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古道:行走在被秋色染黃的歷史中

2020-12-25 帶來生活中的憂傷事

目的地:寧國市大塔村吳越古道

距 離:約315公裡

車 程:約5小時

路 況:主要為高速公路和省道

說起古鎮,人們大多會想起山清水秀的江南水鄉。而說起古道,恐怕出現在腦海中更多的則是荒煙蔓草間,被風霜侵蝕得面目全非的蜿蜒小徑。確實,和古鎮比起來,古道確實毫無雅致雋秀可言,在漫長的時光中,沒有人來維護它們,或許只有偶爾路過的行人踏過,才讓它們不至於被瘋長的雜草吞沒。但是,當你踏上古道,一定會產生行走在漫漫千年之中的感覺,沉澱在心裡的,一定是那些泛黃且沉重的歷史。而吳越古道,就是這樣一條飽經滄桑的道路。

吳越古道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與南唐間的主要通道,也就是今天的浙江與安徽。古道全長35公裡,路途蜿蜒崎嶇,雜枝遍生。穿越古道最好的季節莫過於秋季,深秋的吳越古道,路旁的雜草大多被染成了金色,看上去很漂亮,也不乏古道應有的蒼涼。兼之天高雲淡,天氣微涼,是獨步的最佳季節。走在那些被秋色染黃的歷史之中,你是否也會產生時空錯亂的穿越感呢?

路書

從上海市出發上A9,沿A9行駛45.8公裡,進入滬青平高速,之後經過申蘇浙皖高速進入滬渝高速。

沿滬渝高速行駛153公裡,經匝道和環島後,進入S215。然後沿S215行駛20公裡,直行進入柏墊大橋。接著經柏墊大橋再次進入S215,繼續沿S215行駛34公裡,左轉進入S104。然後沿S104行駛20公裡,進入X056,沿X056行駛5.6公裡,直行進入X057,最後沿X057行駛約18公裡,抵達大塔村。

特殊路況提醒

全程一共有10處紅綠燈和20處攝像頭,紅綠燈集中在上海市內,攝像頭集中在上海市內、A9和滬渝高速上。

全程有6處服務區和17處加油站,服務區主要分布在A9、滬渝高速、S215上,在各條高速和省道上都有加油站,之前的6處服務區內也有加油站。

大塔村進村前的一段水泥路比較狹窄,只適合中小型的車輛雙向通行,而大型客車只能單向通行,如果碰到錯車,會很麻煩。所以各位司機在進入之前,最好看看有沒有大型客車,以免尷尬。

行程安排

第一天:

上海→大塔村→徒步吳越古道→浙西天池露營。

最好早上六七點就出發,趕在中午12點左右到達大塔村,早點出發也可以避免上海的上班高峰期。大塔村有不少農家,提供食宿,可以先在這裡把午飯解決了。下午就可以徒步了,晚上到天池附近露營。

第二天:

環天池遊玩→下山返回上海。

第二天可以在天池附近遊玩,釣釣魚,爬爬山什麼的都可以,差不多上午10點就下山,到山下吃了午飯返回上海。

怎麼玩

徒步古道,感悟歷史

吳越古道全長35公裡,實際上是走不了這麼長的。路線一般是從大塔村出發,經千頃關、樂利峰後抵達浙西天池露營,不到10公裡。安徽的古道較多,比較出名的有徽杭古道、徽青古道等,吳越古道與之相比,更加幽深安靜,也少有電線桿等汙染物。

在徒步之餘,也更適合懷古。吳越古道一路上幾乎全是上坡,所以比較耗費體力,路雖然蜿蜒,不過大多是石板路,不會很難走。土路上溪水潺潺,林木幽深,很有意境。不過因為秋天的原因,溪水不多,林木也沒有夏天綠,但是在視野開闊的地方,那些大片大片金黃的荒草倒是挺漂亮的。

從大塔村到千頃關大約需要2個半小時,到天池需要3個小時。一路上岔道很少,一直沿主路行走,便能到達目的地。

環繞天池,賞自然美景

浙西天池是吳越古道穿越的終點站,位於海拔1 110米的山頂上,從遠處俯瞰,一片碧綠如玉的湖泊鑲嵌在山頂凹陷的地方,四周山巒起伏,水面雲蒸霧繚,非常漂亮。

第一天抵達天池後,時間大概是傍晚,扎完營後也沒什麼時間好好欣賞天池了,所以一般都是第二天遊玩。環繞浙西天池一圈有3~5公裡,清晨的天池霧氣蒙蒙,顯得如夢似幻,絲毫沒有深秋的蕭索氣息。到了上午,太陽驅散了霧氣,天池的真容便顯露出來了,只見碧綠的湖水幽深清泠,湖邊蘆花翻飛,一同被秋日的陽光染成金色,繞湖散散步,釣釣魚,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天池附近有一些古廟遺址,有興趣的話不妨前往探幽尋秘。

安營紮寨,晚間作樂

徒步旅行的另一個樂趣,便是露營。天池邊氣候宜人,景色秀美,正是露營的好地方。第一天傍晚抵達天池後先紮好帳篷,然後就可以美美地吃一頓晚飯了,晚飯可以自制,也可以去天池附近的飯店吃。

吃完晚飯,大家鑽進帳篷裡,支起小爐子,燒壺開水,泡好茶,然後擺上零食,再來一瓶二鍋頭,大家一起談天說地,嘻哈打鬧,帳篷外山風呼嘯,帳篷內溫暖如春,這小日子,別提多美了。末了,大家各自回營,數著星星進入夢鄉。

住宿推薦

天池邊露營是最好的選擇,最好選一塊平整的、能直接看到天池的地方。睡袋最好選擇比較厚的,因為夜間的氣溫會很低。

天池山莊:位於浙西天池景區內,山莊的房屋是以四合院為主的小木屋,外形古樸雅致,有200多個床位,不習慣露營的朋友可以選擇這裡住宿。價格為每床每晚80~100元。

Tips

1.深秋天氣較涼,加之古道的海拔也較高,所以衣服一定要帶夠,最好穿衝鋒衣。

2.浙西天池附近有不少飯店,如果不想野炊,也可以去飯店吃,天池魚湯的味道很不錯。

3.秋天乾燥,易引發山火,所以要注意防火,這也是相關部門禁止露營的原因。

4.冬天的吳越古道也很漂亮,到處都能看到冰掛和霧凇。

相關焦點

  • 吳越古道相連浙江與安徽,這份古道徒步旅遊攻略,你值得收藏擁有
    在我國的浙江省杭州臨安市與安徽省的寧國就有著這麼一條兩省交界的古道徒步線路,它深受眾多的旅遊愛好者前往徒步旅遊,這條古道相信也有很多的人都知道,但一直遲遲沒有前往,因為不知道自己怎麼安排自己的行程攻略,而今天小編就是來跟大家深度的解說吳越古道的徒步攻略的,來幫助那些想去徒步卻不知道怎麼安排行程攻略的人。
  • 穿越吳越古道--瀑布奏鳴,曲徑通幽,跌宕起伏,天地人合一
    吳越古道位於安徽省寧國市萬家鄉境內,為五代十國時期修建,是當時吳越(杭州臨安)與南唐(宣城寧國)的主要通道,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古道在群山掩映中,既有清流急湍,又有茂林修竹,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極高,在此徒步、賞綠、吸氧,一路神清氣爽。
  • 走吳越古道,尋歷史文化(下)
    高生元微信版第802期吳越古道,位於安徽省寧國市萬家鄉雲山村鏡內,與浙江省臨安區大峽谷鎮龍井橋村接壤,屬清涼峰山脈
  • 漫步千年吳越古道,我國十大古道之一,最美的森林古道
    登高、入林、喊山,伴隨著風中漂浮已久的馬鈴聲,追尋傳說中的神秘古道,在1100米的千頃山巔,鳥瞰江南第一池,感受徒步的意義!吳越古道最令人著迷的,不只是一路的美景,更是歷史迴蕩在心間的力量。吳越古道,是五代十國時期,連通吳越與南唐的主要通道,其間的千傾關、昱嶺關、千秋關被稱作為浙北三關。
  • 經典線路,徒步千年吳越古道,賞浙西天池,探神秘仙人洞
    吳越古道,位於安徽寧國市萬家鄉境內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與南唐之間的交通要道全長約35公裡,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古道在群山掩映中,一路溪流陪伴,鳥語花香一路順著石板路拾階而上,探尋古時的蹤跡紅花樹瀑布流傳著濟公和尚的傳說磕頭石留下了不孝商人的故事斑駁的道路,石縫間的青苔都是歲月的印記路邊各色野花綻放,遺忘了時間行走
  • 徒步全國最美十大森林古道之吳越古道,觀江南第一天池
    吳越古道和千頃關,為1100前吳越國建築,依山勢而建,是當地古建築中獨一無二的偉大工程。城牆由大小石塊壘成,屬軍事性建築,同時是唐末五代十國南唐與吳越國的國界線。公元913年,當時的吳越國與淮南的楊行密在這一帶發生過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 浙江七條適合秋天徒步的絕美古道,每一寸秋色都美到極致
    徽杭古道、南黃古道、紅楓古道、仙霞古道、徽開古道、紅楓古道......至於不知名的小古道,那就走過無數,行跡也算遍布浙江省內的角角落落,秋日行古道,天氣非常合適,登高望遠,還能賞一賞絕美秋色,非常愜意。
  • 吳越紛爭,蕭紹古道。山陰道上行,如在畫中遊
    蕭紹古道也叫山陰古道或湖進古道,以前進化、臨浦人進城(紹興),是從進化翻坎坡嶺到夏履蓮東村,再從馬家池翻古城嶺,下湖塘坐船到紹興。 進化鎮及臨浦鎮的一半解放前屬紹興縣(古代稱山陰縣)管轄。這座寺院南面有一組僧人墓碑,其中一塊是曹山寺一代始祖淨生和尚的,這位和尚屬曹洞正宗第二十九世,曹洞正宗是佛教禪宗中的一大支派,由唐代高僧良價在江西省高安縣洞山弘法,在江西省吉水縣曹山開宗,由此而得名曹洞正宗。探尋越王崢,感受越王棲兵「夏練三伏、冬練三九」之地。在蕭紹古道上,最有名的莫過于越王崢了。
  • 區休閒體育協會穿越吳越古道 飽覽浙西天池
    >日區休閒體育協會組織20多會員前往浙晥交界進行了登山健身活動,穿越了吳越古道部分平時堅持高強度鍛鍊的會員還在水溫13.5度的天池中進行了暢遊。    吳越古道起於安徽寧國萬家鄉,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浙江)與南唐
  • 我的驢行漫記之八十四——吳越古道之穿越千年的回眸(1)
    (原創:王寶鳳)我一路看過千山和萬水,我的腳踏遍天南和地北,日曬或是風吹,我都無所謂……翻過了山坡又踏過了水,跟心走別管東南和西北,天亮走到天黑,從不覺疲憊……」——金至文《遠走高飛》五一小長假,好友相伴,隨「風」而行,遠走吳越古道
  • 杭州周邊最佳徒步線路|相約吳越古道,一起去覓秋吧!
    吳越古道線路圖關於吳越古道吳越古道位於浙江臨安和安徽寧國的交界處,由杭州市區出發吳越古道位置吳越古道全長約35公裡,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杭州臨安)與南唐(宣城寧國)的主要通道。順吳越古道石板路臺階而上,一路溪流陪伴、瀑布奏鳴,曲徑通幽、跌宕起伏,天地人合一,似在畫中遊。
  • 踏青訪古讓我們徒步去體味吳越古道那悠然的古韻
    那裡有被綠苔裝點的古藤、老樹、石橋,象愛麗絲夢境中的綠野仙蹤。那裡有激越奔流的溪流與瀑布,這是我們北方人多年來難得一見的山野美景。那裡有長長的古道,青石鋪就,歷經千百年的歲月打磨,散發著歲月的光輝。作為我國十大原生態徒步經典線之一的吳越古道便是我心中這樣一處秘境。2017年3月25日,我們山東錦繡山河戶外俱樂部一行踏足此地,用自己雙足丈量吳道的每一級臺階,揭開了吳越古道的神秘面紗。
  • 溫州市暨蒼南縣第二屆森林古道文明行走活動在蒼南舉行
    為保護森林生態資源,傳承生態文明,推動森林古道保護利用,日前,溫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林業)局聯合蒼南縣人民政府,在蒼南縣橋墩鎮松山古道舉行「保護森林古道、傳承生態文明」——溫州市暨蒼南縣第二屆森林古道文明行走活動。
  • 再回首吳越古道-浙西天池穿越之旅迷離夢幻依舊
    淙淙溪流石上流,好一處世外天堂這是我們去年穿越吳越古道時拍的照片。一個美麗的地方,總會時不時勾起人無盡的回憶與懷想。我們在迷離的旅途中徘徊、沉醉......飛流直下的濗布 ,四周苔青草綠,水潤那裡有詩韻悠然的吳越古道,但見苔痕幽綠的石板路,在山林中蜿蜒,曲徑通幽直達浙西天池......
  • 黃山休寧:行走徽開古道 感悟歷史滄桑
    而承載徽州人邁出大山腳步的就是一條條穿山越嶺的古道,其中徽開古道就是徽州眾多古道中的一條。  徽開古道是徽州通往浙江開化的一條古道,全程30餘公裡。徽州一側的起點是休寧縣榆村鄉的嶺腳村,穿越海拔1208米的白際嶺之後,經浙江省淳安縣中洲鎮,然後一直延伸到開化縣。帶路的村民程枝發告訴我們,宋朝建這條古道時是條泥路,不好走的。「到了明朝,我們村有個叫汪致洛的徽商就出資修建了石板路。」
  • 快來徒步吳越古道最精華的15公裡
    快跟上動動幫的腳步去吳越古道徒步最精華的15公裡! #以下照片為俱樂部提供的上周景色照片#沒準還能邂逅初冬銀白的霧凇~幫幫君忍不住要秀出去年同期的吳越古道!吳越古道:吳越古道在安徽省寧國市萬家鄉境內。吳越古道和千頃關,為1100前吳越國建築,依山勢而建,是當地古建築中獨一無二的偉大工程。城牆由大小石塊壘成,屬軍事性建築,同時是唐末五代十國南唐與吳越國的國界線。公元913年,當時的吳越國與淮南的楊行密在這一帶發生過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 這條古道的絕美秋色即將上線,楓葉染山頭,我一定要帶你去看看!
    夏雨敲打而過些許紅黃零落我開始提筆為你寫下這兒的美景一封跨越城市喧囂的書信我想在微涼的南山秋色裡等你一處古樸村落訴說著鉛華洗盡一條青石古道悠揚著陣陣馬鈴古木伴之雲影細數著片片飄零那時徜徉在層林盡染之中一處古樸村落前楊村,南黃古道的起點,這個藏在深山中的靜謐村落,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村內有四個文物歷史遺蹟:清朝光緒29年所建的楊氏祠堂、清朝所建的廉政教育基地四知堂、南黃古道和外庵濟公廟。村中五棵大樟樹劃分古建築群,建築以四合院為多,四合院具有布置緊湊,人口集中,少佔農田的特點,四合院圍成的小院子有「四水歸堂」的寓意,下層磚結構,上層木結構。
  • 江浙6條徒步古道,穿越秋色也穿越千年
    這裡崖邊共有1400級石階,也是此條路線中難度較高的部分。也可以在在古道中部的黃茅培村歇腳,感受古村落的氣息。腳下石級縫中冒出青草的古道在崇山峻岭中蜿蜒,抬頭一座奇峰映入眼帘!仙霞古道關雄峽險,有「兩浙之鎖鑰,入閩之咽喉」之稱,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徒步的難度較大!
  • 挑戰入門徒步路線之吳越古道
    《相聚吳越古道4.30-5.1》作者:青小貓千裡相約聚吳越,平添書畫一儒鴻。相互扶持溯溪濺,一池碧水為君藏。同觀鶯燕枝頭舞, 共賞蜂蝶蕊上忙。曲譜蛙叫聲聲贊,難別塵緣不了情。在大城市的喧囂中是看不見如此清澈的溪水的,走熱了,蹲下來洗洗手,繼續前行!下午到達細哥家,吃飯、篝火晚會,睡覺、養精蓄銳準備明天的徵程。
  • 藍關古道 秋色宜人
    10月28日,藍田縣藍關古道,煙雨濛濛,秋色宜人。一條古道,串起四季,如今迎來了最美的時節,落葉遍地,滿目金黃,獨特美景盡收眼底。藍關古道,古稱「青泥嶺」,因之也把古藍關稱為「青泥關」。藍關古道雄偉險峻,氣勢吞雲變幻。唐皮日休曾在《藍關銘》中描寫:「天輔唐業,地造唐關。千巖作鎖,萬障為栓。難圖其形。莫狀其秀。雙扉未開,天地如鬥。軋然副啟,人濟入濟。似畫秦國,鋪於馬底。險不可侵,惟王之心。矧夫茲關,獨可規臨。」現在的藍關古道,是戶外運動者的天堂,從縣城南藍關鎮薛家村上嶢山,17.5公裡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到藍橋,車遊山間,如在畫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