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聖寺三塔風景名勝(5A)(雲南大理)

2020-12-12 自駕遊2025

崇聖寺三塔

說起崇聖寺三塔,國人無人不曉,無人不知,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掛曆、海報、明信片……處處都有三塔的身影,可見,三塔的地位是非同一般的;三塔是大理標誌性建築,更是雲南省的一張名片,到了大理,三塔必是打卡之地。

崇聖寺三塔

崇聖寺三塔是我國西南著名的佛塔,三塔由一主塔和兩小塔組成,成三角鼎立分布,三個塔的建築時間是不同的,主塔是在唐代建成的,距今已有1195年的歷史,主塔又叫千尋塔,二小塔南北分布,是在宋代建成的。

三角鼎力的三塔,一大兩小

千尋塔,高69.13米,為十六級密式方形空心磚塔,建於唐朝,兩個小塔,高度為42.19米,為十級密簷式八角形磚塔,為宋代所建。三塔雄偉壯麗,古人在原始的工藝下能建造出如此宏大的工程來,使人讚嘆不已,可見我們的祖先是多麼的智慧。

石制圍欄風吹日曬,歷經滄桑,歷史悠久

塔基的老磚尺寸兩拃(zhǎ)還多,現代的磚多是24釐米長的,只有在古代才有這麼大的磚,這無不顯示著它的古老久遠。看著石制的護欄,現已風化剝落,顯得非常陳舊了,也只有經歷了千年風吹日曬的洗禮,才能留下這樣的滄桑印記。

後來在維護三塔時,發現了大量南詔、大理國時期的文物,為研究當時的歷史、文化、藝術、宗教等起了重要的作用;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塔聚影池

當時為何要修建三塔呢?三塔的修建除了宗教信仰需要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大理古時候,人民信仰大鵬(金翅鳥)和塔,大鵬和塔能阻止水患,因此,大理人民為祈福平安太平不遭水患,而修建了三塔,並請來大鵬駐守。

相傳,金翅鳥和三塔具有鎮水的作用

有資料記載,大理古為「澤國多水患」,據古籍《金石萃編》中記載:「世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為此鎮之。」這就是三塔的由來。

遊覽三塔一定要順時針遊覽,心誠則靈。

觀賞千尋塔時,一定要順時針觀賞

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古城的西北1.5公裡處,就在滇藏公路的西側,位置非常醒目、好找,景區門口就是一個蠻大的停車場,非常方便遊客泊車。

大理崇聖寺屬於5A風景名勝,門票75.00元。

我在大理等你!這是情都大理的宣傳語,充分體現了大理的浪漫氣息!

大理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雲南旅遊打卡大理崇聖寺三塔
    雲南旅遊,當晚要入住大理古城附近,到達酒店時已近傍晚,趕緊抽點時間來到崇聖寺三塔。夕陽西下,霞光映襯下的崇聖寺三塔更顯雄偉壯觀。 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裡處,西對蒼山應樂峰,東對洱海,距山腳約為1500米。
  • 攻略| 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
    崇聖寺以寺中三塔聞名於世,又稱「大理三塔」,是中國著名的佛塔之一,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組成。三座古塔堪稱大理地標,也是是蒼山洱海的勝景之一。 如今看到的寺院是重建的,而三塔則是已有千年歷史的遺蹟,也是來此的最大看點。
  • [視頻]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文化景區
    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位於我國雲南省大理州境內大理古城北,規劃保護面積5.68平方公裡,是集蒼洱風光、文物古蹟、佛教文化、休閒度假為一體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崇聖寺三塔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大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佳魅力城市大理的標誌和象徵。    崇聖寺始建於唐開元年間,鼎盛於宋代,以三塔、建極大鐘、雨銅觀音像、「佛都」匾、三聖金像五大重器著稱於世。曾有九位大理國國王在崇聖寺出家修行,為南詔、大理國著名的王家寺院。
  • 大理崇聖寺三塔景區
    大理崇聖寺三塔是我國西南著名佛塔,始建於唐朝,三塔雄偉壯麗,至今已屹立千年,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是崇聖寺三塔的宏偉壯觀景象。三塔與群峰,綠樹構成的一幅美麗壯觀的自然風光,讓人流連忘返。三塔倒影於湖中的美景。據說這裡是《天龍八部》的取景地。三塔景區內綠樹成蔭,風景如畫的林間小道。三塔景區內景,風景如畫的古樹。景區內的自然美景,把大理的風花雪月展現得淋漓盡致。
  • 大理崇聖寺三塔,這麼遊玩就好
    大理崇聖寺三塔,是大理市唯一的一個國家5A級景區,是大理的標誌,也是遊客到大理旅遊必遊之地。願無違別墅接待了很多遊客,都在諮詢大理三塔如何遊玩的問題?為了幫助更多的朋友,很好的遊玩三塔景區,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介紹:景點簡單介紹,遊玩線路建議,有關門票問題以及注意事項等。大理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古城西北部約一公裡處,背靠蒼山應樂峰,面朝東面洱海。它有三塔區域及崇聖寺區域等組成。崇聖寺,歷史上曾經有九位大理皇帝出家,在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稱為天龍寺。
  • 去大理必觀光打卡的景區—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
    崇聖寺三塔景區位於雲南省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裡處,三塔又名千尋塔,三塔由一大兩小組成,大塔高約70米,小塔高約42米,崇聖寺三塔始建於公元(824~859年),亦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夏。三塔相對,勢極雄壯。吸引了很多國內外遊客。
  • 大理崇聖寺三塔——是大理的標誌性景點
    在大理古城西北1公裡處,這裡前臨碧波幹頃的寬闊洱海,背依雪巒萬仞的雄偉蒼山,古廟間有俏麗三塔撐天拔地,猶如玉柱凌空,身姿潔白姣美而又雄渾壯麗,是蒼洱風光中的佼佼者,亦是大理的標誌性景點。大理最著名的大塔為崇聖寺三塔,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古城(中和鎮)西北2公裡的蒼山應樂峰下,為南詔時期建築的一組頗具規模的佛教寺廟,現寺已毀,三塔猶存,卓然挺秀,俊逸不凡,主塔又名尋塔,為同簷式方形空心塔,底寬9.9米,高69.13米,共16級,塔頂有銅製覆缽,上置塔剎,造型與西安小雁塔相似,為唐代的典型塔式之一,塔為上下兩臺形雙基座,周有表石板醞,下東砌壁,有「永鎮山川」四字
  • 在大理,除了蒼山洱海,崇聖寺三塔的魅力也值得感受一番
    崇聖寺三塔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大理的標誌和象徵,是大理國家級旅遊風景名勝區的重要人文景觀,也是中國南方最古老,最雄偉的建築之一。西有蒼山十九峰如屏風聳立,東有250平方公裡的洱海像鏡面展開,山海之間田疇萬頃,白族村莊星羅棋布,崇聖寺三塔旅遊區,就座落在這如詩如畫的名山勝水之間。 三座塔變化中有和諧,對立中有統一,互相依襯,渾然天成,背後是終年積雪的蒼山,前面是碧波蕩漾的餌海,與「玉洱銀蒼」渾然一體,展現出一種自然、典雅的東方美。
  • 麗江古城大理崇聖寺三塔入選「2019中國文旅融合示範景區」
    曾榮獲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單位等多項殊榮。麗江古城 朱遠靈 攝2017年下半年,以「一部手機遊雲南」為平臺的智慧旅遊在麗江試水。大理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大理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大理古城北,是集蒼洱風光、文物古蹟、佛教文化、休閒度假於一體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區中的崇聖寺三塔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大理的標誌和象徵。
  • 點亮生活美學,走進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欣賞景觀建築之美
    崇聖寺三塔坐落於雲南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裡處,西對蒼山應樂峰,東對洱海,距山腳約為1500米。崇聖寺三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崇聖寺三塔建築風格等與唐代內地著名佛塔相似,比如西安小雁塔。崇聖寺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閣組成。
  • 清碧溪、洗馬潭、洱海、崇聖寺三塔,藏著大理的萬千風情!
    特別是大理,它曾經作為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雲南文化最早發祥地之一,創造了極其絢爛的文明,而這些文明匯聚在大理這片土地上,造就了「大理印象」。備註:圖片來源網絡大理,一座讓人魂牽夢縈的城市。時光流轉千年,我們追隨它的步伐,來到大理最繁榮的時期——唐朝南詔國時期和宋代大理國時期,這個時期大理的璀璨文化,奠定了大理在雲南獨一無二的地位。
  • 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曾經有九位國王在這裡出家為僧
    文獻名邦大理是中國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是雲南歷史文化的最早發祥地之一,今天的大理文化古蹟眾多。大理崇聖寺三塔成為了吸引八方來客的名片。崇聖寺三塔位於雲南省大理以北1.5千米蒼山應樂峰下,背靠蒼山,面臨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組成,呈鼎立之態,遠遠望去,雄渾壯麗,是蒼洱勝景之一。
  • 大理崇聖寺三塔入選2019中國文旅融合示範景區
    在此次評選中收穫頗豐一舉拿下多個獎項其中麗江古城大理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入選了2019中國文旅融合示範景區大理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大理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大理古城北,是集蒼洱風光、文物古蹟、佛教文化、休閒度假於一體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手機拍攝:雲霧繚繞下的大理崇聖寺三塔
    手機拍下的崇聖三塔拍攝工具:華為MT10地點:三塔景區外圍圖片:原片,未經後期編輯到大理,除了到古城,還有蒼山洱海風光一定要去遊玩在蒼山下,洱海邊,崇聖寺三塔也是不能錯過的地方。三塔位於大理古城西北部,離古城很近,自駕車一會工夫就到了,塔在蒼山應樂峰的西面,東面對著洱海,塔由一大二小三閣組成。大塔也叫千尋塔,當地的群眾稱崇聖寺三塔為「文筆塔」。該塔高69.13米,塔底方9.9米,為雲南大理地區典型的密簷式空心四方形磚塔。
  • 大理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入選2019中國文旅融合示範景區
    在此次評選中收穫頗豐一舉拿下多個獎項其中大理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入選了2019中國文旅融合示範景區大理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大理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大理古城北,是集蒼洱風光景區中的崇聖寺三塔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大理的標誌和象徵。
  • 國慶大理文化遊|大理九位皇帝為何出家?崇聖寺三塔千年前的故事
    但我眼中的大理,卻是凝聚了大理諸多文化的崇聖寺三塔。都說崇聖寺三塔是大理最富有內涵的地方,在大理地區地位崇高,其他的描述都不需要,首批全國重保這個招牌便足以證明。且在新鮮出爐的「雲南最受歡迎景區」的排名中,崇聖寺三塔位列第五,這也足以證明它的受歡迎程度。
  • 最適合五一出遊,大理旅遊,大理崇聖寺三塔公園
    大理古城,位於雲南省大理州蒼山腳下,大理古城簡稱葉榆,又稱紫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現在的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解放初,城牆均被拆毀。1982年,重修南城門,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南篇):大理崇聖寺三塔
    崇聖寺三塔,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古城西北1.5公裡處的崇聖寺內,1961年三塔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崇聖寺始建於南詔豐佑年間(公元824~859年),在大理國時期擴展為890間屋子、11400尊佛像、三閣、七樓、九殿及百廈,被稱為「佛都」。
  • 崇聖寺三塔,歷經千年仍然屹立不倒,去大理必去的地方
    但是,大理不止詩和遠方,也不止蒼洱風光,大理還是「雲南文化」的中心,雲南的發展史百分之八十是大理的發展史,在這樣的文化薰陶下,大理成為一個「文獻之邦」,如果把大理比作一個人,那它一定是古代滿腹經綸的大才子。
  • 旅遊:崇聖寺三塔
    出大理西門,首先映人眼帘的就是矗立在洱海之濱的三座高塔。這就是有名的崇聖寺三塔。崇聖寺(又名三塔寺)在古代是一座規模宏偉的寺廟,三塔原是崇聖寺的一部分。 自唐代以來,它就是雲南著名的風景區。歷代留下了不少有關記載,明代的詩、文尤多,如《徐霞客遊記》就詳盡地記述了寺內建築、 佛像以及三塔。公元一六三九年,在一個月色皎潔的夜晚,霞客與友人漫步在三塔下。塔,在月光下拖著長長的塔影,遠處是白雪皚皚的蒼山頂峰。坐在塔下欣賞蒼洱夜景,聽著三塔寺內發出渾厚的鐘聲,留下了滇遊日記中美好的一頁。清代以後崇聖寺逐漸廢圮,現在已蕩然無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