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導演竹內亮大有來頭,登上央視的日本人

2021-01-09 騰訊網

作者丨張育

這段時間被華大姐點名讚賞的網絡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刷屏了,製作人兼主持人竹內亮引起中日網友的熱議。其實,竹內亮早在2010年便與中國結緣,此後還娶了中國媳婦,一直生活在中國。竹內亮雖只是一個小小的網絡自媒體主持人,但他的過往經歷卻不簡單。

《後疫情時代》講了什麼

後疫情時代是指新冠肺炎改變了人們的社交方式、飲食習慣、娛樂形態,甚至生活模式,人們不得不面對新的變化,我們就生活在後疫情時代。

紀錄片《後疫情時代》通過對各行業的人士實地走訪來記錄中國在面對疫情後的變化。紀錄片以南京馬拉松錦標賽為片頭,分三章講述三個故事。

第一章名為《沒人了》,介紹中國「以新冠疫情為契機,各行各業加速了無人化的進程」,從蘇州的無人巴士說起,到無人外賣配送車再到無人清掃車,許多行業都在嘗試自動化來減少接觸。

第二章《全民直播》則介紹了疫情期間直播賣貨的興起。為此竹內亮探訪了義烏的電商小鎮,鏡頭記錄了義烏市場人人直播的繁榮景象。

在第三章《「去除」新冠病毒》中,紀錄片分享了中國空氣淨化企業在疫情期間通過技術突破實現銷售額增長的經驗;

第四章《「零感染」的武漢》則通過鏡頭,將聯想武漢工廠的人車間、食堂、宿舍每個環境中的嚴格防疫步驟展現在觀眾眼前。後者在抗疫期間實現職工零感染的難得成績。

據悉,《後疫情時代》於1月1日上線後有不俗的播放量,1月3日更是登上日本雅虎網站首頁。由於紀錄片指從非典型的正面報導,引發了日本網友的熱議,質疑聲與讚美聲都有。在中國從官方到網民都大力稱讚其傳遞了真實情況和真實情感。紀錄片結尾指出,中國能取得防疫成果與經濟復甦,是14億人共同努力的回報。

竹內亮

竹內亮(たけうち りょう ),日籍紀錄片導演,出生於千葉縣我孫子市,現居南京市。

來中國前,竹內亮為日本NHK、東京電視臺等知名媒體拍攝紀錄片,作為總導演,拍攝了近50部電視紀錄片,主要是以中國的主題為主的日本國外的內容。獲獎無數,是名副其實的大導演。

2010年,能熟練使用中文的竹內亮因為拍攝《長江天地大紀行》而有機會近距離了解了中國,並結識了中國太太。在《長江天地大紀行》中,旅人中日混血阿部力和導演竹內亮一起來到中國,沿著長江進行了一次6300公裡的旅行,記錄沿途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本片於2011年在日本NHK電視臺播出。其後二人合作了《我住在這裡的理由》,相信不少人都看過吧。

如同導演的紀錄片注重關注積極正面的世界一樣,竹內亮也是陽光爽朗的性格。這當然離不開家庭的環境。父親注重培養小孩的獨立性格,「20歲後從家裡搬出去」,這樣的教導令竹內亮影響深刻。紀錄片《我住在這裡的理由》裡,父親抱怨年輕時的竹內亮喜歡把女友帶回家,但最後都不結婚。直到找到了現在的中國太太,竹內亮才收住了心。也許真實才是竹內亮帶給觀眾最直觀的感覺吧!

相關焦點

  • 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發中日網友熱議並有...
    《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發中日網友熱議,在各類媒體平臺上有著不俗的播放量。在各界高度重視增進中日相互了解背景下,請問你對該片有何評價?華春瑩:我也看了這部片子,並注意到這是竹內亮導演繼《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之後,一年之內拍攝的又一部以中國抗疫為主題的紀錄片力作。該片以南京馬拉松比賽、無人配送和網絡直播等為切入點,真實記錄了中國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並指出「眼下中國能夠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是對14億人共同努力的回報。」
  • 日本導演記錄中國「後疫情時代」,日本網友這反應……
    「眼下中國能夠同時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是對14億人共同努力的回報,絕不只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我知道你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在紀錄片《後疫情時代》中,日本導演竹內亮通過自己的視角,將「一邊把病毒控制好,一邊推動經濟發展」狀態的中國真實地展示在世界面前。該片於1月1日上線後,1月3日登上日本影響力最大的雅虎網站首頁,引發了日本網友的熱議。
  • 被華春瑩點讚的日本導演竹內亮:用心講述真實的中國故事
    紀錄片《後疫情時代》  近日,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發中日網友熱議,並被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點讚。華春瑩表示,該片真實記錄了中國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中方對竹內亮導演不帶偏見地、真實地記錄中國走過的這段非凡歷程表示讚賞。  華春瑩點讚日本導演竹內亮  竹內亮,日籍紀錄片導演,現居江蘇省南京市。原在日本紀錄片製作公司工作,拍過很多NHK電視臺的紀錄片。
  • 日本導演拍攝中國「後疫情時代」,日本人沸騰了,中方點讚
    據環球網1月6日報導,近日,日本導演竹內亮的新作再次爆紅,這部名為《後疫情時代》的紀錄片將中國「一邊控制疫情,一邊發展經濟」的真實狀態呈現在世人面前。許多日本網友看過紀錄片後,紛紛為中國點讚。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對這部作品表示「讚賞」。
  • 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後疫情時代》引發中日網友熱議,華春瑩:讚賞
    記者問:近日,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發中日網友熱議,在各類媒體平臺上有著不俗的播放量。在各界高度重視增進中日相互了解背景下,請問您對該片有何評價?華春瑩:我認真觀看了這部片子,並注意到這是竹內亮導演繼《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 武漢》之後,一年內拍攝的又一部以中國抗疫為主題的紀錄片力作。
  • 乘風破浪的2020——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的中國又一年
    11月27日,該片導演竹內亮受邀在南京大學演講時說:「因為很多日本人不相信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得到控制,我才想到把真實的武漢拍下來,這就是當時拍這部片子的初衷。」 竹內亮,42歲,日本千葉縣人,紀錄片導演。
  • 日本導演竹內亮: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電 題:日本導演竹內亮: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中新社記者 馬海燕「眼下中國能夠同時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是對14億人共同努力的回報,絕不只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我知道你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
  • 日本導演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熱議 外交部:讚賞!望媒體用眼用心...
    近日,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發中日網友熱議,在各類媒體平臺上有著不俗的播放量。在今天(6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我認真觀看了這部片子,並注意到這是竹內亮導演繼《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之後,一年內拍攝的又一部以中國抗疫為主題的紀錄片力作。該片以南京馬拉松比賽、無人配送、網絡直播等為切入點,真實記錄了中國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並指出「眼下中國能夠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是對14億人共同努力的回報。」
  • 日本網友不信我拍的中國抗疫片?導演竹內亮獨家回應來了!
    補壹刀為民族復興鼓與呼,與中國崛起共榮辱編者按:1月1日,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新紀錄片《後疫情時代》上線,這是竹內亮繼《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之後的又一新作。該片通過竹內亮本人的視角,分享中國在「後疫情時代」的防疫經驗,真實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一邊把病毒控制好,一邊推動經濟發展的狀態」。1月3日,該片登上日本影響力最大的雅虎網站首頁,卻引發日本網友熱議。
  • 日本導演竹內亮:用鏡頭把中國的經驗傳遞給全世界
    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是一位生活在江蘇南京的日本人竹內亮。作為中國戰「疫」的親歷者,竹內亮希望用鏡頭把中國的經驗和做法,傳遞給全世界。  「我是竹內亮,來自日本的千葉縣,我現在住在南京,做紀錄片的導演。」  因為拍攝了很多和中國有關的短紀錄片,竹內亮在中國和海外有一大批粉絲。
  • 訪日本導演竹內亮:中國人將「危機」轉化為「新機」的能力和速度...
    ,發言人華春瑩為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點讚。隨後,該話題迅速登上新浪微博熱搜第二名。《後疫情時代》以南京馬拉松比賽、無人配送、網絡直播等為切入點,真實記錄了中國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該片是竹內亮導演繼《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之後,拍攝的又一部「中國抗疫」主題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於今年元旦上線,目前在海內外各大媒體平臺都有不俗的播放量,1月3日還登上日本影響力最大的雅虎網站首頁。
  • 日導演在華拍「後疫情時代紀錄片」供日本學習,日網友又羨慕又酸
    日導演在華拍攝紀錄片供日本學習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國便遭受了嚴重程度不一的衝擊和影響。儘管中國於疫情初期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貢獻,卻被一些國家在疫情問題上造謠抹黑。然而,事實勝於雄辯,中國在疫情管控和防治工作上的成功是世界有目共睹的。
  • 日本導演拍攝中國《後疫情時代》,紀錄片火爆外網,引爆中日輿論
    ,對此中國方面已經多次對此表示了抗議,不過你始終是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因此最近日本導演拍攝中國《後疫情時代》,紀錄片就火爆了外網,並引爆中日輿論,同時其也告訴了世界,許多中國的真相。  從南京到武漢,日本導演還原一個真實的中國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最新的一部講述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最近上線了日本的雅虎網站,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導演此前還拍過《南京抗疫現場》
  • 日本導演竹內亮的「非典型」中國紀實
    7年前,竹內亮攜妻兒從日本移居南京,以獨特的形式創作「非典型紀錄片」。5年裡他幾乎走遍了中國,堅持每周一更,拍攝住在中國的日本人以及住在日本的中國人,記錄下一個活著的中國、百種不設限的人生。時隔半年,他再次將鏡頭對準重振中的武漢和武漢人,新作即將與觀眾見面。半個多月前,日本導演竹內亮再次來到武漢,在街頭隨機採訪50多位武漢人,聊大家在2020年的得失。
  • 這才是中國的後疫情時代!日本導演正義發聲,給西方一記響亮耳光
    就在美國對中國的抗疫成就不斷抹黑之時,一位日本導演站了出來,通過拍攝疫情之後最真實的中國,來為中國洗刷了那些不白之冤。日本導演紀錄中國的「後疫情時代」2020年,「抗疫」成了貫穿我們一整年的詞彙,中國雖然是率先暴發新冠疫情的國家,但是卻用最快的速度走了出來,同時也書寫下這隻屬於中國的「抗疫史詩」。中國不僅在在本國抗擊疫情上表現出眾,還為世界抗疫做出了巨大貢獻。
  • 日本導演的《後疫情時代》為何引發廣泛共鳴
    最近,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在中日兩國引起熱烈反響。紀錄片如實呈現中國社會一邊防控疫情,一邊有序復工復產等情況,引發中國網友深深共鳴和紛紛點讚。很長時間以來,尤其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利用自己掌握的話語權,極力歪曲和抹黑中國,企圖誤導國際輿論。
  • 《後疫情時代》獲外交部發言人點讚,探尋背後中國力量的身影
    1月3日,《後疫情時代》登上日本最大網際網路站雅虎首頁,同日雅虎日本的臉書首頁也發布了這則新聞,提到了中國「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的現狀,引發日本網友廣泛關注和熱議。——竹內亮 在此次新上線的《後疫情時代》中,竹內亮把目光轉向後疫情時代的企業發展,探訪南京天加、杭州阿里巴巴、武漢聯想等企業和個人在「後疫情時代」做出的應對,透過鏡頭展現中國抗疫的真實情況和經濟快速恢復的現狀。
  • 這才是中國的「後疫情時代」!日本導演大讚中國,給西方上了一課
    撰文:Daydreamer近期的日本演竹內亮用自己的視角對中國控制疫情的真實情況進行了記錄,成為日本網絡上一個大亮點。該紀錄片叫做《後疫情時代》,已經在2021年元旦在日本的各大網站推出,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 日本導演竹內亮:「我是『南京大蘿蔔』」(圖)
    竹內亮回憶說,「很多中國人對日本的看法可能還停留在上個世紀。」  於是,竹內亮有了拍攝一部向中國人介紹當下日本的紀錄片的想法。「把日本的文化、社會生活介紹給中國人。」而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做向日本介紹中國的工作。  「我不喜歡口頭上的中日友好。」竹內亮眉頭緊蹙,努力用中文表達著他的想法,「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才能建立友好」。
  • 去武漢並非為尋找英雄,導演竹內亮講述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
    這是旅居中國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拍攝《好久不見,武漢》的目的。隨著武漢的解封和世界其他地區疫情的嚴重,人們對武漢的關注度逐漸減弱,如果信息得不到更新,武漢將給人們留下一個「危險城市」的印象。武漢,一座中國中部內陸城市,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而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