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卻擁有最大的教堂

2020-12-17 百家號

義大利之行,重頭戲一定是羅馬,可到了羅馬,就不得不去看看被羅馬城包圍起來的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這個面積只有咱們故宮一半大的城中之國,人口只有800多,卻是全球十幾億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

小娘子不是信徒,但打卡世界之最還是蠻有紀念意義的,而且這裡保存著大量的珍貴文物、建築和藝術精品,198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整個國家——梵蒂岡城,列入了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這個面積(0.44平方公裡)連半平方公裡都不到的國家,卻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聖彼得大教堂,《孤獨星球》上說,「即使你不是教徒,聖彼得大教堂也會讓你大吃一驚。」

作為文藝復興最傑出的建築之一,聖彼得大教堂注入了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貝尼尼等眾多建築師與藝術大咖們的心血。都說義大利是擁有全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但論面積均攤的話,梵蒂岡絕對是單位面積裡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

從時間上說,聖彼得大教堂並不是文藝復興時期才修建的,它建得很早,而且是因受難而誕生,但不是耶穌的受難。耶穌離開後,他的十二門徒之首彼得開始沿著地中海傳福音,但那時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屬於違法,所以在彼得傳教到這裡的時候,被當時的羅馬皇帝尼祿(Nero公元37-68年)逮捕並處決了,聖彼得大教堂的位置就是當時的刑場。彼得要求被倒釘在十字架上,因為他覺得不能和耶穌基督死的死法相提並論。

在羅馬帝國實施「四帝共治制」分為東西羅馬後,君士坦丁一世為了爭取廣大基督徒的支持,於公元313年,在米蘭頒發了《米蘭敕令》,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並於324年重新統一帝國,成為君士坦丁大帝。

此後,他為聖彼得重修墓穴,並在他的墳墓上修建了一座華麗的教堂,就是這座聖彼得大教堂,只是當時的風格並不是這樣。君士坦丁大帝在臨終前,也受洗為基督教徒。所以按照今天大教堂對於天主教徒來說,聖彼得算是天主教的第一任教皇。

我們如今看到大教堂的樣子,是1503年教皇尤裡烏斯二世下令重建的,他任用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布拉曼德等才華蓋世的大師將聖彼得大教堂打造成為了一座藝術殿堂。雖然他生前並未看到最後的成果,因為重建的工程持續了120年,但這位「政治教皇」經過11年的努力,把當時的教皇國打造成為了義大利半島的政治重心。

話說當時的教皇國可比如今的梵蒂岡城大了近10萬倍,領土有四萬平方公裡,首都就是羅馬城。梵蒂岡在拉丁語裡是「先知之地」的意思,所以教皇也把宮殿建在了這裡。如今梵蒂岡與義大利的國界就是當時教皇國首都裡的皇宮院牆。

教皇國的國土面積銳減,全因義大利獨立戰爭的勝利。1870年,教皇庇護九世抵抗不過義大利軍,避居到梵蒂岡宮殿裡,教皇國的實際領土也由此縮小到如今的面積,但雙方對於主權一直僵持。

59年後,雙方終於籤署了拉特蘭條約, 教廷承認義大利的統一,羅馬成為義大利的首都。義大利承認教皇在梵蒂岡城內的權威和世俗統治權力,梵蒂岡成為獨立的梵蒂岡城國。延續了11個世紀的教皇國在1929年2月11日這一天,正式由梵蒂岡城國取而代之。

聖彼得大教堂前,是十七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大師之一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設計建造的聖彼得廣場,可容納50萬人。廣場中央聳立著一座41米高、用一整塊石頭雕刻而成的方尖碑,它來自公元前1935年的古埃及,距今有近四千年的歷史。公元37年,羅馬帝國皇帝卡利古拉將它從埃及運至羅馬的競技場。1586年,教皇西斯圖斯五世將它移到了聖彼得廣場上。

不過聖彼得廣場之所以出名,是因為貝尼尼設計的兩個半圓形的長廊環繞,每個長廊由284根18米高的多立克巨型圓柱和88根方柱支撐,這像極了埃及神廟裡的列柱,但整個造型更新穎、更震撼。

不過這震撼感在廣場中並不能完全體會到,而要登上大教堂的頂俯視。兩個弧形的長廊將如一雙手臂將廣場環抱住,有如上帝之手,擁抱、保護著前來聆聽祝福的人們。這是貝尼尼最偉大的建築藝術成就,人們稱之為「貝尼尼廊」。長廊頂上是142位教會史上有名的殉道者雕像,雕像人物栩栩如生。

由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們接力賽似的重新打造的大教堂,不再是中世紀流行的哥德式,而是包含古希臘和古羅馬風格的新古典主義,米開朗基羅設計的當時世界上最高的穹頂和古希臘柱式相結合,典雅、莊重卻不壓抑。

大教堂正面的頂上是手持十字架的耶穌基督和他的十二門徒,這裡沒有高聳的鐘樓,瓦拉迪爾將兩座大銅鐘放置在了正面頂層的兩側,一邊是格林尼治時間,一邊是羅馬時間。每逢重要時刻,鐘聲會響徹全城。教堂正面的左側是聖彼得手握耶穌給他通向天堂的金鑰匙的雕像,右側是耶穌的另一位重要門徒聖保羅手握雙刃劍的雕像。

從右側長廊排隊安檢進入後,會看到教皇宮門口站崗的梵蒂岡衛隊士兵,他們都是瑞士人。我們在瑞士琉森看「世界上最悲傷的獅子」的時候講到過,瑞士曾經是個貧窮落後的國家,男子迫於生計紛紛到歐洲各國當僱傭兵。

那時除了瑞士,很多國家都有人做僱傭兵,但瑞士僱傭兵英勇、忠誠,口碑最好。當年神聖羅馬帝國長驅直入教皇國腹地時,100多名瑞士衛兵為保護教皇而戰死,教皇非常感動,於是決定世代僱傭瑞士衛兵。法國大革命中,因保衛法王路易十六一家而戰死了786名瑞士士兵後,瑞士停止了僱傭兵出口,僅留下了為梵蒂岡服務的一支衛隊,直到今天。

這隻衛隊是1506年,下令重建大教堂的教皇尤裡烏斯二世著手組建的。據說今天士兵們穿的制服依舊是500年前米開朗基羅設計的,手中的長戈也是15世紀的樣子。他們牢牢守衛著教皇的安全,遊客是不可以進入教皇宮的。

我們準備先登頂,再下來進入教堂內部參觀,這樣參觀路線會比較順暢。順著右側一直走,就可以走到登頂的售票處(如果不登頂,是免費進入教堂參觀的)。

通往售票處的牆上有關於聖彼得與耶穌的五幅馬賽克鑲嵌畫:耶穌在彼得打魚時顯示神跡、耶穌將開啟天堂大門和地球聖殿的金銀兩把鑰匙交給彼得、耶穌為彼得等眾門徒洗腳、耶穌在最後的晚餐後帶彼得、雅各和約翰到客西馬尼園、耶穌復活後在彼得等眾門徒前顯現。

梵蒂岡的國徽,即教皇徽中,重要的組成元素就是交叉的兩把金銀鑰匙,它們代表掌管天堂與人間的雙重權力。在很多宗教題材的繪畫與雕塑中也經常會看到一個人拿著兩把鑰匙,基本上都是聖彼得。在大教堂旁邊的西斯廷教堂中也有一副佩魯吉諾描繪的耶穌授予彼得鑰匙的壁畫。

爬上551節臺階可以登頂聖彼得大教堂,俯瞰梵蒂岡+羅馬城。對於體力不好且時間緊的人來說,坐電梯是個好選擇,可以省掉爬231節臺階,只需爬320節,而且價格只差2歐(爬臺階8歐,電梯+臺階10歐)。

從電梯出來,穿過室外再進屋,便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輝煌的穹頂下方。這個高達138米的穹頂是全世界天主教堂中最高的,也是梵蒂岡和羅馬全城的最高點,米開朗基羅設計它時已是71歲的高齡,但寶刀未老。

穹頂上96幅畫像與雕塑由16道縱條自上而下分為六個同心圓的主題,最下面一層是當時安葬在此的16位教皇的半身像;第二層是耶穌基督、聖母、聖約瑟夫、洗禮聖約翰和十二門徒;第三層是天使抱著耶穌受刑的刑具;第四、五、六層都是各種天使。

再向上是藍色天空和32顆金色星星簇擁著穹頂正中的天窗口,金底黑字的拉丁文「致聖彼得的榮耀,教皇西斯科特五世於1590年,任期第五年」( S. PETRI GLORIAE SIXTUS PP. V.A. MDXC PONTIF. V.)。我總覺得有一款奢侈品牌的戒指和項鍊墜就是從此天窗和文字的樣式中獲得的靈感。

從天窗向上望去,教堂的最高處,也是正中心,描繪著西方的上帝。整個穹頂以金色和深藍色為主色調,輝煌但不刺眼,沉穩卻又光芒四射。

穹頂下部的一圈都是精美的馬賽克鑲嵌壁畫,其實整個穹頂的內飾也都是馬賽克組成的,但精細地根本看不出來。要知道,當時的馬賽克可都是人工一片片打磨出來的,所以這是一個極其浩大的工程。

穹頂之下,在大殿盡頭的西牆下,那個閃閃發光的位置就是聖彼得寶座,大教堂中最重要的三寶之一,也是設計廣場的貝尼尼的作品,相當華麗,一會兒我們下去參觀的時候會近距離講。

支撐穹頂的四根基柱上有四幅圓形彩圖,他們是四位福音傳播者和他們的象徵符號:馬太(Matthew)和牛、馬克(Mark)和獅子、盧克(Luke)和天使、約翰(John)和鷹。

上面一圈金色藍字用拉丁文寫著馬太福音的摘錄:「你是磐石(彼得的名字源於希伯來語磐石),在此石之上我要建造我的教堂,我要給你天堂的鑰匙(Tu es Petrus et super hanc petram aedificabo ecclesiam mean et tibi dabo claves regni caelorum" Mt 16:18)」。從這裡不管是向下看,還是看對面,人都變得如此渺小。

順著穹頂的內壁夾層,向上攀爬旋轉窄小的320節臺階並非易事,而且不斷向上的人群容不得你停下來喘息。開始還擔心老媽的腰腿不好,好在好奇和興奮讓她一鼓作氣也上來了。

從穹頂上俯瞰廣場和羅馬城的一刻絕對是難以忘懷的。貝尼尼用了11年打造的弧形長廊廣場真的猶如一雙手臂擁抱著這座城池,擁抱著每一位來到這裡的人們。

如果繼續向前延伸看,這畫面又有如一把鑰匙,那把耶穌基督給予聖彼得開啟天國之門的金鑰匙。從「鑰匙」柄繼續向東便是羅馬了,順著協和大街到達「鑰匙」底部就是歷經了無數歷史變遷的聖天使堡和臺伯河畔,紅色屋頂的羅馬古城象一副恢宏的畫卷展現在眼前,幾千年的文明遍布其中。

老爸老媽都很興奮,來自一個古國的一家人,站在一個古國的最高處,俯瞰著另一個古國,幾千年前誰又能想到呢。

梵蒂岡「麻雀雖小」,但政府宮、教堂、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學院、電視臺,甚至火車站一個都不少,還有自己的貨幣,公民大部分是神職人員,不過非本國人來這裡也並不需要任何證件辦理和檢查手續。

下一篇,我們下到大教堂的大殿裡欣賞著名的「三寶」有多珍世。不想跟團!也不想窮遊!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遊、自駕遊,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國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裡。相當於天安門廣場的面積,一個稍微正規的高爾夫球場也同梵蒂岡一樣大。它屈居在義大利首都羅馬城市裡,就是國中之國。三面也有城牆,跨過一道鐵柵欄,不用跨,是鐵柵欄的通道就過了國境,也不用辦理手續,進入聖彼得廣場就意味著你走進了這個世界最小的國家。這裡無論去哪全靠步行丈量,但這不是以國土面積來論雄的國家,而是以基督宗教中最大宗派天主教的教會首都為雄!
  •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卻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卻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大家或許對梵蒂岡這個袖珍之國的名字並不陌生,或許對聖彼得大教堂的名字也很熟悉,在這裡,不論是宗教文化,還是建築藝術,都得到了極致的發展,它們是曾經的羅馬帝國的最佳傑作。
  •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不及一個小村莊,卻有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既然國土面積有大有小,人們就很喜歡將他們進行評比,國土面積最大的就是俄羅斯,而最小的是梵蒂岡,雖然對於最小的國家,人們也有爭議,但是梵蒂岡是世界公認的最小國家,所以這個殊榮也就非他莫屬了。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這個最小國家的旅遊景點。梵蒂岡作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但是因為其地理位置被義大利包裹,四面接壤義大利,所以人們也稱之為「國中國」。
  • 梵蒂岡: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卻有最大的教堂
    說到世界上最小的國家,相信大家都能,馬上回答出「梵蒂岡」這三個字,因為它太著名了,以至於上小學的小朋友都對這個名字很耳熟。但是大家可能只是知道這個國家國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那麼這個國家還有什麼值得我們所了解的呢?
  • 這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卻有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知道是哪裡嗎?
    最小國家裡的世界上最大教堂文/圖 冰城馨子在歐洲,你所到的地方看到的最耀眼、最輝煌、最有藝術感染力的建築便是那令人震撼的教堂。梵蒂岡,一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卻建有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教堂,這樣的神奇一定有著深厚的歷史故事。伯多祿是耶穌12個門徒中的第一個,耶穌去了天堂後把金鑰匙交給了他,聖伯多祿成為了基督教的首領,他來到羅馬傳教,羅馬的皇帝為了嫁禍基督教,放火燒了羅馬城,然後歸罪於基督教,並處死了聖伯多祿,聖伯多祿大教堂就是為紀念伯多祿而修建的。
  • 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擁有全球第一大教堂,卻沒有一家理髮店
    今天小編帶大家看世界上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它雖然人口最少的地方,但是擁有全球第一大教堂。這個地方就是梵蒂岡。梵蒂岡的地理位置很神奇,它剛好是四面都是義大利,所以它又被大家稱為「國中國」。它的面積是0.44平方公裡,這個數值可以說挺小的。
  •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卻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你知道它在哪嗎
    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面積0,44平方公裡,900多人,聖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天主教堂。教堂始建於1506年,在長達120年的建造過程中,義大利最優秀的建築師米開朗琪羅、布拉曼特等相繼主持過大教堂的設計和施工,直到 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
  •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卻擁有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花一天時間走遍全國!
    梵蒂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家。四面都與義大利接壤,卻是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故稱國中國。 它是天主教最高權力機構聖座所在地,也是宗教駐地所在。作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
  •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面積只有0.44平方公裡,卻擁有世界第一大教堂
    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之後,很多人喜歡上了旅行。旅行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不僅能夠見到過一樣的風土人情,還能夠邂逅屬於自己的愛情。很多人在旅行的過程中發現了世界上有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有一些國家的存在感就比較強,但是有些國家卻顯得默默無聞。
  • 最小的國家梵蒂岡,擁有最濃厚的藝術氣息,最大的教堂就在這!
    梵蒂岡國旗上有一段《馬太福音》的話「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宗教的影響使得梵蒂岡瀰漫著一種聖潔、端莊卻又神秘的美。一切聽起來都更像童話。
  • 全球4個最美教堂:第一坐落在世界上最小的國家,第三與小說同名
    全球4個最美教堂:第一坐落在世界上最小的國家,第三與小說同名說起教堂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因為現在有很多年輕人的婚禮會選擇在教堂舉行,就不說生活中吧,電視劇裡就有很多情節都發生在教堂。不過教堂還是歐洲的最美,畢竟它是歐洲基督宗教的主要傳播場所,在歐洲擁有很多的教堂,它們甚至能夠遍布城鄉各地。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全球4個最美教堂,第一坐落在世界上最小的國家,第三與小說同名。
  • 世界上最小10個國家!
    世界上有196個國家,其中只有24個陸地面積小於1000平方公裡,包括梵蒂岡城、摩納哥和諾魯在內的一些小國比紐約、東京、芝加哥和亞特蘭大等城市都要小,這裡是世界上10個最小國家的名單。3.諾魯 21平方公裡諾魯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面積21平方公裡,諾魯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少的國家,只有9378個習慣,這是一個巨大的磷礦島,從1960年到1970年,這一寶貴資源的提取成為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但過度開採導致資源枯竭,這個島國被珊瑚礁所包圍,並以白色沙灘而聞名,但諾魯的旅遊業是有限的,磷礦、椰子產品和離岸銀行是諾魯的主要產業。
  • 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在最小的獨立國家,被稱為是羅馬城上的皇冠
    教堂作為傳播宗教福音的聖地以及舉辦活動的重要創所,有著悠久的歷史。因為教堂的莊嚴肅穆,到現在經常會被新人選來作為舉辦婚禮的場所,在神聖的教堂裡,許下愛的誓言,代表了這份愛的真誠,同時那也是非常美好的回憶。中國的道教和佛教都有自己的祭拜之地,有寺廟和道觀,有4大佛教名山,有道教山,同樣的,在國外基督教也有自己的舉辦宗教事宜的地方,被稱為教堂。
  • 建在世界上最小國家的聖彼得大教堂為什麼會聞名於世?
    梵蒂岡城國簡稱梵蒂岡,是當今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歐洲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呈三角形的高地上。它地處臺伯河右岸,以四周城牆為國界。簡而言之,城,是梵蒂岡的首都,也是國家,故曰「城國」。面積只有0.4平方公裡,人口有1380人,常住人口僅540人。
  • 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聖彼得大教堂
    碩大的穹頂,是聖彼得大教堂的標誌基本簡介聖彼得教堂位於世界上最小的獨立國家梵蒂岡內(1)。在1989年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人們現在所看到的教堂已經取代了公元325年左右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修建的老教堂,在原址重建一座新教堂。新建的聖彼得大教堂呈十字架形,有一個巨大的圓頂。在建造過程中曾多次修改建築計劃,因為有10位不同的建築師從事教堂的設計,他們每個人都對教堂的外觀風格有所改動。
  • 米蘭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德式建築,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
    米蘭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德式建築,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教堂之一,米蘭大教堂也是天主教米蘭總教區的主教堂,米蘭教區則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區。米蘭大教堂不僅僅是一個教堂,一棟建築,他更是米蘭的精神象徵和標誌,也是世界建築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蹟。
  • 世界上最小的10個國家
    1.梵蒂岡(0.44平方千米)簡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義大利的「國中之國」,位於羅馬西北角的高地上,以梵蒂岡城牆為界,故又名
  • 世界上最小的十個國家
    世界之大,七大洲四大洋上的國家數不勝數,世界上共有233個國家和地區,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你去過幾個呢?這些國家可能只要花你幾個小時就能遊遍全境,但國家雖小他們也擁有著完整的國家體制、獨特的人文歷史和各具特色的自然風景,這次就為你們盤點10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
  •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騎著自行車就出國!
    看著標題估計你就知道小編要說的是哪個國家了吧?地理課本上也有這個國家的身影,那就是梵蒂岡!說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真的一點都不過分。它的國土面積只有四十四萬平方米,在這裡騎著自行車就能出國!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還位於羅馬城內,雖然它還沒有羅馬城大,但是不可否認他就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因此梵蒂岡又被稱為「國中國」。別看梵蒂岡很小,但是梵蒂岡也是不可多得的旅遊景點哦!梵蒂岡有著聖彼得大教堂,這是世界上的第一大教堂,並且還是天主教的朝聖地。
  • 世界上最小的10個國家,最小的都沒有廣東省大!
    這個小國人口超過45萬,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來到馬爾他,以其晴朗的天氣,迷人的海灘,豐富的歷史和充滿活力的夜生活。馬爾他的面積為316平方公裡,在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中排名第十。9.馬爾地夫-300km馬爾地夫是印度洋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就面積和人口而言,它是亞洲最小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