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休寧:行走徽開古道 感悟歷史滄桑

2020-12-12 中安在線網站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徽州位於皖南山區,山高林密,地窄人稠,使得一代代徽州人不斷向外尋求發展。而承載徽州人邁出大山腳步的就是一條條穿山越嶺的古道,其中徽開古道就是徽州眾多古道中的一條。

  徽開古道是徽州通往浙江開化的一條古道,全程30餘公裡。徽州一側的起點是休寧縣榆村鄉的嶺腳村,穿越海拔1208米的白際嶺之後,經浙江省淳安縣中洲鎮,然後一直延伸到開化縣。帶路的村民程枝發告訴我們,宋朝建這條古道時是條泥路,不好走的。「到了明朝,我們村有個叫汪致洛的徽商就出資修建了石板路。」

  對於「徽開古道」這個稱呼,在嶺腳村村民聽來似乎比較陌生,但是一說起「白際嶺」,那可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說起「白際嶺」的由來,在當地有著這樣一個傳說。據說,當年嶺腳村村民聽聞朱元璋要率部隊沿徽開古道來徽州,就紛紛到山嶺上迎接,村民們在山嶺上苦苦等了幾天幾夜,也不見朱元璋過來,而後聽聞朱元璋率部隊從其它路來了徽州。村民們都說白接了,後來村民們就把迎接的山嶺頭叫「白接嶺」,後又取其諧音「白際嶺」。

  徽開古道基本上用石板鋪成,寬度在1米到1.5米之間,至今依然保存完整。從嶺腳村開始攀爬這條古道,首先見到的是一片片的菜園、茶園、竹園。越往上走,古道逐漸變得崎嶇陡峭。由於歲月久遠,有的路段已經是荒草叢生,荊棘遍地。接近山頂之時,這條古道完全隱沒於高山密林之中,遠遠望去,只見密林不見路。站在高聳入雲的山巔之上,仰望藍天白雲,環顧群山延綿,俯瞰村莊田園群山外。在如今已經沉寂荒涼的古道上行走,跟古道有關的歷史一定會勾起你的好奇之心。村民彭茶興告訴我們,「這條古道還是兵家必爭之路,元代就設立了巡檢司,解放戰爭時期,劉汝明的兵在這裡潰敗了,就選擇了這條古道逃往浙江。」

  歷史上,徽開古道在物資交流、人員交往、信息傳遞等方面曾經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徽州通往浙江的重要古道之一,人性化的設施也是必不可少的。為方便行人歇腳,徽開古道上曾經設置一些茶亭,五裡亭就是其中之一。由於歲月侵襲、年久失修,五裡亭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才塌毀。如今古道上的五裡亭已經損毀,留下的只是殘垣斷壁。站在五裡亭的廢墟之上,對於茶亭當時的模樣只能憑藉想像。但是有關五裡亭的故事在榆村鄉依然口口相傳。「徽開古道以前那時候是沒有這個亭子的,因為後來經商的人多了,就在這裡做了一個五裡亭,」村民彭茶興說,「那時候做一個亭子是非常困難的,是由浙江中洲人保成出資,嶺腳村張錫開來主持工程建造。」

  儘管古道上的有些設施已經坍塌損毀,但是歷經千年雨雪風霜的的古道依然整體上保存完整。這無疑得益於古道沿線村民對古道強烈的保護意識。「60年代時,有個村民上山做事看到五裡亭的石板平整漂亮,就動了歪腦筋,偷偷地將200多斤的石塊偷回家,不曾想,第二天就被人發現了,」村民彭茶興說,「後來村民們硬是讓他把偷回去的石塊背回來,放在原處。」

  隨著黃塔桃高速以及白際公路等陸路交通的建成通車,通往開化方向已無需再翻山越嶺徒步徽開古道,這條古道的作用也就日趨減弱。但是隨著戶外旅遊運動方式的興起,這條古道逐漸成為了一條踏尋徽浙商人經商足跡,體驗古時交通之難的經典線路。四面八方的戶外遊客來到這條古道,他們體驗古道的原始古樸,享受古道的靜謐幽深,感悟古道的歷史滄桑,盡情享受一條古道所帶來的快樂。(黃山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黃山休寧榆村鄉:徽開古道添新景
    原標題:黃山休寧榆村鄉:徽開古道添新景據悉,為做好徽開古道的旅遊開發,該鄉通過向上爭取,將古道修複列入今年旅遊建設項目,在建的涼亭就是其中之一,下一步還在古道五裡亭處新建觀景臺,對部分路段進行整修。同時,設置指示牌、歷史簡介牌等,增加遊客觀感度。
  • 淳安休寧共辦徽開古道紅色行踏青活動
    為推動白際原生態旅遊和中洲鎮紅色旅遊,將開展徽開古道紅色行踏青活動。活動主題為不忘歷史迎華誕,徽開古道紅色行,融入杭州都市圈,白際旅遊再出發。活動地點分別是休寧縣白際鄉白際村,杭州市淳安縣中洲鎮廈山村。
  • 休寧縣首屆榆村粉絲節暨徽開古道文化旅遊節開幕
    11月29日上午,休寧縣首屆榆村粉絲節暨徽開古道文化旅遊節在徽開古道起點榆村鄉嶺腳村白水口霧裡人家舉行。縣委書記盧邦生、市市監局局長李煒、市公積金中心主任汪正如、縣政協主席儲曉華,縣領導洪潔、朱建新以及市縣相關部門和企業負責人參加開幕式。
  • 安徽績溪徽杭古道行走攻略
    徽杭古道,位於安徽省績溪縣伏嶺鎮,始於唐,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繼「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之後的第三條著名的古道。2006年再走徽杭古道。值得徒步行走的道路30餘裡,推薦從祁門城北大坦的燕窩村上山,從安凌的五裡拐出山。)【徽池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安慶府城。全程200公裡。 (現在保存與石臺仙寓山段與徽安古道有重複,兩條古道 可以作為一次徒步路線安排)【徽浮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江西浮梁縣。全200公裡。現在這條路的大部分路段為慈張公路所利用。
  • 徽州境內100條古道
    據史料記載,這條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徽杭古道是歷史上徽商與浙商交流貿易的重要通道。徽杭古道附近的重要景點有:障山大峽谷、胡氏宗祠、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南第一關等。瑤溪至五城段古道仍存,石板路面。其餘路段多為公路利用。古時,此道為婺源和徽州的聯繫孔道,婺源茶葉由人力通過此道挑運至休寧龍灣,然後由水路或陸路運屯溪;由屯溪運去食鹽、布匹、糧食和其它日用品。休寧西南部的茶葉及其它土產,也大部分由此道運至屯溪交流。(四)徽開古道:徽開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浙江省開化縣。
  • 長陔嶺古道——見證大山深處的滄桑歲月
    古道的巍峨震撼了我,古道的幽靜感染了我,古道的野趣吸引了我,古道的滄桑刺痛了我……長陔嶺古道,位於歙縣南部的長陔鄉長陔嶺中,深藏在藍天白雲之下,嵌刻在青山翠竹中,後因改嶺開通公路,原來的古道已逐漸被人們遺忘。長陔嶺古道「上五裡、下五裡」 古道舊時有路亭、古橋、山澗、飛瀑。說起這條古道的歷史,長陔村畢新龍娓娓道來,公路開通前,古道人來客往。他說除了長陔、南源,遂安(現淳安縣姜家鎮)到休寧、屯溪、歙縣也走這條路。他年輕時,每次外出都要經此路到嶺口,去王村,再過煙村渡到城裡(歙縣),或者走小溪(村),過尤溪渡到屯溪。
  • 徽州湯嶺古道:歷經千年繁華滄桑再煥生機
    原標題:【徽州古道】黃山湯嶺古道:一條塵封已久的千年官道(一)   湯嶺古道跨越黃山南北,肇建千年之前,是古徽州北上的通衢孔道。詩仙李白曾醉臥路邊,徐霞客經此登臨黃山絕頂,抵禦太平軍的關隘依然屹立。
  • 11月黃山風景區免票,50家A級景區半價啦
    4A級22處:花山謎窟、東黃山度假區、翡翠谷、太平湖、九龍瀑、新安江山水畫廊、雄村景區、齊雲山、賽金花—歸園景區、南屏景區、牯牛降、芙蓉谷景區、豐樂湖、新徽天地•醉溫泉、新安江濱水旅遊區、黃山虎林園、打鼓嶺、休寧古城巖、新四軍軍部、歷溪景區、黎陽in巷、屏山。
  • 中國的第三條古道,你知道在哪裡嗎?
    一、徽商與徽杭古道的故事在安徽、浙江兩省交界的績溪縣伏嶺鎮,有一條始建於唐朝的徽杭古道。該古道自皖南績溪縣臨溪鎮湖裡村起,經仁裡、汪村、瀛洲、龍川,到伏嶺鎮的湖村,然後經江南村「江南第一關」、遙遙嶺、馬頭嶺、雪堂嶺到達浙西臨安市馬嘯鄉止,全長75公裡,是徽州商人們到浙江經商的必經之路。該古道,曾在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作用。黃山在古代的時候,不叫黃山,而叫做徽州,下轄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六縣。
  • 徽州十大經典古道
    古時徽州境內多山,邊境山勢更加高峻險要,徽州古道大多數依照順山勢、沿溪水而建,古道上五裡一亭、十裡一廟,如今沿途依舊森林茂密,流水淙淙,景色絕佳。徽州的一些古道是繼「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後的中國著名古道,也是重要的經商之道。見證徽商歷史文化的「徽商之路」。
  • 杭州淳安紅色旅遊啟幕:穿越古道探秘 感悟長徵精神
    杭州淳安紅色旅遊啟幕:穿越古道探秘 感悟長徵精神 2016-11-05 22:41: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來黃山自助遊,這個免費網紅景點會讓你流連忘返
    安徽黃山,天下聞名。黃山市除了黃山這座千古秀山外,還有屯溪老街、西遞宏村古民居、呈坎古民居等大大小小知名景點。而位於黃山休寧縣有一個山村免費網紅景點,就象一顆曾經失落在深山中的遺珠,如今被越來越多醒目的遊人和媒體發現,開始散發出了她誘人的自然魅力,連央視都有曾介紹過她,她就是位於安徽休寧縣的中國生態示範村——木梨硔(hóng)。從休寧縣城半個小時車程到溪口鎮,經過十來分鐘柏油路,便開始盤山輾轉上行往山頂的村莊。
  • [徽州古道29]峰高嶺古道(上):再現一條"徽杭古道"
    在古徽州,也有這樣兩條「路」,一條是新安江,孕於青山,起於峻岭,宛如徽州血脈,流淌著徽州人奔騰不息的生命之水;另一條為徽杭古道,宛如徽州人肩上的一根扁擔,一頭挑著徽州,一頭連著滬杭,一步一個腳印地演繹著徽州人走出大山的歷史。徽州古道的名稱不像現在的國道、省道這樣規範,它常以起點、終點地域來命名,同一地域內又有不同的縣域及鄉鎮,途中還經不同區域或山嶺,因此同一名稱下或有多條古道。
  • 吳越古道:行走在被秋色染黃的歷史中
    而說起古道,恐怕出現在腦海中更多的則是荒煙蔓草間,被風霜侵蝕得面目全非的蜿蜒小徑。確實,和古鎮比起來,古道確實毫無雅致雋秀可言,在漫長的時光中,沒有人來維護它們,或許只有偶爾路過的行人踏過,才讓它們不至於被瘋長的雜草吞沒。但是,當你踏上古道,一定會產生行走在漫漫千年之中的感覺,沉澱在心裡的,一定是那些泛黃且沉重的歷史。而吳越古道,就是這樣一條飽經滄桑的道路。
  • 古道秘密大公開~
    沿著古道每一條古道背後都有著動人的故事,每一條古道都是山水間的絕美詩詞,許許多多的故事於此悄然發生,雖其中大部分已然湮沒無聞,但古道作為歷史的載體,卻默默見證著一切。茶山古道是徽開古道保存較為完好的路段之一,一路遍布茶園與竹林,上山採茶、伐竹的村民還會向登山者微笑點頭示意,此時轉頭看向身後那綿延的群山,遠眺三月的浙皖邊際,山上植被茂盛,各色野花競放,雨後升騰的雲霧被夕陽點亮,一縷金光應和著古道所孕育的歷史的沉重,還有那文明的喧囂與一山之隔的靜寂,恍惚間讓人陷入迷醉。
  • 舌尖上的休寧,告訴你什麼叫垂涎欲滴
    說起美味,每個人都能想到無數種形容詞:沁人心脾、芳香四溢、爽滑可口!2016年11月4日,黃山市新安源有機茶開發有限公司收到SGS Australia Pty Ltd(澳大利亞有限公司)寄來的UTZ(UTZCertified)證明書,標誌著「新安源」茶業在全省率先通過了UTZ認證,這是「新安源
  • 休寧八旬老兵無償出資修古道 活著就堅持做下去
    原標題:(圖)休寧:八旬老兵無償出資修古道七年項潤餘老人7月7日,小雨淅瀝,在休寧縣溪口鎮祖源村至陳霞鄉言田村的古道上,幾位村民正在清理雜草,修復古道。他們說,這是祖源村項潤餘老人出資請他們前來修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