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財經——講好中國企業故事
一切似乎順理成章,並不出乎意料。
摩拜官方消息: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將於2020年12月14日23時59分停止服務和運營。
在此之前,人們已經很久沒在街上看到摩拜了。
取而代之的是鋪天蓋地的美團單車、青桔單車、哈羅單車,背後支撐他們的是三大網際網路巨頭:美團、滴滴、螞蟻。
目前,摩拜單車已接入美團App,帳號中的餘額、騎行卡套餐等相關權益仍可在美團App內繼續使用。
共享單車的先鋒,終於成了前輩,被後浪撲倒。當年一窩蜂興起到平淡,資本大佬來打掃戰場,前後不過兩年時間。
提起共享單車,提起摩拜,必須要提一個女人:胡瑋煒。
網上查到的資料很簡單:胡瑋煒,1982年出生浙江東陽,畢業於浙江大學新聞系,從事記者工作10年,2014年辭職,2015年創辦摩拜科技。胡瑋煒迅速從汽車朋友圈裡拉了一支團隊。2014年,摩拜單車項目成立,2015年1月份,摩拜科技成立,並擁有了自己的自行車製造工廠。2016年4月22日,摩拜單車正式上線,並在上海投入運營,同年9月1日,摩拜單車正式宣布全面進入北京。
2019年12月份,胡瑋煒就宣布以個人的原因辭去了摩拜單車CEO一職,隨後不久摩拜單車也正式更名為美團單車。2020年5月份的時候,胡瑋煒宣布加盟初創企業上海考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並擔任該公司監事。
胡瑋煒多年都是從事媒體行業,對汽車和出行比較熟悉,也很感興趣,因為工作的原因,結識了不少汽車行業大佬。
據媒體報導,開始胡瑋煒想做的是電動滑板車,然後帶著人去找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
1974年出生的李斌非等閒之輩,在北大讀書時就開始辦公司創業,在美國市場有兩家上市公司:蔚來汽車(市值合約3600億人民幣),第一家上市的公司易車,股價連跌多年,現在市值80億左右。
2020年11月,李斌以266.2億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第133位。
胡瑋煒找李斌,聊著電動滑板車,突然李斌提了個新想法:共享自行車,而且想了個名字mobile bike即摩拜。
於是李斌出錢、出創意,胡瑋煒當起了創始人。
2015年1月27日,北京摩拜公司註冊成功,胡瑋煒帶著10人左右的初創團隊和李斌投資的146萬元啟動資金,開始對摩拜的研製。
據同為媒體人出身的牛車網人士回憶:記得在摩拜A輪之前,我去她們最早的辦公室看過煒瑋一次,在那個創業園裡,陽光很好,凌亂的辦公室也隱含著勃勃生機,她卻顯得憔悴,除了眼裡的靈動沒有改變,那個水嫩鮮豔的姑娘仿佛一下子老了十歲。同為女性創業者,我能深刻理解那份不容易,熬夜是常態中的常態。據說,她習慣在晚上十二點以後電話面試員工,一是白天實在沒有空,二是這個時間能檢驗一個人是不是夠勤奮。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11月,第一代摩拜單車問世,隨後在上海開始試點,隨後到北京等一線大城市。不過說實話,第一代摩拜既笨重也不好騎,被不少人稱為減肥單車。
初期,胡瑋煒也曾面臨單車成本過高,資金緊缺的問題。但頻繁注入的融資,曾在短時間內讓問題一一化解。
被美團收購前,摩拜經歷了從天使輪到F輪共計12輪、遠超20億美元的密集融資。在此期間,胡瑋煒本人也頻繁與大眾見面,通過不斷發表的演講、現身高校、上央視等活動塑造著摩拜的情懷與價值觀。
2018年4月4日,美團在騰訊的推動下,以37億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了摩拜單車,37億其中含10億負債。
坊間傳聞,以胡瑋煒當初9%的持股比例計算,預計賣出摩拜後個人將套現15億元人民幣。
賣與不賣,對摩拜來說,對團隊來說,其實沒得選。當時的現狀已是資金短缺。一到冬天就有人開玩笑:共享單車能挺過來嗎?因為冬天騎車的人少。
彼時摩拜的日訂單已不足1000萬單,2017年12月單月營收1.1億元人民幣的情況下,還要花費高達4億元的營運支出。債務超10億美元的同時,還拖欠著供應商約10億人民幣的貨款。
而且與摩拜"雙強競逐"的ofo正在貼身打肉博戰搶市場,雙方都經歷著燒錢局面,一邊燒錢還一邊大打價格戰,用戶甚至零成本騎車,實際上已經兩敗俱傷。
所幸的是,摩拜創始團隊同意賣掉公司,風光離場,巨額收益兌現。
而OFO還想自己玩,結果徹底被淘汰出局,至今仍欠著用戶押金,排隊退款據說要近百年,創始人戴威也列入徵信黑名單。
2019年1月,美團宣布摩拜單車品牌將更名為美團單車,美團App將成為其國內唯一入口。
截止2019年10月,哈羅、美團、青桔三家共享單車市場佔有率已達95%。
當初那看似勃勃生機,實則混亂不堪的共享單車市場,終於回歸平靜。
說到底,這個世界還是資本大鱷的。買它、買它、買它,對他們而言,沒有什麼他不能買的。
2015年,當33歲的胡瑋煒創立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的時候,並該沒到到:
她掀起的是一場江湖腥風血雨,幸運的是,她毫髮無損地退出了這一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