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名小吃——豆腐腦的做法教程!又名豆花、豆腐花,附詳細配比

2020-12-15 公子袁Y

本文為作者原創,抄襲必究!

豆腐腦,是一種貫穿南北的名小吃,起源於安徽淮南的八公山,據說還有一個有趣的小典故,感興趣的朋友,可自行百度。

它的口味分甜、鹹,還有人喜歡吃酸辣或者原味的,並且豆腐腦的營養價值也極高,有著「植物肉」的美譽,研究證明、吸收率可達95%以上,適合各類人群食用。我與豆腦的結緣,正是懷大寶之時,每每路過那家早餐店,必點一份滷汁豆腦,後來月子裡著實嘴饞,老公特地跑去向店主討教了一二,鑽研透了,還經常做給孩子吃。現在我要把這個做法教程分享給更多的人(文章結尾處,附有食材配比,和注意事項),做法如下:

1、稱100克的黃豆,倒入溫水中泡3到4小時!(倒入的水,是幹黃豆的三倍,這樣才能泡發的更均勻,每一顆都吸飽水份)

2、大概泡成這個狀態就可以了

3、將泡好的黃豆倒入料理機中,添加1000毫升的清水,打成豆漿

4、把打好的豆漿倒入乾淨的紗布裡,過濾豆渣(記得在紗布下面放一個乾淨的容器,盛放過濾好的豆漿)

5、來回過濾兩次,這樣可以使豆腦更細膩(當然,如果豆漿裡有渣渣,是做不成豆腦的)

6、過濾好後,直接將豆漿倒入鍋中,大火煮開

7、煮至80度左右,會有一種假開的現象,此刻翻滾得厲害,要改小火熬煮 ,並且勺子要頻繁地攪動,不然會漫出來

8、繼續熬煮五分鐘,中途記得把表面的浮沫撈掉。(浮沫裡含有大量的嘌呤,食用過量會使尿酸升高,從而引發痛風)

9、準備葡萄糖酸內酯2.2克,加入少許清水化開備用(可以在網上買豆腐王的內酯,會送一個小量勺(如圖),一勺等於1克)

10、煮好、關火,冷卻到80度至90度,再倒入裝有內脂的容器裡,蓋上鍋蓋或保鮮膜,靜至10到15分鐘,中途不要打開(關火後,千萬不能直接倒入,必須冷卻幾分鐘)

時間到,吃一口,真的非常嫩滑、香潤爽口,再加入自製滷汁或者沙湯,美味更上一層樓。

溫馨小貼士:

a、黃金比例是,1斤黃豆:10斤水:11克內脂,不要擅自調動呦,不然豆腦會變酸變老,或者不成形。

b、冬天,要把內脂和豆漿倒進保溫桶裡,電飯鍋也行,不然溫度下降得快(80°——90°最佳),不會成形

c、喜歡吃辣的,可以加些辣椒油;喜歡吃甜的,可以加白糖和紅蜜豆,但絕不能加蜂蜜哦,相剋

d、如果你不會做滷汁和沙湯,請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

如果你也熱愛美食,請關注我,每天更新美味食譜,歡迎點讚+收藏!

本文為作者原創,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豆花是什麼 和豆腐腦有什麼區別?
    豆腐花,也叫豆花,是一道很有名的特色傳統小吃。一般用黃豆製成,個別的會用豌豆、蠶豆等豆類製作。除了在街邊的早餐店有售之外,現在很多甜品店甚至茶飲店都有售,臺灣的冷飲店必有的產品,豐富品類之外還能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需求。豆花製作須先將黃豆浸泡,依品種或個人喜好約4至8小時不等,等黃豆吸飽水分後再加以打漿、濾渣、煮滾,復降溫至90℃。
  • 豆腐腦的做法和配方,豆腐腦製作教程
    其中,白醋跟豆漿反應太快,很難大片凝結,點出的豆腐花持水率太低,壓成豆腐沒問題,但不能做成豆腐腦,反正我試驗過很多次,每次都以失敗告終。其他東西都能把豆漿做成豆腐腦,但各有缺點:葡萄糖酸內酯,這東西最簡單。
  • 豆腐花還是豆腐腦?鹹還是甜?看看這三個城市!
    首先小編要說說豆腐花和豆腐腦的區別,這麼說吧,首先是豆漿,比豆漿凝固點的是豆花,更凝固點的是豆腐腦,再凝固點是豆腐了。我們都知道關於豆腐花豆腐腦南北一直都有個鹹甜之爭,那麼到底鹹是怎樣的,甜又是怎樣的呢?
  • 又滑又嫩的豆腐花讓人愛到無法自拔,附上製作豆腐花的教程
    豆腐花By 心曲之旅上個星期天,做了豆腐花和涼皮,因為夏天已悄悄來臨。 豆腐花也叫豆腐腦,豆花,是利用大豆蛋白製成的高級營養品。人體對其吸收率可達92—98%,豆腐腦除含蛋白質外,還可為人體生理活動提供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以石膏或者內酯為凝固劑時,出品率高(出品率可達1即一份豆漿出一份豆腐腦),鈣含量豐富,可滿足人體對鈣的需求,對預防軟骨病及牙齒發育不良等疾病有一定的功效。 在我的老家,一般是豆腐花淋上熬製好的白糖水,一口喝下去,又甜又涼爽。而這次做的是鹹鮮味,這是小孩特定吩咐的,我一般做菜,以捧場人的口味為主。
  • 舌尖上的中國:豆腐腦,是一道著名的中式傳統小吃
    豆腐腦一道著名的中式傳統小吃,常與豆腐花、豆花混用,依據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愛鹹食,而南方則偏愛甜味,亦有地區如四川等喜愛麻辣口味。 豆腐腦和豆花都是做豆腐的中間產物,成分上並沒有太大區別。豆腐腦是最先出來的,比較軟嫩,用筷子難以夾起,需用湯勺盛用;等到豆腐腦再凝固一點,就是豆花,與豆腐腦相比口感凝滑;豆花放入模具裡面壓實更加凝固之後就是豆腐了。 豆腐腦雖與豆腐是同一家族,但又有區別。豆腐是凝固體,豆腐腦是半凝固的流汁。
  • 傳統早餐豆腐腦傳承為兩個流派 究竟哪一方更受歡迎
    香港大嶼山的「山水豆腐花」豆腐腦豆腐腦,又稱豆花、豆腐花,是由黃豆漿絮凝後形成口感近似於的果凍或布丁狀食品,質地上比豆腐嫩軟,是一種常見小吃各地對其稱謂略有不同,中國北方多稱豆腐腦,南方多稱豆花或豆腐花,但在部分地區也有其他稱謂。傳統的製作方法,豆花多使用可食用性的石膏粉或滷水凝結,在口感上因製程技術,容易有明顯的顆粒感。現在多使用新型絮凝劑,成功率較高、口感更細膩。
  • 豆腐花入口即化,嫩滑無比,是一道傳統的美味小吃,簡單易學
    豆腐花是一道傳統的美味,從小到大最愛吃的一種甜品,入口即化,嫩滑無比,做法也不難,掌握好豆漿的量和內酯的量,還有豆漿的溫度,以上三點是關鍵呢。美味的豆花自己就可以製作哦。豆腐腦一道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常與豆腐花、豆花混用,依據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愛鹹食,而南方則偏愛甜味,亦有地區如四川等喜愛酸辣口味。豆腐腦和豆花都是做豆腐的中間產物,成分上並沒有太大區別。
  • 鄉情散文:說說豆腐花
    攤主阿嫂將雪白嫩滑、升騰著熱氣的豆腐花舀進青花瓷碗,根據個人的口味差異,倒入適量事先用香料熬製的醬油,一樣一樣放入香菜、小蔥、榨菜絲、紫菜和蝦皮等拌料,滴上兩滴手工榨的芝麻油。一碗熱騰騰鮮香濃鬱的鹹豆腐花只要五塊錢,嘗一口,不鹹不淡剛剛好。豆腐花本身沒什麼味道,非常嫩。吃完以後唇齒之間,可以感受到一絲若有若無的黃豆醇香。吃不飽肚子,卻飽了口福。
  • 鄉情散文:閒說豆腐花
    攤主阿嫂將雪白嫩滑、升騰著熱氣的豆腐花舀進青花瓷碗,根據個人的口味差異,倒入適量事先用香料熬製的醬油,一樣一樣放入香菜、小蔥、榨菜絲、紫菜和蝦皮等拌料,滴上兩滴手工榨的芝麻油。一碗熱騰騰鮮香濃鬱的鹹豆腐花只要五塊錢,嘗一口,不鹹不淡剛剛好。豆腐花本身沒什麼味道,非常嫩。吃完以後唇齒之間,可以感受到一絲若有若無的黃豆醇香。吃不飽肚子,卻飽了口福。
  • 傳統的豆腐花,可甜可辣,口味多樣
    豆腐花這是一種用非常軟豆腐製作的中國小吃。它也被稱為豆腐布丁和大豆布丁。豆腐花其實是一種柔軟的絲質豆腐的絲絨布丁,傳統上用紅糖糖漿調味豆腐是起源於西漢時期的古代中國。中國人根據自己的口味來開發和豐富豆腐菜餚的配方,如麻婆豆腐、臭豆腐、醃豆腐、蒸豆腐、不凍豆腐布丁等。
  • 四川小吃-樂山豆腐腦-樂山豆腐腦的做法及原料配方
  • 【星精彩】新加坡老伴豆花-別拿我跟豆腐腦相提並論
    好多朋友第一次聽說新加坡老伴豆花的時候,以為是豆腐腦,竟然還問我老伴豆花是甜的,還是鹹的... ...
  • 北方的豆腐腦VS南方的豆花
    很多人都很喜歡吃豆製品,今天咱就來聊一聊北方的豆腐腦與南方的豆花。東北人的早餐以粥、麵食為主。但也不乏有大豆製成的豆製品早餐,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豆腐腦啦!想必大家都猜到了北方的豆腐腦是鹹的。無論是搭配油條還是搭配包子,口感都是相當不錯的。
  • 在家自製又香又嫩的豆花,做法特別簡單,學會再也不用出去買了
    在家自製又香又嫩的豆花,做法特別簡單,學會再也不用出去買了!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喝豆花?其實夠豆花在我們這裡叫做豆腐腦,我們家樓下有一家早餐店,我每天早上都會去下面喝一碗豆腐腦,我喜歡豆腐腦又嫩又香又甜的味道,喝起來特別的細膩,我基本上每天都去那家喝豆腐腦,所以現在我每次一到,老闆娘就會自覺的給我端出來一碗豆腐腦,後來老闆娘把豆腐腦的製作方法也告訴了我,這樣我只要每天早起十分鐘,我就可以自己在家做出來又嫩又甜的豆腐腦了。
  • 豆腐腦怎麼做美味呢?廚師長教你不一樣的做法,出鍋備有味
    豆腐腦可以說是一道著名的傳統小吃,它除了叫豆腐腦之外,還有豆腐花,豆花的稱號,根據每個地區的飲食習慣來說,它的味道都不一樣的。雖然豆腐腦好吃,但很多人一般都是在外面買著吃,其實豆腐腦的製作還算是比較簡單的,只要掌握好配方和技巧就能夠做出好吃可口的豆腐腦,相信也有不少人嘗試過在家自己製作豆腐腦,可做出來的味道總是沒外面的好吃,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教你在家做豆腐腦,配方和技巧都告訴你。
  • 豆花和豆腐腦傻傻分不清
    這豆花和豆腐腦啊,小編那也是傻傻分不清楚啊,但是偶然之間聽老師傅談論過,經過老師傅的口述以及資料的提示,小編整理成文字來與大家一同分享。豆腐腦與豆花製作區別豆花和豆腐腦其實都是製作豆腐的中間物,只是時間先後而已。豆腐腦是屬於現出來的比較嫩,豆腐腦在多等一段時間,多凝固一會就成為豆花啦,畢豆腐腦稍稍勁道一點點。
  • 西安豆腐腦,美味又補腦
    豆腐腦是一道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常與豆腐花、豆花混用,依據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愛鹹食,而南方則偏愛甜味,也有些地區如四川等喜愛酸辣口味。小編就很喜歡早上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腐腦,那柔滑、細膩的口感,吃到肚子裡有一種滿滿的幸福感。讓你正氣滿滿地迎接新的一天!
  • 老師傅教你豆腐腦的製作方法,學會都可以擺攤了,內附滷汁的做法
    豆腐腦一道著名的中式傳統小吃,它就是豆腐花、豆花,依據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愛鹹食,而南方則偏愛甜味,亦有地區如四川等喜愛麻辣口味,豆腐腦雖與豆腐是同一家族,但又有區別。豆腐是凝固體,豆腐腦是半凝固的流汁。橘妹覺得豆腐腦一定要吃鹹的~附上滷汁的做法。
  • 豆腐花
    在故鄉吃的豆腐花,是安定的甜,以至於我心覺天底下的豆腐花都如此,不甜不是豆腐花。去年報考天津的大學,一路向北,才知道甜黨鹹黨的紛爭。 但在天津嘗過的其實叫豆腐腦。起初,我以為它便是北方人眼中的豆腐花,不過是甜鹹有別。後來經有人提醒,才知道二者成分雖無大區別,皆為豆腐的中間產物,但豆腐腦較嫩軟,而豆腐花更凝滑。
  • 豆腐腦,你最愛吃哪裡的?吃甜的還是吃鹹的?丨知味青年
    豆腐腦是我國一道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經常會與豆腐花、豆花混用。因為中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地理形勢複雜,經過5000多年的沉澱,每個地方都有一套自己的飲食文化體系。依據各地口味不同,吃豆腐腦大致可分為北方多愛吃鹹食,而南方則偏愛甜味,而也有像四川等喜愛麻辣口味的。豆腐腦和豆腐花都是做豆腐的中間產物,成分並沒太大的區別。豆腐腦是最先出來的,因為畢竟軟嫩,用筷子很難以夾起,需用湯勺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