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導演竹內亮:用鏡頭把中國的經驗傳遞給全世界

2020-12-25 中國僑網

日本導演竹內亮:用鏡頭把中國的經驗傳遞給全世界

2020年03月27日 16:08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參與互動

  日本導演竹內亮:我想把中國的防疫措施拍給日本和全世界看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琳):最近,一部記錄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紀錄片《南京抗疫現場》「火」遍網絡。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是一位生活在江蘇南京的日本人竹內亮。作為中國戰「疫」的親歷者,竹內亮希望用鏡頭把中國的經驗和做法,傳遞給全世界。

  「我是竹內亮,來自日本的千葉縣,我現在住在南京,做紀錄片的導演。」

  因為拍攝了很多和中國有關的短紀錄片,竹內亮在中國和海外有一大批粉絲。但是讓他感到意外的是,這次講述中國抗疫的短紀錄片《南京抗疫現場》,會產生這麼大的反響,「我住在南京,(所以)拍了自己身邊的防疫措施,比如上地鐵的時候、去餐廳的時候有什麼樣的防疫措施等等。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火起來了。」

  《南京抗疫現場》是一部10分鐘的短片。鏡頭裡濃縮了南京的社區、公司、快餐店、地鐵站等各種場景的防疫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竹內亮一直在關注著日本的疫情發展,思考著自己能為祖國做點什麼,「當時我天天看日本的新聞報導,日本每天新增感染者。我看著特別著急,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考慮了一下,突然想到南京的防疫措施確實不錯,所以我想把它分享給日本人。」

  竹內亮說,因為著急,平時需要花三個星期左右才能製作出來的一部紀錄片,這次只花了三天。

  3月初,《南京抗疫現場》日語版登上了雅虎首頁。幾乎所有的日本電視臺都轉載了這個視頻。竹內亮說:「網友的反饋基本上都是差不多:驚訝、沒想到。他們也知道中國的疫情開始緩和了,新增感染者也慢慢減少了,但完全不知道背後的故事。所以日本網友說,原來中國的疫情能控制下來,原因是有這麼嚴格的防疫措施。」

  如今,《南京抗疫現場》已經在海外網絡上推出了11個語種版本,竹內亮也因此成為義大利、俄羅斯、英國等多個國家媒體爭相報導的對象。

  除了《南京抗疫現場》,竹內亮還製作了《我們的「疫」天》等短紀錄片。竹內亮說,想通過片子,向全世界展示在這場戰「疫」中每一個中國人的努力,「我想表達的意思是,這次全中國的老百姓都努力了,才能使得現在整個中國的疫情越來越緩和。每一個人的素材都讓我感動,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節目結尾放的一個湖北女孩的一句話。她說,『我們受過的苦,不想讓他們再受』。所以這個視頻我不僅是給中國人看,更是要給全世界人看。」

  竹內亮說,中國人在這場戰「疫」中表現出來的團結讓他驚訝和感動。特別是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不顧自己的安危,只為挽救更多人的生命。「醫務工作者真的非常的讓我感動。我們專門採訪了武漢一線的醫生們,還有護士,想把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在現場做治療學到的經驗、一些知識分享給全世界。」

  七年前,竹內亮和中國妻子開始定居南京。也是從那時起,他的代表作《我住在這裡的理由》正式開拍。

  這些紀錄片大多聚焦生活在日本的中國人和生活在中國的日本人。如今已推出200多集,但是竹內亮並沒有打算停下腳步。竹內亮說:「《我住在這裡的理由》會一直拍下去。因為我們的初衷沒有什麼變。這個初衷是把中國的文化傳達給日本人,然後把日本的文化傳達給中國人。疫情結束了之後,我第一個想做的事情是去武漢,拍《我住在這裡的理由》武漢系列,還想在武漢辦粉絲見面會。」

相關焦點

  • 日本導演竹內亮的「非典型」中國紀實
    竹內亮(右二)在黎黃陂路街頭工作。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武漢成為全世界紀錄片創作者的聚焦之處。在難以計數的作品裡,日本導演竹內亮的《好久不見,武漢》脫穎而出成為「爆款」,並被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點讚。
  • 乘風破浪的2020——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的中國又一年
    今年年初,一部《好久不見,武漢》在網絡爆紅,讓眾多日本網友感嘆「我想去武漢看看。」 11月27日,該片導演竹內亮受邀在南京大學演講時說:「因為很多日本人不相信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得到控制,我才想到把真實的武漢拍下來,這就是當時拍這部片子的初衷。」 竹內亮,42歲,日本千葉縣人,紀錄片導演。
  • 被華春瑩點讚的日本導演竹內亮:用心講述真實的中國故事
    華春瑩表示,該片真實記錄了中國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中方對竹內亮導演不帶偏見地、真實地記錄中國走過的這段非凡歷程表示讚賞。  華春瑩點讚日本導演竹內亮  竹內亮,日籍紀錄片導演,現居江蘇省南京市。原在日本紀錄片製作公司工作,拍過很多NHK電視臺的紀錄片。
  • 《後疫情時代》的導演竹內亮大有來頭,登上央視的日本人
    作者丨張育 這段時間被華大姐點名讚賞的網絡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刷屏了,製作人兼主持人竹內亮引起中日網友的熱議。其實,竹內亮早在2010年便與中國結緣,此後還娶了中國媳婦,一直生活在中國。竹內亮雖只是一個小小的網絡自媒體主持人,但他的過往經歷卻不簡單。
  • 日本導演竹內亮: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電 題:日本導演竹內亮: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中新社記者 馬海燕「眼下中國能夠同時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是對14億人共同努力的回報,絕不只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我知道你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
  • 訪日本導演竹內亮:中國人將「危機」轉化為「新機」的能力和速度...
    ,發言人華春瑩為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點讚。把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驗分享給世界問:您拍攝《後疫情時代》這部紀錄片的初衷是什麼?竹內亮:大家都知道,中國是去年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GDP正增長的國家。這些報導日本人都從新聞中知道了,但是這只是表面的數字,他們並不了解這背後的故事。其實現在日本的疫情很嚴重,從1月7日開始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就相當於「封城」,但還沒到「封城」的程度。
  • 日本導演竹內亮:「我是『南京大蘿蔔』」(圖)
    竹內亮回憶說,「很多中國人對日本的看法可能還停留在上個世紀。」  於是,竹內亮有了拍攝一部向中國人介紹當下日本的紀錄片的想法。「把日本的文化、社會生活介紹給中國人。」而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做向日本介紹中國的工作。  「我不喜歡口頭上的中日友好。」竹內亮眉頭緊蹙,努力用中文表達著他的想法,「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才能建立友好」。
  • 日本紀錄片導演:拍攝真實有趣的中國是我的初心
    定居南京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十幾年前因為拍攝紀錄片認識了他現在的妻子,也開啟了他的中國情緣。從那時起,他開始以外國人的視角拍攝中國,帶著「你住在這裡的理由是什麼」這樣的好奇心,記錄下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和動人的瞬間。今年,他因為拍攝《好久不見,武漢》等疫情紀錄片走紅。「想把真實的中國拍給全世界看」是他的初衷,也是他最想做的事情。
  • 「我的爸爸是《南京抗疫現場》導演竹內亮」
    在這篇真摯淳樸的小文章裡,記者發現,趙純作文裡出現的「爸爸」,正是最近因為拍攝《南京抗疫現場》而火爆網絡的紀錄片導演竹內亮。這位在華日本人,用真實客觀的鏡頭把中國抗疫經驗和做法,傳遞給了世界。  近日記者通過電話,採訪了在南京家中的趙純和他的爸爸竹內亮。
  • 導演竹內亮:很窮的「假日本人」在中國,拍了部高分紀錄片
    日本導演竹內亮率先熱場。他斜戴黑色鴨舌帽,內穿粉紅衛衣,外套黃色外套,搭一條黑色休閒褲,用日本口音唱起了嘻哈歌手Bridge的《老大》。趙萍起初不太同意,他們在日本有不錯的工作,買了房,兒子上了保育園。回到中國,尤其是回到南京後,未必會找到滿意的工作。竹內亮的父親也反對。他覺得兒子太年輕,作為導演,經驗很少。他告訴兒子如果想去中國,先在日本闖出名氣再說。竹內亮覺得父親說得有道理。
  • 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發中日網友熱議並有...
    《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發中日網友熱議,在各類媒體平臺上有著不俗的播放量。在各界高度重視增進中日相互了解背景下,請問你對該片有何評價?華春瑩:我也看了這部片子,並注意到這是竹內亮導演繼《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之後,一年之內拍攝的又一部以中國抗疫為主題的紀錄片力作。該片以南京馬拉松比賽、無人配送和網絡直播等為切入點,真實記錄了中國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並指出「眼下中國能夠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是對14億人共同努力的回報。」
  • 日本網友不信我拍的中國抗疫片?導演竹內亮獨家回應來了!
    補壹刀為民族復興鼓與呼,與中國崛起共榮辱編者按:1月1日,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新紀錄片《後疫情時代》上線,這是竹內亮繼《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之後的又一新作。該片通過竹內亮本人的視角,分享中國在「後疫情時代」的防疫經驗,真實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一邊把病毒控制好,一邊推動經濟發展的狀態」。1月3日,該片登上日本影響力最大的雅虎網站首頁,卻引發日本網友熱議。
  • 走紅中日的「抗疫日記」背後:日本人竹內亮住在南京的理由
    中新網南京3月21日電 題:走紅中日的「抗疫日記」背後:日本人竹內亮住在南京的理由記者 申冉 葛勇在半空盤旋著提醒市民保持距離的無人機、一人一桌吃飯的飯館新規、測量體溫後方可進入的住宅區……成為中國「網紅導演」的日本人竹內亮,在微博上更新了他的最新一部《南京抗疫現場》英文版,立刻就有熱心網友為這段短紀錄片加上了各種語言的字幕
  • 日本導演拍武漢的故事又火了
    2020年,武漢成為全世界紀錄片創作者的聚焦之地。在難以計數的作品裡,日本導演竹內亮的《好久不見,武漢》脫穎而出成為爆款,並被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點讚。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的宣傳海報。受訪者供圖,圖片來源:新華社7年前,竹內亮偕妻兒從日本移居南京,以獨特的形式創作「非典型紀錄片」。
  • 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後疫情時代》引發中日網友熱議,華春瑩:讚賞
    記者問:近日,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發中日網友熱議,在各類媒體平臺上有著不俗的播放量。在各界高度重視增進中日相互了解背景下,請問您對該片有何評價?華春瑩:我認真觀看了這部片子,並注意到這是竹內亮導演繼《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 武漢》之後,一年內拍攝的又一部以中國抗疫為主題的紀錄片力作。
  • 金陵友誼獎獲得者竹內亮:要將這座城市的魅力傳達給全世界
    竹內亮(Takeuchi Ryo),日本籍,南京和之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影視導演。
  • 日本導演記錄中國「後疫情時代」,日本網友這反應……
    「眼下中國能夠同時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是對14億人共同努力的回報,絕不只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我知道你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在紀錄片《後疫情時代》中,日本導演竹內亮通過自己的視角,將「一邊把病毒控制好,一邊推動經濟發展」狀態的中國真實地展示在世界面前。該片於1月1日上線後,1月3日登上日本影響力最大的雅虎網站首頁,引發了日本網友的熱議。
  • 去武漢並非為尋找英雄,導演竹內亮講述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
    中新社·華輿訊 據東方新報報導 「外國人對武漢的了解一直停留在今年2月份,我想把武漢現在真實的樣子告訴給全世界。」這是旅居中國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拍攝《好久不見,武漢》的目的。隨著武漢的解封和世界其他地區疫情的嚴重,人們對武漢的關注度逐漸減弱,如果信息得不到更新,武漢將給人們留下一個「危險城市」的印象。
  • 青花郎帶你見大咖|竹內亮:下個月,我帶日本觀眾認識大涼山
    NHK、東京電視臺等知名媒體拍攝紀錄片的導演竹內亮!11月11日,2020年「金熊貓」國際傳播高峰論壇暨開幕式在四川成都錦江賓館舉行,日籍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在現場接受了觀觀的採訪。「在這個艱難的時期,有的外國人不相信武漢的真實情況,」竹內亮說,「所以我以日本導演的身份,親自去武漢看真實的武漢,然後把這些真實的樣子傳達給全世界,這是我拍武漢的一個初衷。」
  • 央視親自宣傳,外交部點讚:日本導演用10個鏡頭感動了3000萬人
    上線後卻火爆全網,播放量超3000萬的——《好久不見,武漢》它很特殊,特殊在該片是由一位日本人拍攝的。導演名叫竹內亮,是在南京生活了七年的日本人。不僅中文說的非常地道,還娶了一位中國妻子,生了兩個孩子。他拍攝本片的目的是希望大家消除對武漢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