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5年完成考古項目391項 將建三峽考古遺址公園群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重慶5年完成考古項目391項 將建三峽考古遺址公園群

2020-12-11 19:46: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苑菁菁 責任編輯:苑菁菁

    圖為考古隊員開展遺蹟清理。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

  中新網重慶12月11日電 (記者 鍾旖)記者11日從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文物保護看基層」(重慶)主題宣傳活動中獲悉,「十三五」期間,重慶考古工作進一步鞏固與強化了三峽後續考古、主動考古、基建考古「三箭齊發」的總體態勢。該市未來將抓好考古大遺址保護與活化,其中包括加快三峽考古遺址公園群建設,預計「十四五」期間將基本完工。

  數據顯示,五年來,重慶累計完成考古項目391項,其中,主動性考古12項、三峽後續考古53項、基建考古326項,實施線狀調查4683.45千米,區域調查241.48平方千米,發掘面積168485平方米,出土文物及標本約3.7萬件/套。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白九江介紹,「十三五」期間的重慶考古收穫涵蓋城址考古、巴文化考古、宗教及石窟寺考古、古代產業考古、科技考古等方面。

  重慶市大遺址考古的一大板塊是圍繞宋蒙戰爭山城遺址群的保護與利用。由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負責實施開展以重慶合川釣魚城、奉節白帝城為代表的10餘處遺址考古工作。

  白九江稱,近五年來該研究院在發掘工作中,新清理揭露出一批城門城牆、兵器坑及衙署遺址等重要遺存,逐漸明確了山城防禦體系大遺址考古理念,對宋元(蒙)山城的城牆構築、防禦體系、內部布局等有了比較明確的了解。值得一提的是,相關考古工作發現填補了區域乃至中國歷史時期考古的空白,如在白帝城、釣魚城發現的鐵雷,為目前中國考古所見年代最早的火藥實物及最完整的鐵火炮實物,是中國冷熱兵器並存時代及爆炸性火器始用階段的珍貴見證。

  在談及文物與旅遊相融合時,白九江提到,為進一步保護好、利用好三峽庫區的優質文化遺產,重慶將依託三峽後續工作,策劃「三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群」項目,重點圍繞峽江地區史前文化、巴文化、山水城市文化等主題文化遺產,計劃投入11億元人民幣,重點建設巫山縣龍骨坡、奉節縣白帝城、萬州區天生城、忠縣皇華城、兩江新區多功城、雲陽縣磐石城等10處考古遺址公園。此舉將加強長江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弘揚。

相關焦點

  • 重慶5年完成考古項目391項 將建三峽考古遺址公園群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中新網重慶12月11日電 (記者 鍾旖)記者11日從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文物保護看基層」(重慶)主題宣傳活動中獲悉,「十三五」期間,重慶考古工作進一步鞏固與強化了三峽後續考古、主動考古、基建考古「三箭齊發」的總體態勢。該市未來將抓好考古大遺址保護與活化,其中包括加快三峽考古遺址公園群建設,預計「十四五」期間將基本完工。
  • 重慶5年完成考古項目391項 將建三峽考古遺址公園群_新聞中心_中國網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中新網重慶12月11日電 (記者 鍾旖)記者11日從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文物保護看基層」(重慶)主題宣傳活動中獲悉,「十三五」期間,重慶考古工作進一步鞏固與強化了三峽後續考古、主動考古、基建考古「三箭齊發」的總體態勢。該市未來將抓好考古大遺址保護與活化,其中包括加快三峽考古遺址公園群建設,預計「十四五」期間將基本完工。
  • 山東:魯國故城將建考古遺址公園(圖)
    中國園林網5月22日消息:21日,在曲阜魯國故城遺址,國家大遺址保護曲阜片區暨山東省文物保護88項重點工程正式開工。濟寧重點保護工程>>將建兩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曲阜片區內的3處國家大遺址保護項目中,在濟寧境內的為曲阜魯國故城、南旺分水樞紐工程兩處建設項目。魯國古城考古遺址公園是周代魯國的都城遺址。
  • 始於巫山猿人 重慶公布考古「藏寶圖」
    央廣網重慶10月15日消息(記者吳新偉)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昨公布重慶考古研究成果:全市登錄不可移動文物達25908處,居全國第12位。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市登錄不可移動文物中地下文物17228處、石窟寺917處,為考古工作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提供了豐厚土壤。近年來,重慶文化遺產研究院有2個項目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2年渝中區老鼓樓衙署遺址、2019年合川區釣魚城範家堰遺址)。
  • 金沙遺址同時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和考古遺址保護展示優秀項目
    開幕式上,「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和考古遺址保護展示優秀項目重磅發布。由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發掘、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管理的成都金沙遺址同時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和考古遺址保護展示優秀項目。  「太陽神鳥三千年,金沙驚世二十載」。2001年,成都金沙遺址驚世而出,震驚海內外,被譽為「中國進入21世紀第一項重大考古發現。
  • 奉節這裡將建考古遺址公園
    據悉,這裡還將建一個考古遺址公園,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相關工作也開始啟動。最近,考古人員在白帝城子陽城皇殿臺遺址片區發現了一個520平方米左右的梯形甕城,這也是目前宋蒙戰爭山城考古中布局保存最完整的甕城。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白帝城遺址考古挖掘現場負責人孫治剛說:「甕城門到甕城,再到主城門,包括主城門進入這個臺頂的道路系統,整個保存比較完好。」
  • 考古遺址公園:建起來,更要活起來
    另一邊,作為其考古遺址公園的一部分,湖北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擬投入1.2億元建新館,廣東梅州預投入18億元建獅雄山秦漢遺址公園,甘肅天水預投資5億元建大地灣考古遺址公園……各地「砸大錢」建考古遺址博物館和考古遺址公園的現象蔚然成風。 「考古遺址公園是考古遺址展示的主要方式。」
  • 鄭州將建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楊凌)11月2日,記者從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景觀工程初步設計已獲批覆,概算總投資85581萬元。據了解,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景觀工程,將以大片原始地貌水系模擬展示史前時期大河村所處地域環境,種植大河村出土史前作物及歷史作物,展示史前黃河流域農耕文化,營造大河村遺址歷史景觀氛圍。
  • 黃巖沙埠窯考古發掘公布最新成果 將來,這裡將建考古遺址公園
    1956年12月,沙埠青瓷窯址群被當地群眾發現並經文物部門考證,打破了陶瓷學界對「台州無瓷」的傳統認識;1963年3月,沙埠青瓷窯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沙埠窯址遺址被列入台州地區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之一;2019年10月,升格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 黃巖沙埠窯考古發掘公布最新成果 將來,這裡將建考古遺址公園
    1956年12月,沙埠青瓷窯址群被當地群眾發現並經文物部門考證,打破了陶瓷學界對「台州無瓷」的傳統認識;1963年3月,沙埠青瓷窯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沙埠窯址遺址被列入台州地區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之一;2019年10月,升格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 重慶忠縣明代煉鋅遺址考古取得新收穫
    新華社重慶10月26日電(記者劉恩黎)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日前在三峽庫區臨江二隊煉鋅遺址的考古工作取得階段性重要收穫,遺址清理出明代冶煉爐、坑、窯等遺蹟139處,出土各類遺物700餘件。臨江二隊煉鋅遺址位於重慶忠縣洋渡鎮,地處長江右岸的二級臺地,北瀕長江、南依緩坡,是三峽庫區消落帶重要的考古項目之一。
  • 黃巖有了首家考古工作站,還要建考古遺址公園
    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黃巖沙埠窯考古工作站授牌儀式在沙埠鎮青瓷村舉行,這是黃巖區首家考古工作站。接下來當地還將建設遺址博物館和考古遺址公園。黃巖沙埠窯起於晚唐,盛於北宋,1963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黃巖有了首家考古工作站,還要建考古遺址公園
    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黃巖沙埠窯考古工作站授牌儀式在沙埠鎮青瓷村舉行,這是黃巖區首家考古工作站。接下來當地還將建設遺址博物館和考古遺址公園。黃巖沙埠窯起於晚唐,盛於北宋,1963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七處窯址保護點,分別是竹家嶺窯址、鳳凰山窯址、下山頭窯址、窯坦窯址、金家岙堂窯址、下餘窯址和瓦瓷窯窯址。
  • 這裡將建考古遺址公園!
    這裡將建考古遺址公園!記者日前從奉節文旅委獲悉,文物工作者在白帝城考古發掘中又有多個重要發現,包括發現一個梯形甕城,以及挖掘出鐵雷等冷兵器物件。據悉,這裡還將建一個考古遺址公園,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相關工作也開始啟動。
  • 石家莊市將建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記者在會上獲悉,石家莊市將建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面積3338公頃。中山國是春秋戰國時期興起於河北省中南部地區的文明古國,與同處於河北大地的燕國和趙國齊名。它是白狄族鮮虞部建立的諸侯國,發源於陝西,經山西遷至河北中南部。戰國中期,中山國遷都至今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一帶,達到極盛,成為七雄之外最為強盛的「千乘之國」。
  • 鄭州將建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概算總投資8.5億
    11月2日,記者從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景觀工程初步設計已獲批覆,概算總投資85581萬元。據了解,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景觀工程,將以大片原始地貌水系模擬展示史前時期大河村所處地域環境,種植大河村出土史前作物及歷史作物,展示史前黃河流域農耕文化,營造大河村遺址歷史景觀氛圍。作為鄭州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建設黃河文化主地標城市的重點項目,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後續還將實施遺址博物館等工程。
  • 「考古中國」5項重大項目成果發布 餘姚井頭山遺址入選
    國家文物局今日(9月24日)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工作會,通報了河北康保興隆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成果。河北康保興隆遺址年代距今8500—5200年,是我國北方地區較早的定居性聚落,距今7700年左右的炭化黍的發現,為中國北方地區粟黍馴化和旱作農業起源提供了重要證據。
  • 遼寧省惟一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朝陽市委、市政府持續推進各項工作,於2012年9月完成遺址公園主體工程建設,2013年12月被國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17年6月正式投入運營,這是我省惟一一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牛河梁遺址基本情況和重要價值牛河梁遺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境內建平縣與凌源市交界處,保護範圍58.95平方公裡,建設控制地帶23.56平方公裡。
  • 龍崗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啟動 圖
    (1)3月27日,考古工作者在龍崗坡舊石器時代考古現場發掘調查。日前,陝西省漢中市全面啟動龍崗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龍崗寺遺址位於漢中市南鄭縣梁山鎮愛國村西北部,20世紀20-80年代,地質界、考古界和古生物界專家先後在此發掘、考察、研究,擁有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漢代墓葬群等遺址。尤其是1980年代的發掘,出土舊石器108件,有石核、尖狀器、刮削器、啄掘器等不同類型。經有關專家鑑定,這些舊石器距今120萬年以上,早於藍田猿人遺址。
  • 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出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
    11月19-22日,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活動在臺山市成功舉行,中山國王陵陳列館館長黃子爵代表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參加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