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夾雜閩南語,廈門環島音樂巴士,唱「城市情歌」給世界聽!

2021-03-04 觀八閩

廈門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有山有海有白鷺,美得像一首歌:「天空是藍的,大海是藍的,花兒是香的,人兒是幸福的,廈門真美,請和我一起流連沉醉,歌聲相隨……」當這首普通話夾雜閩南語的歌曲《廈門真美》響起時,剛登上音樂觀光巴士的方澗既驚又喜。他和女朋友上車後,手機就輕鬆連上免費車載WiFi,掃一掃貼在座位後的二維碼,就能聽到充滿廈門味道的音樂,還配有美圖美文。

22日上午,趁著到廈門轉乘飛機的空餘時間,方澗和女朋友坐上環島音樂觀光巴士,車身印有「給廈門這座城市的情歌」、「廈門音樂巴士你我同行」等字樣及流動的樂譜,車內也被裝飾成浪漫的色調。車從廈門旅遊集散中心出發,伴隨著吹來的陣陣海風,方澗和女朋友開始浪漫而又美妙的音樂之旅。

為了迎接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從8月19日開始,6輛城市音樂主題的雙層觀光巴士,行駛在廈門美麗的環島路上,在第一碼頭、沙坡尾、廈大白城、會展中心等標誌路段19個站點停靠,車內播放著音樂,美妙的樂聲在環島路上繪製出廈門的「城市音樂地圖」。

說到這福建首批音樂巴士的問世,不得不說一個人,他就是臺灣音樂家楊慕。楊慕2013年來到廈門,創作了大量以廈門為主題的音樂作品。恰逢廈門會晤契機,楊慕在廈門市政府新聞辦指導下精選了30首作品,編印、整理成有聲讀物,配以中文、英文、閩南語三種旁白,將作為禮品贈送給各國賓客。

環島音樂巴士上的座椅後都貼有二維碼,二維碼裡的歌曲來自楊慕《廈門親像一首歌》專輯,乘客可直接掃碼收聽。一路風光,一路歌,一首首充滿廈門味道的城市歌曲飄蕩在車廂裡,車窗外的美景令人應接不暇。

據廈門公交集團特運交通國旅企劃部尹曉瑋介紹,這份有聲禮品的製作參與人員過百人,從歌手到製作人,從旁白的朗讀者到設計師,都是生活在廈門的普通市民,是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新廈門人共同為這座城市唱的情歌。

人民網記者體驗結束時,又一首普通話夾雜閩南語的歌曲《Welcome to xiamen 廈門在等你》響起。這首歌曲,唱出了廈門的熱情和開放,唱出了廈門人迎接世界盛會的心聲:「來吧朋友!廈門在等著你,等待著你的腳印,美好的季節與我同行,相遇在這個美麗的城市……」

這些文章你可能興趣

「天鴿」不來福建!你以為是好消息?暴雨+狂風少不了,最重要的是……

誰有今天的《人民日報》?趕緊看,福建要搞大事情!

罕見!福建日報、廈門日報頭版同時關注這件事!

我們是誰?胡建人!什麼最標準?普通發!

熱血!沸騰!福建邊檢「小鮮肉」變身「戰狼」!

這場金磚國家會議,在泉州召開,多國代表深入交流這些寶貴經驗……

相關焦點

  • 廈門美得像首歌 環島音樂巴士「城市情歌」唱給世界聽
    人民網廈門8月23日電(詹託榮、蘭志飛)廈門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有山有海有白鷺,美得像一首歌:「天空是藍的,大海是藍的,花兒是香的,人兒是幸福的,廈門真美,請和我一起流連沉醉,歌聲相隨……」當這首普通話夾雜閩南語的歌曲《廈門真美》響起時,剛登上音樂觀光巴士的方澗既驚又喜。
  • 「廈門親像一首歌」城市情歌有聲書首發 音樂巴士為金磚獻禮
    「音樂巴士」駛入環島路、沙坡尾、演武大橋等廈門標誌路段,期間停靠的每一站都會有乘客不斷加入「音樂巴士」,與巴士上的音樂家及工作人員互動,共同繪製「廈門親像一首歌」的城市音樂地圖。  「廈門很美,吸引了很多遊客。
  • 臺灣音樂人廈門發起閩南語合唱團 盼閩南音樂「生生不息」
    陳悅 攝中新網廈門5月27日電 (記者 陳悅)臺灣音樂人楊慕在廈門創立的「微風樂集」已走過5年歲月,已經在廈門創作出許多廣受傳唱新作和挖掘眾多音樂新人的他,並不準備就此停步。就在27日下午舉行的五周年慶祝活動上,楊慕發起的「A萌(廈門的閩南語讀音)閩南語合唱團」首次亮相,他說,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讓廈門這座音樂城的閩南語音樂「生生不息」。
  • 潘立飛:要把閩南語藍調唱給全中國人聽
    這一次,專輯的主題是鄉愁,所有歌曲全是閩南語。其中有兩首是獻給爸爸媽媽的歌,他要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告別所有過去的舊時光,開啟他的音樂新徵程——閩南語藍調Blues。作為廈門大學經濟系高材生,自從大學時代玩轉音樂以來,在泉州,乃至福建,他開創了本土原創音樂的多個第一。
  • 臺灣音樂人發起閩南語合唱團 盼閩南音樂生生不息
    陳悅 攝中新網廈門5月27日電 (記者 陳悅)臺灣音樂人楊慕在廈門創立的「微風樂集」已走過5年歲月,已經在廈門創作出許多廣受傳唱新作和挖掘眾多音樂新人的他,並不準備就此停步。就在27日下午舉行的五周年慶祝活動上,楊慕發起的「A萌(廈門的閩南語讀音)閩南語合唱團」首次亮相,他說,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讓廈門這座音樂城的閩南語音樂「生生不息」。
  • 閩南語歌曲如此時尚動聽 要讓世界聽到廈門的歌聲
    海西晨報訊(記者雷妤)「廈門親像一首歌,咱唱歌來全世界聽,讓全世界聽到廈門。」上周日,廈門沙坡尾,一首耳熟能詳的閩南語歌《廈門親像一首歌》被再次演繹。這是目前已知兩岸首支專業閩南語合唱團———A萌閩南語合唱團的首次亮相。團員中有專業歌手,也有業餘音樂愛好者,他們來自全國各地。
  • 海峽兩岸首支專業閩南語合唱團在廈門成立 讓鄉音重新被聽見
    這是海峽兩岸首支專業閩南語合唱團——「A萌閩南語合唱團」首次亮相。 「A萌」是廈門的閩南語讀音,A萌閩南語合唱團是臺灣音樂人楊慕發起成立的,50多位團員並非都來自閩南地區,而是五湖四海,他們出於對閩南語文化的情感和對歌唱的熱愛,慕名而來。
  • 兩岸首個專業閩南語合唱團在廈門成立
    央廣網廈門5月28日消息(記者賴婧玲)5月27日下午,廈門本土音樂組織「微風樂集」在廈門中華兒女美術館舉行微風樂集五周年感恩音樂酒會暨品牌年度新聞發布會。在此期間,微風樂集創辦人、臺灣音樂人楊慕發起的兩岸首個專業閩南語合唱團「A萌閩南語合唱團」首次亮相。
  • 閩南語方言誰才是最「正宗」?
    如今普通話達標將是公務員考試的一道門檻,政府部門也要求以普通話為工作語言。但閩南話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目前關於方言地位的爭論中,閩南話不抑反揚。隨著央視、福建省和廈門、泉州地方臺的閩南語頻道 播放 的開播,「閩南話時間」越來越多,話語也越來越有生命力了。木樑說:「閩商是世界華商中勢力最強大的一支。」而在世界閩商中,唱主角的是閩南籍閩商,特別是泉州籍閩商。
  • 張陵:閩南語的口音 著名作家寫泉州
    這個時候,有好奇心但又聽不懂戲文唱詞的北方作家會問我,那媒婆都說些什麼,那姑娘唱些什麼。很慚愧,別看我是廈門人,我也聽不懂。說實話,聽泉州晉江石獅一帶的人講閩南語,我也經常很吃力。同一個母語,口音差別其實很大,接受起來也會有障礙。    閩南語中的廈門口音,大概接受面最廣。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閩南語廣播選中後,自然成了閩南語的標準口音。
  • 福建廈門:再見了,雙層巴士
    說到廈門,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中國最早的四大經濟特區之一,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城市。同時它還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鼓浪嶼。美麗的廈門每天清晨,廈門本地的上班族,學生黨,還有外來的旅遊客,都會乘著廈門的雙層巴士,或到公司上班,或到學校上學,或者環島旅行,一睹廈門風採。
  • 當閩南語碰上流行 再也不是苦情歌了
    提起閩南語的歌,好像記憶中存在的都是那些苦情歌,或是關於生活,或是關於拼搏主題的,尤其是那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愛拼才會贏》,還很少聽到過閩南語與流行音樂的結合,其實這類歌曲還不少呢。你還以為閩南語歌就是日本演歌式的唱法那就大錯特錯了,聽聽這些可以顛覆你傳統印象的新式臺語歌吧!
  • 美麗的廈門和就要退役的雙層巴士
    說到廈門,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中國最早的四大經濟特區之一,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城市。同時它還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鼓浪嶼。,還有外來的旅遊客,都會乘著廈門的雙層巴士,或到公司上班,或到學校上學,或者環島旅行,一睹廈門風採。
  • 臺灣小學設閩南語必修課 泉州孩子會聽不會說或丟母語
    臺灣小學生必修閩南語有專職老師和教材  在臺灣幾天,接觸到的幾位臺灣教育界人士都習慣用閩南語來對話,尤其是他們私聊時,常常是閩南語夾雜著幾個英語單詞。泉州兩會代表多次提案改變會聽不會講現狀  「一進學校,老師都要求孩子要講普通話,家裡也習慣用普通話跟孩子交流,現在他基本上是聽得懂,但不會講的狀態。」
  • 廈門歌手獲潘瑋柏鄧紫棋點讚 一首閩南語rap《翠》驚豔「中國新...
    原來,許凌暢是藝術生,原本專攻美術,大學時候才真正開始接觸閩南語說唱。許凌暢的爸爸是上海人,媽媽是泉州人,從小生活在閩南的他,聽著地道的閩南語長大,自認「閩南語六級水平」。  去年,許凌暢本就打算參加「中國新說唱」,無奈那時候生病了。今年,許凌暢把握機會,海選的時候臨時把歌「串在一起唱」,算是「半個freestyle」(即興說唱),被明星熱狗相中了。
  • 我在特區四十年|臺灣音樂人楊慕:致力於將廈門打造成為音樂城市
    越來越多臺灣的文藝創作者來到廈門追逐自己事業的桃花源,他們見證了廈門本土文化藝術的復興、發展與繁榮。90年代來到大陸,2013年發起「音樂廈門」項目,第一代臺灣校園民謠創作歌手、臺灣資深音樂人楊慕 ,他創作的《廈門親像一首歌》唱響2017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歡迎晚會。90年代從臺灣到大陸,輾轉北京等多個城市。
  • 閩南語|不會說本地話怎麼證明自己是廈門人?
    圖/蔡子健caizijohn此文僅為614活動預熱,連預告都不是呢90後的一個記憶,就是小時候學校推廣普通話,禁止說閩南語。身邊的很多朋友閩南語都說得吭哧吭哧,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反正潮流是說普通話。直到更長大,發現當年禁止說閩南語的學校開始開設閩南語課,不禁破口大罵「賽裡木,當年不讓林北共誒萌味,現在只會用誒萌味罵粗話」。再大些,身邊開始多了外地友人,所有疑問就變成「不會說廈門話你怎麼會是廈門人?」總理說:你這個廈門土生土長的廈門人要怎麼證明你是廈門人?
  • 用閩南味音樂與您「話仙」 廈門原創音樂打破創作瓶頸
    2018年,廈門龍舟唱晚音樂節衍生出「閩南YOUNG」音樂現場,從集美百年僑房到閩南古鎮,一路堅持的背後,是通過閩南語音樂表達的對本土文化的熱愛。LIN組合用音樂劇的形式演唱閩南語經典歌曲。他們大多數是業餘愛好者,堅持唱自己的歌,但基本上必須以其他工作來養活自己。作為土生土長的閩南人,陳洋卻一直不敢創作閩南語說唱作品。「上學時,同學總笑我說話唱歌有地瓜腔,很土氣。可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好,試想一下,如果臺下所有的人都唱著閩南語,那種感覺不是很棒嗎?」不服輸的陳洋從漳州來到廈門,和小夥伴組建了樂隊,卻苦於鮮有演出機會。
  • 寶島聽國語是怎樣的體驗?臺灣閩南語還是閩南語!
    但是,憑著一口普通話,在臺灣真的能理所當然地交流自如無障礙嗎?我的經歷恐怕就是一個有趣的例子。剛到達在臺北的交換學校時,聽老師分配住宿,聽到了了一句「氣管系的同學住二樓」,瞬間覺得十分驚恐,「氣管系」是什麼東西?問後才知道是「企業管理」,原來「企」字在臺灣國語裡是念四聲的。
  • 廈門唯一專業閩南語合唱團周日亮相 成員來自五湖四海
    A萌閩南語合唱團正在排練。記者 雷妤 攝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 記者 雷妤) 今後,廈門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閩南語合唱團了。本周日下午,由《廈門親像一首歌》詞作者楊慕親手組建的A萌閩南語合唱團將在沙坡尾微風樂集亮相。  據不完全統計,廈門現在有超過100個合唱團,合唱團的演繹形式各有特色。不過,最近成立的A萌閩南語合唱團卻比較特殊,他們一般只唱閩南語歌曲,而且合唱團有專屬詞曲音樂人,唱的歌大部分是原創的閩南語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