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套餐流量月底清零被指霸王條款遭起訴

2020-12-15 搜狐網

  移動「交易慣例」遭遇訴訟

  「手機套餐流量月底清零是否屬於『霸王條款』?」「有沒有侵犯個人權益?」因為不滿移動公司「流量月底清零」的行規,長沙兩名律師將長沙移動公司告上了法庭

  法治周末記者 劉希平 發自湖南長沙

  9月11日,湖南長沙的兩位律師劉明、劉丹陽以消費者身份訴中國移動[微博]長沙公司「上網流量月底清零」一案在長沙市天心區法院開庭。而此案經媒體披露後,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

  而業內人士表示,對於手機套餐流量月底清零是否屬於「霸王條款」,有沒有侵犯個人權益等系列問題,各方尚未達成共識。

  運營商缺席公益辯論會

  今年6月17日,長沙拉師劉明在一家移動營業廳辦理了一個20元包150M流量的上網套餐,到7月結束後仍有92M沒用完。8月1日,劉明查詢發現,7月份沒用完的流量在沒有任何告知的情況下全部被清零了。

  「合同上並沒說明剩餘流量會被清零,而如果超過套餐流量,運營商卻會按照1M一元的費用收取,這很不公平。」劉明說。

  劉明認為,通信運營商在未與消費者達成合意,且運營商亦未明示或主動告知的情況下,運營商單方面在月底清零消費者已經購買但未使用的上網流量,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為此,劉明將長沙移動公司告上了長沙市天心區法院,要求返還已經購買但沒有使用的92M流量或者現金補償,同時要求賠償經濟損失300元。

  「在三家運營商處壟斷地位的背景下,消費者在選擇通信服務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充分選擇的。」劉明認為,三大通信運營商即使通過其合同約定或者宣傳廣告告知消費者,其包月的上網流量如有剩餘將月底清零,該合同條款也涉嫌利用其壟斷地位設置格式合同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

  天心區法院受理後決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原定於9月4日開庭。之後,天心區法院發現此案案情複雜,訴訟影響力比較大,於是又送達了轉換程序通知書,將開庭時間調整到9月11日。

  與劉明同為湖南省律師協會法律援助與公益法律事務專業委員會委員的劉丹陽律師,也在劉明起訴的同一日,向天心區法院提交了內容基本相同的起訴狀,只不過涉訴的是10元流量月套餐。法院經審查,決定將兩案合併審理。

  有知情人士向法治周末記者透露,此案開庭前,湖南省律師協會還主辦了一場公共壟斷產品和服務預警報告發布及研討會。會前,省律協向湖南移動、聯通、電信發出「約辯」邀請函,即邀請三家電信運營商就「手機上網套餐月底清零是否合法、公平」和律師代表開展一場公益辯論。

  8月18日,這場公益辯論會如期舉行,但法治周末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然會場設置了正方和反方的辯論席位,律師代表方的3個女選手做了精心的準備,衣著整齊統一地站立在反方辯論席上,但直到會議結束,一直未見湖南三大電信運營商的身影,場面頗為尷尬。最後,因為缺少辯論對手,這場辯論會只好改成了專家研討會。

  通行做法還是霸王條款

  據記者了解,就在案件開庭前一個月,長沙移動市場部負責人通過媒體公開回應,認為套餐優惠本身已經將流量費用大大降低,而相應限制使用時間,剩餘業務量不結轉至次月,也是國內外電信業的通行做法。

  該公司同時解釋稱,套餐優惠是目前各運營商進行電信業務營銷的主要手段,即客戶承諾在一段時間內購買一定業務量,從而享受優惠的價格。套餐一般有多檔,套餐內包含的上網流量相比非套餐來說要優惠很多,前提則是有使用時限。客戶如果不想使用套餐,也可以選擇標準資費。

  長沙移動方面還表示,目前,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運營商對流量套餐的使用時間都有嚴格限制。例如美國的Verizon、英國的Vodafone等,也主要採用套餐的方式為客戶提供服務,他們的流量套餐也都是當月套餐內剩餘業務量在月底自動失效。

  9月11日,這場備受各界關注的案件在天心區法院開庭,此案也引來了近20家媒體記者報名參加旁聽。原被告雙方在法庭上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整個庭審從當天下午3點一直持續到了晚上7點多。

  原告劉明在庭審中發表辯論意見說,原告與被告達成協議並每月支付20元費用購買150M手機上網流量,這些手機上網流量的所有權、使用權即歸屬於申請人。

  「被告在合同中沒有約定,亦未明示或主動告知申請人的情況下,單方面在月底清零申請人已經購買但未使用的上網流量,侵害了原告的財產權、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劉明說。

  被告長沙移動公司在庭審中則答辯說,本案系電信服務合同糾紛,被告已全面履行與原告之間的電信服務協議,不存在任何違約行為。手機上網包月套餐服務是一系列無形的數據信息流,不是具體的商品,不能儲存,也不可返還,不具有物的形態和屬性。這種套餐服務具有優惠性、期限性、整體性等特徵。而且,電信服務中包月套餐的剩餘流量不可結轉,早已是國際電信市場應用已久的一種交易慣例,已為國內外電信運營商和電信消費者所熟知和普遍接受。

  針對中國移動方面關於流量清零屬於慣例的說法,劉明辯論認為,這既非國內交易慣例,也不是國際交易慣例。因為,假設在某些國家和地區即使有這樣的慣例,比如英國、美國,那裡也有充分的市場競爭,消費者有很多的選擇,包括永遠不會清零的無限手機上網流量。

  在將近4個小時的庭審中,原告與被告雙方進行了充分的舉證、質證和辯論,法院沒有當庭宣判。

  法律界人士有不同看法

  「手機套餐流量月底清零是否屬於『霸王條款』?」「有沒有侵犯個人權益?」記者注意到,長沙消費者狀告移動公司案件經媒體披露後,贊成聲與反對聲都有。而法律界相關人士對此也尚未達成共識。媒體披露,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專家胡鋼和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兩人對此就產生了分歧。

  趙佔領表示,目前消費者與運營商之者存在3種關係,第一種是沒有把這個條款寫入合同;第二種是寫入了,沒有明確告知用戶;第三種是即使把這個條款寫入,也明確提示了用戶。他認為上述3種情況均屬於「霸王條款」。

  「從合同角度來講,這個月套餐所有權相應付費所有權應該屬於我,使用權也是屬於我的,沒有使用的部分我可以處置,我也可以選擇放棄,我不放棄應該歸我。所以我覺得運營商月底單方清零的做法,是單方剝奪了消費者財產的權利。」趙佔領說。

  胡鋼則認為,運營商提供的流量服務,也是有成本的。特定的包月形式,雖然有多種套餐,但是有一定基本資費。

  「從運營商的角度來說,既然已經優惠了,消費者選擇了套餐就要服從限制條件。從這個意義來說,手機套餐服務裡清零流量是公平的。」胡鋼說。

  而相關專業人士認為,要解決這類案件的根源問題,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電信業需要繼續加快改革力度,通過各種方式引入競爭者,從而提高整個行業的效率;另一方面,作為帶有公共產品性質的運營產品,運營商可以考慮在目前的壟斷體制下改善價格形成機制,引入消費者聽證會等方法加強和社會的溝通,同時也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方式改善輿論管理和公共關係管理。

business.sohu.com false 中國經濟網 http://www.ce.cn/cysc/communications/yjdt/201309/18/t20130918_1517361.shtml report 3301 移動「交易慣例」遭遇訴訟「手機套餐流量月底清零是否屬於『霸王條款』?」「有沒有侵犯個人權益?」因為不滿移動公司「流量月底清零」的行規,長

");}

相關焦點

  • 律師狀告中移動 手機流量月底清零涉嫌霸王條款
    長沙拉師劉明最近以消費者身份將中國移動長沙公司告上法院,矛頭直指手機上網套餐流量月底清零不合理。本月18日,湖南省律師協會原定邀約當地三大通信運營商負責人,就「手機上網套餐月底清零是否合法、公平」公開辯論,因後者缺席而改為專家研討會。
  • 流量套餐裡的霸王條款:月底清零 流量包縫隙偷流量
    近日,因不滿運營商在合同上未說明的情況下清零當月套餐中的剩餘流量,湖南長沙一名律師消費者將長沙移動告上法庭。而本報記者實測調查後發現,流量套餐中的「霸王條款」遠不止這一個。在固定套餐和新增流量包之間,「偷流量」的高額計費法,始終在覬覦著消費者的錢包。
  • 韓雪怒斥運營商流量清零霸王條款 回應讓人無語
    日前,知名女藝人韓雪在微博怒斥中國移動霸王條款,神其「神一樣的邏輯」。11月1日,韓雪發微博稱,因為自己修改的本月套餐,上月流量就清零了,並稱:「我改這個月的和上個月有什麼關係嗎?我付了錢的,多餘的流量憑什麼你說清零就清零呢?這不是霸王條款嗎?」
  • 北京移動流量清零
    但是 實際上是,我辦理的流量包 不能再下個月用,自動清零, 你會說我為什麼不辦理 3g或者4g的流量,那我告訴你,北京移動推出的10g流量包比3g/4g的流量包便宜,也就是通過降低費用強制用戶使用 不能轉接的業務, 從而使不清零變成一種空話,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 「流量不清零」真的要來了!海南移動說可以有
    移動方面表示不方便回應,過兩天會公布確切消息,聯通和電信方面未否認,表示相關方案正在準備中。記者從運營商內部人士處了解到,此事已基本確定,正式消息可能在月底前公布。關於流量清零,政府層面已經多次喊話。今年5月,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鼓勵電信企業儘快發布提速降費方案計劃,實施寬帶免費提速,使城市平均寬帶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降低資費水平,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等服務。
  • 中移動香港套餐又現「一國兩制」:4G流量月底不清零 可買賣
    中國移動香港用戶可出售剩餘流量近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在香港的68港元(約54元人民幣)套餐在網絡走紅:1700分鐘通話,10000條簡訊,上網流量不限。而價格相似的中國移動內地58元套餐:350分鐘,10MB流量。
  • 手機上網流量不能累計 律師:涉嫌「霸王條款」
    「現在用手機上網,臨近月底常接到簡訊通知說流量不多請及時購買。買了之後沒多久進入下一個月的計算周期,上個月剩餘多少不知道、也不能再用。為什麼超出的流量要交費,沒用完的流量不累計,難道沒用完的流量我沒交錢嗎?」網友「玉樹臨風」鬱悶地在網上「吐槽」。類似的質疑,最近成為網絡熱點。  不少到營業廳辦理套餐業務的市民也表示了同樣的質疑。
  • 屈臣氏會員卡積分清零被指涉霸王條款
    原標題:屈臣氏會員卡積分清零被指涉霸王條款   法制晚報訊(記者 李松 仝璇)昨天,許多商場的會員卡會「自動」清零積分,就在這兩天,各大商場也迎來積分兌換的浪潮。雖然換得了禮品,但不少消費者抱怨,商家積分兌換門檻高,且強制清零,積分成了雞肋。
  • 移動正式推出流量月底不清零、可轉贈/交易!
    在今天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尚冰表示,1個G手機流量基礎包資費將下降到50元以下,三家運營商必須嚴格遵循,於是乎我們看到,聯通、電信還有移動紛紛給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此外,在月底流量不清零等大家關心的問題上,也終於了有了實質性的進步。
  • 流量用不完也扣費?作家六六投訴運營商:網說斷就斷,霸王條款!
    12月2日晚,女作家六六連發兩條微博投訴中國電信:流量用不完就會扣款,霸王企業!引起熱議。六六表示要向@工信微報投訴中國電信,稱購買家庭網絡的時候強迫自己拿一部免費送十幾個G流量的手機,每個月不用完流量就扣款。
  • 拒絕移動的「霸王」條款,老用戶就應該這樣
    眾所周知中國通訊業被三大運營商所壟斷,移動、聯通和電信,其中中國移動坐擁市場56%以上的用戶,用戶總量超9億人,作為行業裡的「一哥」,在三大運營商裡口碑卻是最差的,每當提到中國移動,用戶都是謾罵聲一片,這是為什麼呢?
  • 中移動香港套餐:54元1700分鐘通話 流量不限
    中國經濟網4月2日訊(記者 張浩然)近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在香港的68港元(約54元人民幣)套餐在網絡走紅:1700分鐘通話,10000條簡訊,上網流量不限。而價格相似的中國移動內地58元套餐:350分鐘,10MB流量。
  • 廣東移動剩餘流量轉贈需付5元:半數人不願用
    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使用手機上網的市民越來越多,然而手機流量不夠的情況總會讓低頭族們抓狂,不少市民為此選擇購買大流量的上網套餐,但經常到了月末卻眼睜睜看著用不完的流量「被清零」,市民直呼太坑爹。  近日,廣東移動推出了「流量轉贈」新服務——如果手機通信套餐內的流量在月底用不完,用戶可將剩餘流量使用權轉贈給別人。
  • 流量永不清零非國際通例 惠民關鍵在於降價
    原標題: 流量永不清零非國際通例 惠民關鍵在於降價東方網9月30日消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今日同時公布了手機「流量不清零」計劃。從10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的用戶當月套餐流量如果用不完,將可以轉入下個月使用,不再清零,下個月優先使用上月沒有用完的流量。
  • 三大運營商10月1日起推套餐流量不清零服務
    9月29日消息,三大運營商今日紛紛發文宣布,從10月1日起,月套餐「流量不清零」。中國移動表示,2015年10月1日起,中國移動將為按流量計費的手機月套餐客戶推出套餐內剩餘流量當月不清零服務,即套餐內當月剩餘流量可延期結轉至次月月底前使用,客戶無需申請,默認開通。
  • 10月1日起手機套餐剩餘流量當月不清零
    圖表:10月1日起手機套餐剩餘流量當月不清零 新華社發 大巢製圖新華網北京9月29日電(記者趙曉輝、高亢)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家運營商29日下午宣布,2015年10月1日起推出套餐內剩餘流量當月不清零服務,即套餐內當月剩餘流量可延期結轉至次月月底前使用。
  • 為什麼運營商月底要把用戶買的流量清零
    漫遊費是指將手機(號碼)帶出手機(號碼)的歸屬地使用的業務所產生的費用,可分為國內漫遊費和國際漫遊費兩種。在我國3G和4G網絡中,套餐是消費的主要模式,運營商常常將漫遊費隱藏在套餐固定費用裡,使得漫遊費用「名亡實存」。相比於3G和4G,2G網絡缺乏足夠的數據業務收入支撐,更加在乎高利潤的漫遊費收入,運營商暫時還沒有動力完全取消。
  • 中移動套餐 「一國兩制」
    經記者調查發現,同樣作為中國移動的用戶,內地與香港不僅在套餐資費標準方面內外有別,在包月流量清零和攜號轉網方面也被區別對待,內外不一的政策無疑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有業內人士表示,「倡議運營商從優化流量套餐、取消剩餘流量過期清零、允許攜號轉網等突出矛盾入手,促動通信業的消費業態同步成熟。」
  • 中移動未用流量將不清零 用不完或可分享給好友
    昨日,中國移動方面確認,公司近期將推出「季包」和「半年包」產品,打破原先堅持多年的月底流量清零規則,同時將大幅降低標準資費。這意味著,用戶一次性購買的流量將在三月或半年內有效。   中國移動相關負責人透露,「季包」和「半年包」服務,將原先按月為單位進行流量清零,變成了一個季度或半年為單位清零。   其實,「月底流量不清零」,在中國移動的香港業務中已經實現。進入5月後,從各家虛擬運營商發布的產品信息來看,「流量不清零」也幾乎成了標配。
  • 辦理移動靚號被籤833年套餐,霸王條款、套路營銷何時完?
    辦理移動靚號被籤833年套餐,霸王條款、套路營銷何時完?據悉,這位女士在2018年7月份在中國移動聞喜分公司代理商處,預存6000元辦了兩張特殊號段電話卡,據透露,該女士當時籤訂的是兩年協議,今年5月,兩年期已到,更改套餐時被告知無法更改,並且得知手機套餐被籤約到了2851年,戲劇性的是,這位女士表示並沒有籤這份協議,於是將中國移動合作廳訴至法院,並且通過法院筆鑑,協議並非本人籤署,目前雙方協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