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這些駕駛員的好人好事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2020-12-25 澎湃新聞

崇明這些駕駛員的好人好事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2020-10-13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好人好事

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

一個模範就是一座豐碑,

一個好人帶動一群好人,

一群好人溫暖無數顆心。

前段時間,崇明巴士駕駛員杜鑫,榮獲2019年度崇明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駕駛員沈磊、乘務員黃慶嫻,榮獲2019年度崇明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去年1月22日下午,杜鑫駕駛申崇三線班車由汶水路開往南門方向,到站後在例行一程一檢的過程中撿到整整1萬元現金,隨即交到調度室,經過確認,失主失而復得;去年6月6日下午,南海線的駕駛員沈磊、乘務員黃慶嫻沉著冷靜,英勇果斷,上演了一場生死時速,將一位在公交車上昏迷不醒的乘客以最快速度送到中心醫院,為乘客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乘客最終轉危為安。

近幾年,崇明巴士好人好事層出不窮,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情,他們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甘於奉獻,黨員同志很好的起到先鋒帶頭的作用,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著身邊人、教育身邊人,他們獲得的榮譽不僅給予了公交人的肯定,更為我們崇明巴士樹立了標杆、榜樣,指引著我們一批又一批公交人積極向上、向善的傳遞社會正能量,讓好人好事的薪火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拾金不昧

10月10日下午5:00,崇明巴士二分公司調度室內電話鈴聲響起來,電話那頭一個焦急的聲音傳來:「您好!請問你們剛剛進站的南堡專線上有沒有拾到一個女士錢包?」蔡華琴答:「您好先生,目前沒有,請問您是坐哪班南堡線公交車,我們可以幫您留意一下?」對方說:「就是剛剛進站的這班,請幫忙查查看,是我母親乘坐的,她焦急萬分,現在應該正在趕往你們的調度室,謝謝你們請幫忙車上看看?」

電話剛剛掛下不到一分鐘,南堡專線乘務員郭紅兵風風火火地拿著一個背包進來。由於這個時間點是上下班的高峰期,南堡專線班次密集,郭紅兵將在一程一檢過程中發現的女士背包交到調度室,來不登記就趕往下一班次。蔡華琴見之,便馬上翻看電話的來電顯示,心想這個錢包應該就是那個來電乘客母親的。巧的是剛準備回撥時,失主宋女士便趕到了調度室。經過一番確認,內含有5260元現金及兩張儲蓄卡、身份證等物品的背包實屬焦急萬分的宋女士。最終宋女士拿到了失而復得的錢包,她感激萬分,感謝公交公司員工的拾金不昧精神,感謝公交公司有這麼負責的態度。

關懷備至

「心繫老人、傾情服務、不是親人、勝似親人」!這是一位盲人奶奶於10月11日給崇明巴士二分公司堡陳北線全體司、乘人員送的一面錦旗,感謝他們平時工作中的優質服務,感謝崇明巴士領導培養出了這麼好的團隊。

故事的由來是這樣:盲人奶奶姓吳,去年因為身體原因不慎摔了一跤導致手臂骨折,需要經常性地前往十院崇明分院(原堡鎮醫院)進行治療,更為悲痛的是,老人原先只是白內障患者,卻因為她的女兒在前幾年去世,傷心過度哭瞎了眼睛。因此,每次到堡鎮醫院就診時,老人只能孤身一人等候在聚興棉場站點。堡陳北線的司、乘人員每每遇到需要幫助的乘客,總是倍加關懷。每次看到吳奶奶,乘務員都會先提醒下車乘客有序下車注意安全,以防撞上「看不見」的吳奶奶;隨後,親自下車扶老人上車,幫助她安排好座位,系好安全帶,到站後還要扶老人下車。一來二去間,司、乘人員與吳奶奶成了老熟人,每次看到老人,都親切地對吳奶奶噓寒問暖。老人備受感動,常常拉起乘務員的手說:「你們真的是好人,讓我感受到了親人的關懷,家的溫暖!」

拾金不昧

9月25日傍晚5時50分,崇明巴士申崇二線駕駛員薛衛華駕駛車輛V2B-0080從巨峰路出發,行駛至陳家鎮樞紐站後,待乘客全部下車,薛衛華例行一程一檢檢查,發現一部手機遺落在座位上。薛衛華隨即將手機交到調度室,不多時,失主便打電話到調度室詢問申崇二線上有沒有撿到一部手機。得到肯定答覆後,乘客第二天帶著身份證領回了自己的手機。他非常地感動,說道:「太感謝你們啦!你們公交公司有著很好的管理制度,司乘人員個個都是高素質,處處為乘客著想。」雙節過後,失主心裡仍然裝著對公交公司的感激之情,於10月10日送來「拾金不昧品德高,情系乘客暖人心」錦旗一幅,以表達自己的真摯感謝。

資料:崇明巴士

原標題:《崇明這些駕駛員的好人好事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江蘇如皋:讓紅色文化在「雲端」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
    江蘇如皋:讓紅色文化在「雲端」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  為了緬懷過去的鬥爭歲月,弘揚革命先烈的紅色精神,4月—8月,江蘇省如皋市委網信辦聯合市委黨史辦開展紀念給300多位紅十四軍後代發放慰問信,向全市中小學發放《血染老戶莊》等紅色畫報,向如皋中學等10所學校贈送《何昆故事》等系列紅色書籍1000冊,讓紅色文化薪火相傳,讓「紅色基因」深度賡續。(如皋市委網信辦)
  • 紫金農商銀行江寧支行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本報訊 日前,紫金農商銀行江寧支行在武家嘴風情谷,為2019年退休的員工舉辦了主題為「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退休儀式。一段記錄退休員工日常工作的視頻短片拉開了儀式的帷幕。
  • 戲曲藝術——守正創新 薪火相傳
    製圖:蔡華偉核心閱讀戲曲藝術薪火相傳,既要十分重視經典劇目的傳承傳播、戲曲表現技法的代際傳承,還必須致力於符合戲曲藝術規律的新劇目創作經典劇目具有藝術完整性,通過它們的不斷演繹、傳承,可以整體地傳遞這門藝術的美學精義現實題材從來不是戲曲化的障礙,只要堅持守正創新,就能攻克「既是現代戲,又是戲曲」這一難題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廣泛的世界影響
  • 不忘初心薪火相傳
    在這裡共憶從警生涯傳承忠誠警魂12月11日上午,西雙版納州強制隔離戒毒所隆重舉行首次民警榮譽退休暨新警入警儀式,致敬老同志無私奉獻、見證新老警察薪火傳承我保證忠於中國共產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法律……我願獻身於崇高的司法行政事業,為實現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奮鬥」,在隨後舉行的新警入警宣示儀式上,9名新入職警察立正肅立,高舉右臂,緊握右拳,在李開軍副所長的帶領下,在退休民警的注視下,向警旗莊嚴宣誓,一場薪火相傳的接力在這裡起航。
  • 看大腕雲集,也看「薪火相傳」
    老中青少四代登臺曲藝在山東「薪火相傳」  本屆全國非遺曲藝周的主題是「非遺曲藝、薪火相傳」,在晚會現場,這一主題也得到體現。  比如「泉味兒」十足的山東大鼓《鼓曲新韻》,來自濟南市曲藝團、濟南市天橋區文化館、濟南市館驛街小學的26位老中青少四代演員,以拆唱、合唱的形式傾情演繹,既展現了泉城濟南的美好風貌、書山曲海的深厚底蘊,更體現了這一藝術形式在濟南的「薪火相傳」。  作為壓軸節目的山東快書《名段新唱》同樣如此。
  • 深圳首個民俗文化園開園「點燈」本地文化薪火相傳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本地文化薪火相傳活動現場開園「點燈」儀式,合成號品牌第五代傳承人從嘉賓手中接過火種保存,儀式簡單隆重,代表著本地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 《我在故宮六百年》解鎖中華文明的密碼 堅守薪火相傳的匠心
    《我在故宮六百年》解鎖中華文明的密碼 堅守薪火相傳的匠心 2021-01-07 17:20:17 來源:文匯報 丹,是宮牆的紅;宸,為深邃的宮殿;紅牆內,深宮中,烙下了歷史的印痕。
  • 【好人好事】拾到手機、現金、行李箱……麗江這些計程車師傅主動上交
    一星期一更新的計程車協會「好人好事」榜又和大家見面嘍~這個周,計程車師傅們在堅守崗位的同時,依然做了不少暖心事。
  • 「生生不息,世代相傳」——合肥市樹,廣玉蘭
    這些樹木在達到果實成熟期後,果實會自然裂開,裡面的白色絮狀絨毛,會攜帶著種子藉助風力四處飄蕩。這種絮狀絨毛極易被吸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而且它非常易燃,合肥多次火災都是因它而起。它到處亂飄,還會引起交通事故。所以合肥市民開始要求把楊樹換掉。
  • 柬埔寨的「中國元素」: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
    柬埔寨的「中國元素」: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 2018年10月24日 15:07   來源:玉林日報
  • 薪火相傳:央視紀錄片《傳薪者》致敬大師
    央視4集系列紀錄片《傳薪者》——薪火相傳,致敬大師  「敦煌女兒」樊錦詩、「譯界泰鬥」許淵衝、「半世清史」戴逸、「詩詞留香」葉嘉瑩潤物細無聲地向我們走來。央視《國家記憶》從10月29日開始播出4集系列紀錄片《傳薪者》,以中宣部推出的首批哲學社會科學界德業雙馨專家學者為主角,及時紀錄播出這些文化界大師的感人經歷,向「文化國寶」致敬,反映他們的卓越貢獻,探尋他們身上閃耀的思想光芒和所體現的時代精神。  這組系列紀錄片,讓我們有幸深度走近大師,沐浴大師的思想和智慧,得到引導和啟迪。
  • 香港除夕夜上「頭炷香」活動薪火相傳三代人
    香港除夕夜上「頭炷香」活動薪火相傳三代人 2019-02-05 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何路曼   原標題:(新春見聞)香港除夕夜上「頭炷香」活動薪火相傳三代人
  • 生活頻道系列紀錄片 《璀璨秦韻,薪火相傳 陝西工藝美術巡禮》圓滿...
    近日,由陝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與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生活頻道聯合拍攝的以宣傳我省工藝美術大師為主的系列電視紀錄片——《璀璨秦韻,薪火相傳 陝西工藝美術巡禮》圓滿收官。本系列紀錄片共12期,每期13分鐘,從2020年10月1日起播出,目前已在生活頻道全部播出,受到了工藝美術行業和廣大觀眾的好評。
  • 通訊:粵東「大寮嵌瓷」薪火相傳 走向海外
    中新社汕頭8月31日電 題:粵東「大寮嵌瓷」薪火相傳 走向海外作者 陳妍 馬真山 許雁玲嵌瓷是潮汕地區的民間建築裝飾工藝,它採用各種釉彩光澤的陶瓷片作為主要原料,經敲制、剪取、鑲嵌、粘貼、堆砌而成人物、花鳥、山水等半浮雕或立體圓雕效果的工藝品,通常應用於寺廟、祠堂、民居等建築。
  • 福州「筷子大王」張國天:讓中國筷子文化薪火相傳
    中新網福州10月31日電 題:福州「筷子大王」張國天:讓中國筷子文化薪火相傳作者 鄭江洛 彭莉芳「5000年燦爛的華夏文明,民族風格、百家姓、十二生肖……在一雙小小的筷子裡就能得到體現。」有著福州「筷子大王」之稱的福州市倉山天天筷廠董事長張國天如是說。
  • 2018「華夏文明薪火相傳」系列圓滿收官!
    為進一步加強江蘇臺灣兩地學生的交流互動和感情融合,讓更多的臺灣學生走進江蘇、了解江蘇,由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江蘇省中旅旅行社有限公司承辦的"華夏文明·薪火相傳
  • 「紅色記憶 薪火相傳」張清紅色主題油畫作品展開幕
    10月28日下午,「紅色記憶 薪火相傳」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張清紅色主題油畫作品展在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致美樓一樓開幕,在開幕式上,該校黨委書記餘克泉表示,張清紅色主題作品生動再現了艱苦的革命歲月和革命先輩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對初心使命的責任擔當、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
  • 噴泉湧動 在幸福廣場感受古冶熱土上的生生不息
    噴泉靈動噴湧,就像古冶這片熱土上的生生不息。鮮卑仲吉、李蒸、嶽美中、張廣厚、節振國、侯佔友……這些響亮的名字是古冶厚重的歷史,正在一片採煤廢土上建設綠城、新業的人們是古冶堅實的現在,而嬉戲於水中的年輕一代是古冶希望的未來。就像水循環的永不停歇,古冶人不屈不撓、拼搏奮鬥的精神也將代代薪火相傳。
  • 【倒計時4天】「濱城樂匠」薪火相傳:復州鼓樂團挑戰《百鳥朝鳳》
    【倒計時4天】「濱城樂匠」薪火相傳:復州鼓樂團挑戰《百鳥朝鳳》 2019-09-23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推動徽派藝術薪火相傳 安徽青年畫家油畫展合肥開展
    推動徽派藝術薪火相傳 安徽青年畫家油畫展合肥開展 2015-11-30 20:18:58責任編輯:楊彥宇   11月30日,新徽派藝術新銳培養計劃——2015安徽青年畫家油畫作品展在中環藝術館開幕,活動旨在進一步挖掘和培養安徽新徽派優秀青年油畫藝術家,推動徽派藝術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