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資本:關於中國工業企業升級的投資思考

2020-12-23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高捷資本

在中國談工業,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兩個30%

第一個30%:到2018年,國工業產值佔全世界工業產值的30%,是美國、德國和日本的總和;

第二個30%,根據國家統計局和世界銀行的統計,中國製造業佔GDP的比重約為30%。

美國也在緊盯工業。在近期的中美貿易爭端中,中國製造2025成為核心打壓方向之一,同時美國川普政府通過國內大幅度減稅、逼迫企業將製造業回流美國本土,以及對中國、歐盟等幾乎所有國家的產品進行徵稅,這些做法都是為了解決全球化帶來的美國本土產業空心化帶來的嚴重問題。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經過四十年大躍進式的發展,中國的工業企業已經達到非常大的體量,過往那種粗放式發展規模經濟的做法,已完成歷史使命(具體體現在現在的供給側改革來解決大而不強的問題,以及一帶一路戰略將產能消化向外移)。

過往40年中國經濟更多的是解決「有無」的生存問題,而今後將是解決生存「質量」的問題,這點和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完全一致。

高捷資本(ECC)堅持尋找中國製造業升級的產業投資機會,也就是基於以下幾個核心邏輯:

1. 製造業繁榮是一個國家最核心的基礎

2. 製造業的產業升級生態已經走向成熟,基礎設施的逐級進化(自動化--->數位化--->智能化)。產業從業人員的機器可替代性需求都已經在各行各業中浮現。

驅動力無外乎三點:對供應鏈生態對產品質量、響應時間的高要求;把人的經驗轉換為機器需要的可執行能力;勞動力紅利的減少。

3. 工業智能化過程中,產業主導,算法配合。產業升級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而更多的是「人機協作」。大量重複性動作將被機器人替代,而強烈依賴人的經驗的動作將更多的由具備豐富實際產業經驗的OT(operationtechnology)的專家來主導升級,信息技術(informationtechnology)作為工具,只是配角;

4. 高性價比依然是殺手。製造業是實實在在的行業,必須遵從商業最基本的本質,即為客戶提供價值,為自己創造利潤。同時,面對慘烈的競爭,必須擁有自己核心的產品競爭力。這種競爭力可以體現在技術上的優勢,但必須體現在成本上的優勢。

在工業升級領域,我們最近投資了工業機器人和生產設備智能化平臺的兩家公司。以兩個案例分享我們的投資思考:

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投資思考

1.中國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國產替代風起。

據CRIA統計與IFR初步匯總結果,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累計銷售13.5萬臺,同比下降3.75%,市場銷量首次出現同比下降。其中,外資品牌由上年70%的增速大幅下滑,自主品牌機器人銷量依然保持增長。

自主品牌機器人在市場總銷量中的比重為32.2%,比上年提高5.5個百分點。

2. 中國工業機器人剛剛起步,增量市場依然龐大。

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68臺/萬人,遠低於世界先進水平,,甚至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日本是303臺/萬人,德國308臺/萬人。世界平均水平:74臺/萬人;

3. 和整個製造業產值來看,區區數十萬臺機器人市場太小,是什麼限制了機器人的普及應用?技術?價格?還是?

4. 全世界機器人的核心應用領域過往一直集中在汽車行業,這是因為汽車行業本身是重資產投入領域,對產品一致性要求很高,那麼對於其他行業,工業機器人到底只是個高逼格的象徵?還是能成為一個標準的生產工具?

5. 動輒十萬數十萬一臺的機器人如果變成1、2萬的工具,是不是能夠爆出更大的增量市場?

6. 這麼低的價格,企業能否依賴正常的經營賺錢?還是就玩玩商業模式,靠補貼生存?

工業機器人領域,我們最近投資了廣東XX機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完全自主設計的機器人核心部件生產能力的機器人本體公司。

通過對該項目公司的研究以及使用客戶的調查,我們有了以下很有趣的發現:

1. 自從該公司推出15000元/臺的SCARA機器人的廣告,短短幾個月,市場從懷疑、觀望、試用到採購1、2臺到數十臺批量訂貨,並且開始有了單一客戶數百臺的年度採購訂單;、

2. 客戶涵蓋3C、家電、照明、玩具、電力電子、鋰電池、包裝等多個行業,涉及上下料、螺絲鎖付、焊錫、檢測等多個工序;

3. 客戶主要來自兩個渠道:集成商客戶和終端客戶,大部分是以前想用但用不起或者從來沒敢想用機器替人的,有數家終端客戶因為自身有數百臺的需求但是負擔不起昂貴的價格都在自己採購零部件組裝本體的。這驗證了工業機器人存在巨大的增量市場空間;

4. 由於該公司主要核心部件均為自己生產,這和大多對外採購部件進行組裝的其他同行公司相比,具有數量級的成本優勢,其15000元的售價甚至遠低同行的成本;

5. 像一個電批、卡鉗一樣,機器人也能成為一個標準工具,而且很便宜,導入產線(某些工序或工位時)也非常方便;

6. 便宜也要好用,更要能讓公司賺錢,才能形成業務的良性循環;

7. 2019年上半年公司已經收到機器人訂單超過千臺,完成出貨近半。2019年全年出貨超千臺,成為Scara機器人中國市場前2名,預計2020年成為該細分領域老大。

生產設備智能化平臺領域的投資思考

1. 高頻、量大。中國每年新增工具機銷量100萬臺,其中數控工具機超過30萬臺。存量數控工具機保有量超過210萬臺,而數控工具機每6年左右要更新換代一次;

2. 工具機是工業之母,以往強調的是加工出來的產品經過後期檢測要把不良品篩除出去,甚至只是抽檢。但現在強調的是要對加工過程進行全數位化監控,保證加工出來的產品質量一定好,避免加工出廢品,達到降本增效的需求;

3. 中國每年進口大約1~2萬臺高精密數控工具機,由於過程監控軟體十分昂貴(每套數十萬元),只有極少量高端工具機才會配置這種專業軟體,而且全部由國外公司提供,售後服務和個性化能力很難滿足中國客戶需求;

4. 由於價格昂貴,國內數控工具機用戶對此類專業軟體認知有限,僅有航空航天和汽車核心零部件行業對加工過程監控有剛性需求;

不過,目前在3C和鋰電池等越來越多領域,龍頭企業也開始重視加工過程產品的損耗比,並對產品質量一致性提出越來越嚴格的要求,迫使其供應鏈體系必須加大過程管控;

5. 產品的技術門檻極高,要達到商業化產品的要求,首先必須具有融合加工裝備、加工刀具、加工材料等專業加工原理以及大數據分析等IT技術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更要有把產品提煉成標準化的能力,最後,還要有開拓市場的方法和能力;

6.設備的數位化和智能化(自適應控制)是走向未來智能製造體系最核心的一環,也是現實的第一步;通過設備智能化也可以獲得客戶信任,了解客戶更廣泛的需求,為未來實現更全面的智能製造累積經驗和案例;

7. 數據資產的沉澱:不同類型客戶、不同加工產品、不同材質、不同的加工工藝、不同的操作人員 ...... 各類看起來凌亂的過程,將在共性抽取後沉澱為最核心的數據資產

工業設備的智能化平臺領域我們最近投資了深圳XXX工業技術有限公司。其定位服務機加工行業,從提供面向機械加工的數據分析和專業軟體入手,進而打造機械加工行業的智能製造平臺。

為什麼這家公司能做?

1. 主要創始人都是著名大學機械專業博士,然後進入該工業相關跨國公司工作多年,主要解決和工業界緊密相關的技術難題,具備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

2. 和一般做工業大數據的公司不同,這個項目必須具備堅實的工業經驗,是典型的OT(operationtechnology) 主導,IT(informationtechnology)賦能的案例;

3. 公司創立四年來,在航天航空和汽車產業積累了數十個應用客戶案例,先期接受這種產品的企業都是行業的龍頭企業,包括中國航發、大眾、本田、萬向、人本、瑞德豐(鋰電池)、大族數控(工具機)等。

一方面說明了市場培育的艱辛過程,另一方面也完成了公司提煉出標準化產品的經驗積累,這種標準化產品的誕生也讓公司從單純的項目制銷售走向了部分標準化產品+部分項目定製兩種銷售模式,為日後擴大規模奠定了堅實基礎;

4. 前期從機械加工最終用戶切入,進而導入到數控工具機廠家的設備預裝,成功進入批量採購的前裝市場;

5. 標準化軟體前裝批量裝機價格降到數萬元級別,讓更多人能用的好也用得起,也為數控工具機廠家,特別是國產數控工具機廠家增加了賣點並提高了銷售價格和利潤。

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我們已然踏上徵途。 我們堅信,核心科技以及工匠精神是中國工業升級必須具備的兩個立足點,堅信科技賦能傳統產業的巨大價值。

相關焦點

  • 首發|吉蘭丁獲千萬級別Pre-A輪融資,高捷資本獨家投資
    投資界8月29日消息,深圳吉蘭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千萬級別Pre-A輪融資,高捷資本獨家投資。吉蘭丁由留學海歸博士於2015年創立,專注於汽車、航空航天等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吉蘭丁具備堅實的工業經驗,是典型的OT(Operation Technology) 主導,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賦能的公司,目前公司的產品已經得到了數十個汽車產業鏈客戶的認可。
  • 高捷資本
    高捷資本是一家專業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公司。面向廣闊的中國市場,與傑出的企業家鼎誠合作,為中國優秀的成長型公司提供資本和戰略支持;與所有合作夥伴一起,建立長盛久榮的事業,創造卓越的投資回報。
  • 高捷資本黎蔓 :衝進別人看不清的市場,是AI初創企業活路
    對於國內最早的一批投資人、高捷資本創始合伙人黎蔓而言,即便抱有「AI投資成功是個小概率事件」的冷靜態度,但這一年他和團隊出手捕獲的AI項目甚至比往年更多。從AI相關產業鏈看,⾼捷資本第三期⼈⺠幣基⾦的被投企業已經覆蓋上、中、下遊。從上遊的核⼼零部件企業、⼈⼯智能基礎設施企業,到下遊的⼈⼯智能應⽤企業,產品則包括晶片等AI 基礎元件,以及其他核心硬體、集成系統、產業鏈服務等。
  • 高捷資本黎蔓:衝進別人看不清的市場,是AI初創企業活路|億歐專訪
    對於國內最早的一批投資人、高捷資本創始合伙人黎蔓而言,即便抱有「AI投資成功是個小概率事件」的冷靜態度,但這一年他和團隊出手捕獲的AI項目甚至比往年更多。從AI相關產業鏈看,捷資本第三期幣基的被投企業已經覆蓋上、中、下遊。從上遊的核零部件企業、智能基礎設施企業,到下遊的智能應企業,產品則包括晶片等AI 基礎元件,以及其他核心硬體、集成系統、產業鏈服務等。
  • 芯能半導體獲得達晨創投、高捷資本等投資
    所屬領域 晶片 投資時間
  • 高捷資本管理合伙人王納新:應吸引全球人才上加大力度
    高捷資本管理合伙人王納新在以「財富助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為主題的2019中國財富論壇上如此表示。高捷資本管理合伙人王納新高捷資本管理合伙人王納新3點建言青島應給一些創新企業多多扶植和幫助第一個,未來在資金方面,希望青島市能突破一個新的模式,特別是對於專注於中早期投資的VC基金,給予更大支持。
  • 楊克寧會見高捷資本高級合伙人程剛
    11月19日,州委副書記、州長楊克寧會見高捷資本高級合伙人程剛一行。州委副書記吳立巖,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範繼躍參加會見。會見中,楊克寧簡要介紹了我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對高捷資本來州尋求合作、尋求發展表示熱烈歡迎。
  • 這一次,我們更堅信「智慧科技」的未來——高捷季刊:7個項目喜獲下...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高捷資本」,作者高捷資本,36氪經授權發布。過去的這兩個多月,災難像放大鏡,放大了人性的善惡,放大了社會的進步和缺陷,也放大了我們對自己和這個世界的認知。當我們在談災難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宏觀的黑天鵝是我們必須接受的,微觀層面是我們可以做些什麼的。
  • 沃衍資本金鼎:投資中國經濟真正的壓艙石,我們是認真的
    從1.2億美元一臺的光刻機,到華為每年超過1000億元的研發投入,2020年,人們已經深切意識到,中國先進位造業的升級之路,決不能再依賴於封閉的體制,市場化資本運作才是唯一出路。可是,社會資本投資於製造業,是一門好生意嗎?在2020湖北高質量發展資本大會上,我們遇到了沃衍資本合伙人金鼎先生。
  • 【觀察與思考】梁鶴年:資本主義與全球資本|中國投資
    《中國投資》雜誌創辦自1985年,由國家發改委主管,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主辦,是我國投資領域唯一的中央級刊物,業界最早專注於投資領域趨勢報導的核心期刊。創刊三十多年以來,雜誌以全球視角看中國投資,涵蓋宏觀經濟、行業分析和企業投資案例,同時以全球市場為坐標,聚焦特定國家、地區和重大國際趨勢,目前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官員、各類投資機構、專家學者、企業家以及記者媒體的專業對話平臺。
  • 工業機器人企業產量同比下跌,行業總規模竟然擴大23%,真相是什麼?
    高捷資本合伙人劉中青說,全世界機器人的核心應用領域過去一直集中在汽車行業,這是因為汽車行業本身是重資產投入領域,對產品一致性要求很高。高捷資本是一家專注於硬科技領域早期及高成長期投資的機構。「新興工業機器人企業中,主要是國產企業發展很快,因為諸如ABB、發那科、庫卡和安川面向的主要是中高端產品,價格和維護費用都很貴。」德國耶拿大學工作、產業與社會學系博士許清遠說。高捷資本近期剛投資了兩家公司,主營工業機器人和生產設備智能化平臺。「中國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國產替代風起。」
  • 興業證券王德倫:工業4.0是中國製造業升級方向 可從硬體、軟體尋找...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採訪時表示,上述相關內容也為A股相關板塊帶來了重要的投資機遇,工業4.0是中國製造業升級方向,可以從硬體和軟體兩個方向尋找產業機會。  從目前的經濟數據來看,王德倫指出,三季度單季實際GDP同比從3.2%上升至4.9%,使累計GDP同比年內轉正。
  • 關於文化資本與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
    中外經濟管理學界普遍認為,企業文化競爭力主要來自於企業目標的牽引力、企業哲學的指導力、企業宗旨的號召力、企業精神的凝聚力、企業標識的形象力、企業活動的感染力和企業公共關係的輻射力,這些要素對企業的高速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文化資本是企業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資本概念最早由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爾迪厄提出,很多學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
  • 智能時代無人叉車迎來爆發機會,高捷資本(ECC)領投坤厚自動化Pre-A...
    【獵雲網北京】3月23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主攻無人叉車,以基於FPGA為計算核心的SLAM導航算法和集群調度系統為核心技術的「坤厚自動化」宣布完成高捷資本(ECC)領投的Pre-A輪數千萬元融資。加之近年,隨著勞動力紅利減少,工業無人化進程加速,在貨物運輸過程中起到不可或缺作用的無人叉車,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機會。過去幾年,受限於無人叉車的技術成熟度較低以及產品價格過高這兩個主要原因,無人叉車的普及率並不高。但未來隨著人力成本的繼續上升和無人叉車智能化水平提高,替代人工的需求增加,市場將迎來增長拐點。
  • 傲林科技獲大數據企業投資價值百強榜工業領域榜首
    大會重磅揭曉2020年大數據企業投資價值百強榜(以下簡稱「百強榜」),傲林科技在工業大數據領域排名第一。「中國大數據產業生態大會」由賽迪傳媒、大數據產業生態聯盟等主辦,是中國大數據產業最盛大、最具專業性及深度的行業聚會,已連續舉辦五屆,每一屆都將公布評選出當年的大數據企業投資價值百強榜。
  • 新一批11家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啟動 
    試點新增11家據國務院國資委消息,近來,國資委深入研究,積極推動,確定了航空工業集團、國家電投、國機集團、中鋁集團、中國遠洋海運、通用技術集團、華潤集團、中國建材、新興際華集團、中廣核、南光集團等11家央企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
  • 2020商業新願景|高捷資本創始主管合伙人黎蔓:智慧科技投資的黃金...
    為什麼我們現在要開始投資智慧科技?數據井噴。智慧型手機、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終端的增加以及社交網絡、電商等產生的海量數據,為人工智慧提供充分燃料。AI已具備一定基礎。其中,神經網絡為基礎的深度學習,使人工智慧算法有了飛躍發展,計算機視覺規模化落地。摩爾定律近乎失效,市場在期待更高算力、更強存儲的新一代半導體。
  • TBL華清科盛獲評2019物流行業「最具投資價值企業」
    (TBL華清科盛代表與獲獎企業合影)2019 年 12 月 27 日,「第十屆中國物流投融資大會」於上海衡山北郊賓館如期舉行。經前期評選,大會發布了「 2019 年度中國物流行業最具投資價值企業」榜單。
  • 海航資本:用「中國視角」規劃對外投資
    日前,海航資本獲得英國《世界金融》雜誌頒發的「2018最佳公司治理獎(Best Corporate Governance)」。該獎創辦於2010年,至今已經連續舉辦9屆,在業內具有較高影響力。此前,中國電信、平安集團、中國遠洋等中國企業都曾獲得該項殊榮。
  • 航空工業製造院院長李志強建議:加快軍工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來源:第一財經航空工業製造院院長兩會建議:加快軍工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全國政協委員, 航空工業製造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李志強,此次兩會的提案與軍工國資國企改革有關。李志強指出,自2014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先後確定19家中央企業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航空工業集團是軍工集團第一家試點單位。如何儘快取得試點成效,對於深化我國的國防工業體制改革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