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好久不見(其實只是隔了一天而已啦),昨天因為有事所以這篇準備了很久的文章沒有寫,今天的主題是:基於真實罪案改編的美劇。刑偵類型的美劇應該是不少朋友的心頭好,編劇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讓觀眾們佩服不已。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些美劇(包括部分英劇)都是基於真實罪案改編的,這些真實發生的罪案,有些不止一次被搬上熒幕,有些是初次被改編,不過全部都屬於「轟動一時」或者是「震驚世界」類型的。
《心靈獵人》(Mindhunter)第一季
《心靈獵人》這部美劇在播出之後反響不錯,不過國內的觀眾可能接受程度不太高,畢竟這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刑偵題材:劇集當中兩位主角自始至終沒有開過一槍;劇情節奏緩慢;也沒有像福爾摩斯那樣天馬行空抽絲剝繭的想像力。不過美叔個人卻非常喜歡這部美劇,原因在於這部美劇將人性中的惡展現的淋漓盡致,如果你有孩子的話,看這部美劇會受到更大的震撼和啟發。
《心靈獵人》整部劇都是靠對話來推動的,兩位主角之一霍爾登·福特的形象源自FBI心理側寫的鼻祖約翰·道格拉斯。劇集中霍爾登採訪的幾位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都是美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心靈獵人》的靈感源自約翰·道格拉斯所著的《心理神探》,如果諸位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原著。下面美叔介紹一下《心靈獵人》第一季中出現的三位主要罪犯。
丹尼斯·雷德(Dennis Rader,BTK殺手):丹尼斯·雷德具有明顯的反社會人格傾向,他殺人的目的並非為了報復或其他實用性目的,僅僅是為了與警方角力。1974年1月丹尼斯·雷德第一次犯罪,並與警方通信,在信中他自稱為——BTK,即Bind(捆綁)、Torment(折磨、痛苦)與Kill(殺死)。在缺乏有效技術手段的上世紀七十年代,丹尼斯·雷德精心策劃的犯罪行為讓警方束手無策,以至於被他逍遙法外多年。
自七十年代起,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他斷斷續續犯下不少案子,隨後BTK就銷聲匿跡了,直到2004年,不甘寂寞的他再次寫信給媒體挑釁警方。在2005年,警方通過技術手段最終將其抓獲,在其被捕後竟然指責警方「不遵守遊戲規則」,可見這人有多麼不正常……令人意外的是,這位殺人魔的另一面竟然是一位好父親、好丈夫、好同事和好鄰居。
埃德蒙·肯珀(Edmund Kemper):在《心靈獵人》第一季當中與霍爾登交流最多的一位罪犯,將其稱為霍爾登的「犯罪導師」也不為過。他的事跡美叔就不多講了,在《心靈獵人》當中他所說的都是真的,除了其傾訴的對象是一個虛構的角色。與上面的丹尼斯·雷德一樣,埃德蒙·肯珀的另一面也是非常的溫順,甚至在監獄當中也非常的友善,被獄警稱為大塊頭艾德(Big Ed)。
戀鞋者傑利布魯多斯(Jerry Brudos):與前面兩位不同,傑利布魯多斯是一位戀物癖,並且他對外表現出來的性格就非常的糟糕。就像他在《心靈獵人》當中所敘述的一樣,造就這一切的根源是:自己第一次穿著高跟鞋被母親發現,然後遭到了毒打。在這一點上與埃德蒙·肯珀有些相似,兩人都是因為童年時的遭遇導致心理產生了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在上面美叔說如果有孩子的話,看這部美劇會受到更大的震撼和啟發。
《美國恐怖故事:女巫集會》( American Horror Story: Coven)——第三季
雖說《美國恐怖故事》第三季講述的是女巫們的故事,但是在這個虛構的美劇當中,還是存在了不少真實事件的影子,這一季的劇情當中提到了兩位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凱西·貝茨(Kathy Bates)飾演的Madame Delphine LaLaurie以及丹尼·赫斯頓(Danny Huston)飾演的「紐奧良斧頭男」(Axeman of New Orleans)。
Madame Delphine LaLaurie:應該算是美國歷史上最出名的一位連環殺手,她是一位典型的白(黑)富(寡)美(婦),她先後經歷了三次婚姻,三任丈夫全部撒手人寰並遺留下大量的家產。不過與上面《心靈獵人》中提到的殺人魔不同,她從不外出尋找獵物,因為獵物本來就生活在她的家中——大量的黑奴。因為她生活在十八世紀,距離美國南北戰爭還有將近一百年,所以當時的黑奴是沒有人權的,不過她對待黑奴的殘忍手段依然激起了民憤。憤怒的民眾燒毀了她的房子,她不得不從美國逃走並最終客死異鄉。
紐奧良斧頭男:這是美國歷史上的一樁懸案,紐奧良斧頭男自1911年開始作案至1919年曆時8年,但是這位連環殺手最終銷聲匿跡,再也沒有出現過。因為沒有被捕,所以他的殺人動機自然無從揣測,不過他的「謝幕之作」倒是非常有意思,1919年3月13日,警方收到一封自稱「Axeman」的來信,信中說他將會在3月19日午夜再殺15個人,但是不會去演奏爵士樂的地方行兇。於是3月19日紐奧良所有的舞廳、酒吧都被佔滿,各支專業或業餘的樂隊全部都在演奏爵士樂。那天晚上紐奧良斧頭男沒有動手,從這天晚上開始,他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我是黑夜》(I Am the Night)第一季
這部美劇尚未播出,預計會在2019年1月開播。《我是黑夜》講述的是非常有名的「黑色大麗花」的故事。想必這個故事有不少朋友都非常熟悉吧,因為懸而未決的案件以及不斷發生的死亡事件,大麗花已經成為很多懸疑恐怖故事以及影視作品的靈感之源。《我是黑夜》則獨闢蹊徑,講述了本案的嫌疑人(警方未逮捕)喬治·希爾·霍德爾醫生(Dr. George Hodel)之女發現自己家族黑暗過去的歷程。關於喬治·希爾·霍德爾醫生有意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他的兒子史蒂夫·霍德爾(Steve Hodel)是一位洛杉磯兇案偵探,他認為自己的父親確實犯下了那些罪行……
《麗茲·鮑敦傳奇》(The Lizzie Borden Chronicles)
看這部美劇的名字就知道,講述的是麗茲·鮑敦(Lizzie Borden)的故事。不過劇集經過了非常大的改編,在真實的歷史中,麗茲·鮑敦成為父親與繼母被殺案的嫌疑人,但是經過長達一年的審判之後,她被判無罪,真兇也並未捕獲,成為了一樁懸案。在這部美劇當中麗茲·鮑敦被改編成為兇手,並通過她的視角來解釋了為何會犯下這樁大安。
《美國犯罪故事》(American Crime Story)——第一、二季
《美國犯罪故事》目前播出的兩季分別講述了近、現代美國歷史上的兩樁非常著名的案件:被譽為世紀審判的辛普森殺妻案和範思哲遇刺案。這兩樁案件有一個共同點:都有名人參與。不過區別是一位是嫌疑人,一位是受害者。關於辛普森殺妻案,網上有非常詳細的資料,相信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部美劇的話,看完網上的資料之後絕對會非常想要看一看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範思哲遇刺案的真相至今並未揭開,《美國犯罪故事》第二季當中則以範思哲同性戀友人安德魯(當時的嫌疑人)的視角講述了這個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安德魯本身就是一位連環殺手。
《拯救甘迺迪》(11.22.63)
《拯救甘迺迪》是一部非常棒的美劇,懸念迭起、峰迴路轉。其英文劇名顯示的就是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的時間——1963年11月22日。這部美劇是一部穿越劇,講述的是主人公從現代穿越回去設法拯救甘迺迪,讓他免於刺殺的故事。甘迺迪遇刺絕對是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兇殺案之一,除了受害者是美國總統之外,兇手也被殺,殺害兇手的兇手(有些拗口)死於獄中,死前聲稱自己被下毒。《拯救甘迺迪》通過穿越者的視角解讀了甘迺迪遇刺案,不過案件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現在還是一個謎團。當然,官方給出的說法雖然能夠解釋出大多數的真相,但是陰謀論以及懷疑論者認為當時現場證人的部分口供與官方最終給出的結論並不吻合。
《白教堂血案》(Whitechapel)與《開膛街》(RipperStreet)
這是兩部英劇,這兩部英劇都受到了歷史上最著名的連環殺手「開膛手傑克」的啟發。開膛手傑克應該算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一位「連環殺手」。與文章最開始的時候提到的「BTK殺手」丹尼斯·雷德一樣,除了連環作案之外,他也喜歡寫信挑釁警方……不過區別在於他並未被抓獲,這也使得開膛手傑克連環殺人案成為歷史上最著名的懸案之一。
開膛手傑克1888年8月開始在倫敦東區白教堂附近作案,11月停手之後銷聲匿跡,此後再未出現。這一懸案被改編成很多的影視作品搬上大小銀幕,關於案件真兇的討論也至今未決。2007年,他當年遺留在作案現場的一件披風被檢出兇手DNA,不過非常有意思的是關於這個DNA,不同的專家有不同的看法,導致最終依然不能確認真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