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紅中日的「抗疫日記」背後:日本人竹內亮住在南京的理由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京3月21日電 題:走紅中日的「抗疫日記」背後:日本人竹內亮住在南京的理由

記者 申冉 葛勇

在半空盤旋著提醒市民保持距離的無人機、一人一桌吃飯的飯館新規、測量體溫後方可進入的住宅區……成為中國「網紅導演」的日本人竹內亮,在微博上更新了他的最新一部《南京抗疫現場》英文版,立刻就有熱心網友為這段短紀錄片加上了各種語言的字幕,轉發到各國社交平臺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嚴峻,這部日本人在中國城市拍攝的疫期短片,引來了各國網友成千上萬的熱議和關注。

在短紀錄片《南京抗疫現場》火爆中日兩國網際網路之後,竹內亮和夥伴們已經開始了有關疫情的又一部視頻製作。 葛勇 攝

這位生活在中國南京的日本人,「萬萬沒想到」自己會這樣成為中日兩國、乃至於全球網際網路上的「名人」。因為在日本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部名為《南京抗疫現場》的「抗疫日記」式短紀錄片,幾周來,竹內亮收到了大量來自中、日以及其它各個國家的媒體採訪請求。

竹內亮接受記者專訪。 葛勇 攝

「最高峰時達到一天九家,有採訪要求的我們都會儘量滿足,有視頻轉載需求的我們也免費開放,就是希望更多人能看到這段南京防疫視頻,提高對疫情的警惕和保護好自己。」竹內亮的妻子趙萍告訴記者。

竹內亮的妻子趙萍向記者介紹兩人在南京的創業歷程。 葛勇 攝

這也正是竹內亮和團隊用短短三天拍攝、製作、完成這部短紀錄片的動力,「我實在太著急了。日本的新增感染者每天都在增加,但在我看來,日本政府的防疫措施並沒有到位,日本人的防護意識也不夠,沒有危機感。」竹內亮無奈地說,「我希望日本人能夠看到,真正的中國街頭的疫情防控是什麼樣的。」

竹內亮與南京姑娘趙萍在日本相遇相戀結婚,成為「南京女婿」的他下定了到中國發展的決心。被採訪人供圖

手拿體溫槍的門衛大叔、街頭巷尾的社區志願者、快餐店的無接觸服務、隔離點的工作人員、上網課的老師……竹內亮的鏡頭裡並沒有特別的人物或者地點,「都是身邊最熟悉的場景,因為疫情期間可以去的地方非常有限,能拍攝的只有上下班的路上、常吃飯的館子和一些身邊的人。」

拍攝《南京抗疫現場》的初衷,是希望能夠讓日本人看到中國民眾為抗擊疫情做出的各種努力。被採訪人供圖

「在製作過程中,也沒有添加任何評價或者背景音樂,我希望這是一段不設立場的信息傳遞,供日本人參考。不想有建議『抄作業』的傾向,因為每個國家的情況並不一樣。」竹內亮認為,或許因此,讓這部看起來「簡陋」的短視頻不僅登上了日本雅虎的首頁、幾乎所有日本電視臺的新聞欄目,也受到了數千萬日本網友和觀眾的關注和熱議。

「每天都有來自日本的許多反饋發給我們,大部分反饋都是表示驚訝:在不斷降低至零的感染者數字背後,中國城市做了如此多的細緻工作。但很多日本人也承認,這樣的事日本是做不到的。」竹內亮坦言。

目前,這部日文版抗疫短紀錄片僅僅在中文微博上的瀏覽量就已達一千餘萬,中國網友的點讚數已達到十四萬多。竹內亮和妻子創立的「和之夢文化」製作公司,也因此「火出了圈」。

竹內亮希望一家四口能夠繼續在南京工作、學習和生活。被採訪人供圖

這家於2014年成立,以「夫妻店」起步、目前有20餘名員工的小公司,截至2020年3月19日,已經製作發布了名為《我住在這裡的理由》的短紀錄片200集。這些長度多在十幾分鐘的短視頻,內容大部分聚焦於生活在日本的中國人和生活在中國的日本人,在日本文化和日語學習的中國網友「圈子」裡很受歡迎。2019年底,這個由中國人和日本人組成的小團隊,曾在中國的四個城市舉行了慶祝四周年巡迴粉絲見面會,對未來的發展雄心勃勃。

在最新的視頻裡,更新了中國城市復工的現狀。被採訪人提供視頻截圖

「到中國發展可是我『賭上一生』的冒險。」竹內亮笑道,曾在日本做紀錄片導演的他,在與妻子相戀結婚後不久,就做出「去中國」的決定。儘管家人朋友和妻子都不贊成,儘管在日本的生活「都上了軌道」,可執拗的竹內亮一直沒有放棄這個決定,最終說服了妻子。

2013年,竹內亮和妻子一起來到了妻子的家鄉——南京,「從零開始」創業發展。在這裡,夫妻倆研究了中國的市場,決定從竹內亮過去熟悉的大型電視紀錄片製作,轉向了低成本短紀錄片的嘗試。

七年過去了,竹內亮現在看來,這個決定是成功的,「在中國,短視頻、網絡電視和自媒體的發展是如此迅速,市場是如此巨大,這在日本是難以想像的。」

視頻裡拍攝了南京街頭最普通的防疫場景。被採訪人提供視頻截圖

「這對紀錄片這種冷門的內容來說,也是一個新的機遇和變革。」竹內亮從專業角度,評價了自己的「冒險事業」,「比如這次疫情期間,由於隔離要求,我們線上募集了全世界各地的素人(普通人)拍攝的各種防疫視頻,通過剪輯製作發布。這在傳統紀錄片製作中,是不可能的。但有了今天的拍攝技術和發布平臺,普通人用手機也可以拍攝出精彩漂亮的內容。」

相較於竹內亮的理想化和冒險精神,妻子趙萍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需要考慮更多的生活壓力和公司資金難題,「公司初創時,我們意識到一個零粉絲、零關注的短視頻自媒體,要投入很多資金才可能熬到掙錢的時候。」

疫情防控期間的居家場景,介紹的也是竹內亮自己家中的實際情況。被採訪人提供視頻截圖

儘管如此,丈夫想把真實的日本和中國傳遞給兩國民眾的想法,趙萍從心底是贊同的,「很多年前,我曾在南京主持過一檔電臺節目,專門介紹日本文化和藝能音樂信息。如今看來,我們共同選擇了文化交流的事業,也可以說是命運的安排。」

歷經了五年多的努力,他們的公司已初步實現了「變現」,但疫情的打擊,令不少掙錢的項目都被迫取消了,和所有面臨困境的小企業一樣,「和之夢文化公司」也面臨存亡危機。

夫妻倆坦言,希望這次的出名,能夠挽救這家小小的公司,讓他們的創作初衷能夠繼續下去。正如最新一集《我住在這裡的理由》裡,竹內亮和妻子所堅持的,「有人問我們200集《我住》要結束了嗎?已經沒有什麼素材可以做的了。但我們還是想繼續拍下去。」

「因為我想一直住在南京,在中國生活工作下去。這裡的人們,即使已經拍了七年了,我還是沒有拍膩。南京人對外來人、包括像我這樣的日本人總是很包容、很熱情,在我的鏡頭前也那麼自然和真實,每個人的故事都很特別,我有太多的內容想要去做。」對於未來,竹內亮也有著自己繼續「住在這裡的理由」。(完)

相關焦點

  • 這個日本人拍的中國城市「抗疫日記」,火了!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嚴峻,這部日本人在中國城市拍攝的疫期短片,引來了各國網友成千上萬的熱議和關注。在短紀錄片《南京抗疫現場》火爆中日兩國網際網路之後,竹內亮和夥伴們已經開始了有關疫情的又一部視頻製作。葛勇 攝這位生活在中國南京的日本人,「萬萬沒想到」自己會這樣成為中日兩國、乃至於全球網際網路上的「名人」。
  • 日本導演竹內亮:「我是『南京大蘿蔔』」(圖)
    新華社南京5月31日電(記者李吶 陸華東)竹內亮,住在南京的日本人。他執導製作的中文紀錄片《我住在這裡的理由》在網絡上點擊量過億,而他自己卻諧謔地稱其為「三無產品」——無臺本、無套路、無資金。  這位一頭捲髮、身著淺粉色格子襯衫、深粉色短褲的38歲中年男人,坐在位於南京市中心的工作室,用流利的中文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 被華春瑩點讚的日本導演竹內亮:用心講述真實的中國故事
    2010年從日本來到中國拍攝《長江天地大紀行》,2013年來到南京拍攝《我住在這裡的理由》,2020年拍攝《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2021年發布《後疫情時代》,在國內外各類媒體平臺上獲得極高的關注。
  • 「我的爸爸是《南京抗疫現場》導演竹內亮」
    在這篇真摯淳樸的小文章裡,記者發現,趙純作文裡出現的「爸爸」,正是最近因為拍攝《南京抗疫現場》而火爆網絡的紀錄片導演竹內亮。這位在華日本人,用真實客觀的鏡頭把中國抗疫經驗和做法,傳遞給了世界。  近日記者通過電話,採訪了在南京家中的趙純和他的爸爸竹內亮。
  • 日本導演竹內亮:用鏡頭把中國的經驗傳遞給全世界
    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是一位生活在江蘇南京的日本人竹內亮。作為中國戰「疫」的親歷者,竹內亮希望用鏡頭把中國的經驗和做法,傳遞給全世界。  「我是竹內亮,來自日本的千葉縣,我現在住在南京,做紀錄片的導演。」  因為拍攝了很多和中國有關的短紀錄片,竹內亮在中國和海外有一大批粉絲。
  • 在南京生活的日本人,用10分鐘讓世界人民看到疫情下最真實的中國
    從《我住在這裡的理由》到《南京抗疫現場》。作為一個在南京生活7年的日本紀錄片導演,在疫情期間記錄身邊的抗疫生活令他成為了中日網紅。受新冠疫情影響,雖然日本已經在大力提升口罩的產量來滿足當下的「一罩難求」現狀,但消耗量巨大,供不應求。
  • 拍攝了《南京抗疫現場》的日本導演,疫情記錄依舊在路上
    這些視頻給人展現的不只是日本人與中國人間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也包括中國城市目前的一些防疫現狀白描。在國人看來真實與尋常的背後,寄託的是竹內亮導演對家鄉和其他國家抗疫情形的憂思。在全球疫情依舊嚴峻之際,鈦媒體採訪了竹內亮和他的妻子趙萍,和他們聊了聊疫情期間紀錄片拍攝背後的故事。
  • 乘風破浪的2020——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的中國又一年
    今年年初,一部《好久不見,武漢》在網絡爆紅,讓眾多日本網友感嘆「我想去武漢看看。」 11月27日,該片導演竹內亮受邀在南京大學演講時說:「因為很多日本人不相信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得到控制,我才想到把真實的武漢拍下來,這就是當時拍這部片子的初衷。」 竹內亮,42歲,日本千葉縣人,紀錄片導演。
  • 《後疫情時代》的導演竹內亮大有來頭,登上央視的日本人
    作者丨張育 這段時間被華大姐點名讚賞的網絡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刷屏了,製作人兼主持人竹內亮引起中日網友的熱議。其實,竹內亮早在2010年便與中國結緣,此後還娶了中國媳婦,一直生活在中國。竹內亮雖只是一個小小的網絡自媒體主持人,但他的過往經歷卻不簡單。
  • 日本導演竹內亮的「非典型」中國紀實
    7年前,竹內亮攜妻兒從日本移居南京,以獨特的形式創作「非典型紀錄片」。5年裡他幾乎走遍了中國,堅持每周一更,拍攝住在中國的日本人以及住在日本的中國人,記錄下一個活著的中國、百種不設限的人生。時隔半年,他再次將鏡頭對準重振中的武漢和武漢人,新作即將與觀眾見面。半個多月前,日本導演竹內亮再次來到武漢,在街頭隨機採訪50多位武漢人,聊大家在2020年的得失。
  • 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發中日網友熱議並有...
    《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發中日網友熱議,在各類媒體平臺上有著不俗的播放量。在各界高度重視增進中日相互了解背景下,請問你對該片有何評價?華春瑩:我也看了這部片子,並注意到這是竹內亮導演繼《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之後,一年之內拍攝的又一部以中國抗疫為主題的紀錄片力作。該片以南京馬拉松比賽、無人配送和網絡直播等為切入點,真實記錄了中國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並指出「眼下中國能夠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是對14億人共同努力的回報。」
  • 日本導演記錄南京抗疫生活:願世界看到中國的抗疫努力
    這是繼一個月前播發的《南京抗疫現場》第一部後該系列紀錄片再次登上雅虎頭條版塊,日本NHK電視臺、朝日電視臺等媒體再次紛紛轉播。 「希望國際媒體、其他國家民眾能用客觀的視角看到中國為防止疫情擴散所做的努力,客觀看待中國,這是我作為一個紀錄片導演最大的心願。」 導演竹內亮通過微信視頻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在南京的日本人拍了抗疫紀錄片,日本電臺紛紛轉播,甚至火到海外
    Sir也曾經推薦過的紀錄片——《我住在這裡的理由》。與中日混血的男演員阿部力合拍。記錄那些為了生活,居住在日本的中國人。這些中國人的職業有,機場的清潔員,酒吧的陪酒小姐,或是兼職體力活的大學生。讓我們看到那些形形色色的——我住在這裡的理由。有封城期間,滯留在武漢的日本人。許多已經長久在這裡工作生活。
  • 日本紀錄片導演拍下南京街頭防疫日常 呼籲日本向中國學「抗疫」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在日本雅虎首頁上播出了『南京抗疫現場』的短紀錄片……這是為了讓日本人了解中國人的抗疫對策而製作的,因為好多日本人到現在還沒有危機感。」竹內亮導演出生在日本,定居於中國,竹內亮不僅是一位紀錄片導演,也是一名「中國女婿」,常常奔波於兩國之間。在2月初中國疫情爆發之時,竹內亮剛從日本返回居住地南京,彼時日本疫情尚不嚴重,他仍在小區的要求下隔離了14天。誰能想到,一個月之後,日本的疫情也開始變得嚴重。
  • 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後疫情時代》引發中日網友熱議,華春瑩:讚賞
    記者問:近日,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發中日網友熱議,在各類媒體平臺上有著不俗的播放量。在各界高度重視增進中日相互了解背景下,請問您對該片有何評價?華春瑩:我認真觀看了這部片子,並注意到這是竹內亮導演繼《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 武漢》之後,一年內拍攝的又一部以中國抗疫為主題的紀錄片力作。
  • 「南京抗疫」被網友配了11種字幕 日本導演:希望各國受到啟發
    【環球時報-環球網 報導 記者 邢曉婧】在拍攝製作出日語「防疫教材」《南京抗疫現場》之後,日本導演竹內亮又推出《南京抗疫現場》的英文版短片,詳細介紹南京的防疫方法,在海外引起巨大反響。竹內亮2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此舉並非為了呼籲外國一味模仿中國,而是希望大家從中國經驗中「得到啟發」,從而制定出符合各國實際情況的防疫措施。竹內亮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此前拍攝的《南京抗疫現場》短片主要是向日本觀眾介紹中國的疫情防控情況,沒想到播出之後在中日兩國之外也得到很多關注。「導演有沒有德語版?」「有西班牙語版嗎?」「韓語版有嗎?」
  • 日本紀錄片導演:拍攝真實有趣的中國是我的初心
    定居南京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十幾年前因為拍攝紀錄片認識了他現在的妻子,也開啟了他的中國情緣。從那時起,他開始以外國人的視角拍攝中國,帶著「你住在這裡的理由是什麼」這樣的好奇心,記錄下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和動人的瞬間。今年,他因為拍攝《好久不見,武漢》等疫情紀錄片走紅。「想把真實的中國拍給全世界看」是他的初衷,也是他最想做的事情。
  • 那個拍《南京抗疫現場》的導演,跟日本鍵盤俠槓上了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將他拍攝的《南京抗疫現場》上傳到日本雅虎網站時,沒想到會引發如此高的關注。以下是竹內亮的口述:1我沒想到《南京抗疫現場》會引發那麼多關注,我只是拍了身邊的生活而已。我想,它在日本反響強烈,一方面是因為日本人不知道中國的防疫措施這麼嚴格。另一方面,這個短片給他們很真實的感受。
  • 命運與共 | 山川異域,他在南京記錄同天風月
    三月,一則真實記錄南京抗疫「奇蹟」的短片「霸屏」日本各大電視臺,並引發國民級熱議。而在清明時節,這套名為《南京抗疫現場》的紀錄片又推出了第二部。出鏡解說並執導這套紀錄片的,是日本導演竹內亮。2013年,他舉家移居妻子的故鄉——南京,通過《我住在這裡的理由》等紀錄作品的不懈拍攝,逐步拓寬著中日民間文化交流的影像模式。
  • 「南京抗疫日記」登上日本雅虎首頁!日籍友人鏡頭下,南京是這樣的...
    「南京抗疫現場「的短紀錄片。我蘇網了解到,該視頻是在蘇日籍友人竹內亮導演為了讓日本人了解中國人的抗疫對策而拍攝製作。  從日本返寧,竹內亮開始了為期兩周的居家隔離  五年前起,竹內亮和妻子就在南京開始製作網絡節目,往來於中國和日本之間。2020年2月中旬,從日本返回南京的竹內亮開始了持續兩周的「居家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