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中國頭條新聞網以《立德樹人 為國育才》為題,從教育使命、教育管理、教育思想三個維度描摹了大成雙語學校校長許進先生的教育格局和愛生情懷。隨及引起中華新聞社的高度關注並即時轉發。現就將報導全文敬錄於下——
中國頭條新聞網報導
中華新聞社報導
「我們選擇讓孩子上大成雙語學校,就是衝著這裡有一位好校長來的。」——大同市雲州區一學生家長王女士如是說。
「孩子報名上學前,我們曾考察了解過好幾個學校,通過對比權衡利弊,最後決定要上大成雙語學校。我們看重的是這有名校長坐鎮,有好老師執教。孩子在這學習,肯定不會錯。」——大同市平城區一位學生家長劉先生如是說。
在大同採訪期間,當向部分人民群眾詢問「新學年開學您想讓孩子在哪就讀」時,不少家長對大成雙語學校情有獨鍾,他們大多看重的是這裡有一個好校長。
出於職業的敏感,我迫不及待地想拜見一下被眾口交贊的這個「好校長」——大同市大成雙語學校校長許進先生。
答記者問
「哪個時刻是您覺得最幸福高興的時刻?」
「學生成人成才是我最幸福的時刻。最高興的時刻是學生取得好成績的時候。還記得2016年,我在現代雙語擔任校長期間,我們的高三學生張琪雨奪得山西省高考理科狀元,那天高考成績出分後,我是第一個知道消息的,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晚上都沒有了睡意,學校裡的老師們也激動不已,相互發信,奔走相告,大家都非常高興,這是我校繼李金釗取得山西省文科狀元之後的又一個讓人自豪的事情,這個成績不僅僅是我們的,更重要的是出自民辦學校,說明民辦教育的教學質量一樣了不起。」
記者開門見山,他回答的直截了當。從他的隻言片語中我能感受到這位校長的教育格局和愛生情懷。
什麼是好的教育?什麼是好的校長?陶行知先生說過:「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價一個學校,先要評論他的校長。」校長的優秀程度,決定著學校發展的高度,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誠如斯言。
「當好校長,辦好學校」,這是許進校長的座右銘,一個「好」字貫穿了他的教育生命。如何抓好學校的教學管理?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就讓我們從教育使命、教育管理、教育思想三個維度來描摹他心目中的好教育。
教育使命
勇於創新 敢為人先「做一個校長談何容易?」
許進校長是一個「極其專一」的人,這種「專一」從他職業經歷中可見一斑。在他近三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教育」貫穿始終。無論是公辦教育,還是民辦教育,在他心裡只有「做好教育」。他的主要職業身份是「教育工作者」,這個身份讓他引以為豪。回看許校長的職業生涯,幾個關鍵年份可看出他的初心和使命:1994年、2004年、2011年、2019年。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使命,無論面對怎樣的起承轉合,教書育人始終是他生命的主旋律。
1994年之前,許校長在山西省首批重點中學——運城康傑中學任職,先後擔任班主任、學校團委書記、政教處主任等職務。1994年之後,加盟某知名教育集團,擔任校長10年之久。2004年,受邀擔任山西省實驗中學分校校長。2011年起,任職山西現代雙語學校,先後擔任公司常務副總裁、校長、聯校校長、學校黨支部書記、教育管理公司總經理。2019年底,受邀出任大同市大成雙語學校校長。同時,他還擔任著山西省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太原市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等多個社會職務。
近三十年的教育有成就和輝煌,同樣也有付出和辛酸。在「教書育人」的生命主旋律中,他人生的關鍵詞是:勇於創新、敢為人先。
時光回溯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是第一個在學校裡「敢於吃螃蟹」的人,率先搞改革,實行班主任考核職級制,班級量化考核管理,特別是實行住宿管理改革成績顯著,他沒用學校一分錢,將學校五十年代留下來的土坯炕全部拆除,換上了上下鋪木床,硬化了地面,徹底改變了學生宿舍老鼠多、跳蚤多、條件差的現狀,改善了辦學條件,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宿舍環境。因此,學校在時隔數年後,在他的管理下,工作有聲有色,風生水起,獲得了省級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
這種「勇於創新,敢為人先」還體現在他幾個重要節點的果斷選擇上。1994年,他毅然辭去了本已安穩、並且有了一定社會威望的名校領導工作,毅然投身到剛剛起步、「生死未卜」的民辦教育,從此,踏上了民辦學校校長生涯之路。二十多年過去了,他受聘過的多所學校,學生和家長評價他是一位慈祥而睿智,又不高高在上的好校長,而且是一個平易近人,有一顆仁慈善良心的好校長;老師們評價他是一位和藹可親、兢兢業業、「無所不能」的好校長。他以民主的方式,博大的胸懷,長遠的眼光,果敢的決策力,引導著學校的發展。他尊重教師,關心教師,信任教師,欣賞教師,真誠地幫助教師成長,是一位有著豐富內涵的領航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還說:「做一個校長談何容易?說得小些,它關係千萬人的事業前途,說得大些,他關係國家與學術之興衰」。校長的人品、學識、才能、業務水平、管理水平對學校的辦學方向,辦學目標,治校方略,辦學水平,教育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數事實證明,校長是學校的一面鏡子,有一位好校長,就有一所好學校,有一所好學校一定有位好校長。
許校長說:我們追求的價值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學校教育承擔著實現人的身心和諧發展,提升人的綜合素質,使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的價值使命。而價值使命的實現則是主體不斷改造客體並進而達成客體滿足主體需要與超越的過程。因此,學校的義務和責任,就是要實現學生身心健康與享有充分的學習和發展,這也是我們的使命。
何嘗不是?
教育管理
理念引領 精細管理 成就每一個人
一所學校辦得好不好,管理是關鍵。無論是一個單位,還是一所學校,管理首當其衝。管理學中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所有有形的東西都是被無形的東西所支配著」,管理是無形的,但它卻支配著學校一切有形的東西。
早在2001年,許進校長發現並意識到學校管理或多或少存在著「粗放式」的管理,於是,他在全國教育行業率先提出了「精細化」管理,並且是第一個將精細化管理理論與實踐融入到學校管理中的人。
學校精細化管理是一個重心下移,分層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崗的管理體系和平臺。管理不僅要管人,還必須要管心。許校長有一句口頭禪:「學校辦的好不好,關鍵在領導。學生學的好不好,關鍵在教師」。因此,他在具體的管理中,自己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同時要求學校領導班子成員也必須這樣。他要求幹部做到「四個最」,即最能吃苦,最能守紀,最講團結,最講奉獻。他說民辦學校的領導幹部必須要有強烈的服務意識、公僕意識、責任意識。
許校長要求領導幹部必須要能吃苦,要比任何人都辛苦,不能指手劃腳,不能高高在上,更不能一味地批評和指責別人,而是要帶頭去做,去幫。他說「幹部就是方向,幹部就是榜樣,幹部就是旗幟」,幹部的態度、作風和水平時刻影響著教職員工的滿意度,決定著學校的整體人氣和對外口碑。
許校長在學校管理中提出了「三條生命線」和「兩條高壓線」,「三條生命線」即教學質量是生命線,安全工作是生命線,服務質量是生命線;「兩條高壓線」即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允許任何人接受家長的任何饋贈和宴請。他始終要求大家要增強三個意識,即問題意識,憂患意識,危機意識。同時還特別注重「四個制」的建設,一是全員聘任制,二是崗位責任制,三是結構工資制,四是考核獎懲制。他能依照學校辦學實際,注重發揮體制優勢,建立符合本校校情的管理機制。
在山西現代雙語學校擔任校長時,許校長針對當時學校實際,為了促進學校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他提出了「實施4658工程,建設高水平學校」,建立了學校管理的全新標準。「4658工程」即貫徹四大條例《學校行政管理條例》《安全常規管理條例》《教學常規管理條例》《德育常規管理條例》;實施六化管理,即「育人工作全員化、常規管理規範化、工作運行流程化、業務檢查常態化、考核評價制度化、服務保障精細化」;推行「五自德育」,即「行為自律、生活自理、學習自主、管理自治、心理自強」;打造「八道」風景線,即「自主早操、激情早讀、優美路隊、無聲就餐、整齊間操、星級宿舍、無聲自習、莊嚴升旗」。
這些別出心裁的管理舉措,使學校各方面工作都上了一個新臺階,管理促進了教學,促進了校風,學校教學成績一年一個新突破,一步一個大跨越。高考一本達線率80.5%,二本以上達線率98.5%以上;中考連續八年排名在全太原市所有初中的前兩名。先後有兩名學生奪得了山西省高考文科狀元和理科狀元,學校呈現出了一派校風正、學風濃、教風嚴的良好局面。
許校長所在的學校,在他擔任校長期間,都十分重視精細化管理,但同時又表現出了「凝聚力強」的特點。他善於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他對學校裡每一位教職員工都特別尊重,上至班子成員、教師,下至清潔工、門衛,無論是做飯的,還是掃地的,人們提起許校長都會豎起大拇指點讚。他倡導「對所有人都好」的理念,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說:在學校裡工作的每一個人,無論職位高低,大家的人格是平等的,都是學校的一分子,每一個崗位都很重要,教師把書教好,司機把車開好,清潔工把地掃好,對於學校都是在做應有的貢獻。
教育思想
立德樹人 為國育才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堅持立德樹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是新時代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提出的一項事關長遠、事關基礎的重大戰略任務,也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人才培養指明了目標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許校長認為:學校擔負的任務就是要為國育才,每所學校都必須旗幟鮮明的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踐行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民辦學校也不例外,一樣都要為國家培養合格的社會公民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而且,由於機制的靈活性,民辦學校更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元化的需求。
許校長認為,在學校裡,教工滿意是基礎,是做好學校工作的前提條件;學生滿意是核心,是學校的一切工作終極目標;家長滿意是關鍵,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保障。因此,學校要注重人文關懷,在生活上、專業發展上、精神需求上,最大化地關注人的工作。尊重愛護所有教師,是對所有學生和家長都好的基礎。當老師們感受到學校對其無微不至關懷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把這份關愛加倍傳遞給學生,通過學生傳遞給家長,進而傳遞到社會,形成學校良好的社會口碑。
倡導人性化關懷,實行人本化管理,並不意味著對教師的要求就會放鬆,在他的管理中,實行的是制度化、規範化、精細化的管理思想。每個學期學校都要開展教師工作四個評價,由學生、家長、同事、管理人員分別對教師教學工作中的師德師風、教學態度、教學能力、教學成績進行評價。結合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對成績落後以及綜合評價差的教師實行末尾淘汰,對某一方面存在問題,但並不嚴重的教師進行誡勉談話。
許校長認為,民辦學校最具核心競爭力的還是服務,服務是民辦學校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提供發自內心方便學生、家長的真心服務、舒心服務、增值服務、超值服務,才是最應該做的。除此之外,在提供共性服務的基礎上,還應提供滿足個性化成長的服務。服務要從學生所需,滿足家長需求走向開發、培育、引領家長的新要求。
許校長經常說:「聚一幫好人,做一樁好事」。一幫好人在一起做著一樁好的事業比什麼都幸福和快樂。校長的作用不僅僅是個人的理想,他必須要把自己的理想作為教師和員工的理想,把自己的志向,作為教師和員工的志向,在管理學裡有這樣一個詞彙叫「共同願景」。校長就是要把整個學校願景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一位沒有夢想的校長,只會帶出一所沒有願景,沒有前途,沒有靈魂的學校。而校長就是要挖掘這股深藏在每個人心中的力量,將零散的個人願景整合為學校成員真心追求的共同願景,並讓全體教師和學生都非常清楚,踏踏實實地去努力做,努力追求,化成全體教師的理想,化成全體學生的行動。由他制定的大成雙語學校的辦學願景是:「把學校辦成學生喜愛、教師幸福、社會信任的高品質學校。」
「當好校長,辦好學校」是他的座右銘。無論在哪裡當校長,他始終都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以發展為主線,堅持抓好教育教學質量,使家長的投入物有所值,辦一方教育,造福一方人民,打造高品質的學校。
許校長將他的職業使命、管理理念、從業經歷都融進了他的教育思想中。樹人為根本,發展為目標,社會為己任。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因為好校長是一個能給學校注入靈魂的人,一個能夠點燃教師激情的人,一個造福校園一方的人。一個好校長必須要有久久為功的教育信念,教育是個慢功細活,需要精耕細作。校長必須要不斷學習,掌握勝任崗位職責所必需的專業知識,以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的要求,減少教育浮躁與功利,以平常心堅守神聖之職,用滿腔愛育出清白之人。
通過深入採訪,我徹底明白了當地家長、學生為何要爭先恐後報名上大成雙語學校的真正原因。
人生是在做選擇題,不一樣的選擇會帶來不一樣的命運。我相信,他們選擇有這麼一位好校長在此坐鎮,又有現代化學校高品質的教育,他們的未來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