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9日)是個大喜的日子,黨和政府關心我們貧困戶的住房安全,給我們分了那麼漂亮,那麼好的房子,真的像是做夢一樣,共產黨,卡沙沙哦,卡沙沙哦(太感謝了)」。站在金曲鄉隊列前等待抽籤分房的村民阿的拉格激動地說。
當天,歷時三天的四川省最大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3914套安置房分配協議全部發到貧困戶手中。世代居住在「山鷹的壩子」上的彝族群眾終於走出大山,開啟新生活。其中以「懸崖村」聞名的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84戶貧困戶也將整體告別「懸崖村」,搬遷入住新樓房。
昭覺縣火把廣場上,人頭攢動,身著盛裝的彝族群眾喜笑顏開,討論著以後新居新生活的打算,言語間,滿是憧憬和希望。不遠處,「搬出大山挪窮窩,遷出幸福新生活」的橫幅殷紅醒目,這也是當地萬千貧困戶的心聲和新生。
4月26日起,全縣92個行政村3914戶18000多人以鄉為單位,參加抽籤分房大會。此次分房針對昭覺縣城附近的城北鄉谷都村、城北鄉普提村以及「懸崖村」等地。
昭覺縣支尓莫鄉阿土列爾村,曾經因進出村要藉助10多段藤梯,攀爬落差達800米的山崖,又被稱為「懸崖村」。
「懸崖村」村民莫色拉博今天來抽房,籤字、按手印,他特別高興,他說:「因為我也抽到了我想要的房子。這幾年,我們村變化大,路通了,住樓了。之前我在山上放羊,現在我當上旅遊嚮導,收入比以前翻番了。」
該州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懸崖村」阿土列爾村整體搬遷後,該村一部分青壯年還要留在村裡搞旅遊開發。「懸崖村」將修建45套民宿,開發大峽谷溶洞、溫泉、徒步遊等路線,正在規劃修建2條觀光纜車,通過開展「雲端遊」促當地脫貧。
昭覺縣副縣長廖宇超說,為貧困群體換新居、增收入、改陋習、提素質,是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目的。下一步,全縣將助推貧困民眾搬遷入住新居後主動適應新環境,學習新技能,用雙手開創新生活,實現全縣年內脫貧「摘帽」。
不遠處正在建設的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新建社區內,一排排6層高的灰頂嫩黃顏色的房整齊排列,社區衛生服務站、學校以及提供就業的農業產業園等配套設施正在緊張有序建設中,確保實現貧困戶在今年6月30日之前全部搬遷入住。
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是國家「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區之一。昭覺縣是我國彝族人口大縣,98%的人口是彝族,是過去該州州府所在地。昭覺,彝族語意為「山鷹的壩子」,全縣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地勢差距大,山高溝深,交通不暢。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韓梅通訊員 為色阿呷莫
編輯:徐慧瑤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