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內,先有騰訊牽頭四豪門(騰訊、京東、蘇寧、融創)收割萬達,緊接著又入股海瀾之家。
原本的「阿里巴巴+蘇寧+銀泰」VS.「騰訊+京東」,忽然變成了「阿里巴巴+銀泰+大潤發+盒馬」VS.「騰訊+京東+ 唯品會……+ 萬達+海瀾之家」。
至此,從線上電商轉到線下實體,阿里和騰訊兩大巨頭對於零售商業的第一回合爭奪已經告一段落,接下來的一年將進入第二梯隊收割期。經鯨準統計,騰訊一路勢如破竹,已經「拉攏」了近10家零售龍頭企業,形成了騰訊在新零售領域的「八劍客」。
線下「四劍客」
海瀾之家
1月30日,海瀾之家發布公告,擬出讓5%股份引進戰略投資方騰訊,雙方將合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並將於2月5日前公告進展並申請復牌。此前已有徵兆,1月26日下午,海瀾之家股價大幅拉升逾6%,創下9月以來新高。
投資人點評:周桂良(拓鋒投資合伙人)
「2017年是新零售元年,而真正精彩的新零售戰局自2018年全面展開,線上線下融合加速。線上巨頭加速下線場景的滲透,線下企業積極擁抱網際網路。騰訊入股海瀾之家,線下爭奪戰火已燒至服裝領域,還將向購物中心、餐飲等領域蔓延。」
萬達
1月29日,大連萬達集團官方發布消息稱,騰訊控股作為主發起方、聯合蘇寧雲商、融創中國和京東340億元入股萬達商業,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
投資人點評:匿名投資人
「一群打著實體店不行而發家的人,拿著崇拜虛擬經濟的人的錢又投入到了實體店。」
投資人點評:皮裡陽(中駿資本投資總監)
「騰訊和阿里正在侵入彼此的業務邊界,騰訊的這個動作原不奇怪。阿里進軍線下之前採用了兩翼防守的策略,線上收購蘇寧對付京東,線下收購銀泰對付萬達。所以騰訊在與阿里對決之前,也拉攏萬達入局,京東對蘇寧,萬達對銀泰,這是阿里和騰訊的兩場代理人戰爭啊。
但真正的戰場,還是對線下商戶的賦能,因為他們恐怕才是中國30萬億消費品零售額的主力,這個戰場就得兩位老大親自上陣了。在這個主戰場裡,阿里入股石基零售,通過它輻射數萬線下商超百貨,已是佔了先手。騰訊想要消解阿里的先手棋,也借騰訊雲推出了智慧門店解決方案,打入眾多線下商戶。於是對兩大巨頭而言,線下的連接、線下的運營,將是影響戰局的關鍵力量。」
永輝超市
1月29日下午,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擬同意永輝超市子公司永輝雲創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永輝雲創」)新增註冊資本共計人民幣2.5億元,其中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擬認購1.875億元。增資完成後林芝騰訊科技將持股15%,永輝超市持股46.6%。
投資人點評:王捷(建銀國際直投部總經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永輝在生鮮領域長期積累的供應鏈優勢才能做出這麼直擊零售弱點的產品。另外展示做得很棒,進一步的『所見即所得』。」
家樂福
1月23日,法國零售商家樂福(Carrefour)宣布,騰訊與永輝將對家樂福中國進行潛在投資,且家樂福與騰訊已達成在華戰略合作協議。
投資人點評:周桂良(拓鋒投資合伙人)
「合作、生態、和創新。新零售思維下,實現供應鏈整合、業務賦能和科技賦能。」
線上「四劍客」
京東
2014年3月10日,京東與騰訊雙方共同宣布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京東收購騰訊B2C平臺QQ網購和C2C平臺拍拍網,騰訊將向京東提供微信和手機QQ客戶端的一級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臺支持,獲得京東約15%的股份。
投資人點評:張磊(京東投資人、高瓴資本集團董事長兼CEO)
「騰訊有人恨不得拿刀找我,我把他們的工作弄黃了。
人生苦短,要搞就搞個大的;
搞大了就要搞成永恆的;
永恆是不可能的,再牛也要不斷創新;
早死早超生,要麼自己去死,要麼自己毀滅自己再去託生。」
拼多多
2016年7月20日,移動社交電商平臺拼多多對外宣布已完成總額為1.1億美元的B輪融資,高榕、新天域、騰訊等知名投資機構投資。
投資人點評:張震(高榕資本創始合伙人)
「選擇投資拼多多,更關鍵的原因在於「人」。最優秀的團隊全力以赴地做著自己最擅長的事,這是別人無法追逐更無法複製的,無形中為拼多多在社交電商領域裡鑄就了絕佳的競爭壁壘。」
唯品會
2017年12月18日,騰訊、京東宣布聯手投資入股了唯品會。
大多數的聲音認為,騰訊、京東、唯品會在一起了,矛頭指向的是電商行業裡的老大哥阿里。京東在服飾品類上僅憑單打獨鬥無望時,馬化騰、劉強東和沈亞準備通過「打群架」的方式對阿里淘寶、天貓的服飾大本營進行「偷襲」。
投資人點評:劉澳祺(乾元坤一合伙人、投資總監)
「離開唯品會三年多,看了無數的電商領域創業項目,膚淺地在玩法和非剛需上所謂創新(諸如定製,租賃,體驗式購買等等…),只能搖頭否掉,電商本質離不開最簡單的商品交易邏輯:物美價廉。而只有規模效應才能解決,比拼的是零售,物流,供應鏈,金融的立體組合較量的能力。
垂直B2C最成功的唯品會,最大的瓶頸同樣也還是唯品會,3000萬PV(唯品會)才能養大這樣一個獨立電商。很多在網際網路圈被公認一線的app,能有百萬以上日活的工具及社區,都曾經嘗試過做電商變現,無一例外鎩羽而歸,包括唯品會戰略投資的辣媽幫。
電商還有機會嗎?我覺得是有的,小程序所見即所得的流量特徵可能會吹生新的機會,跨過電商規模化的條件要求。
唯品會伴隨著騰訊,京東的投資,帶來的全面開放的戰略,據內部人士反映,今年唯品會會加大在開放平臺和內部獨立項目孵化的投入和嘗試。」
美麗聯合
2018年1月4日,京東與社會化導購和電商平臺美麗聯合集團共同宣布,將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將專注於運營微信社交生態中的電商平臺,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商品選擇,探索並引領社交電商領域的模式創新。
此前有媒體猜測,美麗聯合集團與京東的合作是雙方投資人騰訊在背後推動,這次雙方的合作也可以說是尋求「優勢互補」的結果。
投資人點評:胡禹丞(貝塔斯曼投資經理)
「美麗京東,繼續發掘微信生態中的機會。」
從2017到2018,零售業的「渾水」一再被攪動,這背後是兩方的需求在靠攏——線上流量紅利時代終結,線下急於提升經營效率。大量資本沒有了更好的去處,實體商業的格局重組撕開了一條大口子。
騰訊與阿里的新零售戰爭,今年或許不會水落石出,彼此只會越發焦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