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 見習記者 陸佳慧)今天下午,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上海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馬娜出現在K11,參加「健康餐飲新時尚」雲講壇,倡議市民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用餐。
圖說:論壇現場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下同)
張文宏說,分餐制的上海地方標準放在了一個重要時間節點發布,就是五一假期。因為這個時候大家有一個最大的疑惑,就是出不出來?出來就要吃飯。這是一個「五一猶豫」。
「吃飯靠嘴,口罩不能戴著,所以說吃飯是疫情傳播最大的關口。而分餐制就是口罩摘下來以後的最好解決方法。平時我不逛商場,疫情期間,為什麼我們這種不逛商場的人也來了?因為逛街也很重要,而防疫專家要考慮逛街的風險,分餐制就能抵禦風險。」
圖說:張文宏在發言
他說,分餐制其實很簡單,就是你的筷子和我的筷子不要碰到一起,間接碰到也不行。「比方說餐後上來一大碗的豆沙湯圓,有時候大家用自己的勺子撈豆沙湯圓,這還是甜湯嗎?這是洗勺子的水。」
張文宏強調,新冠肺炎疫情大部分是通過呼吸道傳播,但唾液裡有大量的病毒,這次疫情很多人就是一家人得病。所以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說,分餐制是很重要的事情。「最可怕的是什麼?是別人用自己的筷子給你夾菜。」
張文宏說,我們讀的這個專業,所以對用餐的衛生標準更嚴格。你看到的是菜是酒,我看到的全是病毒細菌,還要夾給我吃,怎麼可能?「現階段,吃飯用分餐制,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所以分餐制不是倡導不倡導的問題,是你一定要做的事情。你今天不分餐,就是裸奔,很危險。」
他表示,如果在家吃飯,要做到兩件事,一是菜餚用公勺放進碗裡,二是剩菜燒熱了再放冰箱。
對於五一假期,他提醒道,假期出去,要避開人群聚集的地方,例如去人群可以散開的地方。吃飯用公筷,戴口罩、勤洗手,做到這幾點,五一出遊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圖說:吳凡在發言
「五一到了,你要是走進一家餐廳,發現他們沒準備公筷公勺怎麼辦?沒關係,你看我就在包裡自備了。fashion不僅是硬體也是軟體,既想降低風險又想精彩生活,我們就需要新的健康時尚。」吳凡表示,現在這個時間段,提分餐制很有意義。我們的生活要繼續,依然要繽紛多彩,所以我們要取得生活和防疫兩者之間的平衡點。
吳凡認為,分餐不僅能防疾病,還有利於減肥!定量了以後,你能吃的量都擺在你面前,一塊排骨、兩塊鴨、幾口蔬菜,你就會很克制,對總量有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