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資本黎蔓 :衝進別人看不清的市場,是AI初創企業活路

2020-12-21 donews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億歐網(ID:i-yiou),文:梁希理 編輯:楊旭然

人工智慧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終於站上了接受商業模式拷問的時間節點。

隨之而來的是一度被各個行業趨之若鶩的「人工智慧+」,顯露出降溫苗頭。後進場的創業者和投資人,相比前人多出幾分嚴肅和謹慎。整個2019年,人工智慧相關投融資事件顯著下滑,並且更傾向於從早期投資挪向後期。

但在安防、醫療、智能製造等成熟行業領域中,人工智慧正在以較快的速度落地。同時,AI晶片、AI企服等新興領域也正在崛起,變為新的價值窪地。

面對市場的情緒變化,大多數人寧願暫時克制,也有人更擅長沙裡淘金。對於國內最早的一批投資人、高捷資本創始合伙人黎蔓而言,即便抱有「AI投資成功是個小概率事件」的冷靜態度,但這一年他和團隊出手捕獲的AI項目甚至比往年更多。

從AI相關產業鏈看,⾼捷資本第三期⼈⺠幣基⾦的被投企業已經覆蓋上、中、下遊。從上遊的核⼼零部件企業、⼈⼯智能基礎設施企業,到下遊的⼈⼯智能應⽤企業,產品則包括晶片等AI 基礎元件,以及其他核心硬體、集成系統、產業鏈服務等。

整體而言,人工智慧技術未完全成熟,應用面較窄,尚處於「弱人工智慧」的初級階段。但它依舊是時代的寵兒,也依舊被寄予厚望。用黎蔓的話來形容,「還有很廣闊的前景。未來10-20年都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

結合具體場景開發,「先有釘子再找錘子」

AI晶片,是AI+領域中競爭態勢激烈的市場之一,巨頭企業、初創企業蜂擁進場,市場投資火熱。這背後折射出國內半導體產業將其視為「彎道超車」的重要機遇。

普華永道一份報告顯示,人工智慧很可能成為半導體行業下一個十年增長周期的催化劑。加上中國5G正式商用,下遊終端設備對於半導體的潛在需求增長,也將進一步拉動半導體產業的升級。

而從國際上看,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晶片競爭大戰日益加劇。受到中興通訊事件、華為事件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國家層面出臺產業利好政策,也使得國產替代晶片抬頭迎來新的窗口期。

研發生產出有極強算力,且符合不同細分市場需求的晶片,成了AI競爭中的關鍵一役。

在黎蔓看來,這一發展窗口期十分難得,但也面臨企業過度扎堆、資本過熱的現象。他甚至看到,過熱的市場甚至吸引到了一些根本沒有半導體投資經驗的機構,「連投資奶茶品牌的機構也來了」。

半導體並非新興行業,巨頭盤踞下,AI晶片市場不確定性與機遇同樣巨大,貿然入場的初創企業極不小心就成為陪跑。

而作為「工業大腦」的晶片,本身就面臨著比其他行業更長的研發周期,這既考驗初創企業的耐性,也對有資金使用期限的資本形成挑戰。

除去客觀環境因素,初創團隊自身也須打鐵硬。黎蔓向億歐提到,「初創企業必須針對具體場景去開發晶片,場景不明確就難有很強的驅動力,起量難,公司就會非常困難。」在他看來,先找場景再開發的邏輯順序,可以用「先有釘子再找錘子」來作比,「先有錘子才找釘子,就相當於還沒找到起點需求就開發技術。」

取決於晶片研發對技術的高要求特性,技術不過硬,良品率低,就會變相拉高晶片研發成本,難以量產;而極強的技術水平才可以形成壁壘。

黎蔓認為,技術不行,最後的成品可能就是「大飯店」與「街邊小攤」的差別。因此在實際投資時,高捷資本對於團隊技術實力更為挑剔,更看重諸如技術團隊有無頂級大廠研發經驗、技術實力能否達到行業前茅等條件。

AI企服還處於低谷上升期

另一個被視為站上風口的AI+細分領域,是AI企服。

企服不是新詞。在 2014 年時,企服就作為創投圈的重要細分市場逐漸被投資機構重點關注。有人把2014 年看作是以企業級 SaaS 類公司為代表的 ToB 企業集中爆發之年,在這一年後,資本市場才不斷擴大在 ToB 領域的投資布局。

而企服加上「AI」,核心就是應用在具體行業場景裡,用AI技術給行業賦能。具體而言,則包括提升簡單重複性工作的效率、技術代人承擔突破人類能力極限工作、提供全新的人機或服務交互模式。

農業領域裡,高捷資本有過兩次AI企服的布局。其中的一家麥飛科技作為智慧農業大數據服務商,通過無人機遙感監測與AI大數據結合進行精準化的農田病蟲害防治。

在中國,農業這樣一個超千億元級規模的市場下,病蟲害防治一直是難解的痛點之一。過去通過農村植保站人工施藥的方式,不僅機械化程度低,過度施藥也增加種植成本並帶來作物安全隱患、甚至導致減產。「把質量提升、服務成本下降,進而提供更好的服務與產品」,在黎蔓看來,麥飛科技正在做的事已經接近了AI賦能行業的答案。

一直以來,農業由於所謂低附加值、農民收入低等刻板印象,往往是被忽視的賽道。

但在黎蔓看來,農業具有可擴張的商業模式,具有極其穩定的重複購買機會,不是一錘子買賣。且中國有18億畝耕地,市場空間巨大。另外,農業基本不牽涉個性化的問題,稻田和小麥的除蟲技術差別不大。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可複製性高,擴張性強。

可以看到,除了農業,高捷資本在教育、醫藥等領域都進行了AI企服布局。在應用領域的選擇上,農業、教育和醫療等都有著資源集中化的明顯特點。其中,醫療和教育的個性化需求還尤為明顯,黎蔓認為,這正是AI發揮技術優勢的機會所在。

業內有人曾對AI企服的落地痛點進行討論,一些人認為是大量的數據,也有人認為是與場景的結合。

黎蔓的「釘子錘子論」則傾向於站在後一種觀點上,「AI的能力還有限,雖然有的行業已經可以享受到AI的果實,比如視覺檢測用於安檢等等。但AI這把錘子還不是什麼都能幹,所以必須找場景,找到痛點,先看到釘子再看AI這把錘子適不適合用。」

投資邏輯:技術、場景、商業模式

今年10月,芯聲智能拿到了高捷資本領投的20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這家為AI語音交互提超低功耗晶片方案的企業,創始團隊相關從業經歷都在15年以上。

仔細看,芯聲智能成立時正趕上是智能音箱市場如日中天。這個大而全的市場裡,大多數企業都選擇開發通用型AI晶片,芯聲智能卻衝進別人看不清的耳機市場,專注於小型化專用型AI晶片領域。而這樣的細分賽道正是高捷資本的發力點。

對於這樣「棄大抓小」的戰術,芯聲智能總經理湯健告訴億歐,目前低功耗領域的痛點是晶片供應商比較少,市場渴望功耗非常低的晶片,但晶片功耗想要做到一毫瓦以下極其困難,所以競爭對手比較少。

其次,當前的消費電子市場,語音交互已經成為生物觸控之外的另一種人機互動方式。由於語音信息的複雜性,語音交互也承載了更多的智能應用。而與之對應的晶片端,則需要更快速準確的本地化處理,以及更低的離線識別功耗

晶片領域不乏巨頭企業大手筆發力,初創企業能夠進入並擁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就需要另闢一個新的戰場,人越少越好,但落地的場景足夠明確。用黎蔓的話說,這個市場「可能是別家看不懂、看不清甚至不屑於做的,你趕緊衝上去,才有大概率的機會成活。」

而總結高捷資本在AI領域的投資邏輯,除了市場方向的選擇,黎蔓在投資時還格外強調要有「核心技術、具體場景」。

在一次公開演講中,黎蔓曾分享過AI領域從底層基礎到頂層應用創投新機會。當時他指出,從底層、中層到頂層,高捷資本都有所關注,但以數據和算法為主的中間層他認為機會不多。

這樣的判斷,其實也指向了黎蔓所強調的「技術壁壘」。「中間層主要是數據和算法,數據大多集中在大公司,而數據處理方面目前還有法律風險。算法在全球範圍內基本都走向開源。建立不了壁壘,很難有好的項目。但數據的獲取,也就是底層感知層還是有很多機會的,比如傳感器,則有一定技術壁壘的。」

黎蔓直言,「如果技術沒有壁壘,就算你成了第一個吃肉的人,後面幾萬人上來搶肉吃,你的賽道又變紅海了。」

進入2019年,AI經歷了從技術到產品再到商品的過程,但還有相當一部分的AI產品服務未能盈利,儘管有肥沃的需求土壤,但存活率也是殘酷的,這在資本寒冬期間更是如此。自我造血更是被行業反覆提及。由於以投資早期企業為主,所以實際投資中,高捷資本對企業盈利不做過多要求,商業模式可擴張才是更為看重的指標。

以麥飛科技為例,公司成立三年,農田服務面積從第一年3萬畝地規模做到第二年30萬畝,到今年則達到了200萬畝。

隨著AI賽道的發展進入新一輪的落地應用期,一批AI企業也面臨洗牌,而更多的初創企業則趁機進入爭搶空間。「資本方還是要出手,篩選到好項目,資產價格下行的時候,價格上更有優勢。」

經過了20年的投資生涯,黎蔓仍然堅信AI賽道裡「成功是偶然,失敗是必然」,而對於投資機構來說,在選擇這樣一個新興領域的項目時,他認為只有足夠強的入場者最後才會勝出,維持冷靜的價值判斷尤為可貴,即便會因此錯失一些較好的投資機會。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


相關焦點

  • 高捷資本黎蔓:衝進別人看不清的市場,是AI初創企業活路|億歐專訪
    面對市場的情緒變化,大多數人寧願暫時克制,也有人更擅長沙裡淘金。對於國內最早的一批投資人、高捷資本創始合伙人黎蔓而言,即便抱有「AI投資成功是個小概率事件」的冷靜態度,但這一年他和團隊出手捕獲的AI項目甚至比往年更多。從AI相關產業鏈看,捷資本第三期幣基的被投企業已經覆蓋上、中、下遊。
  • 2020商業新願景|高捷資本創始主管合伙人黎蔓:智慧科技投資的黃金...
    近年隨著AlphaGo的勝利,市場對AI的期待又造成新一輪泡沫。AI在實際落地過程中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局限性,甚至有偏離「解放人」的初衷。但近一兩年,AI領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正在回歸理性。為什麼我們現在要開始投資智慧科技?數據井噴。智慧型手機、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終端的增加以及社交網絡、電商等產生的海量數據,為人工智慧提供充分燃料。AI已具備一定基礎。
  • 高捷資本
    高捷資本是一家專業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公司。面向廣闊的中國市場,與傑出的企業家鼎誠合作,為中國優秀的成長型公司提供資本和戰略支持;與所有合作夥伴一起,建立長盛久榮的事業,創造卓越的投資回報。
  • 楊克寧會見高捷資本高級合伙人程剛
    11月19日,州委副書記、州長楊克寧會見高捷資本高級合伙人程剛一行。州委副書記吳立巖,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範繼躍參加會見。會見中,楊克寧簡要介紹了我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對高捷資本來州尋求合作、尋求發展表示熱烈歡迎。
  • 高捷資本:關於中國工業企業升級的投資思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高捷資本在中國談工業,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兩個30%:第一個30%:到2018年,中國工業產值佔全世界工業產值的30%,是美國高捷資本(ECC)堅持尋找中國製造業升級的產業投資機會,也就是基於以下幾個核心邏輯:1. 製造業繁榮是一個國家最核心的基礎;2. 製造業的產業升級生態已經走向成熟,基礎設施的逐級進化(自動化--->數位化--->智能化)。
  • 高捷資本管理合伙人王納新:應吸引全球人才上加大力度
    財經網訊「圍繞著青島的核心產業基礎,去培育重點的創新企業,通過市場合作或者投資併購基金的合作,不斷擴大到面。當然在併購的基礎上,可以加速創新的活躍程度,利用大企業的銷售模式、銷售團隊,迅速推向市場,這也是很好的退出機制。」
  • 2020年最值得關注的10家國外AI晶片初創公司
    研究公司Global Market Insights今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人工智慧加速晶片的市場規模預計將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長,從2019年的80億美元增長到2026年的700億美元。這家位於加利福尼亞山景城的初創公司在十月份表示,它將把其InferX X1晶片與InferX X1P1和X1P4 PCIe板以及InferX X1M M.2板一起推向市場,該公司表示,其為價格更低的伺服器可以提供每美元更高的吞吐量,而價格卻更低。該公司也推出了一套用於優化和支持應用程式的軟體工具。
  • 馬太效應如此殘酷,AI初創企業的出路在哪裡-虎嗅網
    2019 的前四個月,平均單筆交易融資額是 1.07 億,一些新的初創 AI 企業受到更多關注。2019 年新經濟一級市場投融資交易整體大幅下降,Q1 與去年同比下降 49%,跌了一半。今年市場沒有太大的風口,交易的熱點領域在生物製藥、少兒編程、新車製造、人工智慧還有一些如社區團購、電子菸等分散的小領域。
  • 首發|吉蘭丁獲千萬級別Pre-A輪融資,高捷資本獨家投資
    投資界8月29日消息,深圳吉蘭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千萬級別Pre-A輪融資,高捷資本獨家投資。吉蘭丁由留學海歸博士於2015年創立,專注於汽車、航空航天等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吉蘭丁解決方案示意圖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已經是大勢所趨,根據《工業網際網路白皮書2019》,工業網際網路將顛覆傳統工業軟體研發體系,變革傳統工業企業競爭方式,重新定義工業生產關係與組織方式。
  • 芯能半導體獲得達晨創投、高捷資本等投資
    據悉,芯能半導體獲得高捷資本、達晨創投、獵鷹投資、方廣資本、前海鵬晨投資的投資。
  • 智能時代無人叉車迎來爆發機會,高捷資本(ECC)領投坤厚自動化Pre-A...
    【獵雲網北京】3月23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主攻無人叉車,以基於FPGA為計算核心的SLAM導航算法和集群調度系統為核心技術的「坤厚自動化」宣布完成高捷資本(ECC)領投的Pre-A輪數千萬元融資。但未來隨著人力成本的繼續上升和無人叉車智能化水平提高,替代人工的需求增加,市場將迎來增長拐點。現在行業裡普遍在提基於拉式生產的精益化生產,就是接了單再生產,這樣就不會有備貨、庫存的問題,可以大大減少浪費。拉式生產力求做到零損耗、零延誤,無人叉車的調度系統可以按照當時的需求來對叉車進行調度,更加準確高效,也不容易造成延誤。
  • 盤點:2020年最酷的10家網絡安全初創公司
    Acceldata致力於為企業分析和AI簡化可觀察性。根據LinkedIn信息顯示,這家位於美國加州帕洛阿爾託的初創公司擁有31名員工,而去年是17人。Acceldata的數據可觀察性平臺為GE、沃爾瑪和米其林等全球客戶提供了分析和AI系統的全方位可視性。
  • 日媒:瑞穗加大支持中國初創企業力度
    參考消息網7月8日報導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7月2日刊載題為《瑞穗銀行將加強支援中國新興企業》的報導稱,日本瑞穗銀行將強化支援中國初創企業的業務。它不僅會考慮向風險投資(VC)組建的投資基金進行追加投資,還將在中國當地法人實體中成立專業部門來支持新興企業。
  • 福布斯:2018年最值得關注的25家機器學習初創
    81%的機器學習初創平均擁有2輪(或少於2輪)融資活動。據畢馬威的風險投資報告,風險資本(VC)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投資在2017年幾乎翻了一番,累計約達120億美元。據2018年第二季度最新的MoneyTree報告,該季度人工智慧(AI)總投資額連續第二個季度刷新紀錄,總投資額超過23億美元,其中包括超過1億美元的八輪超額投資。
  • 聲音網絡推出「阿古拉創業支持計劃」 為實時網際網路初創企業提供八...
    聲學網絡的「阿古拉創業支持計劃」也充分考慮了初創企業的融資需求,將與晨星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合作,為優秀初創企業提供投資基金諮詢服務。品牌推廣和營銷除了幫助初創企業降低成本和提供投資諮詢服務,「阿古拉創業支持計劃」還將在行業會議、技術沙龍和其他活動中提供曝光資源。
  • 疫情肆虐重創初創企業 軟銀投資公司共裁員超過16800人
    然而現在,由於這家日本投資巨頭更關注投資公司的盈利情況,裁員正在衝擊世界各地的初創企業,甚至影響到投資者本身。 彙編美國多家媒體報導的數據顯示,在進入2020年的第一周,軟銀投資的四家公司就總共裁員2600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更多公司開始裁員。截止到6月末,這些公司裁員的總數超過16800人,這還不包括無薪休假人員。
  • 中國正處於資本寒冬,而印度正處於炎夏-虎嗅網
    根據報告,從排名來看,中國獨角獸企業首次超越美國,中美兩國擁有世界八成多獨角獸企業,印度排名第三。不過,單論一級市場的表現,中國和印度可謂冰火兩重天。國內有機構最近發布,2019年全年投融資交易筆數很可能跌至2014年前水平,全年投融資交易金額很可能跌至2015年前水平。中國正處於資本寒冬,而印度則處於炎夏。
  • 中國正處於資本寒冬,而印度正處於炎夏
    根據報告,從排名來看,中國獨角獸企業首次超越美國,中美兩國擁有世界八成多獨角獸企業,印度排名第三。不過,單論一級市場的表現,中國和印度可謂冰火兩重天。國內有機構最近發布,2019年全年投融資交易筆數很可能跌至2014年前水平,全年投融資交易金額很可能跌至2015年前水平。中國正處於資本寒冬,而印度則處於炎夏。
  • 叼到家創始人吳洪文:巨頭圍剿社區團購,初創企業如何脫穎而出?
    作為這家企業的創始人,他是一位十年的創業老兵,有著17年的電商經驗。在他看來,社區團購的本質又是什麼,是否真的會擠壓底層商販的生存空間?2020年,社區團購重獲資本青睞的關鍵原因是什麼?在巨頭環繞的社區團購行業裡,作為一家初創型且沒有任何資本的企業,如何才能脫穎而出?
  • 「芯視野」新增2萬家半導體初創企業背後的「冰與火之歌」
    付然認為,首先,產業資本和風險資本會進入這些初創企業,資本的盲目、分散投資勢必造成一些企業在中低端產品上的惡性競爭,這種重複投資不利於國內企業競爭環境的良性發展,也造成了資本的浪費;其次,國內製造業、封測業的產能目前還不夠,一些重複性的低端產品勢必佔用產能,不利於整個行業高端產品的推廣和發展;再者,我國從事半導體產業的人才大概在40萬左右,新的初創企業的湧入,勢必分散半導體人才,並抬高整個產業的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