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源汾河,嘗一口清冽甘甜汾河水,看一方古詩詞裡好風景

2020-10-21 隨行旅記

山西行第四篇


  • 管涔之山,汾水出焉

汾河是三晉的母親河。

從太原出發,向西北方向不足二百公裡,在寧武縣東寨鎮的管涔樓子山腳下,有水母洞,洞內的泉水就是汾河水的源頭。

現在是汾河源頭有國家水利風景區,類似於一處城郊的普通公園,公園面積不大,園內依山而建一座閣樓——汾源閣,閣內有水母洞,洞內有一口井,井內打上來的水清冽甘甜,清心潤肺,來此遊覽的人們都會在此接水品嘗,喝一口來自汾水源頭神聖之水。


汾水從汾源閣水母洞流出後,在洞外形成一處水塘,就是著名的寧武縣古八景之一「汾源靈沼」。「方為池,圓為沼」,這個不大的池塘清澈見底,恰似青翠透亮的琉璃盆。

夏日的傍晚,天光時明時暗,在水面投影,時而泛起一層亮光,近處是清亮的水色,塘底流動著絲絲縷縷的水草,倒影著岸邊的綠柳青山,形成一幅清新的風景畫。

  • 薄一溪灌注千裡,三晉第一勝境也

風景區內有原山西省委書記 胡富國題寫的「汾河源頭」標誌碑刻,標誌碑下的底座上還有寧武八景浮雕,展示著這一方山水勝境。

人人常說飲水思源,汾河滋養著三晉大地,孕育了古老的三晉文明,汾河源頭也可以說是三晉文明的源頭了。

  • 汾河流晉地,塞雪滿并州

時常憶起求學的時候,和同學一起到太原的汾河公園遊玩,看汾河水浩浩蕩蕩穿城而過,帶走許多故事,留下萬家燈火。

一條河滋養幾座城,一條河流淌幾多文明,汾河流經山西,在萬榮匯入黃河,對山西的歷史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除了詩詞歌賦,還留下了汾陽、襄汾等地名,以及家喻戶曉汾酒杏花村……

  • 旅遊小貼士:

  1. 交通:到汾河源頭遊玩,自駕最方便(自駕請特別留意東寨鎮汾源大街和思源大街交叉處、丁字路口的紅綠燈)。也可以坐火車或者汽車到寧武縣城,再轉車到東寨。
  2. 食宿:寧武縣東寨鎮周邊旅遊資源豐富,東寨鎮不大,但是旅遊配套設施相對完善,食宿高中低檔都有,豐儉由人。

Ending

用照片記錄看過的每一片風景,用心書寫走過每一處時的心境

感謝關注、點讚、收藏和轉發

相關焦點

  • 汾河變奏曲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西時強調:「一定要高度重視汾河的生態環境保護,讓這條山西的母親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西期間,又專程來到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察看汾河水治理及兩岸生態保護情況。他強調:「要切實保護好、治理好汾河,再現古晉陽汾河晚渡的美景,讓一泓清水入黃河。」
  • 暢享汾河水庫水韻——登頂世界第一土壩
    ,距汾河發源地忻州市寧武縣境內的管涔山122公裡,距太原市83公裡,距婁煩縣城3公裡,周邊有太佳高速、209國道、215省道、婁梭線和嵐古線等交通幹道,遊客前往遊玩非常方便快捷。汾河流域建有汾河水庫、汾河二庫、文峪河水庫三座大型水庫。在婁煩古國腹地,呂梁群山之間,有一方靈性原生的山水,這便是汾河水庫風景名勝區。景區依託汾河水庫樞紐工程而建,集旅遊觀光、住宿餐飲、會務培訓、休閒度假於一體。遊客暢遊其中,可以俯視荷塘溼地的爛漫畫卷,可以行舟戲水靜觀秀麗風光,還可以漫步草地森林區,享受天然氧吧。
  • 登頂世界第一土壩暢享汾河水庫水韻
    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流域建有汾河水庫、汾河二庫、文峪河水庫三座大型水庫。在婁煩古國腹地,呂梁群山之間,有一方靈性原生的山水,這便是汾河水庫風景名勝區。景區依託汾河水庫樞紐工程而建,集旅遊觀光、住宿餐飲、會務培訓、休閒度假於一體。遊客暢遊其中,可以俯視荷塘溼地的爛漫畫卷,可以行舟戲水靜觀秀麗風光,還可以漫步草地森林區,享受天然氧吧。
  • 《水經注》裡的汾河
    從先秦古籍《山海經》開始,就說汾河發源於忻州市寧武縣的管涔山,故此傳統說法多認為認為汾源即「汾源靈沼」(管涔山脈南麓東寨鎮北樓子山腳下的雷鳴寺泉)。但近年來,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對汾河源頭進行了重新勘測,確定了地理科學意義上的汾源即今神池縣太平莊鄉西嶺村。汾河從此源出,一路順流而下,先後流經忻州、太原、呂梁、晉中、臨汾、運城六市二十九縣(區),在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匯入黃河。
  • 從汾河溼地公園過汾河
    汾河公園勝利橋到北中環橋這一段又叫溼地公園,溼地是指水深不超過6米,地表過溼或經常積水,生長溼地生物的地區。溼地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蓄洪水、調節氣候、維繫生物多樣性等諸多生態功能。汾河公園內這一片溼地面積達120萬平方米,出入口在下面地圖紅圈的右邊,有天橋通往森林公園方向。
  • 汾河山西人的母親河
    樓子山西麓,汾源靈沼池外,是人工修建的百畝汾源湖,湖內築有荷葉島,建有湖心亭。湖西是九龍壩,壩西又一湖名九龍湖,兩湖波光粼粼,岸柳成行。緊鄰汾源靈沼之南,建有汾源閣;再往南,在樓子山半山腰上,有1997年新建的雷鳴寺。《寧武縣誌》記:「汾河正源在管涔山中的樓子山下雷鳴寺」。而雷鳴寺「汾源靈沼」長年清澈的水,來自何處?「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又見汾河流水譁啦啦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 題:又見汾河流水譁啦啦新華社記者 高敬「汾河流水譁啦啦,陽春三月看杏花。」這首膾炙人口的山西民歌,唱出了昔日汾河兩岸的秀美風光。然而,這條山西的「母親河」一度不堪重負,水量少、汙染重。
  • 婁煩汾河溼地,人工溼地的太原樣本!
    九月底,位於婁煩縣靜遊鎮的石峽溝汾河幹流人工溼地全面投運。作為全省最大的人工溼地,其對於改善汾河水質具有重要意義,且看——人工溼地的太原樣本 汾河流域建有汾河水庫、汾河二庫、文峪河水庫三座大型水庫。其中,汾河水庫規模最大。
  • 漫步汾河公園
    三川拱衛,一水滋熙,碧水映藍天,綠樹垂兩岸。美麗的「金牛城」在汾河水流纏繞下,風景如畫,景色宜人。工作之餘,閒暇之時,總喜歡在汾河公園裡走一走,寄情山水,放飛心緒。記憶中的汾河,從單調、荒野已經回歸為清澈無比,波光瀲灩如碧玉一般。汾河公園裡綠樹盈盈,芳草萋萋。
  • 汾河新一輪治水調查
    受訪者供圖治汾先治汙在太原市汾河景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張平國看來,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其中最迫切的是讓水質好起來,「影響汾河水質的最大問題就是『截汙』,如何防止汙水入河」。原來汾河水有點發黑,黃河水顏色偏黃,看起來一條『黑龍』,一條『黃龍』,現在已經看不到這樣的分界線了」。治水思路的轉變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西廣播電視臺主播李桂琴提交了《關於加強山西省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建議》。
  • 知道汾河源頭嗎?見過汾河源頭的水嗎?是否和我一樣被驚豔到了?
    這是山西晉西北寧武、岢嵐、五寨三縣交界處,管涔山中汾河源頭的水第一眼看到這些水的時候,我驚呆了,大腦一片木然,我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詞語來形容這些水。江南的水我沒有見過,從圖片上看,只會讓我想到「溫潤」這兩個字;海南三亞的水我玩過,是「明豔」的,只會讓我安靜地去享受;北方許多地方的水我是非常熟悉的,「渾濁」的沒有一絲可愛之處,只會讓我產生無限的悲傷,就像我家鄉現在的水。
  • 中華環保世紀行2020④|破解汾河上遊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姝)9月23日下午,中華環保世紀行2020宣傳活動採訪團來到位於汾河上遊的靜樂縣汾河川國家溼地公園、靜樂縣豐潤鎮慶魯溝,了解地處生態脆弱區的汾河上遊地區,如何破解「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難題?
  • 汾河——山西最大的河流,也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長710公裡,也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內縱貫北南,全長一百公裡,佔到整個汾河的七分之一。據史料記載汾河水資源曾經十分豐富,戰國時有秦穆公「泛舟之役」;漢武帝乘坐樓船溯汾河而行。從隋到唐、宋、遼、金、山西的糧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經汾河入黃河、渭河,漕運到長安等地,史書稱「萬木下汾河」。直到50年代,在《人說山西好風光》的歌裡,依然生動地描繪了「汾河流水譁啦啦」的喜人景象。
  • 汾河太原景區,給你不一樣的詩情畫意
    組織:太原市詩詞學會主題:汾河景區太原段本期展示:新南詩社汾畔假山沿小徑,橋邊好水繞清流。雁丘麗色情人顧,高樹臨風翠鳥啾。美豔紛呈我難訴,煩心半載頓時休。汾河景區吟曹永勝北向南流奮力耕,一條玉帶顯新榮。岸邊垂柳遊人議,綠地沙灘旅者鳴。晉韻隨心雕夏緒,唐風著意塑春情。
  • 中國最美懸空村,擁有萬年冰洞的世界奇觀,是汾河源頭的人間天堂
    王化溝村遠遠望去極似空中樓閣,便又稱為「懸空村」,這裡地勢險峻,風景旖旎,蔚為壯觀。在泉水背後還有一些古人鑿洞時留下的洞眼,瀑布兩邊的閣樓,經過歲月的侵蝕長滿了雜草,村民推磨碾糧的生活場景好似歷歷在目懸空村不僅村子是在高聳入雲的山頂,還有一樣東西也是懸在山腰間,令人嘆為觀止,如果要知道這是什麼東西,那麼就得往距村莊8公裡處的山谷,原來在這裡發現了一處迄今為止中國北方唯一的崖葬群,至於它們為何懸掛於此,歷史的長河河滾滾向前,倘若真的追溯其源,
  • 來汾河源頭,看「一個戰場」如何同時打好「兩場戰役」
    而汾河源頭就是寧武縣管涔山腳下的東寨鎮雷鳴寺泉,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汾源靈沼。作為汾河源頭,寧武縣做出了重要貢獻。縣治汾指揮辦主任李建明告訴我們,寧武從1988年開始,持續開展了三期汾河上遊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前後共27年時間,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11.3平方公裡,年均減少輸沙146.5萬噸。同時,寧武加強水汙染防治,關閉取締了各類汙染企業511家,減少廢水排放223萬噸。
  • 消夏避暑好去處,美麗的汾河溼地公園,一詩一景
    昨日已是立夏時節,炎炎夏日尋一處美景,邀三五親友,無疑是苦暑之人一大樂事,昨日和親友一塊遊玩了太原市汾河溼地公園,鳥鳴、蟲吟、蛙叫、蝶飛,好一處人間桃園。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美麗的汾河溼地公園玉水金鳴 ,水光瀲灩,清泉淌石流
  • 美麗汾河 錦繡太原!一條母親河的三年巨變
    閒暇的時候,張志偉會帶著家人去汾河西岸的長風文化商務區逛逛,那裡有新修的圖書館、科技館、劇院、博物館等文化類場館,還能欣賞汾河及沿岸風景。汾河的變化,讓人看得到、聞得到,更感受得到。變清變活的汾河水猶如為城市更換了血液循環系統,讓「一水中分,九河環繞」的太原城舊貌換新顏。這個城市的風貌和居民的幸福感,由此而改變。
  • 林武深入寧武、靜樂、婁煩三縣調研汾河治理工作
    記者李兆民攝6月5日,省長、省總河長、汾河河長林武深入寧武、靜樂、婁煩三縣調研汾河治理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汾河治理的重要指示,認真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治汾決策部署,持續加大上遊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力度,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南流。
  • 汾河晚渡今又渡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梁俊生知悉太原位於汾河景區內的「汾河晚渡」建成開放後,擇一傍晚時分,我駐足於此。此時此刻,站在歲月的彼岸回頭望,被時光淹沒的「汾河晚渡」市景變得清晰,讓人心動,感慨萬千。明代距今數百年,滄海桑田尋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