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一個城市的交通體系比作脈絡,那麼地鐵與的士,無疑就是武俠小說中經常提到的任督二脈。
這對現代城市交通體系中的雙生子,能否和諧共存,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這座城市交通承載力的上限。每一個剛建起地鐵的城市,都渴望能早日打通任督二脈。
杭州擁抱地鐵,已有倆月,在日均15.6萬人次穿行地下的現狀面前,的哥們過得還好嗎?
這個問題,其實在地鐵開通前期,杭州的哥就在問:計程車生意會不會受到地鐵的衝擊?兩個月過去,焦慮症狀沒有減輕。
記者實地走訪調查後發現:地鐵開通後,的哥的油門確實踩出了不一樣的節奏:前往下沙、濱江、蕭山和臨平的「長途」生意明顯冷清了;但與此同時,與地鐵接駁的「短途」生意,多了起來。
一個月才拉到一腳去餘杭的生意
張繼紅,在杭州開了6年計程車,熟悉的人都喚她一聲張姐。「6年嘍,杭州的馬路越來越寬,可生意卻越來越不如意了。」張姐搖了搖頭,說今年準備早點回家過年。
1月21日下午,張姐從城站載了一名乘客前往瓶窯,打表105元,她記得清清楚楚。
因為,這是她近一個月來拉到的第一筆前往餘杭方向的生意。
張姐說,以前多的時候,一天能拉兩三趟跑下沙、蕭山的生意,還能順帶載個「回頭客」。跑臨平方向的生意雖不多,但一個月總能跑兩次,「臨平、濱江都通地鐵了,只要目的地靠地鐵附近,都坐地鐵去了。現在要想拉長途客,難了。能遇到,算緣分。」
對的哥來說,一腳「長途」不僅路況暢通,還有賺頭,與其在市區內「龜爬」,誰都樂意跑「長途」。
張姐值的是早班,她給記者算了算帳:
以21日為例,從城站火車站到瓶窯105元,空車回,再加上一天跑的活,一天收入距離400元還差十幾元。
擱以前,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兩腳長途,就能過600元。就算差,一般也不會跌破450元。
「以前人等車,現在,只能車等人。」張姐調侃中帶著一絲無奈,「以前遇到雙黃線不能掉頭,我們很少會去留意馬路對面有沒有人招手,現在不行啦,得放低姿態拼服務了……」
張姐並不是個例,採訪中記者發現,90%的的哥都覺得,和以前相比,跑長途的機會少了很多。最明顯的就是地鐵1號線沿線的濱江(4個站點)和臨平(6個站點)方向。即使拉上長途客人,基本也都是去蕭山國際機場的為多。
下沙地鐵口的接駁生意,火了三成
地鐵一號線,將下沙與市中心20公裡的時空距離進一步壓縮。地鐵文澤路站的位置,一直是下沙最活躍的經濟區域,被稱為下沙城的「人氣之眼」。
昨天下午,記者乘地鐵前往文澤路站,一出站口滿眼都是忙碌的計程車。這和幾個月前記者來此探班時,苦等的士未果的情形可謂天壤之別。
陳師傅的車,剛送完一名乘客下地鐵,他一邊擦著擋風玻璃一邊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從下沙去九堡、城站火車站這些地方的生意明顯少了,不過整體營業額倒沒降多少。」陳師傅說,因為接「短途」的次數明顯多了,尤其是文澤路站附近,載客次數比以前足足增加了三成。
下沙計程車是區域經營,能進入主城區,但返回時不能帶客人,要帶的話,也要到與主城區交界處。
下沙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下沙計程車起步價只需5元,所以坐地鐵回下沙,再打計程車去目的地的出行方式正越來越受追捧。目前,金沙湖站和高沙站的客流量並不是很大,但已經有不少的哥提過,文澤路站出口處的的士泊客區得趕緊建了。」
計劃已經在列:金沙湖站、文澤路站、高沙站將各建一個的士泊客區。
但在地鐵站口「守株待兔」的方式,卻並不受主城區的哥們的追捧。原因很簡單,目前,杭州地鐵鬧市區的幾個站口,根本就沒有計程車停泊點。即使是城站、客運中心站這樣有計程車停泊點的地方,的哥們也只是「順路搭一腳」。
杭州之江旅遊汽車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的哥們憑著一段時間的經驗,算了一筆帳:
從地鐵站口出來的乘客如果要打車,目的地也都不遠,大多是一個起步價,花了不少時間等,還不能停車,卻只等到一腳油門的生意,不划算。
的士實載率上升3%,但收入少了一成
一組從杭州市交通運管部門了解到的數據挺有代表性——根據計程車上的GPS數據顯示:計程車司機每天的運營收入下降了二三十元左右,但計程車每天周轉次數有所上升,主城區內計程車實載率上升了3%。
實載率上升,源於「兩非」綜合整治和地鐵開通,使主城區內道路擁堵情況和運輸市場秩序有所改善,並不意外。
可收入的下降,讓的哥有些焦慮——
記者一共採訪了杭城12家計程車公司,其中有5家表示,生意「短增長減」,的哥每月收入減少了100元至400元不等,收入差不多少了一成左右;另外7家計程車公司表示,影響肯定有,但還在預料之中。
不過已經有不少計程車公司將「的哥如何從困境中出來」的課題,擺上了議程——
比如杭州振華起重運輸裝卸有限公司有近300名司機,90%是外地人。年關將至,過完年回不回來是個例行問題。但個別的哥的態度挺猶豫:「再考慮考慮,可能轉戰其他城市了。」
公司負責人朱女士說,以前找車難,現在找人難,現在不少計程車只有一個司機連軸轉,可長期「白+黑」身體吃不消。「過完年招人成難題啊,還得研究些辦法幫助大家更快適應。」
當然,也有覺得能和地鐵「雙贏」的的哥。
大眾計程車公司的傅柄利表示,地鐵帶來的好處也很明顯:「早晚高峰的時間縮短了,一橋、三橋通暢了許多。目前杭州只開通了一條地鐵線,沒有形成網絡,打車的剛性需求還在,地鐵沿線的道路暢通了,對計程車來說,是件好事。」
原標題:
地鐵開通兩月
杭城計程車生意「短增長減」
了解更多資訊,請點擊大浙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