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西新聞12月9日電 廣西北海市銀海區副區長陳國俊9日介紹,為充分展示銀海區在特色產業發展的豐碩成果以及脫貧攻堅戰取得的成效,助力推進鄉村振興,著力打造特色農業產業品牌,銀海區將於12月12日舉辦2020年特色農產品豐收節。
據悉,銀海區豐收節選址銀海區福成鎮畔塘村委福龍田園,現場將展示銀海區轄四個鎮及各村特色農產品,有寧海哈蜜瓜、門頭西瓜、紅旗鳳梨、端田鴨、古城海鴨蛋等「一村一品」,有「生吃蛋」、福成扶貧產業園的大棚彩椒等。此外,還有僑港、福成、銀灘、平陽等地的特色小吃,還可以打卡500畝時尚火龍果園,體驗火龍果的採摘樂趣。
陳國俊介紹,近年來,銀海區聚焦脫貧攻堅,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依靠「龍頭企業帶動+群眾參與」和「引進本土資金+鄉村旅遊」兩種模式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打造集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管理、成果展示、科技研發為一體的產業園區綜合體,並以產業園為示範,帶動了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特色產業發展方面,銀海區加大財政支持,加強技術培訓,加快土地流轉,做大做強「兩蛋一豬一世界」(海鴨蛋、生吃雞蛋、生豬、銀海區果蔬大世界),打造平陽龜、百香果等特色產業品牌,大力發展畔塘火龍果、端田鴨、山梓蔬菜、大水江「生吃」雞蛋、古城酒、紅境塘鳳梨等拳頭產品,率先在北海市形成「一村一品」品牌化產業,全區大棚產業發展達2萬畝,產值達6千萬元。引進「南珠一號」香芋產業落戶銀海區福成鎮,目前全區已種植香芋面積達6000畝。扶貧產業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福成鎮大水江、山梓、大坎和平陽鎮東星村共4個自治區級貧困村,提前一年全部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下降至零。
銀海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局長高世光介紹,近年來,銀海區堅持把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作為決戰脫貧攻堅和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強化政策扶持,加大資金投入,特色農業發展勢頭良好、成效明顯。
據了解,為支持特色產業發展,近三年,銀海區財政投入資金1.6億元,建成了福成現代果蔬扶貧產業園、平陽鎮特色農業扶貧基地、銀海區200萬羽青年雞現代化產業小區等項目;投入2.5億元,創建各級鄉村振興示範園區9個、村級示範點15個,打造了一批「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鄉村。投入0.4億元,以產業聯營、跨村共建、利益聯結、資金融合等多種形式,聚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全區共發展村級經濟項目41個,51個村(社區)實現村級集體收入年均達6萬元以上,最高的僑港鎮亞平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0萬元。
銀海區財政局局長梁力立表示,下一步,將統籌整合各級涉農資金,繼續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創新管理模式,發揮資金使用效益,打造銀海區特色農業產業化、鄉村振興、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新亮點,進一步激發轄區現代農業發展的生機與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