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首個百萬級超大型IDC背後:一場巨頭投入數千億的「新戰爭」

2020-12-12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由站長之家內容合作夥伴全天候科技授權發布。

新基建戰略背景下,騰訊雲首個百萬級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開服了。

7 月 3 日,騰訊清遠雲計算數據中心正式開服,整個數據中心集群規劃容納伺服器超過 100 萬臺。

據騰訊方面介紹,該數據中心是華南地區最大的數據中心集群,也是迄今為止華南地區最大的新基建項目。

今年以來,國內大力推動新基建發展戰略,數據中心是其中的核心內涵之一。

不久前,騰訊宣布將投入 5000 億元,用於新基建與產業網際網路的進一步布局。其中,在數據中心方面,騰訊將陸續在全國新建多個百萬級伺服器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作為信息化的重要載體,提供信息數據存儲和信息系統運行平臺支撐,是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關鍵資源。

科智諮詢發布《2019- 2020 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 2019 年,中國數據中心業務市場規模達到1562. 5 億元,同比增長27.2%,市場規模絕對值相比 2018 年增長超過 300 億元。

報告預計,2019- 2022 年,中國數據中心業務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為26.9%;到 2022 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200. 5 億元,同比增長28.8%,進入新一輪爆發期。

這樣的背景下,騰訊在內的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大手筆投資籌建大規模的數據中心。他們的投資邏輯是什麼,IDC下步發展將呈現哪些趨勢?

首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長啥樣?

此次最新開服的騰訊雲計算清遠數據中心,騰訊展示了多項數據中心建設的自研技術。

作為騰訊雲首個容納百萬伺服器的數據中心集群,清遠數據中心一期項目用地面積超過 400 畝,約等於 40 個足球場。

100 萬伺服器的首個超大數據中心究竟是多大一個規模?

騰訊雲服務和運維總監徐勇州形容,騰訊今天所有的業務,包括QQ、微信、騰訊雲所有業務整體大概就佔用 100 萬伺服器。

而如此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從土建到投產耗時僅一年,創造了同等規模數據中心交付的行業新紀錄。作為對比,傳統的數據中心這個過程耗時需要三年。

「關鍵因素是當地配套跟上非常及時,我們也採用了新技術,這兩者結合,建設速度是加快了。」騰訊公司IDC平臺部總經理鍾遠河表示。

鍾遠河口中的新技術,是騰訊最新的數據中心建設技術T-block。它將數據中心各模塊以標準化、產品化形式交付,實現數據中心像樂高搭積木一樣快速建設。

目前騰訊數據中心技術已經發展到第四代。

鍾遠河打了個比方,數據中心原來傳統的建設方式是工程總包的方式,就像買一個房子需要一個工程隊,按照業主需求來裝修;而數據中心是按伺服器的需求在裝修。

「現在我們的解決辦法是把裡面的部件模塊化,廠商做好後,到工地上一拼就可以做起來了。」鍾遠河說。

鍾遠河提到,T-block技術除了安裝速度特別快,運維管理能力也大大增強,上了規模之後,成本可以持續下降。

據騰訊官方數據,基於T-block高標準化、模塊化的設計理念,通過工廠預製、現場拼裝,土建建設周期縮短50%,機電交付周期縮短40%,機電整體交付周期3~ 5 個月,可分期按需擴展,初期投資下降30%以上。

除了建設速度提升外,清遠數據中心還是騰訊雲首個大規模部署騰訊雲星星海自研伺服器的數據中心。

在去年 10 月 29 日舉行的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成都峰會上,騰訊雲正式發布了星星海自研伺服器。

和傳統伺服器相比,星星海統一的整機方案可以支持不同的CPU主機,高兼容架構和統一規劃的硬體底座,可以支持未來3- 5 年的伺服器產品演進。

據騰訊介紹,星星海伺服器針對雲端的計算、存儲、網絡等場景進行軟硬體優化,使得基於星星海的雲服務實例綜合性能提升35%以上。

它滿足雲計算場景下對伺服器的超大規模交付、需求多樣化、高性價比、高可靠性以及軟硬體一體化等方面的要求。

傳統意義上,數據中心是存放計算、存儲及網絡設備的機房場所,機房建設複雜,能耗居高不下,後期人工運維存在諸多漏洞。

其中,數據中心能耗表現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2019 年 2 月,多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電能使用效率值(PUE值)需達到1. 4 以下。

為了解決傳統數據中心高能耗問題,騰訊清遠雲計算數據中心稱,其通過採用間接蒸發冷卻、HVDC+市電直供、冷熱通道隔離、優化氣流組織、太陽能供電等節能技術和系統方案,充分利用自然冷源等的辦法,數據中心PUE值低於1.25,在整個華南地區處於最優水平。

此外,騰訊通過多項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讓數據中心高度智能化。

例如,通過騰訊自研的騰訊智維平臺,讓數據中心經理遠程就能運營管理數據中心,並通過巡檢巡邏機器人及騰訊覓蹤智能安防管理,簡化運維流程並減少人員操作失誤風險,讓數據中心運維更可靠。

騰訊IDC演進路徑

20 年前,騰訊第一個數據中心在深圳東門建立。經歷多年技術迭代,騰訊在數據中心建設和運營上已經積累了一系列的實踐經驗。

除了將數據中心產品化,伴隨每次技術迭代,騰訊還逐漸開放了雲服務。

2006 年,騰訊建起第一代數據中心,採用的是傳統電信解決方案,即以租用運營商數據中心為主。

高能耗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徵,公開資料顯示,當時數據中心PUE值在1. 6 左右。

2007 年,以天津濱海數據中心代表的第二代數據中心開始全面轉向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建設。

該代數據中心為UPS架構,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自然冷卻等節能技術,PUE值達到當時業界最優的1.4。

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應用,意味著騰訊具備了向外輸出雲服務的能力。 2010 年,騰訊開放平臺接入首批應用,騰訊雲開始對外提供雲服務。

2012 年,騰訊數據中心開始加大自研力度,以「微模塊」為核心技術的TMDC第三代數據中心技術開始投入應用。 2013 年,騰訊雲正式面向全社會開放。

2015 年底,第四代騰訊數據中心T-block技術正式推出並沿用至今。T-block的誕生,意味著騰訊自建數據中心正式進入標準化、模塊化、低PUE階段。

此後,騰訊開始大規模部署數據中心,增加服務加點。騰訊在矽谷、法蘭克福、倫敦等多地部署數據中心。此外,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騰訊西部雲計算數據中心等大型自建數據中心也在國內陸續投產。

2016 年以前,騰訊雲數據中心僅覆蓋全球 7 個地理區域、 11 個可用區,在內部被戲稱為「711」。一年後,騰訊雲布局的地理區域數量提升至 21 個,境外合作服務節點從 3 個提升到 11 個。

最新數據顯示,騰訊雲已經在全球 27 個地理區域運營著 54 個可用區,部署伺服器機架超過 10 萬個。

今年 4 月 9 日,騰訊雲宣布成立「星星海實驗室」,這是騰訊歷史上首個硬體工程實驗室,也是騰訊雲面向產業網際網路加速技術自研的重要戰略。

今年以來,騰訊多個超大型數據中心項目正加速落地。

6 月 6 日,騰訊上海數據中心項目在上海松江正式開工,該數據中心將承擔各種大規模AI算法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處理、科學計算和工程計算任務。

6 月 23 日,騰訊宣布將在天津既有數據中心基礎上,在濱海新區新建一個容納 30 萬臺伺服器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

騰訊的IDC投資邏輯

整體來看,騰訊數據中心的布局與騰訊雲業務的發展趨勢保持一致。

即通過大量資源投入實現地理區域擴張,為不同地區客戶提供雲計算、雲數據、雲運營一體化的雲端服務體驗。

隨著騰訊雲業務近兩年高速發展,騰訊對於自建數據中心的需求也在激增。

在很長一段時間,騰訊的雲業務和數據中心建設主要圍繞社交、遊戲、視頻等C端業務進行,對服務企業、政務部門涉足較晚。

「 930 變革」改變了這一切。

2018 年 9 月 30 日,騰訊進行重大組織架構調整並開始實施產業網際網路戰略。其戰略方向的調整為:騰訊雲以樞紐式的連接,把C端消費網際網路資源連接到B端產業網際網路,紮根消費網際網路,進一步擁抱產業網際網路。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應運而生。

在這之前,騰訊雲只是騰訊社交網絡事業群SNG的一部分,在資源調動、客戶獲取或是在集團中的戰略地位,都遠不如早早入局的阿里雲。

「 930 變革」後,騰訊通過CSIG新事業群打通B端服務,聯合更多的行業解決方案,進一步擁抱產業網際網路。騰訊雲業務開始加速追趕。

騰訊 2019 年財報顯示,騰訊雲全年收入超 170 億元,與 2018 年的 91 億元相比,同比增長超86.8%。同時,雲業務佔到了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總收入約17%。

早在 2019 年第三季度,騰訊雲就實現破 100 億以及付費用戶規模突破 100 萬的「雙破百」成績。而 2018 年Q3 前三季度收入僅為 60 億元。

在上述突破之下,騰訊宣布成為中國首家伺服器總量超過百萬的公司,也是全球五家伺服器數量過百萬的公司之一。

此外,騰訊也是中國第一家帶寬峰值達到100T的公司。這標誌著,騰訊服務的業務規模、承載的網絡流量已經邁入全球第一梯隊。

在 2019 年一季度財報中,騰訊首次單獨披露了「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其中在提及雲業務時,騰訊表示,「在向外部客戶提供服務之前,我們的雲基礎設施就已經達到了可滿足內部雲需求的龐大規模。」

騰訊自家業務上雲的需求一直在推動自建數據中心的建設和落地。在過去 5 年間,騰訊遊戲雲與騰訊視頻雲陸續落地,在遊戲和視頻領域開始輸出雲服務能力。

2019 年 12 月底,QQ實現全量上雲,這對於處在高速發展期的騰訊雲而言,是一個重要裡程碑。

除了QQ外,按照騰訊在 2019 年初提出的目標,騰訊將在三年內把所有增量業務都上雲, 2020 年的目標是實現50%的增量上雲。

徐勇州認為,騰訊未來在數據中心的投入,一方面是騰訊雲的業務布局和發展產業網際網路的需求,另一方面則是騰訊看到後疫情時代增長的市場需求。

「騰訊建數據中心不一定是跟業務強相關的,是因為這社會有這個需求。」徐勇州告訴記者,在後疫情時代,整個社會的需求從線下辦公往線上辦公轉,帶來很大的存儲、計算的需求,這也對數據中心的規模產生新需求。

疫情之下,「無接觸經濟」概念的興起,一定程度利好在線文娛、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產業鏈。高增速的雲業務,拉動著雲服務基礎設施需求增長。

以協同辦公領域為例,騰訊推出雲辦公全家桶「套餐」:企業微信、騰訊會議、騰訊文檔等近 10 款產品協力下場。

其中,去年 12 月剛剛上線的騰訊會議,亦抓住了疫情期間遠程辦公領域的旺盛需求。今年 5 月,騰訊會議宣布,在推出後的兩個月內,其日活帳戶數超 1000 萬。

為了滿足產品需求的飛速增長, 1 月 29 日起,騰訊會議日均擴容雲主機接近1. 5 萬臺, 8 天總共擴容超過 10 萬臺雲主機,共涉及超 100 萬核的計算資源投入。據路透報導,僅在今年騰訊雲計算部門已經招聘了超過 3000 名員工。

鍾遠河告訴媒體,現階段騰訊數據中心在華南、華東的投產速度會較快,而在華北和西南會慢一點。

「這個跟人口分布有關,中國現在人口密度最大的,消費力最大的是在東南沿海,珠三角、長三角還有北京的京津冀這塊,所以我們首先會在這些地方投產。「

巨頭加碼,超大型IDC成趨勢

在後疫情時代和新基建戰略的大背景下,超大型數據中心作為雲服務基礎設施,已經成為網際網路巨頭間爭奪的新戰場。

4 月 20 日,阿里雲率先宣布未來 3 年將會投入 2000 億元,用於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

一個月後的 5 月 26 日,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對外宣布,騰訊未來五年將投入 5000 億元,用於新基建的進一步布局。

其中,在數據中心方面,騰訊將陸續在全國新建多個百萬級伺服器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

6 月 6 日,快手宣布投資百億元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建數據中心,佔地約 500 畝、容納 30 萬臺伺服器,預計明年投入使用。

這是快手首個自建超大規模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將由快手技術團隊自主研發,獨立完成整體的概念設計。

6 月 19 日,百度宣布未來十年將繼續加大在人工智慧、晶片、雲計算、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領域的投入,預計到 2030 年百度智能雲伺服器臺數超過 500 萬臺。

在新基建戰略背景下,作為雲服務的底層基礎設施,數據中心在今年開始從幕後走到臺前。巨頭不約而同投入建設大型數據中心,而從具體表現來看,彼此間的發展側重仍然相當明顯。

對於「追趕者」騰訊而言, 5000 億元投入新基建,更大的意義在於通過基礎設施搭建與技術積累,提升騰訊雲在雲計算領域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對於阿里雲而言,其自成立以來確立的自主研發道路仍未看到盡頭。有業內人士認為,阿里雲的 2000 億投入,除面向未來數據中心建設外,更聚焦於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

阿里雲在國內公有雲市場常年保持4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自研飛天雲作業系統、含光 800 晶片、神龍伺服器、自研雲交換機、高性能低延時網絡、大計算系統集群等核心自研技術,在不斷鞏固阿里雲的技術護城河。

對於百度來說,投入建設雲計算和數據中心,更多是把雲作為其AI戰略的技術支持。 3 月初,百度發布內部郵件,宣布對百度雲進行架構調整。「百度智能雲事業群組」被整合進「百度人工智慧體系」。

儘管戰略側重各有不同,但發展超大型數據中心,已經成為巨頭間一致的目標。

根據Gartner的測算,全球數據中心數量減少但體量越來越大,預計2015- 2020 年數據中心數量由 45 萬個下降到42. 4 萬個,而機架總數由497. 7 萬個上升至498. 5 萬個,這意味著數據中心正在向著更大規模的趨勢發展。

全球數據中心發展趨勢

騰訊雲資源管理總監阮夢此前表示,大規模的數據中心集群能夠更好地承載用戶大規模的用雲需求,也能夠降低整體基礎設施的邊際成本,從而進一步降低用戶用雲成本。

「未來,在資源許可的前提下,建設大型和超大型的數據中心集群會是騰訊雲在基礎設施方面的主要思路。」阮夢說。

超大型數據中心發展趨勢不可阻擋,在這個基礎上要想實現更安全、穩定、節能的目標,雲服務基礎建設商需要在技術上有更好的表現。

「大型數據中心在方法論上的研究是做得特別透的,因為涉及的投資特別大,運營成本特別高。」鍾遠河稱。

他告訴全天候科技,中小規模的數據中心運維都是主要靠廠家和供應商或者總包工程方做服務。而大型數據中心因為出於種種考慮,除了要自定技術參數外,還要對運維方面做更深入的分析了解研究。

據賽迪顧問發布的數據, 2019 年中國在用的數據中心數量達到 2213 個,其中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數量佔比12.7%,規劃在建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超過 110 個。

隨著新基建戰略持續推進,網際網路巨頭攜帶資金和技術進場,超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或將成為常態化。

相關焦點

  • 騰訊宣布投入千億,阿里下場收購,巨頭之下IDC公司如何存活?
    新基建背景下,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投入數千億加碼IDC,超大型數據中心成未來趨勢。阿里、騰訊等頂級資本「圍獵」IDC迄今為止華南地區最大的新基建項目在騰訊的主導下於清遠雲計算數據中心正式開服,此處的數據中心集群規劃容納伺服器超過100萬臺在大基建戰略背景下,IDC行業被資本巨頭們的選擇成為了核心戰場。
  • 新零售的戰爭:李嘉誠的百佳超市投入騰訊(00700)、永輝懷抱
    公司 新零售的戰爭:李嘉誠的百佳超市投入騰訊(00700)、永輝懷抱 2018年10月30日 12:53:27
  • 騰訊與儀徵市的「大小」理想
    (文/觀察者網科工力量 陳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基建被正式納入政府工作報告。隨後,騰訊對外宣布:未來五年將投入5000億,用於新基建的進一步布局。其中,在數據中心方面,騰訊將陸續在全國新建多個百萬級伺服器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
  • 電影級戰爭大片 騰訊《戰爭總動員》搶鮮評測
    近日,騰訊移動正式發布新遊《戰爭總動員》。作為一款將經營策略與塔防戰鬥等元素融為一爐的遊戲,《戰爭總動員》以海陸空立體式戰鬥與電影級的超精細畫面,為玩家們所稱道。社交功能作為以社交起家的騰訊,其旗下遊戲自然繼承了其強社交互動性的特點。《戰爭總動員》中,不僅會顯示跟玩家一起在玩這個遊戲的微信好友或者手機QQ好友,而且每日還會有一些針對社交互動的日常任務,完成後會給予豐富獎勵。
  • 觀看人數破百萬!騰訊視頻號居然能看流星雨?
    作為新晉短視頻平臺,微信視頻號的直播功能雖然上線時間不久,但其「破圈」的速度卻堪稱神速。昨晚,微信視頻號出現了首個累計在線人數破百萬的直播間,這個直播間的直播內容居然是一場絕美的流星雨!「仰望星空,對著流星許願」是許多人一直想做的事情,而2009年火遍中國的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更是讓年輕人們對這一自然奇觀十分憧憬。
  • 阿里推"一元店"的背後 是一場怎樣的盤算?
    那麼,阿里豪舉"一元店"大旗的背後,我們該如何看待阿里巴巴背後的盤算和焦慮?阿里親自布局線下是否又是與騰訊另一場戰爭的開始? 版圖的缺失 作為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不僅鑄就了電商帝國堅實的護城河,雲計算、金融支付等領域的飛速發展也是有目共睹,並在其他多個市場不斷做出嘗試。
  • 「八大派」助力騰訊新零售,千秋萬載一統江湖?
    至此,從線上電商轉到線下實體,阿里和騰訊兩大巨頭對於零售商業的第一回合爭奪已經告一段落,接下來的一年將進入第二梯隊收割期。經鯨準統計,騰訊一路勢如破竹,已經「拉攏」了近10家零售龍頭企業,形成了騰訊在新零售領域的「八劍客」。
  • 鄭州idc機房託管 idc託管優勢
    很多朋友在商橋平臺上,有時候諮詢一些IDC行業的名詞問題,用戶朋友說我知道伺服器託管,但是不清楚idc託管是什麼。其實呢,這只是一詞不同的叫法而已。在家我們有小名,乳名,在外我們有大名,一樣的道理。鄭州idc託管也成為鄭州伺服器託管。
  • 阿里巴巴註冊新公司京西!網友神評論:京東快去註冊阿外巴巴
    @輝色M:京東註冊了一個叫,阿西巴巴有網友給各個網際網路公司都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唐僧:京東新公司:阿外巴巴,騰訊新公司:京北,拼多多新公司:京南,阿里巴巴新公司:阿訊,拼少少?@搴舟中流不是賽龍舟:東市買烈馬,西市買鞍韉……騰訊拼多多快去註冊京北京南京西背後的數據中心爭奪戰種種跡象表明,京西是阿里巴巴建設數據中心的又一家公司實體。
  • 百度要成為下一場直播戰爭的掌舵者?
    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同時發現,幾乎每一個直播內容品類背後,都有若干網際網路巨頭的影子。因此,想要還原2020年的直播行業圖景,最好的方法還是還原這些巨頭做了什麼、將往何方。  淘寶:直播成為店鋪「標配」  在所有直播內容形態中,電商直播是離商業化最近的,也佔據了直播全品類營收大盤中的最大一塊。
  • 遠程辦公是巨頭遊戲?十倍擴容,他們如何做到百萬級並發流量
    疫情發生後,除了Zoom這樣深耕視頻會議多年的軟體,釘釘、企業微信、飛書等一大批網際網路巨頭也開通了免費服務,憑藉著自身龐大的資源四處招攬用戶。1月31日,遠程辦公開啟第一天,釘釘、企業微信就因為擴容沒做好,扛不住龐大流量,系統陷入奔潰。這些大廠很快可以加伺服器,進行技術調整,還能將一場宕機危機轉化成一次產品曝光機會。
  • 頭條VS騰訊,一場遊戲領域的全面戰爭
    對此,馬化騰在後面回復了7個字「可以理解為誹謗」。從今日頭條在王國崛起過程中的小規模衝突,再到抖音在短視頻領域與騰訊帝國的攜帶資源的微視爆發直接戰爭,頭條系與騰訊系將有一場全面戰爭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共識。2019年7月,抖音市場總經理支穎在抖音短視頻影像節宣布,截止2019年7月,字節跳動旗下產品全球總DAU超過7億,總MAU超過15億。
  • 從15000到23000TEU,新一輪超大型貨櫃船訂單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近期,業界似乎又掀起一輪新的超大型貨櫃船「訂單潮」。今年8月份以來,先後有達飛集團、長榮海運、地中海航運等多家班輪公司拋出超大型貨櫃船訂單,引發業界矚目。達飛集團率先籤署了5艘15000TEU大型貨櫃船協議,其中3艘為雙燃料(LNG+燃油)船舶,2艘為常規燃料(帶脫硫塔)船舶;10月份,長榮海運披露了10艘23000TEU超大型貨櫃船訂單;同月,地中海航運宣布擬追加5艘23000TEU超大型貨櫃船舶,累積總運力或將超過馬士基,有望問鼎全球規模最大班輪公司。然而,新一輪超大型貨櫃船舶訂單的背後邏輯到底是什麼?
  • 大幹新基建|探訪騰訊國內最大數據中心,百萬臺伺服器啥概念
    2020年是中國「新基建」建設元年,網際網路數據中心(IDC)作為「新基建」基礎之基礎,有數據「蓄水池」之稱。除三大運營商外,「BAT」等網際網路巨頭近年也開始廣泛布局IDC建設。2020年5月,騰訊公司宣布,未來5年將投資5000億元布局新基建,其中包括在全國新建多個百萬級伺服器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
  • 芒果借「姐姐」引阿里成第二股東,巨頭激戰背後迎排位戰
    除了騰訊視頻與百度系的愛奇藝,新入局玩家中西瓜視頻有字節站臺,B站阿里與騰訊均有入股,只有剩下的芒果還未與任何一個網際網路巨頭有所聯繫。在優酷如今處境危險的情況下,雖然芒果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但化敵為友才是對優酷最好的選擇。這筆戰投於雙方而言都是一筆划算的買賣。
  • 現在開始廣東迎來新超市品牌:百佳永輝,背後還有騰訊加持
    10月25日,屈臣氏集團、永輝超市和騰訊在廣州富力君悅酒店舉行發布會,宣布三方將共同組建合營公司,屈臣氏集團旗下的百佳超市位於廣東的門店、永輝超市在廣東的門店將全部注入新的合營公司,新的合營公司才啟用全新的「百佳永輝」品牌,屆時廣東消費者將在大街上看到大量的「百佳永輝」新品牌超市。
  • 芒果借"姐姐"吸引阿里成第二股東,巨頭激戰背後長視頻或迎排位戰
    與之相反的是今年以來芒果TV藉助《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這一現象級網綜在6月12日沒有任何宣發、微博熱搜整頓暫停的情況下,第一集上線10分鐘點擊已破千萬,上線僅兩日累計播放量達到3.6億次的好成績。芒果超媒更是因其在6月12日當天股價大漲6.82%,市值直接站上千億元級別反超愛奇藝,並在第11個交易日探到1203億元,相比6月12日上漲31.3%。
  • 芒果借「姐姐」吸引阿里成第二股東,巨頭激戰背後長視頻或迎排位戰
    芒果超媒更是因其在6月12日當天股價大漲6.82%,市值直接站上千億元級別反超愛奇藝,並在第11個交易日探到1203億元,相比6月12日上漲31.3%。除了騰訊視頻與百度系的愛奇藝,新入局玩家中西瓜視頻有字節站臺,B站阿里與騰訊均有入股,只有剩下的芒果還未與任何一個網際網路巨頭有所聯繫。在優酷如今處境危險的情況下,雖然芒果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但化敵為友才是對優酷最好的選擇。這筆戰投於雙方而言都是一筆划算的買賣。
  • 產業網際網路新基建,騰訊數據中心如何夯實時代「地基」?
    騰訊在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部署了超過58個數據中心,支撐著超過100萬臺伺服器,擁有著全球領先的技術積累,在CDCC騰訊數據中心專場,騰訊分享了自身的數據中心實踐。 騰訊認為,在當前的海量雲時代,超大規模、快速建設、低成本、高效率、自動化、高彈性、綠色等已成為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的核心需求。
  • ​騰訊、阿里等巨頭加持,電梯廣告這門生意真有那麼香?
    這也難怪騰訊、阿里、百度、京東等巨頭紛紛在此布局,資本市場也給這一惱人的場景故事以高估值、大期待。當年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的江南春發現人們在等電梯時顯得非常無聊尷尬,想到如果將電梯投上自己的廣告位,絕對是個了不起的市場,於是他將自己大學創業賺來的5000萬毅然絕然地投入到這個設想中。2003年分眾傳媒就此誕生,在全球範圍首創電梯媒體。2005年7月13日,成立僅2年的分眾傳媒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第一隻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純廣告傳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