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三年上市,充分展現了騰訊社交流量對零售行業的巨大推力。如今,零售界另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瑞幸咖啡,也給騰訊智慧零售投出了信任的一票。
9月6日,瑞幸咖啡與騰訊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雙方將從「線上連接助力、智慧門店創新、自助點餐與外賣服務、大數據應用」四方面展開合作,打造新數位化運營與創新消費體驗。
根據騰訊最新財報,微信月活躍用戶已經上升至10.58億,毫無爭議成為中國市場最大的流量池。流量滲入場景沉澱下數據,數據經過加工分析又產生洞見,進而賦能各行各業。正應了老子那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騰訊智慧零售的七大工具中,微信支付、小程序、騰訊社交廣告都是將流量輸送至業務場景的重要管道。其中,支付又與零售場景天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微信支付運營中心副總經理雷茂鋒介紹,2015年微信支付切入商業化場景以來,始終保持著高速增長。據易觀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報告,以微信支付為代表的騰訊金融在國內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的佔有率已經達到39.51%。
消費者通過微信支付在零售場景沉澱下的海量數據創造了諸多可能。比如將交易數據與地理位置結合,就能夠知道某個商圈周邊消費者的購買力和消費偏好,為商家選址提供支持。再比如,對某個消費者的所有交易信息進行分析,就能描繪出清晰的用戶畫像,並通過騰訊社交廣告實現精準的營銷觸達。
瑞幸咖啡與騰訊的籤約現場放置了一臺人臉識別點單機,消費者可以自助點單,並通過「刷臉」在三秒內完成支付。刷臉支付為消費者的購買體驗帶來了顯著提升,但選址、精準營銷等不易察覺的技術創新對零售行業的影響或許更加深遠。
這些都是帳面實力,真實業務場景中,騰訊社交流量和數據的價值受到諸多客觀因素的限制。零售作為一個非常古老的行業,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形成了一套既有的秩序和規則。新技術的引入必然伴隨著生產關係重構,整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足夠的耐心和信心。
就目前來看,無論騰訊還是阿里,對傳統零售的改造都難言成功。以永輝為例,去年12月,騰訊斥資42億元入股永輝超市,獲得其5%的股份。此後,騰訊又對永輝超市控股子公司永輝雲創進行增資,取得永輝雲創在該次增資完成後15%的股權,並隨即開始幫助永輝進行新零售改造。
永輝對新零售的探索始於騰訊入股之前,2017年元旦,它正式推出了自己的新零售品牌「超級物種」,對標盒馬鮮生。
針對線上線下一體化,永輝還開發了YHSHOP系統,結合永輝會員體系,將永輝生活APP、商品碼、會員卡、充值卡餘額管理以及第三方支付系統有機融合,同時打通永輝會員通、商品通、支付通等運營系統,使得永輝在從門店向線上引流時,具有相對完善的運營機制。
今年上半年,永輝又先後推出了易鮮生活、超級U選、永輝私廚、超級研習社等新興業態。
然而,一系列動作下來,業績非但沒有上升,還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8月18日,永輝發布2018年中期業績,公告顯示:2018上半年永輝實現淨利潤9.33億元,同比下降11.54%。這是2016年以來,永輝淨利潤首次下跌。其中新零售業務淨虧3.89億元,成為了本次財報虧損的罪魁禍首。
無獨有偶,阿里主導的大潤發改造也面臨重重困局。8月8日,大潤發發布半年報,這是去年11月阿里入股以來,首分有阿里深度參與的半年報。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高鑫零售營業額微降,從上年同期的540.8億元降至540.6億元;經營溢利為26.99億元,同比減少7.7%;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為17.58億元,較2017年同期的17.57億元增加人民幣0.01億元,增幅僅為0.1%。
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新零售改造需要大量資金和人力投入,收穫成果卻需要時間,虧損是必然的。面對這種情況,企業內部如何統一信念、保持耐心非常重要。然而,現實是傳統零售企業管理者還停留在舊有的思維,而從事網際網路零售的人對傳統零售的理解又不深刻,雙方難以達成共識,導致新零售改造的推進困難重重。
大潤發相關負責人就曾多次表示,新零售改造最難的「是人的磨合」。
瑞幸咖啡和騰訊的合作則似乎不存在這些問題。
瑞幸咖啡生來就是一個骨子流淌著「新零售」血液的企業。「很多傳統零售企業還在探索如何進行新零售改造,而我們從品牌成立第一天起,就進行了智能派單、智能訂貨、智能品控和智能營銷等方面的嘗試。」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CMO楊飛說道。
智能派單:假如幾位顧客同時下單,瑞幸的智能派單系統會根據顧客的位置、訂單數量,和門店內的人員數量、設備數量,優化派單策略,提高門店效率,確保每個用戶都能第一時間拿到訂單。
智能訂貨:藉助智能訂貨系統,瑞幸咖啡能夠根據天氣、節日、周邊競品開店情況等,預測未來90天的進貨數量。
智能品控:未來瑞幸咖啡還會給每臺咖啡機裝上傳感器,實時監測咖啡機的水溫、流速等指標。一旦設備發生故障,品控中心還能第一時間通知門店維修或更換。
智能營銷:瑞幸咖啡非常重視用戶標籤和畫像,可以做到千人千券,根據不同客戶的口味偏好,推送相應的優惠券。未來,瑞幸咖啡還會做到千人千面,每個用戶打開瑞幸咖啡APP首頁,看到的內容都不一樣。
作為咖啡領域最大的黑馬,瑞幸咖啡今年1月1日在北京、上海兩地啟動試運營後,便開始了瘋狂擴張。5月8日,525家門店;8月1日,809家門店;到9月3日,瑞幸咖啡的門店數已經增加到了1003家,而且全部都是直營。
瘋狂開店的同時,瑞幸咖啡之所以能夠保持著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秘訣就在於這套智慧運營系統。
楊飛介紹,瑞幸咖啡運營之初,訂單平均配送時間為26分44秒,而且超時率非常驚人,超過26%。經過智能派單優化,現在訂單平均配送時間已經縮短到了18分鐘,超時率也降到了0.4%。APP端和簡訊端的用戶滿意度回訪結果顯示,滿意度高達99.3%。
聯手騰訊,意味著瑞幸咖啡將在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方面實現進一步提升。楊飛表示,雙方將繼續從三個維度對智慧運營系統進行迭代升級:
一是線上流量賦能。瑞幸咖啡將藉助微信的廣告、公眾號等不同流量渠道進行精準營銷與社交傳播,提升用戶觸達能力。
二是智慧門店創新。雙方將在人臉支付、機器人配送、VR互動等方面展開合作,提升門店的消費體驗。此外瑞幸咖啡還將借鑑騰訊大數據優化門店選址。
三是運營效率提升。瑞幸咖啡將根據自己的標籤數據和騰訊的消費數據,實現千人千券,提升客戶的個性化消費體驗和整體營銷。
此外,瑞幸咖啡微信小程序也已經上線。略感遺憾的是,瑞幸咖啡小程序暫時尚未和APP完全打通。楊飛介紹,帳號打通後,消費者將在小程序上獲得與APP完全一致的優惠和體驗。
瑞幸咖啡和騰訊的合作可謂相得益彰。從歷史角度來看,瑞幸咖啡是一家新興企業,沒有歷史包袱,不像傳統零售企業改造需要負重前行。從企業理念來看,瑞幸咖啡生來就帶著智慧的基因,和騰訊的企業文化不謀而合。雙方聯手,大有機會複製拼多多式的奇蹟,為零售行業的數位化升級樹立標杆。如果這一願景得以實現,對正處於轉型陣痛中的傳統零售企業來說,無異於一劑定心丸。也許正如楊飛所說,這次合作將是中國零售行業的高光時刻。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