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溫泉旅遊正從休閒娛樂型向康養複合型轉變,在「大健康、大旅遊」時代背景下,自帶「康養」基因的溫泉業如何擺脫「門票經濟」,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在第二屆溫泉與氣候養生旅遊國際研討會上,來自中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分享了他們的觀點。
南京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管委會主任王德家
打造「溫泉+」主題式發展
「持續推動溫泉產業的發展,應以『溫泉+』為主體,大力發展休閒度假養生等業態;以溫泉為重點,開發會議會展、文化創意、健康養老、運動遊樂等功能。」世界著名溫泉小鎮——南京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管委會主任王德家分享了他的觀點。
以南京湯山為例,首先要堅持高起點規劃,對整個旅遊核心區做整體的設計,並協同建築、景觀等進行全面提升,以「溫泉+」為主題發展休閒度假溫泉養生、會議會展、健康養老、運動娛樂等。
其次,持續加快產業的集聚。構築溫泉+健康養生、休閒度假、鄉村旅遊、運動娛樂等五大主題旅遊產品體系。積極推進產城融合,以城市為基礎承載產業空間和發展產業經濟,以產業為保障驅動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務配套。
最後,還要持續完善公共配套、持續加強軟體服務、持續創新運營管理、持續關注品牌塑造等。
日本健康開發財團首席研究員後藤康彰
人才是溫泉康養重要資源
「健康是人最基本的財富。水療是現代醫學的重要補充,如何讓溫泉發揮療效,人才是關鍵。」研討會上,日本健康開發財團首席研究員、日本溫泉氣候物理醫學會評議員後藤康彰稱。
他表示,在歐洲,很多人以保健醫療為目的泡溫泉;在亞洲,很多人則以休閒娛樂為目的。根據研究,泡溫泉確實對肌肉病、關節炎、腰酸背痛、高血壓、糖尿病等有療效。但是,溫泉的種類和泉水所含的成分不同,對泡泉者的作用也不一樣。
在他看來,水療是現代醫學的重要補充,對泡泉者身體大有裨益。這需要人力資源支持,比如治療專家、高級顧問、使用顧問等,因此亞洲溫泉行業要進軍康養領域,培養專業人才是一個關鍵因素。
亞太水療康體聯盟主席安德魯·加卡
做好品牌和營銷是關鍵
「品牌和營銷是做大溫泉康養產業的『定海神針』。」會上,亞太水療康體聯盟(APSWC)主席安德魯·加卡分享了他的觀點。
在他看來,溫泉康養是溫泉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如何吸引消費、引導消費、培育市場,是溫泉從休閒娛樂型向康養複合型轉變的重要因素。
他表示,一些有效的工具可以很好地促進市場營銷,比如邀請自帶流量的名人代言,提升水療產品的人氣;參與行業獎項審評,樹立品牌;舉辦各類活動,給客戶提供一些獨特的體驗等。
中國臺灣馥蘭朵烏來度假酒店執行董事江俊嶙
「服務+」是溫泉業取勝之道
「溫泉產業無論向哪個方向發展,服務都是其重中之重。服務大家聽起來很熟,但它不是看起來那樣簡單。」研討會上,中國臺灣馥蘭朵烏來度假酒店的執行董事江俊嶙表示。
他稱,服務的本質是付出,核心在於人。服務的對象不光是針對顧客,還包括員工、合作夥伴、居民以及環境友好等。做好服務,不能只談技巧,還要進行文化植入、儀式感植入、重視傳承、尊重環境空間等。(記者 韓毅)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