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江蘇省委改革辦與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 江蘇公共新聞頻道聯合策劃的大型改革政策解讀節目《黃金時間—改革政策e解讀》關注「建設『節水優先』的水鄉江蘇」!
江蘇擁有超2900條河流,水面積佔全省面積16.3%。然而,本地水資源不足,資源型缺水、水質型缺水威脅著江蘇的用水安全。
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16個字治水管水思路,江蘇推出系列改革政策和舉措。2016年5月和2019年8月,《江蘇省節約用水條例》《江蘇省節水行動實施方案》先後發布,為創業節水型社會保駕護航。
圍繞「建設『節水優先』的水鄉江蘇」,本期《黃金時間》欄目邀請到:
鄭在洲江蘇省水利廳黨組成員、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
朱慶元江蘇省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
戚玉松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
陳浩東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
張學平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
蔡振鹽城市阜寧縣水務局副局長
王玥芬歐匯川(中國)有限公司能源與公用設施總監
孔慶雲 江蘇豐海新能源淡化海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饒琛 常州工學院後勤管理處能源管理科科長
李新宏 常電股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以及特約評論員:田伯平、李曉愚
共同進行解讀。
水鄉江蘇為何要節水?
降水分布不均 本地水資源不足
節水一刻不能放鬆!
江蘇省水利廳黨組成員、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 鄭在洲:江蘇雖然是水鄉,但江蘇的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在時間上,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如2019年蘇北的大旱。在空間上也是,江蘇蘇南降水多,蘇北降水少。江蘇雖然是水鄉,但是江蘇的本地水資源量不足,本地的水資源量僅能供給我們正常消耗水量的65%左右,不足部分主要是通過過境的長江等河流補給。所以說江蘇雖然是水鄉,但是節約用水工作也一刻不能放鬆。
環保減排 降本增效
節水工作意義重大
江蘇省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 朱慶元:日常生活當中每增加使用1噸水,會排出0.7-0.8噸的廢汙水,所以說節約用水也是節水減排。
還有一組數據,如果從長江往徐州乾旱缺水的豐沛地區調水,需要9級翻水。每一方水翻一級需要7分錢的成本,9級就需要6毛3的成本,這些錢都是由財政補貼的方式支付掉了,老百姓並沒有感受到。如果把這部分錢通過節約用水省下來,那財政的錢可以運用到其他的地方,所以節約用水也是降本增效。
居安思危 警惕「水危機」
培養節水全民意識
李曉愚:聯合國的環境規劃署做過一個預測,大概到2030年,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都要面臨水資源極度短缺的問題。所以節水我們首先要改變思維方式,那就是不僅僅考慮我身邊缺不缺水,要考慮更大的範圍內存不存在缺水的問題,不僅僅考慮到我們的當下,更要考慮到未來,這樣才能把節水變成一種全民意識,轉化成一種全民的行動。
田伯平:中國淡水資源的總量大概在28000億立方米,只佔全世界淡水資源總量的6%。其中可以用的只有11000億立方米,而我們現在用水量已超過6000億立方米,離合理的可以應用的上限已經是空間有限。就江蘇來講,雖然是水鄉,但是節水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還要進一步提高。
農業節水增效 新技術加持 灌溉效率大幅提升
畝均節水20%!
高標準農田助力灌溉節水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 張學平:我們正在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十四五」期間,規劃每年建設高標準農田300萬畝以上,畝均可節水20%左右。
對於灌溉用水,我們的節水措施主要有做好灌溉水的蓄水保水,修建塘壩、溝渠,泵站、水閘,把雨水存蓄起來;營造農田防護林,涵養水分,減少蒸發蒸騰;實施工程節水灌溉,主要是建設防滲渠道工程;建設管道灌溉、噴灌、微灌、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減少滲漏損失,提高輸水能力;同時,我們也在積極推廣水肥一體化、物聯網智能灌溉等先進實用技術,真正把節水灌溉措施落實到田間地頭。
農村水價市場化改革:
用浮動水價激勵農民節水
江蘇省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 朱慶元:早在2016年,省政府辦公廳就印發了《關於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這個意見出臺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過改革水價來激勵農民節約用水。簡單來說,就是根據各地的情況測算一下農業用水的定額標準,如果農民用水超過了這個定額,水價就要上浮,通過這種多用水多付費、少用水少花錢的辦法來激勵農民節約用水。
鹽城市阜寧縣水務局副局長 蔡振:以鹽城市阜寧縣為例,縣研究出臺了獎勵辦法,規定每節約一方水獎勵一分錢。超定額用水要累進加價,超定額10%,超出的水價部分乘2,超20%,超出的水價部分乘3,依此類推。2019年,阜寧縣農田灌溉計劃用水45400萬方,實際用水38000萬方。
工業上節水減排
一張A4紙的誕生,整個過程消耗的水量有10升左右,也就是20瓶礦泉水。全省的工業用水量佔總用水量的比例已經超過了25%,包括造紙在內的八大高耗水行業佔工業用水總量的比例已經達到了80%左右。
推動高耗水行業轉型升級
江蘇年節水超8000萬噸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 戚玉松:推動高耗水行業轉型升級對節約水資源具有重要意義。省工信廳近幾年來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推進:
一是推進產業布局調整優化。加快轉型升級傳統產業,並且對鋼鐵化工布局實施由內地、沿江向沿海有序轉移。二是推進化工行業專項整治。自2017年以來,我省累計關停化工生產企業3000多家,年節約用水1000多萬噸以上。三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十三五」以來通過淘汰鋼鐵、煤炭、煤電等低端的落後產能,年節約用水7000萬噸以上。四是推進工業節水技術改造。鼓勵企業採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裝備實施工業節水技術改造。評選「水效領跑」企業
發揮節水標兵示範作用
江蘇連續多年評選「水效領跑者」,發揮這些企業在節水方面的示範作用。以芬歐匯川為例,2017年,該公司被評為去全國「水效領跑者」,是唯一當選造紙企業。該公司斥資超過7500萬元用於節水改造,紙機生產車間的水循環利用率超過了97%。噸紙COD排放僅為0.2千克,僅為歐盟排放標準的十分之一。全廠水資源重複利用率超過93%。
企業節水改造缺錢?
快來申請「節水貸」
江蘇省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 朱慶元:我們聯合了省財政廳專門印發了《關於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節水貸的通知》,可以說通過節水貸,又為企業搭建了一個「放貸速度快、融資成本低」的貸款增信平臺。目前我們現在有三家合作銀行,分別是江蘇銀行、興業銀行、南京銀行。如果企業有這方面的需求,可以到當地的水利部門、財政部門去申請,也可以到合作的銀行去做專門的諮詢。
淡化海水、礦泉水傻傻分不清楚
非常規水源開闢節水新路徑
江蘇豐海新能源淡化海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孔慶云:這瓶水就是我們海水淡化的產品。傳統的海水淡化是高能耗產業,每淡化萬噸的海水需要耗電4.66萬度。我們利用清潔能源,比如太陽能、風能等代替原有的網電,既節能又環保。
用好非常規水源
相關企業可獲百萬級獎勵
江蘇省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 朱慶元:《江蘇省節約用水條例》明確地提出來,要把非常規水源應納入水資源的統一配置。像雨水、再生水、礦坑水,還有淡化利用的海水,都是我們可利用的非常規水源。我們鼓勵企業開發使用非常規水源的相關技術,發展包括海水淡化在內的產業。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 戚玉松:目前我省節水和水處理產業基礎較好,創新能力較強,產業規模在全國是領先的。省工信廳聚焦技術攻關,支持企業開展節水關鍵技術攻關。聚焦企業培育,支持培育一批節水的骨幹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掌握類似淡化海水這樣的先進技術的企業,可優先推薦入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最高獲得百萬級獎勵。
城鎮節水降損
「水十條」:
公共管網滲漏率控制在10%以下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 陳浩東:「國家水十條」要求到2020年底,城市公共供水管網的滲漏率要控制在10%以下。從行業來講有以下五個方面可以去開展工作:
第一個,對於新建的城市供水管網,要選好管材、把好質量,讓它全生命周期都能夠很好地運行不漏。第二個是對現有的城市老舊的供水管網要進行改造,老舊供水管網一般是50年以上。第三個是把供水單元進行劃小,然後進行核算,看哪個片區有可能存在漏損的問題。還可以鼓勵市民發現漏損來進行舉報。同時供水企業還有專門的檢漏、探漏的隊伍,他們到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如果有漏損的情況,用聲音法或者聲波可以來探測管網漏損的點,來及時修復。雨水利用是節水型城市創建裡一個重要環節。江蘇重點是通過海綿城市的建設,來加強對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蘇州崑山作為省級海綿城市試點,在城市的道路、小區、廣場建了很多的海綿設施。
硬核政策促節水
新建小區須配套雨水設施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 陳浩東:《江蘇省綠色建築管理條例》對新建小區雨水收集利用有明確的要求,也就是建築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新建小區都要同步開展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同時,在新建項目過程當中還必須把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貫穿到新建小區裡,通過建設植草溝、雨水花園、屋頂花園和雨水收集罐來加強雨水的收集利用。下一步,我們要把所有的城市建設項目,把海綿城市理念要落實進去。
創建節水型高校
引入「合同節水」 破解校園節水難題
江蘇省水利廳黨組成員、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 鄭在洲:大學校園內人員集中,用水量大,用水結構比較複雜。江蘇省一直重視高校節水,尤其是從2006年開始就在全省創建節水型高校,主要是通過對校園的節水器具的使用,對校園管網的改造,尤其是對學生宿舍和浴室安裝智能型的節水計量控制的設施,另外還對校園的雨水和中水等非常規水源進行使用。
節水型高校創建設施的途徑有兩個,一種是學校自己組織、自己拿錢,第二種是通過市場機制引進第三方來對高校校園進行節水。
推廣「合同節水」
助力高校節水增效
江蘇省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 朱慶元:江蘇開創了高校「合同節水」模式。以試點單位常州工學院為例,該校和常電股份籤訂節水合同,由常電股份全額投入資金和技術,幫助學校進行節水改造。根據合同的約定,要保證改造之後年用水量低於確定的年基準水耗。如果實際用水量比基準水耗少,減少的這部分水費算作節水收益,由常州工學院和常電股份按比例分成,通過合同節水,常州工學院預計每年節水量可達12萬噸。
看清水效標識
購買節水型產品
江蘇省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 朱慶元:2017年的時候國家頒布了《水效標識管理辦法》,我們購買節水用品的時候可以看一看節水的標識。水效標識類似能效標識,每一個小水滴就代表了一個級別,1級和2級就表示這個產品是節水型產品。大家以後購買水產品的時候儘量購買節水型產品。
完善體系 創新機制
五方面謀劃江蘇節水新藍圖
江蘇省水利廳黨組成員、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 鄭在洲:江蘇的節水工作如何走得更遠,主要可以從五個方面進行著力:
第一,加強頂層設計、堅持行政推動。進一步完善節水的組織體系、目標體系、責任體系、考核體系、標準體系。第二個方面就是要加強用水強度和總量控制,堅持剛性約束。第三個方面要加強機制創新,進行市場引領。比如說建立健全水價機制,建立差別水價、階梯水價。比如說建立財稅機制,對節水型的單位進行財政的獎補。比如說建立融資機制,引進和鼓勵金融資本和社會資金來進行節水。第四個方面著力就是要加強示範創建,堅持示範引領。我們要不斷地建設節水型的機關、節水型的學校、節水型的單位,以及節水型的企業。第五個方面著力就是要加強節水宣傳,形成全社會節水的「好氛圍」。詳細報導請關注 江蘇公共·新聞頻道《黃金時間》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 劉洋
編輯 / 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