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圩!趕圩!去大圩古鎮趕一場美食集市!

2020-12-21 騰訊網

大圩古鎮介紹

◆◆

各色古香中國味

◆◆

二十集/大圩古鎮

《古色古香中味》

是首擋介紹中國千年古鎮魅力的

紀實性人文類旅遊節目

一首歌

一座城

記錄一個故事

品嘗一道美食

表達一些情感

本周六(10月27日)中午12:50

相約廣東衛視

大圩古鎮在灕江東岸,父子巖東南,磨盤山北,距桂林23公裡水程。從地圖上看,灕江水從桂林順流而下,第一個轉彎口兒就是大圩古鎮所在地。

「逆水行舟上桂林,落帆順流下廣州。」可見大圩作為交通樞紐,在商貿往來的道路上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所以,大圩古鎮是廣西古代「四大圩鎮」之一,曾被稱為「小桂林」。

所謂圩鎮,就是集鎮。有「集」字,便就可以趕集。而在這裡,亦可稱為:趕圩。

趕圩!趕圩!趕美食!

隆安街(東方街)

「走走萬壽橋,活到九十九。」去大圩,一定要過萬壽橋。

萬壽橋旁的隆安街,今天叫做東方街。

其一側的河灘就是大圩的主要墟場,也就是集市。現在,這裡的商貿往來早已沒有了當初的熱鬧,於是,我們的趕圩就如同其他遊客一樣,是衝著小吃去的。

薑糖與涼粉

真正的老饕都知道大圩古鎮的「王記涼粉」。

這是正宗的手洗涼粉,綠色放心的涼粉。從桂林市區驅車二十多分鐘就能到達大圩古鎮,所以夏天的時候,從桂林慕名而來吃涼粉,已經成為了很多人消暑的「規定動作」。

「王記」的涼粉有三種,一種碧如翡翠,是涼粉草製成的,在廣東也叫仙人豆腐;

一種是透白中帶點黃色,是一種叫「王不留行」的果子籽製作的。這種名字奇特的果子是一種清涼敗火的中藥,它的籽富含膠質,曬乾後裝在紗布裡搓洗就能把膠質揉出來,這種膠質就是涼粉;

第三種,老闆並不推薦,因為就是普通的超市裡涼粉粉衝泡的,口感和滋味要差前兩種很多,是提供給不講究且圖便宜的人吃的。

王老闆做的薑糖,靠的就是姜和紅糖,沒有任何添加劑。熬糖漿的時候,薑絲下鍋,整條街都能聞到薑糖的甜香。

熬好的薑糖分原味跟芝麻味兩種,原味外面裹一層黃豆粉,既增加了薑糖的香味,又削減了姜濃鬱的辣味。

必須要強調一下「大墟王記薑糖」的小黃姜,這是本土的姜,和外地的都不一樣,姜味又濃又辣,特別純正。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處方」。

老闆說他的姜對於胃寒的人絕對有最佳的藥效。這一點我們的導演也證實了,當天有些鬧肚子的他,在老闆的推薦下吃了三顆薑糖,便又生龍活虎的做起了採訪。

灕江清水魚

「才遊灕江水,又食灕江魚」。

清澈的灕江水裡,怎麼可能沒有好魚?

「才」不外露的馬師傅不善言辭,他也不屬於任何一家飯店,他是大圩民間神秘的烹飪達人。食材到了他的手裡,也就簡簡單單的幾下,便美味畢露。

斑鱖、馬尾、刀鰍,這三種魚都是灕江裡難得的美味,把三種魚搭配在一起,更是鮮上加鮮。

水、生薑、蔥、鹽,再加上魚,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水是灕江水,魚是灕江鮮,配料能去腥提鮮,恰到好處地釋放出灕江清水魚本來的味道。

肉質緊實滑嫩,只有野生的新鮮灕江魚才有的特殊口感,魚不用煎炸,魚湯就清爽,這才是最純粹的味道。

白果老鴨湯

大圩一直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所以鎮子規模不小。

它的周邊圍繞著興平、長樂、恭城等古鎮。趕圩的人們把各個鎮子的特色帶到大圩,所以,只要來到大圩古鎮,基本就能一攬灕江流域的美味。

比如,恭城盛產白果,與大圩的老鴨一配,就又成了桂林人最愛的一到名菜:白果老鴨湯。

古東瀑布

比起江南古鎮的小巧精緻,大圩古鎮則顯得大氣了不少:古東瀑布就是證明。

古鎮裡面有瀑布對於我們來說,還是頭一回。古東瀑布源頭比灕江水面高出180米,是我國唯一一個由地下湧泉形成的多級串連瀑布。

乘竹筏進入古東瀑布景區,從遠觀桂林群峰排扦的喀斯特地貌,到近探山林水瀑的奇妙體驗,層層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山腳亞熱帶雨林濃鬱,藤蔓垂壁,叢林險徑,三千多畝的楓樹和馬尾松,風吹林動,鳥語花香,令人有回歸自然的親切感。

趕圩!趕手工!

墟場上的事情,除了美食還有手工藝。

隨著歲月變遷,很多老街上的手工藝人已經經營不下去了,好在現在對傳統匠心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大圩古鎮就把老手工藝人們集中在裡「灕水人家」,再現桂北手工藝的熱鬧景象。

草編師傅帶著徒弟製作扇子,手中動作飛快,不一會兒就編好主體。這種草編的扇子扇風大,而且輕便,扇起風來還有陣陣草香。除了扇子,草編師傅也編草蓆、草鞋,還有創新的抽紙盒和花瓶,一間小小的工作室裡充滿古樸的意蘊。

草編、竹編、打鐵、織桂布、榨油、制陶等等等等,老手工藝人們在這裡做著自己的老本行,一人一戶,就像大圩的鎮中村。

趕圩歸來油茶香

一天趕圩結束,免不了口渴。中國人愛茶的故事,在廣西也一直延續著它的傳奇,這一次我們要嘗試一種不一樣的茶——油茶。

廣西油茶與西藏酥油茶不一樣,雖然都與油有關,但製作起來天差地別。「打」出來的油茶,是趕圩結束後最好的飲食,因為茶雖和油結合在一起,卻依舊改不了自己清爽去膩的個性。

一把茶籽木槌、一柄帶有插嘴和撐腳的鑄鐵小鍋,一隻竹篾篦子,就是製作油茶的工具。如果你沒有見過打油茶,那一定會好奇這樣一堆五花八門的東西,摻在一鍋,究竟是喝茶?是用餐?又或是一種少數民族的神秘儀式?

「打」油茶,這種家居常態的飲食生活。

現在已經被演繹成了一場家族盛宴:茶桌上有油果、油餅、粽子、豬腳、小炒等等,這些美妙的食物再加上剛熬製好的一鍋油茶,分明有圍爐吃火鍋的熱鬧。

「一杯苦,二杯澀,三杯四杯好油茶」。

慢慢地喝,慢慢體會。

大圩古鎮

大圩古鎮是廣西古代「四大圩鎮」之一。大圩古鎮始建於公元200年。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灕江綿延2公裡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

交通

桂林市區去大圩古鎮只有15公裡的路程,在桂林火車站旁邊的桂林長途汽車總站坐開往冠巖的專線車,4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票價4.5元左右。也可以直接在三裡店乘坐小巴,票價2-3元。節假日期間可能會漲價。

美食

【灕江清水魚】

【白果老鴨湯】

【油炸灕江魚蝦】

【廣西油茶】

【薑糖】

【手工涼粉】

景點

【大圩碼頭】

【古東瀑布】

【清真寺】

【大圩古墓】

【萬壽橋】

【隆安街(東方街)】

相關焦點

  • 潭下趕圩去!
    去靈川潭下趕圩,不僅可以買到滿意的土貨,還能遊玩美麗的甘棠江。今天正好是潭下的圩日,重點是去趕圩,沒有去遊甘棠。新型城鎮化示範鄉鎮建設後的潭下,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說去年才剛剛完工的,但在老街保護修繕中有點美中不足。
  • 桂林大圩:熱鬧的圩市
    之所以會有大圩這個名字,就是因為這裡繁榮的圩市。明朝時期這裡是廣西的四大圩鎮之一,在民國時期達到鼎盛,趕圩人數高達一萬餘人,泊船二、三百艘。 那時的圩市主要是在古鎮上,因為旁邊有一條方便運輸的河道。隨著交通的發展,現在則搬到了古鎮旁的馬路邊。
  • 【大圩古鎮】曾經繁華的流金歲月!
    大圩古鎮是水路交通樞紐,更是著名的集市貿易集散地,東有潮田新河,與福利的馬河相接;西連相思河,可至永福;北面的灕江貫串著桂林、興安、陽朔、平樂、梧州,可上達湖南,直下廣州。端午節,大圩的龍舟賽是傳統的項目,桂劇、彩調、龍船歌、送船歌等等,更是人們喜愛的傳統曲目。大圩鎮飲食文化依託靈川美食,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以正宗的狗肉系列和大圩灕江清水魚為主,眾多美食之中,尤以正宗靈川狗肉為最。特別是1991年榮獲中國首屆民文化博覽會「最佳飲食文化獎」後,更是名揚天下,蜚聲中外。形成了南狗(靈川狗肉)北鴨(北京烤鴨)的中國飲食文化大觀。
  • 嵩口鎮舉辦「涼夜趕圩——大樟溪畔鄉野市集」活動
    鄉野市集、分享會、復古搖擺舞……8日晚,嵩口鎮大樟溪畔舉行了一場涼夜趕圩活動。來往的遊人、各色的攤點、豐富的活動和經過數月改造正式開業的古民居黎照居構成了這個夏夜最美的回憶。省住建廳副廳長蔣金明,縣政府黨組成員、青雲山管委會主任、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局長李志專參加活動。在嵩口鎮大樟溪河畔,與拔魁厝、耀秋厝緊密相連的黎照居經過數月的改造正式開業。
  • 譜寫新時代的「趕圩歸來」隆林各族自治縣各族群眾攜手脫貧見聞
    在當地體驗生活的詞作家古笛、曲作家黃有異被此場景感染,找到了靈感,創作了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體現改革開放後少數民族地區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展示黨的好政策給人們帶來的幸福生活。《趕圩歸來啊哩哩》在中華大地上廣為傳唱,隆林苗、彝、仡佬、壯、漢各族群眾哼唱著自信的歌謠,揮舞著奮鬥的雙手,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砥礪奮進、開拓進取,在新一輪脫貧攻堅戰中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用勤勞和智慧譜寫民族地區跨越發展新篇章。
  • 大圩古鎮——穿越歲月的浮光掠影,卻唯獨鍾愛古鎮的寧靜
    抗日戰爭時期有小桂林之稱,趕圩人數高達萬餘人,商業十分發達。現在的大圩還保存在不少古商號的建築。進門的瞬間,像是一場蓄謀已久的相遇!慵懶的喵星人在古鎮休憩第一次踏入大圩古鎮,吸入的第一口空氣,感覺一切都充滿著古代記憶的味道,像一首古詩、像一幅古畫、更像一首綿長的古曲,化為了柔美的意境!
  • 繁華的桂林大圩古鎮,為什麼西邊那條很美的街道是那麼冷清?
    桂林市靈川縣大圩古鎮是廣西四大古鎮之一。2018年4月19日去走了一趟,給我很深的印象,就是古鎮繁華,人流量很大。大碼頭通往灕江的小巷子大圩因水而興感覺過了那橋洞,就是街外外上面有騎行道抗日時期大圩有「小桂林」之稱,趕圩人數高達1萬餘人,泊船多達二、三百艘。
  • 周六「跳蚤市場」——賓陽最具特色的圩日等你來趕圩!
    文旅動態【周六「跳蚤市場」——賓陽最具特色的圩日等你來趕圩!】賓州古城位於賓陽縣城城北,為進一步打造賓陽特色文旅活動,賓州古城圩日定於每周六開圩,打造賓陽最具特色的跳蚤市場。看到這裡,您是不已經流口水了,周末就約上朋友一起去古城趕圩、品美食吧!(via:賓陽旅遊)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臨桂法院六塘法庭「趕圩」宣傳忙
    臨桂法院六塘法庭「趕圩」宣傳忙 2020-06-24 0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桂林這個清靜的古鎮,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卻少有遊客問津
    大圩古鎮桂林山水甲天下,而來桂林旅遊的朋友,大多會去逛市區、陽朔和龍脊梯田,卻很少有人知道離桂林還藏著一個千年古鎮——大圩古鎮。大圩古鎮始建於公元200年,西漢時期。「圩」是集市的意思,在廣西很多村鎮都有「趁圩」、「趕圩」的說法,也就是趕集,在「圩日」,村民會拿自產的東西到集市上去賣,養的雞鴨、種的菜果、編織的手工藝品、打的鐵鍋鐵鏟等等,每到圩日,集市會非常熱鬧。
  • 桂林鄉村旅遊丨騎行甘棠江畔,到潭下趕一場圩
    四方靈泉和八百歲古樟樹潭下圩的美食備受歡迎桂林日報記者劉健 文\攝過去,人們把約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稱為「圩日」。如今,桂林市靈川縣不少鄉鎮還保留著獨特的「趕圩文化」。潭下鎮早在清末民初就已成圩,逢二、五、八日為該鎮圩日。隨著鄉村旅遊的不斷旺盛,靈川縣的「趕圩文化」和休閒騎行旅遊結合起來,讓「趕圩」再一次成為了一個時髦的話題。8月5日,立秋前夕,潭下圩日。
  • 玉山下塘趕圩,看看有什麼好吃的?第一次吃到幹蹦雞
    江西省玉山縣下塘趕圩時,發現集市除了村民種的新鮮果蔬外,還有很多當地美食。看到一種最香的美食,卻用老式「爆米花機」製作的,村民排隊買。小時候,最喜歡跟著父母去趕圩,因為集市裡有好吃的東西,「爆米花」是我的最愛,母親帶上一些玉米,回來卻是一大袋爆米花。工作後,回鄉村趕圩的次數越來越少,鄉村集市成為一種回憶。
  • 廣西這座古鎮,風光堪比陽朔被譽「小桂林」
    事實上,在桂林周邊,位於靈川縣東南灕江北岸的大古鎮,距桂林市區陸路17公裡,水程23公裡,是百裡灕江的重要人文景觀。「圩」,在我國湘贛、閩、粵等地區是「鄉村集市」的意思。大圩古鎮總面積193.78平方公裡,是廣西四大圩鎮(賓陽蘆圩、蒼梧戎圩、貴縣橋圩)之首。另外,由於地處灕江中間,地理位置優越,素有「逆水行舟上桂林,落帆順流下廣州」的美譽。
  • 景色不輸陽朔的廣西千年古鎮,有「小桂林」美譽,可以免費參觀
    漢代已形成小居民點,北宋時已是商業繁華集鎮,明為廣西四大古鎮之一。有「小桂林」之稱,趕圩人數高達1萬餘人,泊船多達二、三百艘,地方商業文化積澱深厚,特色鮮明。古鎮所有的房屋都是磚木結構,房門是一排木板,早晨把木板拿掉,家裡的一切是透明的;到了晚上,再把木板裝上,就與外界隔絕了。這些房屋,每棟都有數百年的歷史。
  • 廣西「大圩古鎮」——桂林山水下的千年古鎮
    廣西「大圩古鎮」——桂林山水下的千年古鎮「圩」這個字,也許大家不認識,但它大有文化,原來的意思是「低洼地區周圍防水的堤」,但在我國的南方,也有人把「圩」理解成「鄉下的集市」,而在這裡大圩古鎮的「圩」自然就是集市交易了
  • 廣西這座古鎮 風光堪比陽朔被譽「小桂林」 門票免費卻少有人知!
    其實在桂林周邊,還保留著不少獨具特色的千年古鎮,其中位於靈川縣東南灕江北岸的大圩古鎮,距桂林市區陸路17公裡、水程23公裡,是百裡灕江的一處重要人文景觀。「圩」,在我國湘、贛、閩、粵等地區是「鄉下集市」的意思。大圩古鎮的總面積為193.78平方公裡,以其「大」,而成為廣西四大圩鎮(賓陽蘆圩、蒼梧戎圩、貴縣橋圩)之首。
  • 廣西這座古鎮 風光堪比陽朔被譽「小桂林」門票免費卻少有人知
    其實在桂林周邊,還保留著不少獨具特色的千年古鎮,其中位於靈川縣東南灕江北岸的大圩古鎮,距桂林市區陸路17公裡、水程23公裡,是百裡灕江的一處重要人文景觀。」、「八中家」、「二十四小家」,每日趕圩人數高達1萬餘人,泊船多達兩三百艘,商業文化積澱十分深厚,有著「小桂林」之稱。
  • 2021「開年遊桂林」活動啟動 「第一書記帶您去趕圩」首發團昨出發
    當天,100多位市民遊客參加了由桂林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組織的「第一書記帶您去趕圩」首發團,前往全州縣鹹水鎮趕圩採購年貨,體驗豐富多彩的鄉村旅遊。
  • 排燈彩調傳統手工藝齊上陣 大圩古鎮邀您趕大圩、過大年
    瑞獅送福拉開開幕式序幕 桂林生活網訊(孫盛峰 通訊員黃中琪)舞獅、排燈、彩調、傳統手工藝表演……1月15日,「遊桂林·趕大圩·過大年」古鎮景區旅遊文化活動在靈川大圩古鎮拉開序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人應接不暇。
  • 廣西最美古鎮:顏值不輸陽朔,免門票卻少有人知!
    大圩古鎮是廣西古代「四大圩鎮」之一。大圩古鎮始建於公元200年。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灕江綿延2公裡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大圩古鎮在灕江東岸,父子巖東南,磨盤山北,距桂林23公裡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