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運營商月底要把用戶買的流量清零

2020-12-12 TechWeb

4G還沒有普及,為什麼一些公司已經開始研發5G,研究的意義是什麼?

5G,也就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但同以往的4G、3G和2G不同,它從某種程度上講是真正意義上的融合網絡。

由於智能終端的大規模出現,許多的工作和生活問題都已經或者將要通過智能終端來解決。目前全球已有140億終端,且據市場機構預計,2010年到2020年,全球移動數據流量增長將會超過200倍,全球連結數將達到1000億個。未來物聯網的發展需要更高速的無線網絡支撐,而5G能夠用來實現大流量和高速率的數據傳遞。

具體來講4G的下一步發展最高可以達到峰值1G的上網速率,而5G則可以最高達到10Gbps。這意味著,在5G網絡環境下,一部超高清畫質的電影1秒內就可以下載完成。同時5G網絡不僅傳輸速率更高,而且在傳輸中呈現出低時延、高可靠、低功耗的特點,能夠更好地支持物聯網應用。

無線通信技術通常每10年更新一代,2000年3G開始成熟並商用,2010年4G開始成熟並商用,現在研究5G,2020年成熟商用應該是符合規律的預期。

未來2G網絡會退出舞臺嗎?為什麼要停止2G網絡服務?

我國目前存在大量的2G用戶,短期來看,並不會停止2G服務。這些用戶遷移到3G和4G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優惠的資費。同時,3G、4G目前的覆蓋還不足,特別是在一些偏遠地區未能實現2G之外的服務。技術上看,目前移動的4G網絡在語音通話時,還需要2G網絡支持。雖然正在積極測試全部通過4G網絡完成語音和數據業務,但在這一技術徹底實現前,2G網絡還不會停。

長期來看,2G網的廢除會對運營商有益。2G用戶完成遷移後,將釋放一部分頻段來優化3G和4G網絡。同理,其停網後也會拆除設備,帶來更多的空閒基站物理空間,來容納新的設備,減少維護開支和優化成本。且從業務上來看,2G網絡的大部分業務是語音,而3G、4G才是移動網際網路的主要承載。讓用戶遷移到高速網絡,才可能使用更豐富的服務。

從大趨勢看,停止新建2G網絡會漸漸成為一種必然,但是2G與3G、4G的共存還會持續五年,甚至更長時間。

為什麼國內漫遊費還沒有徹底取消?

漫遊費是指將手機(號碼)帶出手機(號碼)的歸屬地使用的業務所產生的費用,可分為國內漫遊費和國際漫遊費兩種。

在我國3G和4G網絡中,套餐是消費的主要模式,運營商常常將漫遊費隱藏在套餐固定費用裡,使得漫遊費用「名亡實存」。相比於3G和4G,2G網絡缺乏足夠的數據業務收入支撐,更加在乎高利潤的漫遊費收入,運營商暫時還沒有動力完全取消。

為什麼運營商在月底要把用戶買的流量「清零」,不能存到下個月用?

從運營商的角度來說,首先,手機上網光有流量是不夠的,還必須使用運營商的通信信道。也就是說買的是服務而非所有權。換言之,手機上網流量的使用約等於乘坐公交車,購買的是享受坐車服務的權益。但無論是車輛還是道路,並未屬於消費者。

其次,從商業上說,電信服務套餐是一種價格優惠策略,套餐內的流量價格明顯低於標準計費下的流量價格。從協議和商業倫理上看,運營商的套餐似乎沒有可指摘的地方。畢竟,用戶通過套餐獲得了低於正常價格的服務。

但運營商基於自身盈利的考慮,在套餐設計上也沒有充分為用戶考慮。電信運營商無論是基於運維、計費等方面的成本考慮,都願意讓套餐在設計上是可預期的,既能預測出保底的套餐收入,又可以獲得套餐溢出的收入——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手機上網流量的溢出收入遠遠高於固網和語音的。

為了降低運營的波動性和不可預知性,防止成本上漲和服務不可控帶來的風險,運營商選擇了讓用戶流量清零的做法。包括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在內的發達國家也尚未提供「不清零」的類似服務。

所以歸根到底,用戶意見強烈的地方是套餐外的流量較套餐內的價格高太多了,在選擇不同層級的套餐時選擇面相當有限。所以相對於清零與否的「次要矛盾」,優化計費機制,減少「話語權」不對等才是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

相關焦點

  • 三大運營商10月1日起推套餐流量不清零服務
    中國電信表示,自2015年10月1日起,中國電信將為手機上網按流量計費的月套餐用戶推出套餐內流量當月不清零升級服務,即2015年10月套餐內剩餘流量延期結轉至11月底前使用,後續月份以此類推。中國聯通表示,自2015年10月1日起,推出手機月套餐內剩餘流量單月不清零服務,即月套餐內當月剩餘流量可延期結轉至次月底前使用。
  • 三大運營商「流量不清零」何時能兌現?
    中國聯通早在2014年11月,中國聯通推流量銀行,流量不清零也能贈送好友。今年5.17電信日前夕,中國聯通稱,將推流量不清零的半年包。不過,原有的月度套餐仍將繼續執行,月底剩餘流量仍將繼續清零,半年包只是給用戶多一種選擇。
  • 三大電信運營商「流量不清零」,何時徹底兌現?
    中國聯通早在2014年11月,中國聯通推流量銀行,流量不清零也能贈送好友。今年5.17電信日前夕,中國聯通稱,將推流量不清零的半年包。不過,原有的月度套餐仍將繼續執行,月底剩餘流量仍將繼續清零,半年包只是給用戶多一種選擇。有消費者指出,所謂不清零,只是針對辦理了季度或半年流量包的用戶,流量有效期長,但價格會更貴。
  • 中國移動套餐流量月底清零被指霸王條款遭起訴
    因為不滿移動公司「流量月底清零」的行規,長沙兩名律師將長沙移動公司告上了法庭  法治周末記者 劉希平 發自湖南長沙  9月11日,湖南長沙的兩位律師劉明、劉丹陽以消費者身份訴中國移動[微博]長沙公司「上網流量月底清零」一案在長沙市天心區法院開庭。而此案經媒體披露後,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
  • 「流量不清零」真的要來了!海南移動說可以有
    盼望著,盼望著,傳說中「流量不清零」真的要來了!有消息稱,自 10月1日起,三大電信運營商將正式推出開放套餐內單月流量不清零業務。用戶當月剩餘流量可轉存至下月繼續使用,且下月優先使用上月未用完的流量。
  • 移動正式推出流量月底不清零、可轉贈/交易!
    在今天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尚冰表示,1個G手機流量基礎包資費將下降到50元以下,三家運營商必須嚴格遵循,於是乎我們看到,聯通、電信還有移動紛紛給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此外,在月底流量不清零等大家關心的問題上,也終於了有了實質性的進步。
  • 律師狀告中移動 手機流量月底清零涉嫌霸王條款
    長沙拉師劉明最近以消費者身份將中國移動長沙公司告上法院,矛頭直指手機上網套餐流量月底清零不合理。本月18日,湖南省律師協會原定邀約當地三大通信運營商負責人,就「手機上網套餐月底清零是否合法、公平」公開辯論,因後者缺席而改為專家研討會。
  • 流量永不清零非國際通例 惠民關鍵在於降價
    原標題: 流量永不清零非國際通例 惠民關鍵在於降價東方網9月30日消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今日同時公布了手機「流量不清零」計劃。從10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的用戶當月套餐流量如果用不完,將可以轉入下個月使用,不再清零,下個月優先使用上月沒有用完的流量。
  • 北京移動流量清零
    首先我不是對這個問題進行回答,而是對這個服務進行解析1、當月不清零、下月可用,而下月清零,請問一個問題,這樣的邏輯其實就是改成了,2個月流量清零。那麼按照現在的業務 有多少人流量有剩餘,拿我舉例, 我一個月辦理的流量包是10個g的,但是使用最多3g,二個月最多6g,那麼餘下的4g呢?
  • 中移動未用流量將不清零 用不完或可分享給好友
    昨日,中國移動方面確認,公司近期將推出「季包」和「半年包」產品,打破原先堅持多年的月底流量清零規則,同時將大幅降低標準資費。這意味著,用戶一次性購買的流量將在三月或半年內有效。這是5月10日工信部、發改委聯合發布《關於電信業務資費實行市場調節價的通告》,宣布電信資費將由運營商自主定價後,三大運營商傳出的首個資費調整動作。   中國移動相關負責人透露,「季包」和「半年包」服務,將原先按月為單位進行流量清零,變成了一個季度或半年為單位清零。   其實,「月底流量不清零」,在中國移動的香港業務中已經實現。
  • 流量清零沒?趕緊查一查
    N海都記者 李拯 海都訊 「為什麼我手機套餐的剩餘流量,還是變沒了?」近日,寧德市民陳先生查詢發現,他使用的校園套餐,10月份本該還剩800多M流量,但卻沒有順延到11月。陳先生很不解,「三大運營商不是都說流量不清零嗎?」 今年10月1日,三大運營商正式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
  • 流量不清零、可轉贈,未必是壞事
    這兩天圍繞流量清零的關注度很高,運營商也在總理表態之後積極推出相關策略,但還是不能讓廣大用戶滿意。一方面是用戶怨聲載道,一方面是運營商的無可奈何,關於流量的問題,或許只有用市場的方式來解決了,而且在網際網路公司帶來的競爭壓力下,運營商也應該有「被砸飯碗不可怕,沒自立能力才可怕」的危機感。
  • 流量套餐裡的霸王條款:月底清零 流量包縫隙偷流量
    近日,因不滿運營商在合同上未說明的情況下清零當月套餐中的剩餘流量,湖南長沙一名律師消費者將長沙移動告上法庭。而本報記者實測調查後發現,流量套餐中的「霸王條款」遠不止這一個。在固定套餐和新增流量包之間,「偷流量」的高額計費法,始終在覬覦著消費者的錢包。
  • 10月1日起手機套餐剩餘流量當月不清零
    日起推出套餐內剩餘流量當月不清零服務,即套餐內當月剩餘流量可延期結轉至次月月底前使用。據介紹,這項服務面向所有手機月套餐用戶,無需申請,系統默認開通該服務。客戶當月套餐內未使用完的流量,可以結轉至次月使用,次月將優先扣減上月結轉的剩餘流量。不過,剩餘流量不能延期至第三個月使用。比如,10月套餐內剩餘流量可延期結轉至11月底前使用,但不能累積到12月份使用,後續月份以此類推。
  • 流量不清零終於有說法 關於流量最全問答
    下面就附上有關流量問題的網友須知。  一、當月流量不清零服務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在什麼時間推出?  當月流量不清零服務將於2015年10月1日起,為按流量計費的手機月套餐客戶推出套餐內流量當月不清零服務,即套餐內當月剩餘流量可延期結轉至次月月底前使用。  二、此次當月流量不清零的範圍是什麼?
  • 中移動香港套餐又現「一國兩制」:4G流量月底不清零 可買賣
    」的平臺上出售其每月剩下的數據流量,而這又戳到了內地用戶的痛處,因為目前不少內地用戶一直抱怨每月剩餘流量被清零,但香港卻可以出售。解決了流量清零問題此前,中國移動每月的流量清零活動已引發部分用戶不滿。 2013年6月,長沙拉師劉明在長沙移動一營業廳辦理了「20元包150M流量」的手機上網套餐。7月份,劉明的手機剩下92M流量沒用完,進入8月後這些沒用完的流量被系統全部清零。
  • 大量用戶吐槽流量消耗快 電信說知道了
    三大電信運營商10月1日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有部分網友在社交媒體中吐槽本月流量消耗速度太快,懷疑運營商「偷流量」。  10月26日,中國電信對澎湃新聞回應稱,還在了解情況。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暫時還沒有回應。
  • 手機流量不清零下一步:吃到飽,無限流量
    三大運營商推出的流量不清零政策已於10月1日起正式實施,而大多數用戶是在今天正式享受到這個服務的,即10月份未用完的流量可以轉移到11月繼續使用。雖然只是單月不清零,雖然有網友反映政策實施後流量消耗變快,但運營商們總算是聽了一次,實現了廣大用戶一直呼籲的「流量不清零」服務。
  • 流量不清零後「消耗快」,誰來監管
    觀察家  流量不清零後,公眾反而覺得跌進「偷流量」陷阱,這跟流量計費系統「運營商內部掌控」與「公眾無從知情」的信息嚴重不對稱不無關係。  據報導,三大電信運營商自10月1日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已有20多天,但消費者似乎並「不買帳」。
  • 韓雪怒斥運營商流量清零霸王條款 回應讓人無語
    11月1日,韓雪發微博稱,因為自己修改的本月套餐,上月流量就清零了,並稱:「我改這個月的和上個月有什麼關係嗎?我付了錢的,多餘的流量憑什麼你說清零就清零呢?這不是霸王條款嗎?」隨後韓雪又轉發了該微博,用吃飯打包來比喻中國移動的不合理條款:「午餐點了5個菜,吃不完,要打包3個。尋思晚餐怕浪費少點兩個。結果說,晚餐不點滿5個就不讓打包中午的三個菜。神一樣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