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年的艱苦訓練
54歲的南海裡水賢僚村村民李熾豪
以10小時52分,23.3公裡的成績
成功橫渡瓊州海峽
▲李熾豪成功橫渡瓊州海峽
▲李熾豪(中)成功橫渡瓊州海峽
在遊泳愛好者的眼中,瓊州海峽被稱為「海上珠穆朗瑪」,由於沒有鯊魚出沒,這裡被認為是最適合人類橫渡的海峽。但同時,勇士們需應對洋流變化、水母攻擊、烈日暴曬以及深不可測的海洋,為橫渡之旅增加了不少驚險的變數。
▲李熾豪橫渡瓊州海峽
「強壯的身體、強大的勇氣以及家人的支持,是我成功橫渡瓊州海峽的關鍵。」今天,在賢僚村委會,李熾豪分享他的心得。常年遊泳的他身材精瘦,思維敏捷,詳細地分享了他以肉體搏擊深海的壯舉。
▲李熾豪向記者展示橫渡瓊州海峽路線圖
▲橫渡證書
三年磨一劍
成功橫渡瓊州海峽
6月27日早晨,瓊州海峽朝霞滿天,風平浪靜。
早上5點40分,東方拂曉,鞭炮響起,一聲令下,橫渡十勇士如魚一般躍入深海,浩浩蕩蕩奔向廣東徐聞,正式開始了今年的橫渡挑戰。
▲橫渡當日,風平浪靜
▲勇士們下水開始橫渡挑戰
「我們是橫渡瓊州海峽的勇士,我們是遊泳健兒的驕傲,我們勇往直前決不輕言放棄,我們前進前進向前進」,橫渡誓詞言猶在耳,好天氣令李熾豪備受鼓舞,三年追夢之旅,即將迎來收尾之戰,他充滿信心。
時間回到三年前。2017年,已經有了9年泳齡的李熾豪加入了南海真開心冬泳隊。在這裡,李熾豪認識了一批成功橫渡瓊州海峽的勇士,同時也堅定了他橫渡瓊海的決心。
▲今年4月,李熾豪到放雞島進行10公里海訓,後期濁浪滔天,傾盆大雨,幸平安返抵漁港碼頭,順利完成海訓
當年底,李熾豪第一次報名參加橫渡瓊州海峽。「報完名之後,緊張到一晚上睡不著,100多米深的海溝,擔心風險太大。」李熾豪說,當時的自己雖然已經有遊過20公裡的經驗,但泳速還遠遠跟不上,性格沉穩的他在再三思索之下,決定放棄當年橫渡機會。
此後李熾豪不斷為橫渡瓊海做準備。「我的基礎比較差,所以就要多點付出努力。」平日裡,他奔波於佛山的江河之中,每日風雨無阻,北江成了他的練武場。
在今年橫渡前兩個月,他與一同參與橫渡的泳友,還分別到從化流溪河、茂名放雞島、臺山等江海,就適應鹹淡水、中途飲食補給、耐力訓練等進行全方位強化,為真正的橫渡積累經驗。
▲今年5月底,李熾豪到從化流溪河進行拉練,遊了21.52公裡
充足的訓練令李熾豪對這次橫渡挑戰充滿信心,「三年來,我遊10公裡以上,超過20次,」李熾豪說,借著天時與水流之利,本次橫渡挑戰,他只用了10小時52分鐘就完成了,一舉實現了自己多年來的夢想。
最後幾公裡腿部拉傷
用雙手划水堅持全程
前途是光明的,但橫渡之旅還是有點曲折。除了需要克服的鹹水以及水母攻擊外,首要應對的問題是導航艇排出的濃烈柴油氣味。「只要我落後於導航艇,它的柴油廢氣就會噴著我。」李熾豪說,在10小時橫渡之旅中,自己一度被柴油氣味燻到反胃。
▲李熾豪在橫渡瓊州海峽
第二個挑戰則來自於自己泳姿上的不協調。儘管已經成功橫渡,但李熾豪笑稱自己是「自由式手,蛙泳腳」,雖然「體力上沒有大問題」,但到了最後幾公裡,不標準的手腳姿勢令他雙腿的筋被拉傷,腿部無法發力,只能靠雙手划水,最終堅持至終點。
▲李熾豪準備登岸
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李熾豪認為,橫渡瓊海,體力與運氣缺一不可。非常幸運的是,當天風平浪靜的好天氣,還是為自己的成功提供了相當便利條件,「好似我這麼差的水平都去了,以後會有更多人去。」他謙虛地說,橫渡瓊州海峽,需要的不是多麼精湛的技術,而是一顆敢於挑戰的心。
熱心公益
捐資數萬興建家族祠堂
離開遊泳本身,在賢僚村黨委第一書記黃立新眼中,生活中的李熾豪是一個「低調、有恆心且熱心公益」的村民。
黃立新說,平日裡,李熾豪關心村內事務,比如在鄉村振興建設中,有些需要群眾配合的事務,他都會帶動家族裡的人一起做好。前幾年,在家族祠堂修建中,他還捐資數萬元來支持建設。
這種熱心也被他帶到遊泳中。今年3月,在他的帶動之下,他還在真開心冬泳隊中成立了夢裡水鄉分隊,由他本人擔任隊長,目前已經有10名成員,其中,過半數來自裡水北部。
成立隊伍之後,李熾豪到哪裡都帶著「夢裡水鄉」遊泳隊的隊旗,包括這次成功橫渡瓊州海峽之後,他也不忘拿出隊旗來合影留念,希望擦亮夢裡水鄉這塊品牌。
▲在流溪河20公裡的拉練中,李熾豪與隊旗合影
成功橫渡瓊海之後,李熾豪仍然保持著每日去遊泳的習慣。他認為,遊泳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鍛鍊意志。「我這次可以成功橫渡,希望也可以勉勵我的兒子,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不要輕易放棄。」
點亮
讓更多人看到!
來源:夢裡水鄉、佛山新聞網
編輯: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