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近年來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被國外媒體視為下一個中國。很多中國企業包括小米,OPPO等都在印度擁有生產基地,而越來越多的印度企業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包括塔塔諮詢,塔塔汽車(旗下品牌包括捷豹和路虎)等。很多人都很好奇,印度的經濟發展水平如何?在亞洲國家中處於什麼水平?
2019年,印度GDP達到2.85萬億美元,人均GDP約2100美元左右。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人均996-3895美元屬於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而印度就屬於這個區間。在亞洲總共44個國家當中,達到高收入國家標準(12376美元以上)的有10個國家。這10個國家包括東亞的日本,韓國,新加坡,汶萊;西亞的卡達,阿聯,科威特,以色列,阿曼和巴林。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3896-12375美元)的有16個國家;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共有14國。另外有4個國家屬於低收入國家。
數據顯示,在亞洲國家中,人均GDP低於印度的只有11個國家,印度目前的人均水平低於寮國,略高於東帝汶。可以看出,印度基本處於亞洲人均收入最低的國家行列。儘管印度人均GDP比較低,不過印度整體經濟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印度的工業實力在亞洲僅次於中國,日本和韓國,印度擁有許多世界級的企業,經濟發展潛力不可低估。
但同時印度也是一個兩極分化嚴重的國家,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歷史遺留的產物,不同種姓之間不能通婚,社會地位差異巨大,儘管目前種姓制度已經正式廢除,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仍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在教育方面,印度尚未普及基本義務教育,農村地區依然存在嚴重的輟學現象,但另一方面,印度卻擁有非常成功的精英教育,根據QS亞洲大學排名,印度有101所大學排名亞洲500強,在亞洲僅次於中國。印度理工學院被稱為印度的麻省理工,是世界最好的理工學院之一。
印度還擁有許多世界級企業,經營理念,企業管理水平及回報率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代表性的企業包括塔塔集團,信實工業,馬恆達集團等。與亞洲國家相比,印度在兩大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一是軟體產業,主要集中於班加羅爾,這裡也被稱為印度的矽谷,許多西方科技公司包括微軟,英特爾,IBM等都聚集於此。當然也不乏印度本土的科技公司,塔塔諮詢,印孚瑟斯,維普羅等眾多服務外包企業已經成為印度新經濟的象徵。另外一個產業就是仿製藥的生產,目前印度是世界最大的仿製藥生產國,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印度的鋼鐵,石化,紡織工業在亞洲也擁有較強的競爭力,米塔爾鋼鐵,信實工業的煉油,石化生產都有很強的實力。印度的汽車製造,電子工業規模也越來越大,不過截止目前,佔據主導地位的依然是外資企業。整體而言,印度人均GDP在亞洲處於下遊水平,但是印度擁有極富競爭力的工業體系和一流的企業,增長潛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