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軍起義、投誠和被俘的高級將領,他們的待遇有何不同?差距多大

2020-12-07 裘克談史

在抗日戰爭中,僅淞滬一戰國軍便損失33萬餘人,在武漢會戰中更是損失40多萬,可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國軍實際戰死人數只有34萬人,其餘的人多數加入我軍或就地遣散,差異如此之大跟時局有關,同時跟蔣介石強行徵兵也有關,因此除了他的嫡系部隊,起義、投誠和被俘的部隊遠遠大於傷亡人數,而這三者待遇差距在全國解放後也明確不同。

首先是起義將領:程潛、劉斐、盧漢、劉文輝、陳明仁、傅作義,陶峙嶽,董其武等人。

其中陳明仁作戰出色,早在北伐戰爭期間就戰功赫赫,至於劉斐出身桂系,歷任參謀次長,高級軍事顧問等職,在國軍中位高權重,主管軍事,程潛為國軍元老和湖南省主席,他們在國軍中屬於主動起義,在戰爭開始前,親自率領軍隊投奔我軍,因此其部下大多直接編入我軍,繼續執行戰鬥任務,為祖國安全和統一作出貢獻,新中國成立後,對於主動起義的將領,他們的待遇往往更高。

傅作義曾歷任正國級幹部、水利部部長,董其武曾遠赴異國參戰,回國後被授予上將軍銜,陳明仁率軍前往西南剿匪,後來也被授予上將軍銜,程潛、盧漢等人起義後,基本職務不變,並且歷任正國級幹部。

傅作義

不過國軍將領起義也看時局,傅作義在天津失守後決定起義,起義過程中也磕磕絆絆,並且在之前他決定炸掉天壇,作為臨時機場,直到我軍火力覆蓋天壇,他才決定通電起義,和平解放北平。

當時偉人對他說:「你是北京的大功臣,應該獎你一枚天壇一樣大的獎章。」

其次投誠是將領,投誠意指投降,但和投降不同,它是指交戰後,敵軍自知不敵投降我軍,將全部軍隊及其武器交給我軍管理,代表人物:鄭洞國、李文、馬鴻賓等人,他們的待遇相比主動起義的將領要差一些,不過也能做到副國級幹部。

遼瀋戰役期間,林總率軍勢不可擋,鄭洞國身為愛國名將,本就對國民政府失望至極,同時戰場上的連續失利,也讓他灰心喪意。

鄭洞國

鄭洞國曾在兵臨城下之際試圖突破包圍,可突圍失敗後,其部下將領在彈盡糧絕之下,幾乎喪失作戰意志,為此他只能率領部隊投誠,在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歷任水利部參事、政協委員等職務。

馬鴻賓在我軍挺進寧夏之際,原本想丟下部下,自己攜家人出逃,可在傅作義等人的勸說下, 他最終決定通電投誠。

馬鴻賓

馬鴻賓雖然出身馬家軍,可他不同於惡臭軍閥馬步芳等人,在抗戰年代他屢立奇功,堅決抵禦外侮,除此之外,在管理甘肅期間,馬鴻賓對當地的經濟、政治、教育上頗有成就,因此在全國解放後,他也曾做到副國級職務。

最後投降被俘的將領代表人物有:王耀武、杜聿明、廖耀湘、黃維、宋希濂、沈醉等人。他們從待遇而言肯定最差,可在生活條件上,我軍對其沒有任何虐待,甚至超過普通生活,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我軍還專門派人去內蒙古給他們打黃羊肉吃。

除此之外,杜聿明、黃維等人的結石病都是在功德林治好的,尤其是杜聿明我黨為治好他的頑疾,付出大量人力、財力,對於他的脊椎炎,功德林特意為他制定石膏板,並託人在香港買藥,這藥是我黨拿黃金換來的。

杜聿明在功德林期間,思想逐漸改變,在管理人員的幫助下,思想上逐漸靠近我黨,並在撰寫回憶材料時,對我黨研究軍史起到巨大作用。

杜聿明

1959年,他在第一批特赦犯中,出獄我黨安排他在政使館工作,主要任務是撰寫歷史、近代軍史等,值得一提的是,杜聿明後來擔任正國級幹部,他的女兒杜致禮嫁給了楊振寧院士。

黃維與杜聿明等人不同,他是傳統武將與儒將的結合,在方志敏、劉疇西等人被捕後,他聽說俞濟時碰見他們非但不打招呼主動幫忙,反而顯示出其優越地位,揮手就讓人將劉疇西押走了,黃維對他異常不滿,每次見面都刻薄一下他。

黃維

黃維此人重情義不假,可他對蔣介石亦是死忠,直到1975年才作為最後一批戰犯被釋放。

在功德林居住期間,他的結石病和杜聿明一樣,被同期治好,此外在餐食的安排上,他始終少不了鮮奶雞蛋,在祖國最困難時亦沒有委屈他。

黃維在功德林期間,好研究永動機,被釋放出獄後擔任政史專員,後擔任政協委員,值得一提的是,妻子蔡若曙在漫長的等待中精神遭受打擊,在他出獄一年後結束了生命。

相關焦點

  • 他們逃到臺灣日子不好過,有人入獄,有人意外死亡,不如被俘將領
    在三年多的內戰中,國民黨軍被解放軍殲滅殆盡,而放在國軍將領面前有兩條路,要麼起義投誠;要麼被俘或敗退臺灣。其中有很多國軍高級將領被俘,更有很多人跑臺灣,最終日子不好過,還不如被俘將領的改造生活。到臺灣後,李天霞被蔣介石免職送進了監獄,原本以擅離職守罪判刑10年,最終在其他將領的求情下,獲刑一年出獄。出獄後,不安分守己,下海經商還涉嫌詐騙,再次入獄。出獄後,窮困潦倒,直到1967年,身患疾病去世。李延年出身黃埔一期,官拜中將,在敗退臺灣前綏靖公署主任兼兵團司令官,算是國軍要員。
  • 解放戰爭期間起義的15位國民黨高級將領(圖)
    編者按:解放戰爭期間,隨著國民黨內部的分崩離析,中共政治主張日漸深入人心,大批國民黨愛國將領在中國共產黨的感召下,高舉起義大旗,毅然投誠,從而打亂蔣介石的軍事部署,削弱國民黨的力量,加速解放戰爭的勝利。這些愛國將領曾在國民黨軍隊中擔任要職,有的甚至是集團軍總司令、省政府主席。他們起義一方面是革命戰爭勝利形勢的推動,也是我們黨和軍隊積極爭取的結果。
  • 新都解放故事:國民黨軍官被親人勸服投誠起義
    其同胞兄弟、女兒及侄兒,家族每個人及鄰居都勸說他投誠起義,避免老百姓受到傷害。黃隱最終在親情的感化下,與解放軍握手言和,迎接賀龍部隊到來。7月20日,本報「重走四川解放路」報導組記者找到曾見證新都解放的秦長順。今年79歲的他習慣性地搖著手中竹扇,思緒又回到了60年前,「如果不是黃隱起義,我可能都變成骨灰了。」
  • 1000多名被俘國軍將領中,他的軍銜排第一,牢裡杜聿明幫他刮鬍子
    1000多名被俘國軍將領中,他的軍銜排第一,牢裡杜聿明為他刮鬍子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一路凱歌,成功解放全中國。與此同時,無數國軍士兵投誠,更有上千國軍將領被俘。此人是被俘國軍將領的最高級別,在牢裡的時候,杜聿明心甘情願為他刮鬍子。此人是誰?為何能夠享受如此待遇?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再次掀起內戰。此時,國共兩黨再次展開較量,這一次,在共產黨的帶領下,解放軍高歌猛進,成功解放全中國。與此同時,國民黨精銳部隊損失殆盡,就連國軍1000多位將領也被解放軍俘虜。
  • 待遇有何不同?
    待遇有何不同?正師職大校與副軍職少將,是我們經常能夠聽到的兩個詞彙。一旦從正師職大校晉升為副軍職少將,距離「將軍夢僅僅是一步之遙。原則上來講,正師職大校擔任了副軍職職務,晉升少將是沒有問題的。那麼,正師級大校,晉升副軍級少將,需要滿足什麼條件?待遇有何不同?
  • 開國將帥待遇上有何區別?他們到底能拿多少工資?
    毛澤東、周恩來分別親自為開國十大元帥和十大大將授銜。在評定軍銜時,絕大部分將帥表現出了高風亮節的品質,也有極個別高級將領對評定軍銜的結果不滿意。對於前者,毛澤東很感慨地說:「這是一面明鏡,共產黨人自身的明鏡!」對於後者,毛澤東非常感慨,諷刺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授銜時。」那麼,開國將帥在待遇上有何區別?
  • 解讀:「正軍級」和「副軍級」薪資待遇如何,兩者有什麼差距?
    解讀:「正軍級」和「副軍級」薪資待遇如何,兩者有什麼差距?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正軍級」和「副軍級」薪資待遇如何,兩者之間有什麼差距?說到正軍級的薪資待遇,其實對於正軍級的軍人,很多都是少將和中將軍銜級別,可以從他們的軍銜上來看對於他們的薪資待遇一定不會差的,這樣級別的人,肯定都是高級領導人員,因此說到他們的薪資一般都在一萬五左右,這一萬五當中也包含有:主要工資和各種補貼。
  • 鎮反運動中被處決的國民革命軍將領
    條例規定處理反革命案件的原則和方法,使鎮壓反革命鬥爭有了法律武器和量刑標準,鎮反運動在全國範圍廣泛開展起來。根據條例,鎮反的對象主要包括土匪叛亂分子、地主惡霸分子、會道門首領、國民政府特工分子、「有血債」的「歷史反革命分子」等等。這其中,在鎮反中被處決的國民革命軍將領是一個不小的群體。以下是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得出的,鎮反中被處決而後平反的前中國國民革命軍將領。
  • 將軍兵敗被俘,敵軍首領看了他一眼,哭著對侍衛說:必須款待此人
    古代行兵作戰,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能否在戰爭中取勝,與將領的指揮才能有著必然關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如果不幸淪為俘虜,十有八九難逃一死,即使僥倖活下來,也會遭受各種折磨,但也有例外的情況。唐代的一位將軍兵敗被俘,本以為這次必死無疑,敵軍首領看了他一眼,隨後哭著對侍衛說:必須款待此人!
  • 阿里P6和P7待遇差別有多大?網友:幹的活差不多,工資差很多
    阿里P6和P7待遇差別有多大?除了希望有一個更大的發展平臺以外,更多的是衝著高年薪去的,畢竟錢總是動力的源泉。但是,對於大公司而言都是有嚴格的等級制度的,每一個等級之間的年薪差距也是非常大的。就拿阿里巴巴來說,對於技術崗阿里內部將員工一共分為了14個等級,其中P1、P2是一般空缺,是為非常低端崗位預留的,P3是助理,P4是初級專員,P5是高級工程師,P6是資深工程師,P7是技術專家,P8是高級專家,P9是資深專家,P10是研究員,P11是高級研究員,P12是科學家,P13是首席科學家,P14就是馬雲了。
  • 民國海軍艦艇監造官,代表中國參與起草聯合國憲章的起義將領
    在這些國內海軍學校培養的初級學員中,不僅有日後成為海軍主力艦艇的指揮員、統轄艦隊的將領,還有奮不顧身的以劣勢裝備抵禦外辱英烈,更有為海軍裝備發展往返奔波於國內外的監造專家。甚至由於常年往返於西方發達國家,與高層政要和軍工企業負責人都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因而一度被蔣委員長委任為參與聯合國構建事務的專員。
  • 十大國軍起義將領,1955年授予什麼軍銜
    人民軍隊進軍四川時,劉文輝與川康綏靖公署主任鄧錫侯一起,率部舉行起義,投入了人民軍隊的陣營中。 劉文輝、鄧錫侯都是民國前期「大帥」級別的軍閥,他們的起義,影響力非常大,有著很大的象徵意義,給了蔣家王朝在輿論上致命的打擊。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放戰爭後期策動劉文輝和鄧錫侯起義的熊克武,也曾經是稱霸四川的一位「大帥」。 第三位:盧漢。
  • 杜聿明如果在淮海戰役中起義,1955年會授啥軍銜?
    淮海戰役爆發後,杜聿明出任徐州「剿總」副司令,雖然大權在握,但由於老蔣的遙控指揮,杜聿明被縛住了手腳,有才能也發揮不出來。最終被陳毅和粟裕指揮的華野大軍包圍在了陳官莊地區。此時杜聿明手中還有邱清泉的第2兵團、李彌的第13兵團和孫元良的第16兵團近30萬人馬。
  • 「京官」相比「地方官」差距有多大?收入來源有很大不同
    清朝,作為一個擁有龐大疆域的王朝,劃為出京官和地方官是一種必然的選擇。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管轄這麼多的人口和土地。因為管轄的區域不同,造成了京官跟地方官之間最大的區別。他們負責事務不同,職權有很大不同,待遇更有不同。以同屬於從一品官階的提督和兵部尚書為例。
  • 國民黨起義將領中,唯有他的職務,建國後超過8大元帥!
    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隊有一千多位高級將領被俘虜,同時也有很多高級將領,棄暗投明起義,1955年,有功的國民黨起義將領不少被授了軍銜,沒軍銜的也給予了職務。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他身上沒有軍銜,資歷卻很老,是唯一當過軍委副主席的起義,建國後,職務還超過了八大元帥,這個人就是程潛。程潛在國民黨的資歷比蔣介石可是老多了,他是早期的同盟會會員,1905年就加入了,辛亥革命的時候,他幫助近代民主革命家黃興,指揮炮兵反攻漢口。
  • 傑出的紅軍將領——黃公略
    傑出的紅軍將領——黃公略■新華社記者 帥才湖南省湘鄉市中沙鎮,有一棟磚木結構的普通民居,這就是著名紅軍將領黃公略的故居,每年有很多黨員幹部、群眾自發來這裡緬懷、悼念黃公略,接受革命傳統教育。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在攻佔武昌城等戰鬥中立有戰功。同年底入黃埔軍校高級班學習。1927年參加廣州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7月,黃公略同彭德懷等領導平江起義,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十三師四團黨代表,後任紅五軍第二縱隊縱隊長。同年11月紅五軍主力開赴井岡山後,他率部留在平江、瀏陽一帶發動群眾,開展遊擊戰爭,創建湘鄂贛蘇區。
  • 此人本是唐朝將領,戰敗被俘後即將處死,卻因長相直接釋放送回
    子淵不久之前曾給大家介紹過許多唐朝名將的故事,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唐朝歷史上最倒黴的將領——被統帥坑了之後,他因長相貌似敵酋亡父而逃過一劫,然而沒過多久,他又被膽小如鼠的隊友出賣。這一次,他再也沒有從戰場歸來。這位倒黴的將領就是王孝傑
  • 這十位將領都是元帥,但革命分工不同,算得上一級統帥的有四位
    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可能了解歷史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被授予的十位元帥並非全部都算得上是一級統帥,包括在革命戰爭年代,他們的革命分工都是不同的。  在1955年,能夠達到評為元帥軍銜,必須達到以下幾個要求。第一,十大元帥必須在革命戰爭年代,參加過我軍的創建,或者紅軍時期的武裝起義的領導者或參加者。
  • 太平天國北伐將領被俘凌遲處死,他的整副牙齒被藏在皇宮大內
    太平天國是清末的一場農民起義活動,當時的清政府腐敗無力,為了支付巨額賠款就加緊逼迫底層的勞動人民,使得本就苦不堪言的農民百姓更加難以維持生活。而當時西方列強對中國底層社會的經濟和思想的衝擊,底層百姓民智得到啟發,這場歷史上聲勢最為浩大的起義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