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因攝影而精彩,攝影因麗水而生動。隨著2019麗水攝影節的腳步越來越近,攝影節宣傳片也正式與大家見面了,趕緊來一睹為快吧!
2019麗水攝影節
影像君在此前已經介紹了麗水七條小巷、艾萊依 ART35 藝術村、麗水市美術館、麗水攝影博物館、麗水市博物館,今天介紹萬象攝影坊有什麼精彩的展覽。
萬象攝影坊位於麗水市區括蒼路493號,是以原麗水油泵廠為核心重新打造的攝影文化園區。園區佔地1.87萬平方米,共有8棟歷史遺留建築。該展區自2009年以來一直是麗水攝影節的核心展場。本屆攝影節,該展區將繼續作為麗水攝影節的學術核心展區,主要展出特邀策展人和中外攝影家的重要作品。2019麗水攝影節,來自世界各國的攝影師及他們的作品將紛紛登場,跨越文化、跨越國界的攝影交流將以萬象攝影坊為舞臺展開。今天,影像君選取其中的幾個展覽介紹給您。更多精彩展覽,請前往萬象攝影坊。■「一帶一路,四海一家」全球手機攝影徵集作品展
■假風景 策展人 / 王帥 藝術家 / 孟雨村
■媽媽 攝影師 / 查理·恩格曼
■鮮紅斑痣 攝影師 / 琳達·哈森
■餘葉村的變遷 攝影師 / 葉高興
■大眾街的聲音 攝影師 / 林曉紅
■大體:草本(視頻)策展人 / 大門 執行策展人 / 陳有為 藝術家 / 李朝暉
■銫 攝影師 / 瀨戶正人
■我是路人甲 策展人 / 朱炯 攝影師 / 孫旻焱
■啟示錄 攝影師 / 季勇
■影畫 攝影師 / 袁夏
■造景 攝影師 / 周偉
■到洋人街去 攝影師 / 華偉成
■二戰終結之地——侵華日軍偽滿時期軍事築壘遺蹟影像 攝影師/宋澤毅
■幸福 攝影師 / 王華平
■鄉村舞臺 攝影師 / 舒巧敏
■春晚大舞臺 攝影師 / 譚秋民
■構成主義 攝影師 / 張燨方
■被遺忘的守護神 攝影師 / 趙柏鈞
■退潮以後 攝影師 / 嚴迎莉
■夜宴 攝影師 / 龔成
■無處安放·續 策展人 / 羅大衛 攝影師 / 吳國勇
■ 網紅打卡 策展人 / 羅大衛 攝影師 / 鄒京耀
■你好,宋徽宗 策展人 / 劉軼恆 攝影師 / 王海江
■幾何世界 攝影師 / 陳昶旭
■狂熱的城市 攝影師 / 周傼順
■你是我的鏡子 II 攝影師 / 金銳秀
■螺紋 策展人 / 郭宬 攝影師 / 阿德裡·休斯
■洛斯卡波斯月夜 策展人 / 郭宬 攝影師 / 瑪莎·凱特瑞
■尋找 攝影師 / 楊國華
■大體:草本 策展人 / 大門 執行策展人 / 陳有為 藝術家 / 李朝暉
■心情草原 策展人 / 王爭平 攝影師 / 黃龍奇
■中國,我的中國 攝影師 / 馮漢紀
■《融·解》 策展人 / 孫京濤 攝影師 / 龔慶春、韓雪松、黃利平、李濟東、李林、劉敏、劉清明、徐清波、楊勝、 張廣虎
■ 國際攝影協會(IPA) 廣西分會攝影聯展
■特想名家典藏展 The Exhibition of Famous Photographers
■從麗水出發 策展人 / 姜緯 藝術家 / 張巍、李林、朱鋒、儲楚、黃京、唐鹹英、陳榮輝、李舜、黃曉亮
■照見未來的靈光——致敬攝影術誕生180周年攝影展 聯合策展人/唐浩武、徐傑、張曦 攝影師/賈軍松、黎明、羅斌、 慕容拖鞋、錢海峰、錢儒雅、湯凌霄、謝松、許海風、鄭川
■宗祠 策展人 / 大門 攝影師 / 吳登採
■科技藝術目標模糊化後圖像媒體策略 策展人 / 鄧巖 聯合策展人 /Vanessa Kowalski、Dylan Gauthier 參展藝術家/ Bradley Eros and Jeanne Liota、Joseph DeLappe、Angela washko、 Morehshin allahyari、Jen Liu、 Nancy Nowacek、Catalina Tuca、Erica Molesworth、Carlos Franco、Miguel Gonzalez、Christine Dahl Helweg-Larsen、Daphne Keramidas、Sofile Kristina Frank、Esther Hovers、William Miller、Elizabeth Moran、Tavi meraud、Joshua liebowitz、Ronnie E. Wright II、Eduardo Kac、梁半、耿翔、劉恆、呂芃、 清華化工系 何彥團隊、賀子珂、向帆、甘健、魏濤、劉張鉑瀧、李柱石、王翰林、王左夫、陳悅、魏婷、陳玉萍
瀨戶正人的福島《銫》系列是他創作經歷的一個轉折點,這之後開始不再關注人,而是關注自然、景物,從全局變化到微觀。
©瀨戶正人
©瀨戶正人
琳達·哈森
琳達·哈森在哥本哈根花費了三年的時間拍攝出《鮮紅斑痣》。這是一系列男人,女人還有孩童的肖像攝影,他們的臉上和脖子上都有著胎記,這種先天性血管畸形會造成從淡粉色到深紅色的胎記。她試圖用攝影的力量展現出人們經常在他人身上遺漏的地方,即相貌背後人類的本質。琳達·哈森說,我試圖挑戰你關注他人的方式。我使用肖像攝影來探索我們如何感知那些社會認為不是「普通長相」的群體。
©琳達·哈森
©琳達·哈森
©琳達·哈森
在經歷了2001年的「東營一品國際攝影節」及2007年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真實與超真實》十人攝影展之後,東營攝影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又一個十年之後,這次,他們從小城再一次出發,用他們各自的影像去解構去與這個世界對話——他們將用名為《融•解》的展覽表明一種狀態,一個進行式中的狀態,它不會結束。點擊 融·解 了解更多。
從麗水出發,應和著今年麗水攝影節的主題「麗水再出發」。作為中國攝影版圖上不可或缺的重鎮,長久以來,從麗水出發的攝影師、藝術家無以計數。李舜,張巍,黃曉亮,儲楚,朱鋒,陳榮輝,唐鹹英,李林,黃京,是其中年輕的佼佼者。麗水對於他們意味著什麼,而他們之於麗水又有什麼意義,直接關係到何謂「從麗水出發」。點擊 從麗水出發:選擇與行動 和 他們從麗水出發 了解更多。
吳登採在尋根江口吳氏源流的過程中,漸漸滋生了拍攝宗祠的想法。他的作品中所拍攝的這些宗祠,都是他的家鄉溫州市域之內的各式各樣的宗祠。根植於中國鄉土社會的宗祠(又稱祠堂),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以「敬宗睦族」為核心理念,發揮著豐富多樣的文化功能。在以血緣為坐標的宗族關係中,宗祠是尊祖敬宗的聯結點,是確立宗族源脈、守護子孫的根本。浙江的溫州地處中國東南沿海,具有2000多年建制史。各姓族先輩們在漫長的遷徙、繁衍、創業歷史進程中,慎終追遠、感恩報本,建造了許多富麗巍峨、各具特色的家族宗祠。在拍攝過程中,吳登採儘量迴避美學性的訴求,更注重宗祠文本的信息屬性,採用中性的影調將各種細節沉穩、完美的呈現出來,使得所拍攝的內容被展現的更為客觀理性。點擊 吳登採:文化奇觀的收集者 和 大門《宗祠往事》 了解更多。
李朝暉在工作室裡種植了一些小草,然後把它們從生到死拍攝下來,最短的拍攝時間是15天,最長的拍了238天, 發生的快門次數總共為538737次。作品呈現可以是一 張張的單幅照片,亦可如本展廳所見的,將照片拼貼起來,講述一個個的故事, 此外還可以是一系列的短視頻。這個作品的創作過程及作品本身都顯得簡單而枯燥乏味,完全是攝影師自己面對煩苦而無意義的外部世界,內心孤獨掙扎的結果。不過,常常朋友看過這個作品後對他說:「你拍的不是小草,明明拍的就是我的現實生活嘛。」類似這樣的話語對李朝暉來說是莫大的欣慰,感覺像是遇到了知音。其實李朝暉的闡述一點都不重要。你從這個作品中看到了什麼,它讓你想起了什麼,你的情緒、你的感悟、你的思考才是重要的。
作為劇照攝影師的孫旻焱,不給我們看他的職務照片,而是將劇組、影視劇片場作為一個飽滿的社會空間,以獨特的視點切入,作品看似信手拈來,實則有著明確的拍攝訴求和反覆的尋找。片場就是社會場域,孫悟空和怪獸,都是我們自己。——朱炯
片場並不僅僅是紀錄片所呈現的樣子,主創們為了藝術殫精竭慮,不畏困難,最終創作出令自己無比感動的精品。而作為沉默大多數的「路人甲」們卻總是被或有意或無意的選擇性忽略。
片場就像這個社會的一個縮影,「路人甲」就是我們自己。——孫旻焱
1933年起至1945年,日本扶植的偽滿政權在東北地區中蘇、中蒙全長5000餘公裡的「國境」分批次修築了號稱「東方馬奇諾」的軍事築壘(日稱「國境陣地」)工程。規模之大,散布面積之廣堪稱世界之最。這些要塞主要分為工事堡壘、陣地、倉庫、兵營、野戰醫院、電力設施、機場、橋梁等,大型要塞群多達17處。1945年8月,日蘇最後一役即圍繞攻守這些軍事要塞而展開,深遠影響人類歷史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最終結束在這裡。
戰爭及隨後的大規模城市化建設使這些人類戰爭的歷史烙印不斷損毀湮沒,藉助有限資料進行一次以攝影為主要手段的調查呈現是這組作品的初衷。礙於地理和信息阻隔,這些照片拍攝得遠不夠完美和豐富。
整個項目於2015年夏進行嘗試性拍攝,並依據氣候及草木覆蓋情況最終選定2017年秋、2018年春及2019年秋進行了三次系統拍攝,將17個要塞和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等部分軍事遺蹟進行了影像化呈現。
黃龍奇攝影展《心情草原》現場©林趣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遊牧習俗也隨之淡化,當那些淳樸、自由、豪放的民俗漸漸消失,遊牧時代將進入歷史的尾聲。黃龍奇用相機微觀表達了牧民們既有對古老生活的挽留,更有對新生活的迎接。影像的呈現是我對草原民族的敬畏,同時也是內心的感慨!牧民們堅守著傳統的生活習性,隨著季節、氣候的變化仍在那片土地上遊……本次展覽由攝影展王爭平策展。
我來到日本後,經常思考「外國人眼中不常見的日本」這一主題,並且落實到自己的創作中。我也非常喜歡尋找具有時代特徵並且註定要消逝的建築,最終決定以「水塔」這一具備昭和時代特徵的建築為對象進行創作。二戰結束後,由於日本大規模進行公寓建設,作為供水保障的水塔也被大量建設起來,並且成為地域內默默無聞的守護神一般的存在。但水塔是「一次性的守護神」,不會隨著公寓的重建而重生,數量不斷減少,終將走向消逝。水塔作為地域內數十年社會歷史的見證物,亦是如同紀念碑般的存在,但因為不具備觀光開發價值而被忽略。
在我的創作中,吸收了貝歇夫婦的「類型學」思想,並結合對地域風貌的展示,希望能以此建立一個屬於水塔的影像檔案。——趙相機
2019年春節期間,麗水市文廣旅體局組織麗水優秀攝影家奔赴全市各鄉鎮、村,從歷史沿革、表演形式、活動組織實施、群眾精神面貌、鄉村空間形態等多個角度,全方位展示了鄉村春晚在麗水蓬勃發展的面貌。譚秋民和舒巧敏是接受此次拍攝任務的兩位攝影師,他們不約而同地把拍攝視角瞄向了村晚的舞臺空間,用細膩的鏡頭語言描繪出潛藏在鄉村春晚舞臺空間中的文化密碼。點擊 譚秋民 · 舒巧敏:記錄鄉村振興文化密碼的人 了解更多。
《春晚大舞臺》系列 攝影師 / 譚秋民
《鄉村舞臺》系列 攝影師 / 舒巧敏
《無處安放2——共享汽車與網約車「墳場」》作者吳國勇,策展人為羅大衛。隨著資本的潮水從共享單車行業的退卻,曾經無處安放的共享單車墳場也快速消失了,仿佛沒有出現過一樣。然而,逐利而嗜血的本性,註定了躁動的資本不會就此消停。2019年,共享汽車及網約電動車「墳場」又出現了。動輒幾百上千臺共享汽車和網約電動車被棄之於各個臨時停放點,面臨著或退市或報廢的命運,涉及到吉利、北汽、滴滴、美團和曹操出行諸多品牌。箇中原因既有政府加強了營運車市場管控、也有運營商取消了高額補貼導致從業司機賺錢難,以及製造商早期推出的新能源車輛性能落後不得不淘汰等多種因素。而如此同時,一汽、東風、長安汽車以及騰訊、阿里、蘇寧等更大的實力資本正摩拳擦掌,準備進入。這或許是又一個資本異化而成的無處安放的景觀。
△ 南京永華一號
△ 杭州新沙三號
作為當下無人不曉的詞彙,「網紅」出現在生活的各個角落。它原意為網絡爆紅,現指代熱門、新奇的事物。包括但不限於城市、景點、美食。而網紅打卡活動的隨之興起,更是讓網紅展成為迅速吸引視線,引爆社交媒體的手段。2018年,我開始對「網紅打卡」現象的持續關注。截至目前,我通過多渠道搜索相關展覽信息,用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媒介方式記錄了包括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內的近30處網紅展覽,並以社交平臺為載體延伸著我的觀看。點擊 網紅打卡,了解更多。
這個項目分為四個不同的章節,每個章節都包含了我探索過的地方的經驗。每一個都是幾何圖案(無論是手工縫製的,還是通過插圖標記的),以展示風、語言和記憶的傳播方式,將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故事刻在冰山上。幾何圖形反映了自始至終土著和宗教實踐的神聖觀點,認為地球是神聖的。由於景觀中缺少引人注目的物體,我們只剩下形狀、顏色和光線。所有這些都影響了我的情緒,也影響了我的情緒,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夠通過這些影響我的情緒。——阿德裡·休斯(點擊名字 了解更多)
這是一組探索時間與自然的攝影作品,這組作品探討我們對動態的理解,因為時間是抽象的,具有空間性,肉眼不可看見,而水是物質的,流動的,並且不斷變化的。每一幅作品都由多個圖像組成,讓我們能感覺到動態。而在海水和沙灘交界的地方是最能看出動態的。這組作品是在夏至期間滿月的夜晚拍攝的,拍攝時間和地點至關重要,la cobs獨特的地理位置允許我可以拍攝月亮從水面上升起到落下的畫面。月亮在夜空中緩緩移動,散發出柔美的光芒。它的移動引起潮水的變化便是它在沙灘上留下的時間的標記。——瑪莎·凱特瑞 (點擊名字 了解更多)
馮漢紀生於中國,對祖國懷有強烈的歸屬感,亦同時是社會紀實藝術的忠實信徒。自1978年開放改革以來,他開始在中國不同城市進行攝影記錄,努力不懈地通過鏡頭觀察和捕捉羅湖對岸的生活與文化脈絡。這些影像是對大陸城鄉急劇轉變的在地真實寫照。讓我們一起跟隨馮漢紀的鏡頭,共同回顧人民共和國發展的70年間社會發展和經濟改革的眾生相,以及那些分散在各處,被認為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痕跡。點擊 馮漢紀:中國,我的中國 了解更多。
攝影展聚集了10名風格各異的攝影師通過自己的觀看方式,通過自己的作品,讓影像穿越時空,留住生活的真相;讓影像照亮人心,昭示仍棲蔭著的未來。本次攝影展亦可以看作是國內攝影師對他們心目中的「靈光」的集中解答,儘管每個人提供的答案各不相同,也遠非盡善盡美。但他們都希望通過自己的觀看方式,通過自己的作品,讓影像穿越時空,留住生活的真相;讓影像照亮人心,昭示仍棲蔭著的未來。我亦期待他們的作品在明天依然能閃爍著折向未來的「靈光」。點擊 照見未來的靈光 了解更多。
相關閱讀
2019年11月8日-11月12日,第三屆國際攝影研討會暨2019麗水攝影節將在麗水舉辦。
本屆活動以「麗水再出發」為主題,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攝影術發明180周年、麗水被命名為全國第一個「中國攝影之鄉」20周年、麗水攝影節成功舉辦15周年四個歷史節點,通過組織專業學術交流研討、主題展覽、駐地創作、線上互動、產品博覽會、文化旅遊推介等活動,吸引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萬名攝影師和攝影從業者,70多家國際機構參與,共推出837個展覽、50多項主體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載體,共同闡述「百年攝影從麗水再出發、麗水攝影節乘勢而上再出發、新時代麗水逐夢高質量綠色發展再出發」。本屆研討會和攝影節將在專業化水準、國際化水平、大眾化參與、品牌化打造上實現新突破。內容上將全面反映社會時代發展變革、思考人類自身命運和學科本體發展,呈現方式上涵蓋各類傳統工藝和新技術新媒體,充分思考5G時代即將到來的各種可能。本屆研討會和攝影節將為世界攝影提供一個交流、展示、多元、共享的平臺,讓攝影和生活緊密相連、讓攝影和經濟產業充分融合。美麗臨安 城市蝶變」全國攝影大展
11月30日截稿
本文圖文僅供交流使用不以盈利為目的
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請註明出處
(掃描關注我們)
閱讀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