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老闆,請做好迎戰「消費降級」的準備

2020-12-13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隨著疫情全球蔓延,全球經濟都被拖累而宏觀經濟受挫,國內眾多企業經營困難,消費者收入降低。而消費低迷勢必進一步拖累宏觀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一場「消費降級」正悄悄到來。它將如何影響餐飲行業?我們又該如何做準備?



  都到四月底了,報復性消費沒見蹤影,報復性存錢卻來了。


  更糟的是,經濟大環境惡化,讓每個人錢包不斷縮水,由此引發的「消費降級」正在影響餐飲行業的方方面面。


  關於消費降級的聲音,其實2018年起就不絕於耳。不過在當時,究竟是降級還是升級?大家眾說紛紜。疫情這隻黑天鵝,坐實了消費降級。


  01 宏觀經濟下行,餐飲業成重災區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居民存款增加了6.47萬億元,同比多了4000億元。你或許以為,是疫情讓人們「有錢花不出去」。但在經濟學家看來,這種反常主要源於對未來信心不足的保險措施。


  因為, 海外疫情的蔓延讓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全球斷航、訂單銳減,中國經濟雪上加霜,本來已經重啟快進的經濟引擎又慢了下來。


海外疫情蔓延(數據截止4月23日13時)


  四月二十日,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出現史無前例大跌,從10美元自由落體,一路跌破0美元關口,下探到每桶-37.63美元,跌幅超過300%;此前一日,阿根廷宣布處在事實違約狀態,成為第一個在疫情中倒下的國家......這種現象正在如滾雪球一般愈演愈烈。


  石油價格是國際經濟的晴雨表。油價大跌代表需求下降,經濟活動極度衰弱。這種情況下,中國經濟也無法獨善其身。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增速-6.8%,為四十年來首次負增長!


  處於疫情重災區的餐飲行業,更是飽受打擊,風雨飄搖。據統計,今年1-3月份,餐飲收入6026億元,同比下降44.3%;3月份餐飲收入1832億元,下降46.8%。餐飲進入復工不復市的堅冰期。


  「大夥去各大商場看看,消費群體,真是少的可憐哪!反倒是,菜市場依然如舊!」


  近日,有行業人士表示,在疫情發生三個月後,他觀察到了非常明顯的消費降級現象。 多位餐飲人也向紅餐網(ID: hongcan18)證實了這點。


  春筍餐渠聯合創始人吳憨子告訴紅餐網,這種趨勢顯而易見。從業態變遷來看,小吃、粉面等快餐店增多,有鍋氣的飯館酒樓減少;從菜品變遷來看,從現做現吃的小炒降級預包裝飯盒。還有社區菜站火爆,這些不都是消費降級嗎?


  「就連買肉,都由以前的『老闆,來2斤包餃子』,現在變成了悄悄在貨架上拿半斤的,買多了肉疼。」



  專家表示,十一月份疫情會出現反覆,到時南美會成為疫區。目前來看,包括歐洲、北美在內的疫區,今年上半年都沒法擺脫疫情。所以全球經濟重啟,至少要到下半年,這是其一。


  其二,雖然國家推出了一些政策,但其作用短時間內不會完全釋放,而且隨著外部環境惡化,需要後續更強的刺激措施。


  本來,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漸受控,餐飲人以為終於要迎來豔陽天,可誰料全球疫情爆發,外部需求斷崖式下跌,引發內部需求雪崩,拖累了復甦的腳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消費降級隨之而來。


  「今天的年輕人也許不會知道,三年困難時期、和改革開放前的苦日子,但這次疫情之後,可能他們也會重拾父輩努力節儉的傳統,養成節省和儲蓄的習慣。」


  02 消費全面降級,餐飲競爭加劇


  表面上看,消費降級代表老百姓口袋裡沒錢了,而從根本上看,則反映了消費信心不足。而這將直接導致餐飲行業競爭加劇。


  首先,疫情打擊之下,國內中小企業倒了一片。在此情況下,很多人工作沒了、收入少了,但房貸、車貸、家庭生活等剛性開支卻無法逃避。



  其次,中國家庭槓桿率高達110.9%,六個錢包買房、投資股市,讓很多人債務壓力山大;再次,以前大家盲目樂觀、超前消費,積蓄不多。因為這次疫情都開始節制消費,以前是賺一塊錢敢花九塊,現在是一分錢掰成兩半花,能省則省。


  「人們收入縮水,報復性消費是不可能了,反而還要降低消費層次和頻率。比如以前經常跟朋友聚餐,現在一個月也難得出門一次;以前大吃大喝,現在一個快餐就行;還有的人都開始習慣在家做飯了。」


  疫情讓餐飲業整個二月陷入停擺,三月復工後困難重重。進入四月,餐飲復業又遭遇消費降級、需求雪崩,客流慘澹,不少餐飲企業黯然離場。



  如果說疫情防控是狼,那麼消費降級就是兇猛的老虎,它的影響更長遠更深刻。


  人們在信心不足,預期未來收入減少的情況下,會更加趨向於理性消費,縮減消費欲望。 這讓餐飲復甦的路更漫長,行業競爭更激烈。


  餐飲人刀哥認為,「除非廉價疫苗很快被研發出來,病毒得以快速消滅,否則,談消費回升、尤其是餐飲行業快速增長無疑是天方夜譚。」


  紅餐網此前報導過《慘烈!一條街的餐飲店都在轉讓,卻無人接手》。一些餐飲老闆認為,行業洗牌讓競爭對手變少,生意會更好做。這未免想得太美了。



  紅餐網專欄作者蔣毅表示,即使疫情淘汰掉40%的餐企,剩下的也別高興得太早。在淘汰掉競爭力偏弱的同行時,餐飲人反而會迎來更加強大的對手。


  一方面,餐飲生生不息,永遠有人離場,有人入場。作為就業蓄水池,餐飲一直都是低成本創業的首選。


  隨著疫情後租金水平降低,或者投資信心恢復,這些倒掉的店鋪,多半還會租出去做餐飲。而且,在這次疫情中資本和其他行業也找到了機會涉足餐飲,屆時競爭的對手不會變少,反而會變得更多


  如果沒有疫情,今年全國餐飲收入預計突破5萬億元。如今看來,要達到去年的水平都難。這意味著整個行業蛋糕變小了,而行業內的競爭廝殺將會更加激烈。


  僧多粥少,競爭加劇,餐飲人未來更難了。


  03 疫情帶來困難重重 餐廳想受歡迎,得死磕性價比


  未來更難了。但畢竟只是消費降級,並不意味著餐飲需求沒了,人還是要吃飯的。


  「我覺得接下來會是日常剛需的回歸,這個階段,餐飲的品質和品牌是根基。」


  大師兄肉夾饃·陝西麵館創始人鄭如師告訴紅餐網,今年消費降級是肯定到了,這種背景下,品質好、品牌形象好的餐飲企業會得到消費者更多認同。



  越是危險的時候,消費者就越抱團兒,越是選擇相信品牌的力量。「如果說以前大家還會將就,那現在不僅是不將就,而是根本就不敢去了。」


  上海餐飲資深職業經理人賴林萍也表示,所謂消費降級,是消費者對價格更敏感了,更在乎性價比。他們會貨比三家,對食材和菜品的賣相、口感,對服務會有很高的要求。


  這樣看來, 在消費降級的情況下,剛需、品質、性價比高的餐飲會比較受歡迎。


  「剛需」為王,滿足 方便還有吃飽吃好


  基於消費降級的判斷,餐飲的恢復會從剛需品類、低客單價、下沉定位開始。


  快餐、小吃品類等適合堂食、外帶、走食等多種形式的業態復甦較快,復業後它們也一度火爆;餐廳菜單會縮短,貴的菜品可能賣的少了,而經濟實惠的菜品增多;大眾菜館更受歡迎,那些定位小資、需要場景表達來增加附加值的網紅餐廳,客流會變少。


  社區店、大眾食堂、寫字樓或商圈餐廳等方便群眾的就餐場景,解決了附近居民和上班族吃飯問題,是復工後客流回復最快的。這種就餐場景,適合提供套餐、一人食、家庭餐、工作餐、團餐等各種方便快速選擇的菜品或組合。



  未來下沉定位的餐飲業態也有較大機會。比如喜茶推出了8~16元定位的喜小茶品牌,就是提前卡位的一個信號。


  「品質」受寵,小而美有大市場


  消費降級不是買「次品」。日本經濟泡沫破滅時消費降級,社會風行斷舍離和極簡主義,但是誕生於此時的優衣庫就和無印良品,卻是品質和設計感十足,是小而美的代表。


  所以消費降級只是一種消費理念的轉型。人們不再追求炫耀性消費,而是更加實在,每一分錢都花得有價值。對品質、品牌的認同也更加強烈。麥當勞、陶陶居等復業後出現排隊現象就是如此。


  這個時候,餐飲企業要更加注重安全、健康、衛生;在食材品質上,堅決不能以次充好,為節省成本降低食材標準;另外可以在生產工藝事下功夫,比如提倡現打現賣,明檔、現做、直取,提高消費者價值感知。



  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做好服務也是加分項。在餐廳減員的情況下,可以放棄大而全,做好服務的精細化和標準化,來提高堂食體驗感。


  「性價比」吸客,便宜實惠才是真香


  最近,海底撈開出首家快餐店十八汆,以極致性價比殺入市場,炸醬麵9.9元一碗、茶飲5元一杯、人均19元,這讓很多不久前還大罵漲價沒良心的消費者都說真香。


  海底撈能夠實現極致性價比,靠的是供應鏈優勢、產品和流程標準化。而普通餐飲企業,通過壓縮食材、房租、人工、能耗等成本要素,也可以提高性價比。


  而對於其他餐飲品牌來說,如何在做好控制成本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服務,將是接下來大家要思考和要去做的。畢竟,當消費者荷包緊張了,花錢謹慎了,誰家產品性價比高,誰就最有可能被「翻牌」。


  結語


  也許多年以後回頭再看,疫情只是一個短暫的時期,它不會對餐飲產生什麼翻天覆地的變革。


  經濟還會恢復,熟悉的日常也會回來。但是回歸常態的過程中,為應對未來的不測,人們消費降級是一種本能反應。


  消費力下降就是下降了,我們對此無可奈何。餐飲企業需要做的是,在預見這種趨勢的同時,早做打算、備好預案,從內部開展效率革命,開發生存的潛能。


  回歸本質,做好剛需、品質、性價比,也許就是闖過難關的一把鑰匙。


  轉自:西部點評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應急響應降級 北京消費蓄勢待發
    在防控基礎上,品牌商家已經在產品、場景、渠道上進行升級創新,為消費重啟做準備。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不少餐飲門店推出促銷、直播活動,還有門店更新菜單,出招「攬客」。此前,老字號品牌東來順根據商圈和消費群特點,在北京王府井apm總店推出了自助火鍋,僅在周一至周五午餐時段供應。比格比薩則不定時發起直播互動,介紹新品、優惠。
  • 行業增速放緩 疫情後火鍋是消費升級還是降級?
    作者:戴麗芬   來源:餐飲老闆內參(ID:cylbnc)超過100萬餐飲老闆的每日經營讀物。   預計2020年突破萬億的火鍋行業,已經呈現增長放緩趨勢。根據《中國餐飲大數據2020》:雖然火鍋品類門店數佔比上漲了0.1%,但門店數同比增長不足6.8%,沒有進入TOP10的行列。   今年哪個細分品類會火?
  • ...加緊修復「美莎克」損毀設施 積極做好迎戰颱風「海神」準備工作
    王庭凱在調研颱風受災情況時強調 加緊修復「美莎克」損毀設施 積極做好迎戰颱風「海神」準備工作 2020-09-04 22:0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黃河出現今年第3號洪水,小浪底水庫已經做好迎戰準備
    為做好本次洪水防範工作,黃河水利委員會已向山西、陝西、河南、山東四省水利廳發出通報,要求相關省(區)和單位高度重視,做好黃河小北幹流、三門峽庫區洪水防禦及下遊相關防汛工作。據了解,8月3日,黃委會主持召開防汛抗旱會商會,部署近期黃河流域部分地區強降雨防範工作。做好小浪底水庫迎戰洪水準備。
  • 重慶餐飲行業將迎戰五一小長假市場
    在政府引領、商圈發放消費券、品牌花式營銷的三大驅動下,市場日漸「回暖」,消費者的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消費者鑑於疫情影響依然處於觀望狀態,而另一方面,自春節以來持續壓抑的消費需求也在尋求合適的時機補償釋放。在這樣的雙重影響下,迎接即將到來的五一小長假,重慶餐飲行業會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
  • 國內優衣庫、MUJI要出現 消費降級會否催生降級品牌
    國內優衣庫、MUJI要出現 消費降級會否催生降級品牌 2018-09-10 13:59:36 來源:第一紡   我們應該如何討論消費降級?
  • 開自助火鍋店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這兩年,火鍋行業的強勢發展,讓一些毫無餐飲行業經驗的人,也紛紛選擇了開火鍋店轉型。但是沒有餐飲經驗的人,想走上這條路,很多都需要品牌助力。沒有什麼經驗、前期比較彷徨、對當地市場不太了解等,都是品牌與創業者合作的契機。這裡就簡單說一說,那麼開家自助火鍋店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 房租上行,消費下行,如何優雅的消費降級?
    在生活成本極高的北上廣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追求極簡生活和消費降級。網絡上對於極簡生活的定義是這樣的:極簡方式不是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種更為人性化的、經濟的、環保的、輕鬆愉悅的生活方式。然而身邊的很多極簡風生活的朋友卻無奈的表示:說到底,還是因為生活成本高,沒有錢,現在房租這麼高,只能追求極簡和消費降級。如果不用付房租,生活可以直接提高一個檔次,自然不用消費降級。
  • 消費降級:「買不動」的日本人,是因為沒錢了?
    近些年隨著旅遊文化的興起,不少的海外遊客紛紛奔赴日本,比起國內日本人對待「消費」的低迷情緒,外國的遊客們可謂是「熱情高漲」,刷爆信用卡也要把各種好東西買來帶回家。關於這一點,從日本的各大免稅店消費狀況就能看得出來。
  • 南京、上海餐飲堂食解封,但消費回暖了麼?老闆:還是虧!
    3月3日,南京市防疫指揮部復工復業指引,餐飲企業報備後復工復業,做好全面準備可恢復堂食。3月2日,海口大型商場及餐飲夜市中已有263家餐飲門店正常營業,肯德基等35家餐飲企業265家門店可提供堂食。但堂食恢復了,消費是否也能恢復呢?據南京恢復堂食的首日情況來看,情況非常不容樂觀。擁有16家門店的南京大牌檔,首日恢復的堂食的2家門店中,僅各1人進店消費;另有更多的餐企反饋稱堂食恢復首日未接到一人進店。
  • 方便麵銷量回暖無關消費降級
    既然貴不了幾塊錢,有飯有菜有湯,當然沒必要去泡一碗方便麵,10-20元的消費市場迅速被佔。不過去年以來,隨著線上外賣平臺座次塵埃落定,幾大「寡頭」自然沒必要再補貼,對商家的高額抽成也被商家最終轉嫁至客戶買單,自此外賣單價與方便麵價格差距開始大幅拉開,因而方便麵得以重回大眾消費視野。而與此同時,外賣的增幅逐年減緩,銷售額也是如此。
  • 餐飲還是要練內功
    >【摘要】 疫情影響,從經濟受挫、消費降級、競爭加劇等大環境出發,餐企變革迫在眉睫。 疫情影響,從經濟受挫、消費降級、競爭加劇等大環境出發,餐企變革迫在眉睫。在堂食不能營業的期間,許多餐企瞄準了線上直播這一路徑,然而收效真的可以嗎?
  • 寶燕集團董事長:餐飲企業要做好長期過冬準備
    中高端餐飲企業寶燕集團董事長胡明寶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過去「遍地是黃金」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中高端餐飲行業要做好長期過冬的準備,行業會迎來一輪輪整合,中高端餐飲不宜過度轉型,更不宜盲目將高端餐飲品牌變身大眾餐飲。「在這種形勢下,大規模擴張或者大幅調整都是不理智的,將原先的門店變成大眾消費這條路很難走通。」胡明寶表示。
  • 麥當勞如何應對「消費降級」?
    最近有一個詞的上鏡率非常高,那就是「消費降級」,拼多多、名創優品的興起,以及康師傅、二鍋頭、榨菜銷量上升,都被解讀為消費降級時代的特色,「中午吃榨菜,出門靠摩拜,購物拼多多」的生活也被網友所調侃。當然,商務部發言人高峰明確表示了「消費降級」的說法有失偏頗。在這樣的背景下,擁有「洋氣、高端」代名詞的麥當勞,也交出了近年來最漂亮的業績單。
  • 任澤平:消費升級降級並存與社會分層
    來源:金融界網站今年以來社零消費持續低迷並創2003年以來新低,引發消費升級和降級之爭。事實上,當前消費升級降級並存,折射出怎樣的經濟規律和社會現實?如何擴大居民消費?  消費理論主要研究消費與收入、儲蓄的關係以及消費者面臨預算約束下的效用最大化問題。
  • 餐飲老闆:怎樣做好自己的外賣包裝?
    餐飲老闆:怎樣做好自己的外賣包裝?在餐飲行業,各路英豪跑馬圈地、激烈火拼、競爭激烈,尤其是外賣的戰場尤其壯觀,一個店鋪或品牌想在這樣環境脫穎而出十分困難。在以外賣為主的餐飲店鋪之中,包裝往往是顧客真正接觸店鋪的第一步,而這第一步深切關係到消費者之後是否有意願繼續了解和再次光臨這家店鋪,所以如何將店名深入人心,讓看過包裝的人對這家店鋪印象深刻,是製作外賣包裝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 你還在吃方便麵,真是因為消費降級嗎
    從人均來看,中國消費水平也不甘示弱,28.75份的數據也遠高於世界人均方便麵消費量13.6份。在很多人印象中,吃方便麵或意味著貼上了「消費降級」的標籤,那如今,為何泡麵還如此火熱?是真的「降級」嗎?又是哪些人在消費著方便麵?近日,錢江晚報記者進行了一次深入走訪。選哪種?
  • 米德爾頓:適應了時差,已經準備好迎戰捷克
    談到球隊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世界盃的開幕,米德爾頓說道:「我感覺我們的狀態高漲,準備好迎來真刀真槍的對決了。表演賽期間我們得到了很好的磨練,不斷學習,回顧錄像,和出色的球隊交流比拼。我們已經做好準備迎接真正的比賽了。」談到小組賽首場比賽對手捷克,米德爾頓說道:「我們已經對他們的幾個球員做了調查,但明天我們才會拿到他們完整的球隊報告。
  • 消費降級:日本人為什麼「買不動」了?
    日本社會已經進入第四消費時代,面對「消費降級」的現象,早已經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情了。告別偽精緻,學會刪繁就簡,消費降級,降下去的是數量,提升上去的卻是生活的品質。而是,這屆的日本人,更會選擇消費,遠離攀比和物慾,沒有虛榮心地消費,只購買那些當下需要的物品。用極簡的生活方式,在構建著極其品質的生活狀態。所謂的「低欲望社會」,所謂的「買不動」了,歸根到底,其實是對現在「買買買」消費的反思。
  • 餐飲禁止設最低消費 萬達威斯汀等酒店取消最低消費
    「包房必須達到最低消費額,不然只能坐散席。」長期存在於餐飲行業的這一「潛規則」,今後將被禁止。昨日起,由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的《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實施,其中明確規定了餐飲經營者的多項義務,而最受關注的,當屬禁止設置最低消費。  新規實行,商家落實得怎麼樣?最低消費能否得到根治?連日來,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