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楊廣死後,陵墓1000多年未找到,無意在一個垃圾場發現

2021-02-18 史話事說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期間的一個皇帝,他稱帝的時間是公元604年,之後他一直當皇帝,直到去世。隋煬帝在位的時候並不像在位前那麼有本事,他也沒有管理好自己的國家,這或許也是他在位時間不長和最終被叛軍殺害的原因吧。那麼隋煬帝楊廣在位了多少年,他時候被埋在了哪裡,他的墓在哪裡呢?

人們在揚州市邗江區西湖鎮司徒村曹莊,當地老百姓俗稱其為「後頭山」。發現了兩座殘存古墓,為隋末唐初磚室墓,西側墓中出土一方墓誌,上面清楚地寫著「隨故煬帝墓誌」,墓誌中「隋大業十四年」正是隋煬帝被叛軍縊死的公元618年,而「帝崩於揚州」,「……於流珠堂」,清楚寫明皇帝楊廣死後蕭後埋葬他的地方。正是根據這些內容,專家們認定墓主為隋煬帝。

公元618年楊廣被令狐行達縊死之後,由蕭後和宮女拆除床板做了個小棺材擺放楊廣遺體,葬在了江都行宮的流珠堂中。後舉行喪禮,將其移葬在吳公臺下。

在唐一統天下之後,把楊廣以前皇帝之禮葬到了雷塘現址。而到清朝嘉慶皇帝時,當朝的大學士阮元對楊廣重新立碑建陵墓,揚州的知府大人伊秉對著立碑寫了四個隸書字體「隋煬帝陵」。

隋煬帝楊廣登基的時候是604年,他去世的時候是618年,從這個時間可以推算出楊廣在位的時間是14年。楊廣被叛軍殺死後被放在了一個小棺材中葬在了流珠堂裡,後來唐朝統一後楊廣被葬到了雷塘現址,到了清朝的時候一些大學士給楊廣重新建立了陵墓,還在他的立碑上寫了「隋煬帝陵」四個字,隋煬帝楊廣由此終於安定了下來。

在此墓中還出土了鎏金銅鋪首、金鑲玉腰帶等十幾件文物,從這些陪葬品來看,規格很高,不像是一般官員使用的物品,可見墓主人身份非凡。目前尚沒有發現保存完好的棺槨或人骨,墓誌便是最直接關鍵證據,西側墓規模南北長為4.98米,東西長為8.22米,墓室深度2米多,與旁邊的一座墓共佔地面積分別只有二三十平方米,因此屬於中小型墓葬,從墓葬規模看,一般很難想像是帝王之墓。

相關焦點

  • 千古一帝去世後,陵墓讓後人尋找千年,最後卻在垃圾場地下被發現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個皇帝的陵墓都是幾百年未解之謎,不僅中國,其他國家的帝王,為了確保自己的陵墓安全,都會把送葬者關在墳墓裡餓死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雖然他把自己的陵墓建在了內蒙古鄂爾多斯,但真正下葬的地方並不在那裡,至於真正的地方,至今仍無人知曉。
  • 史上最殘酷的帝王,建立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國家,死後陵墓無人找到
    蒙古騎兵驍勇善戰,而且生性野蠻,而他作為蒙古騎兵的首領,更是身經百戰,所向披靡,曾帶領不到20萬的軍隊去徵服40多個國家,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屠城為空,可以說是非常殘忍,而就是這樣的一個首領一支部隊當時建立了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國家,蒙古帝國!
  • 廣州市中心有一座帝王陵墓,已有2100多年歷史,很多人都不知道
    其實,廣州也是一個歷史名城,從秦朝開始就是嶺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西漢時期有一個小國定都在這裡,一共歷經五任國王,立國九十三年。有一個國王死後陵墓就在廣州市區,已有2100多年歷史,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小國就是歷史上的南越國,公元前204年 ,趙佗正式公開建國稱王 ,自封為「南越武王」。
  • 古代帝王建造陵墓,為何害怕挖見石母
    為此,他們即便死了,也想把那些財富權力給帶走,好讓自己在另一個世界繼續享有。所以帝王們的陵墓都不會簡陋,一般都是比較輝煌宏偉的,包括以節儉到摳門的道光帝,在死之前都對自己的陵墓建造要求甚高,完全與其一向簡樸的作風不符。而古代帝王在建造陵墓的過程中,特別害怕挖到一樣東西,那就是石母!這究竟是何物?古人說的「石母」是何物?
  • 在成吉思汗陵墓位置,找了800多年毫無蹤跡,專家:可能在此地
    ;其實元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留下帝王陵墓的朝代,所有的蒙古大汗的皇室成員的陵墓,都沒有人能夠找到,其中成吉思汗陵墓的位置,則更是謎中之謎。 成吉思汗原名孛兒只斤·鐵木真,他的出生年月、死因到了今天都是頗受爭議的話題,成吉思汗崩後的陵墓所在,也是讓無數後人苦苦尋找800多年而不得;在蒙古文化習俗中,受薩滿教的影響,人死後都是秘密下葬
  • 隱藏在深圳市區中的皇帝陵墓,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卻鮮為人知
    眾所周知,皇陵是中國古代帝王及其皇室成員死後長眠的地方,據統計,在中國歷史上先後共出現過200多位皇帝,在這些眾多的帝王中幾乎每一位死後都會留下了一座「國家寶藏」,因為他們相信陵墓修建的奢華死後也能享用,所以古代帝王們歷來都非常重視陵墓的修建工作,不惜在生前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修建
  • 我國最神秘的三個帝王陵墓:一個找不到,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動
    那麼,有什麼帝王陵墓是讓最厲害的盜墓賊都望而卻步的呢?我們今天要說到的三座陵墓就是如此,一座讓人找不到,一座讓人不敢挖,一座讓人挖不動。
  • 盤點中國皇帝陵墓十大謎團!
    多年時間裡,圍繞著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謎團和猜想。  目前已經發現的「曹操墓」,或因缺乏實物佐證而不能斷言,或是一家之言尚未得到公認。曹操陵墓何在?成為後人永不退去的熱點,也成了後世爭訟不休的懸案。
  • 我國歷史中,還有哪些皇帝墓沒有被發現?
    每一座帝王陵墓,都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文化。時至今日,還有許多皇帝陵墓沒有被人們發現。下面編者就來為大家梳理一下,那些沒有被發現的皇陵。 古人視死如生,特別注重殯葬禮儀。古代君王更是希望通過修建陵墓,把自己生前擁有的一切帶入另一個世界。
  • 中國古代3大帝王墓,一個找不到,一個找到挖不動,一個不敢挖
    尤其是古代的王公貴族,比如說那些帝王將相,不僅享盡了榮華富貴,死後也是盡享哀榮,會給自己建造豪華的陵墓,陪葬大量的奇珍異寶,甚至還會進行人和牲畜上的殉葬。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有高有低,所以建造的墓葬上的豪華程度也有所差異,總的來說最為豪華的就是那些帝王的陵墓了,裡面出土來的文物也都是國寶級的珍貴文物,可以說是價值連城。古代經歷了很多個朝代的更迭,也經歷了幾百位皇帝的統治,歷史發展過程中,很多的帝王陵墓遭到了盜墓賊的盜掘,近代時期很多的帝王陵墓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護性挖掘,一些珍貴的文物重見天日。
  • 目前沒有被發現的皇帝陵墓-元朝
    我國歷史上元朝時代的皇帝陵墓沒有被發現。[元朝]是歷史上除清朝之外,另一個異族侵入建立的國家。元朝國運一共90年。歷11帝。 元朝中期皇位繼承紊亂、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而且漢化遲滯,發展不前。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幹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大都。此後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元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疆域超越歷代。
  • 小山村發現一塊大石板,專家研究後大喜:這裡還有5座帝王陵墓
    07年的時候,考古界迎來了一項重大的發現,這個發現是因為修鐵路而起的,當時在河南的一個小山村裡一下子發現了6座帝王陵墓,頓時一下子震驚了考古界,這個發現也被稱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今天咱們就來講講這件事!
  • 世界上罕見的絕活,源於陝西一處神秘的陵墓,且是擁有乳峰的景區
    十三個朝代的更迭為陝西留下了大量珍貴文物,以及代表每一個朝代精湛的手藝、巧奪天工的宮殿建築,甚至那些被世人所惦記而又神秘的陵墓,帝王的陵墓可以說是打開一個朝代文化歷史的鑰匙,因此,在陝西也就有了很多被國家保護起來的帝陵景區,而其中位於陝西鹹陽乾縣的乾陵4A級景區,因為它有一段神秘的神奇史,而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 古埃及陵墓壁畫:埃及人對死後冥界的豐富想像
    古埃及皇室喪葬文化不僅體現在陵墓建築的設計上,在陵墓建築的內部也保存了豐富的壁畫和雕刻。通常情況下,皇室陵墓中壁畫和雕刻的創作受喪葬觀念的影響。陵墓內部的藝術雕刻大多來源於神話傳說和永生來世的宗教信仰。壁畫裝飾出來的墓室,有許多是關於埃及人對死後冥界的想像。鑑賞陵墓內部的藝術作品對解讀古埃及皇室喪葬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 參觀古陵墓很危險,古代帝王的詛咒確有其事
    我看見他腦神經內已被古墓的一種過濾性細菌所侵蝕,以致把一個本來活潑樂觀的大好青年引向自殺之途!我看見的古墓,是一座極具宏偉的帝王陵墓,夾道石人石馬石象,十分魁宏,陵墓內有數千陪葬殉葬的奴隸奴婢,還有數千石俑,那位帝王極其威嚴,令人不寒而慄,不敢迫視,對於陵墓被發掘及開放,他顯然十分震怒!
  • 帝王谷連現新陵墓「埃及豔后」將重見天日
    墓穴在帝王谷內發現 離圖坦卡蒙僅數米之遙 。位於埃及南方的帝王谷,作為許多法老最後的棲身之處曾經有過許多重大的考古發現。日前,一則新的消息令全世界的考古學家們感到興奮。在多次重大發現之後,一座新的重要陵墓可能即將浮出水面,許多考古學家認為這個墓穴裡應該埋葬著古埃及最著名的美女奈費爾提蒂。 帝王谷連現新陵墓,美國考古學家宣布,他們在帝王谷發現一個新墓穴。這是自1922年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陵墓重見天日以來,帝王谷首次發現新墓穴。
  • 南京一處帝王陵寢,距今1000多年歷史,僅存在38年鮮有人知
    南京,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最具氣魄的古都之一,儘管如今它的經濟在江南地區暫時位列第四,但是關於南京的歷史卻是最豐富的,古代帝王將相大多在此建立王朝,所以,在南京旅遊會發現很多古蹟,自然也會探尋一些古代帝王的陵寢,而有一處是不得不提的,它就是南唐二陵。
  • 一代梟雄亞歷山大,死法眾說紛紜,陵墓至今成謎!
    1964年的一天,埃及亞歷山大市的報紙發表了一則聳人聽聞的消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的陵墓找到了!這是波蘭考古學家們的巨大成就!」 消息很快傳遍了全世界。美國《紐約時報》立刻給波蘭考古隊發了一封電報,希望他們就這一偉大的發現寫篇文章,並給予優厚的稿酬。各國記者聞訊也爭先恐後地飛抵埃及。
  • 明十三陵,為何只挖了萬曆皇帝的陵墓,而不挖其它皇帝的陵墓?
    明十三陵,為何只挖了萬曆皇帝的陵墓,而不挖其它皇帝的陵墓?自古以來,一個帝王在當上皇帝後,肯定會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修建陵墓。雖然說帝王們也想長生不老,但是古往今來,哪個皇帝都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還是安安分分的修建陵墓,期待死後能夠住得舒服一點,因此修建陵墓就成了必做的一件事情。在中國歷史中,大明王朝一共歷經16位帝王,傳承了276年,朱棣將都城遷到北京之後,明朝的帝王基本上都葬在了京城,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明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