為長期公開展覽活動的開端,而設立於湯島聖堂內的博物館也正式開館,這就是日本最早的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從明治時期發展至今,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藏品數量已達十一萬餘件,其中外國藏品一萬七千件,約半數來自中國。這些外國藏品中被認定為日本國寶的有十四件,其中八件是中國文物。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中國文物都構成了東京國立博物館外國藏品的主要部分。東京國立博物館一百四十餘年的歷史,經歷了明治、大正、昭和、平成四個時代,走過了明治草創期、帝國博物館時代、戰後的國立博物館時代。
  • 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特展漫畫鼻祖:《鳥獸人物戲畫》
    日本漫畫的巨大魅力,可見一斑。有趣的是,不久前,日本九州太宰府的九州國立博物館舉辦了《高山寺和明惠上人》的展覽,展出了12世紀中期繪製的《鳥獸人物戲畫》。它講述兔子和青蛙之間的故事,最重要的是,這幅畫的筆法高度擬人化,其技法與現代漫畫沒有太大差別,以至於有歐美漫畫家在畫展上看到這幅畫時,以為是現代畫家的作品。
  • 「國寶音樂會」走進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新華社東京10月25日電(記者梁賽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節目24日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中日兩國藝術家聯袂演出,流傳千年的清音雅樂再度響起。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郭燕出席音樂會,並宣讀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的致辭。
  • 九州國立博物館展品很豐富,多重層面展現日本文化,非常值得一遊
    太宰府天滿宮位於福岡縣太宰府市,是在菅原道真的墳冢上建立的一座神社,與京都北野天滿宮並列為日本全國天滿宮的總本社。菅原道真是日本平安時代頗具影響力的大學者,因此許多祈求金榜題名的學子會來此地參拜。其他還有觀世音寺、大宰府政廳跡、九州國立博物館等。九州國立博物館開放於2005年,據說是全日本的國立博物館中規模最大的一間,這裡主要展示了九州地區從舊石器時代到明治時期的珍貴文物,當然,也不乏有很多亞洲,特別是一些中國古代的藝術珍品。光明禪寺位於太宰府南部,由文永10年(1273年)菅原家出身的鐵牛圓心和尚創建,隸屬臨濟宗東福寺派別的禪寺。
  • 日本國立九州博物館高山寺特展 漫畫鼻祖《鳥獸人物戲畫》
    2016年秋季,日本九州太宰府的九州國立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展覽會《高山寺和明惠上人》,公開展示了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古老的漫畫:《鳥獸人物戲畫》,吸引了大量觀眾前去參觀(註:九州國立博物館的展出內容會隨時調整,重要展品展出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世界遺產高山寺收藏的《鳥獸人物戲畫》鑑證了日本漫畫悠久的歷史。
  • 國立東京博物館 I - 日本藝術品
    我們一起瀏覽位於日本東京的國立東京博物館的藏品。國立東京博物館收藏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精品,我們會分多期陸續為你介紹,希望讓你足不出戶,也能來個博物館深度遊!第一期先請你瀏覽和欣賞館藏的最有代表性的日本藝術精品。我對日本藝術品了解甚少,只能和你一起看個熱鬧了,希望你喜歡。
  • 丁申陽書法展今日在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開幕
    為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丁申陽書法展今日上午十一點在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隆重開幕:序書法是中華文明的象徵,也是優秀的傳統文化,它不僅是藝術,更是中國精神和道德的載體同樣,書法在日本也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進一步發揚光大書法藝術,使之不僅僅在中國,更在國際上讓更多的人來了解書法,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過去、現在及將來。推動世界優秀文化的交流、交融、交匯,這正是我們樂意做的。
  • 「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特展」臺灣行巡禮
    對中國紫檀博物館長久以來給予支持和幫助的美國薩凡那藝術設計學院院長、中國紫檀博物館海外藝術顧問寶拉.S. 華萊士女士和臺北101大樓董事長林鴻明先生也分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們對於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幾十年如一日的挖掘、保護、傳承、發揚中國紫檀文化的精神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由衷的敬意。
  • 「兵馬俑」首次走進日本三大國立博物館(圖)
    核心提示: 10月26日下午,由陝西省文物局主辦,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承辦的「始皇和大兵馬俑」展開幕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行,這也是「兵馬俑」首次進入日本三大國立大型博物館展出。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記者 趙爭耀)10月26日下午,由陝西省文物局主辦,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承辦的「始皇和大兵馬俑」展開幕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行,這也是「兵馬俑」首次進入日本三大國立大型博物館展出。
  • 中國紫檀博物館橫琴分館開講紫檀文化
    (央廣網發)  央廣網珠海12月17日消息(記者郭翔宇)12月16日,紫檀文化大講堂暨「穿越百年——故宮藏老照片展」與「映像百年——澳門歷史照片展」啟幕儀式,在珠海橫琴新區中國紫檀博物館橫琴分館舉行,獻禮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
  • 東京國立博物館西域古埃及古伊朗掠影:九州銅人分享
    東京國立博物館西域古埃及古伊朗掠影九州銅人分享東京國立博物館位於東京臺東區上野公園北端,內有本館、東洋館、表慶館及法隆寺寶物館4個展館共43個展廳,陳列面積1.4萬餘平方米,約有這裡展出中國·朝鮮半島·東南亞·西域·印度·埃及等國家和地區的工藝美術品和考古文物。地下1樓有TNM&TOPPAN博物館劇場,分館設有餐廳。本館由建築設計師谷口吉郎設計,於1968年竣工使用。
  • 東京國立博物館《三國志》文物展掠影
    近日,由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聯合舉辦的特別展《三國志》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展,170件(組)來自甘肅省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中國文博單位的珍貴文物稀數亮相,向觀眾展現了三國研究領域的最新考古成果。此次在東京帝國博物館的展覽將進行至9月16日,此後還計劃赴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