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張育
這段時間被華大姐點名讚賞的網絡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刷屏了,製作人兼主持人竹內亮引起中日網友的熱議。其實,竹內亮早在2010年便與中國結緣,此後還娶了中國媳婦,一直生活在中國。竹內亮雖只是一個小小的網絡自媒體主持人,但他的過往經歷卻不簡單。
《後疫情時代》講了什麼
後疫情時代是指新冠肺炎改變了人們的社交方式、飲食習慣、娛樂形態,甚至生活模式,人們不得不面對新的變化,我們就生活在後疫情時代。
紀錄片《後疫情時代》通過對各行業的人士實地走訪來記錄中國在面對疫情後的變化。紀錄片以南京馬拉松錦標賽為片頭,分三章講述三個故事。
第一章名為《沒人了》,介紹中國「以新冠疫情為契機,各行各業加速了無人化的進程」,從蘇州的無人巴士說起,到無人外賣配送車再到無人清掃車,許多行業都在嘗試自動化來減少接觸。
第二章《全民直播》則介紹了疫情期間直播賣貨的興起。為此竹內亮探訪了義烏的電商小鎮,鏡頭記錄了義烏市場人人直播的繁榮景象。
在第三章《「去除」新冠病毒》中,紀錄片分享了中國空氣淨化企業在疫情期間通過技術突破實現銷售額增長的經驗;
第四章《「零感染」的武漢》則通過鏡頭,將聯想武漢工廠的人車間、食堂、宿舍每個環境中的嚴格防疫步驟展現在觀眾眼前。後者在抗疫期間實現職工零感染的難得成績。
據悉,《後疫情時代》於1月1日上線後有不俗的播放量,1月3日更是登上日本雅虎網站首頁。由於紀錄片指從非典型的正面報導,引發了日本網友的熱議,質疑聲與讚美聲都有。在中國從官方到網民都大力稱讚其傳遞了真實情況和真實情感。紀錄片結尾指出,中國能取得防疫成果與經濟復甦,是14億人共同努力的回報。
竹內亮
竹內亮(たけうち りょう ),日籍紀錄片導演,出生於千葉縣我孫子市,現居南京市。
來中國前,竹內亮為日本NHK、東京電視臺等知名媒體拍攝紀錄片,作為總導演,拍攝了近50部電視紀錄片,主要是以中國的主題為主的日本國外的內容。獲獎無數,是名副其實的大導演。
2010年,能熟練使用中文的竹內亮因為拍攝《長江天地大紀行》而有機會近距離了解了中國,並結識了中國太太。在《長江天地大紀行》中,旅人中日混血阿部力和導演竹內亮一起來到中國,沿著長江進行了一次6300公裡的旅行,記錄沿途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本片於2011年在日本NHK電視臺播出。其後二人合作了《我住在這裡的理由》,相信不少人都看過吧。
如同導演的紀錄片注重關注積極正面的世界一樣,竹內亮也是陽光爽朗的性格。這當然離不開家庭的環境。父親注重培養小孩的獨立性格,「20歲後從家裡搬出去」,這樣的教導令竹內亮影響深刻。紀錄片《我住在這裡的理由》裡,父親抱怨年輕時的竹內亮喜歡把女友帶回家,但最後都不結婚。直到找到了現在的中國太太,竹內亮才收住了心。也許真實才是竹內亮帶給觀眾最直觀的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