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沉睡荒溝六七家,峰光樹影面蒙紗

2020-12-19 詩詞軒

錯覺

終日乾乾

車載孤愁緩下梁,一溝老樹掛心傷。

舊家驚見炊煙繞,猜是爹娘晨裡忙。

翔鶴掠雲:

小詩能感受筆端有思念爹娘之情,雖有「驚見」和「猜是」之語,但難說就是「錯覺」之感。

誠謝點評,這錯覺非那錯覺也!

年關

終日乾乾

碳恩漸盡九還狂,枯柴何融瓦上霜。

年貨催人勤點唄,花貓蜷脊懶移床。

楹身老句撕成雪,筆下生聯不見光。

鼠步送春春遲遲,煙花叢裡暫消涼。

注:唄指支付寶裡的借唄、花唄。

想我小小鄉村自立詩社欣而作之

終日乾乾

農家何故喜,閒勞有詩陪。

古韻充糧鬥,真情壘社臺。

男敲禾上月,女贊院中槐。

竟使流雲醉,紛紛化雪來。

七絕.錯覺

文/楊雪梅(九兒)

癩柳盤根老屋眠,輕紗嫋嫋似炊煙。

眼前光景無聲道,一座山峰看變遷。

厲害,寫出了原小詩沒有體現出的意味。所嫌處唯四句不太緊密。

翔鶴掠雲:

前兩句寫景,首句意象沉靜,「癩」「盤」「老」極盡渲染,「眠」字見其狀態。二句寫「動」,「嫋嫋」寫出老屋的狀態發生變化。兩句一靜一動,彼此相對,為詩題「錯覺」做好鋪墊,構思頗巧。後兩句寫情,文字若含蓄些更好。

哎喲喂!看你們寫的都這麼好,不補貼都對不起小小魚了!嘿嘿嘿嘿

七絕.錯覺

文/楊雪梅(九兒)

癭柳盤根老屋眠,任由曉霧扮炊煙。

眼前景色人追憶,小小山溝看變遷。

五絕. 霧幻

文/子蓁

雲裳渡柳東,瘦影步涳濛。

屋上炊煙老,松前白鶴翁。

翔鶴掠雲:

一幅朦朧畫。首句「雲裳渡」是霧起,寫高處,二句「痩影」寫地面,前兩句寫得虛中有實。後兩句實筆。然詩題中的「幻」字感覺詩味淺了些。

七絕:錯覺

文/無恙

霧氣浮浮輕若煙,半遮半繞老房前。

似聞縷縷炊香在,又把當年魂夢牽。

翔鶴掠雲:

這詩關鍵在對「錯」的把握上,將「霧氣」錯當做「炊煙」,首句扣題。「半遮半繞」承得緊密。三句直接說出「錯的感覺」,固然轉得合體,但能再含蓄些則詩味更佳。「當年魂夢牽」留下餘味。小詩讀起來一氣呵成。

七絕 【過山坳】

文/金禾

沉睡荒溝六七家,峰光樹影面蒙紗。

晨車偶次繞衝過,驚醒炊煙滿谷涯。

翔鶴掠雲:

前兩句泛寫山中情形,後兩句寫「過」和「驚現」,扣題。首句既然已知有「七八家」,其結句「驚現炊煙」就無從談起,首句還須可斟酌。

修改:

翠染群山沐早霞,幽深寂寂面蒙紗。

趨車偶次繞衝過,驚現炊煙滿谷涯。

相關焦點

  • 詩詞:沉睡荒溝六七家,峰光樹影面蒙紗
    舊家驚見炊煙繞,猜是爹娘晨裡忙。翔鶴掠雲:小詩能感受筆端有思念爹娘之情,雖有「驚見」和「猜是」之語,但難說就是「錯覺」之感。誠謝點評,這錯覺非那錯覺也!七絕 【過山坳】文/金禾沉睡荒溝六七家,峰光樹影面蒙紗。晨車偶次繞衝過,驚醒炊煙滿谷涯。翔鶴掠雲:前兩句泛寫山中情形,後兩句寫「過」和「驚現」,扣題。
  • 大理石做成的「布」——蒙紗技法
    Raffaelle Monti 作品在18世紀的義大利,雕塑界興起了一種採用蒙紗技法《蒙著面紗的處女》 大理石雕像整件作品的難點,除了巧妙的運用蒙紗技法外整件作品仿佛被雕塑家賦予了靈魂一般,讓人不得不為之驚嘆。
  • 李說一邀對之寫月明星稀,院內梧桐樹影稀疏的上聯:月轉梧桐樹影
    昨日共出兩聯,六言七言各一聯,其中六言聯竟收到四五百條下聯,雖然每日至少出兩聯,但一般也就是百餘位師友對出下聯,想不到昨日六言聯竟有近五百餘條下聯,甚是驚喜。既然諸位師友對六言聯感興趣,今日第二聯繼續出六言聯。此聯為:月轉梧桐樹影。
  • 喀納斯:峰頂披「紗」「金帶」繞「碧玉」
    2020-10-06 15:12:4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原標題:新疆喀納斯:峰頂披「白紗」 「金帶」繞「碧玉」國慶中秋假期已經過半,各地景區的遊客接待量依然不減。在新疆喀納斯景區,如今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
  • 7月4日蒙山十險之刀山-大小雲蒙峰、猴見愁穿越活動
    而山之節理,則多呈斜直條狀結構,如此,便將整個山梁,從谷到頂、由低到高地切割成了階梯狀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繫的六個山頭,因而被一些驢子形象地稱之為「六姊妹山」。再發幾張以前大自然戶外組織刀山活動的照片:
  • 蒙華鐵路江西段隧道光面爆破施工取得新突破
    (王建軍 攝) 人民網宜豐5月2日電(朱超)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是國內隧道施工中最常用的開挖方法,通過合理設計鑽孔位置、裝藥量,可以有效地破碎巖石、形成良好的開挖形狀。 日前,本網在中鐵北京局蒙華鐵路江西段黃崗隧道爆破現場,看到爆破後的開挖面整齊規範,如同用機器切割一般。
  • 【才媛秀筆】趙喜豔|嫋嫋金風起,翩翩樹影長。
    1968年出生,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香港詩詞協會會員,香港詩詞論壇紅松林版塊副首版。潯陽江詩社會員,鶴崗詩詞楹聯協會會員。鶴北紅松林詩社理事。有作品曾發表在《中華好詩詞》《中華詩詞百家》《新時代詩詞百家》《九州詩詞》《中華古韻》《暮雪詩刊》《鶴鳴詩刊》《溼地風》《大美鶴北》等刊物。曾有作品榮獲詩詞大賽一等獎等獎項。
  • 荒溝電站4臺主變壓器附件順利安裝完成
    荒溝電站4臺主變壓器附件順利安裝完成 2020-12-12 0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詩詞文藝 | 路峰先生個人詩詞專輯(一)
    作者簡介 路峰,熱爰詩詞,以詩會友,替天地代言,為萬民請命,溫暖自己,照亮別人。願餘生所有的遇見,能成就心中的美好!嵩吐紗聲淺。雲煙散、百崖秀練。聚勢響,潭中倒瀑,浣女含羞,招來顧盼男漢。層層瀑,花脖甸。勝卻舊華清,卷珠山澗。人生跌宕 ,學似水、蜿蜒知返。懸水參差曼。閒愁夢、遺窗恨晚。池峽瀑,貧富水流,空谷荒灣,聲聲夏涼笙管。
  • 【隴南詩詞】隴南詩詞走進康縣美麗鄉村(三)
    (六)鳳凰谷總信康城落鳳凰,出遊欲覽逛時光。小橋流水依池圃,野嶺幽林識草香。金桂憑欄隨蝶舞,秋花滿院惹蜂忙。雲蒸霞蔚氳奇秀,隴上江南有慧芳。(七)桂花谷誰攜金桂播芬芳,改革扶貧建小康。鋪路搭橋泥水治,種茶植菌電商忙。
  • 朱鐵生 ‖ 樹影
    樹 影文/朱鐵生最美的莫過於樹在水中的倒影尤其是草長鶯飛的春天柳色嫋嫋的水畔翠荷娜娜的池邊看那樹影一樣的漂蕩搖擺再看柳影恍惚迷茫回想過往如綾似錦嫩綠的柳枝象玉絲根根由飛燕銜著構就一幅畫圖蕩起了舊律新韻連自已倒映湖中的影子定會情不自禁歡欣若狂在陽光裡在月亮下在水流中樹影驚豔的美
  • 美文欣賞:馬銀玲詩詞七首
    馬銀玲詩詞七首鷓鴣天/畫斜陽作者:馬銀玲半岸荷花,紅鵝粉頰,羞面青紗。人倦戀、風吹發華。蝶愁秋雨芰荷茄。回望天涯,丹鳳金琶,菸捲朱霞。作者簡介馬銀玲 (獨自舞) ,西北大學畢業中華誦讀聯合會員,多家網絡文化平臺文學總顧問及常住作者,西安市古都韻藝術團形象代言人。
  • 沂蒙龜蒙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鬼谷子隱居地,東夷文化發祥地
    齊魯大地沂蒙山旅遊區最精華的景區龜蒙景區,主峰龜蒙頂,海拔一千一百五十六米,俗稱「亞岱」,為山東省內第二高峰。因為峰頂酷似一隻神龜臥於天際雲端而得名,頭向西北,尾列東南。
  • 紗麵湯券能買到紗面嗎?記者走訪三大品牌蛋糕房
    溫州網訊 溫州民俗,女人坐月子有吃紗面的習俗,上門探望產婦也稱為「去吃紗麵湯」,燒給客人的點心就是「紗麵湯」。而現在,客人們除了能吃到「紗麵湯」外,還會收到主人家分發的「紗麵湯券」。  日前,市民潘女士想用積攢下來的「紗麵湯券」到阿哆諾斯購買紗面,卻被告知店裡從沒賣過紗面,只能憑券購買麵包蛋糕等產品。
  • 新作詩詞《秋月》十首 作者:柳明
    天光水色時融合,桂馥樟香肯自居。    五、月夜口佔  飛高皓月似銀盤,樹影婆娑欲抱團    六、歸鄉謠  洛水悠悠向北流,龍門壁立佛瞻秋。  伊河遠眺朦朧見,靠近邙山豈有愁。    七、望秋  雨織瓊簾露飾珠,三山五嶽起宏圖。  東都繼往開來季,武氏朝庭已出租。
  • 全省百大項目荒溝抽水蓄能電站迎來施工新節點 首臺機定子繞組開始...
    全省百大項目荒溝抽水蓄能電站迎來施工新節點晨報融媒體訊(楊浩 張志翔 記者 孫魯寧)近日,全省百大項目荒溝抽水蓄能電站迎來施工新節點,由水電六局機電安裝分局負責承建的荒溝抽水蓄能電站首臺機組(1號機)定子繞組安裝工作全面開始。
  • 在詩詞裡重逢家國情懷
    其勤奮外現為兩樣東西:一是每天早晨打卡一首詩詞,二是提筆著就《詩詞與家國情懷》。 正如「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人情常態,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因此,劉建彪讓我感覺異樣。他的勤奮之外,更多的是執著,是對詩詞的真愛,是由內而外的歡喜。
  • 「原創詩詞」李遂生|行吟長順神泉谷(詩詞六首)
    遊人來八面,鍾愛粉紅紗。臨江仙-千畝粉黛草神奇大舞臺如畫如詩如夢幻,神奇演繹山間。月宮仙女下塵凡。翩翩歌伴舞,曼妙靚神泉。璀璨舞臺招望眼,粉紅千畝毛氈。黔南勝地亮奇觀。作者簡介李遂生,筆名春瀟,大學文化,貴州省詩聯學會、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詩詞世界》《詩畫天地》籤約詩人,曾兼任中國詩詞研究院副院長。從事詩詞寫作二十餘年,在幾十家報刊和微刊發表作品三千多首,有幾首還獲徵文各等級獎。已出版《師韻撩風》《草間蟲吟》《詩意奉新》《放歌醉美貴州》等五部詩文集。
  • 叫醒沉睡的耳朵 青春詩詞大會寧鄉選拔賽才情漫溢
    青春詩詞大會寧鄉線下選拔賽上小選手們以最好狀態進入比賽,展現絕佳水平。家長老師陪同選手們參加比賽,場面火爆。搶答環節,小選手們蓄勢待發,爭奪進入複賽的珍貴名額。成功晉級的9位選手。紅網長沙7月17日訊(時刻新聞見習記者 孫潔)「大美寧鄉,我的家。穿過玉潭古巷,走進花明樓,踏上灰湯鎮,悠悠江水,鄉村人家,為山俊秀,潭水靜流……」清晨,婉轉悠揚的童聲童語叫醒了人們沉睡的耳朵。來自寧鄉玉潭中學小學部的同學們帶大家領略了寧鄉之美,也拉開了青春詩詞大會最後一場區域選拔賽的帷幕。
  • 【七峰下潮】普寧張氏古村落介紹——泥溝七個衛星古寨的發源地《老寨心》
    南宋末年,為避元初戰亂,公於元至元二十二年(1286)前後,偕妹及六位兄弟南下遷來廣東省潮州府各地,稱七峰下潮,又閩漳分潮。及後,另有兄弟六峰再入潮,合稱十三峰。翠峰公偕妹入潮,擇居泥溝。公身有一藝,在鄉中石母山下定居並於周邊置瓦窯,以燒磚瓦為業。公為人敦厚,和睦鄰裡。後擬娶洪陽城外西林章公之女婉和為妻,未過門而仙逝,遂繼娶本縣溪南進上周公之女婉睦為配。不幾年,連產三鳳:長鳳梧、次鳳雛、三鳳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