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河蓉花山天主教堂:大連地區最早的天主教堂,已有150多年歷史

2021-01-14 遼寧文化旅遊磚家

大連有很多天主教堂,但大連地區最早的天主教堂卻不在大連市內,而是在莊河市的蓉花山。蓉花山鎮位於大連莊河市北部,鎮中心距莊河市區30公裡,是大連地區著名的古鎮之一。據《莊河縣誌》記載:「清鹹豐年間,法國人方主教傳教來至境內吾區德興街,建築經樓10楹。」據相關資料記載,該教堂始建於清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於1861年竣工,系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方主教建立,其距離今天,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當時,蓉花山天主教堂屬「滿洲」教區,首任主教為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的方主教。1869年,由方主教在該教堂首次舉行晉鐸典禮,祝聖第一位中國神父夏巴爾多祿茂。

大連:蓉花山天主教堂

1900年,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高神父任本堂神父。由於義和團運動,教堂被放火燒毀,後於1905年重建。至1938年,先後有高神父(法籍)等十餘位神父在此傳教,教堂前後共計培養中國籍神父12名,修士、修女8名,貞女16名,教徒500多名,有土地五百多畝,房屋九十多間,除教堂外,還擁有一處養老院和一所學校。1976年,海城大地震,教堂被毀壞,後於1995年,在原地重建。

大連:蓉花山天主教堂

2013年9月,該教堂因多年失修,出現險情,有關方對教堂進行了徹底維修,並將辦公及宿舍的危房進行了翻建。2015年9月,蓉花山天主教堂療養院破土動工,當年11月建成。療養院佔地面積約600平方米,為三層樓房建築,教堂硬體設施得到了很大改善。目前,蓉花山天主教堂由大連市天主教愛國會和天主教教務委員會管理,並委派神父主持宗教活動。日常活動人數在30人左右,重大節日活動人數在50人左右。

大連:蓉花山天主教堂

(圖片源自網絡,感謝分享,如有侵權,刪圖致歉!)

除了瀋陽尹老太太,這位女士也應被記住,進社區扔下兩萬現金就跑

網傳遼寧一女子不服從隔離,打罵防疫人員!網友:將被拘留五個月

他曾是哈爾濱四大家族之一,為防祖業被賣,在家宅內為母親建墓塔

黑龍江漠河胭脂溝「妓女墳」:沉默了一百多年,如今被開發成景區

大連瓦房店得利寺,近1400歷史的唐代古剎,相傳得「神之助」而建

相關焦點

  • 號稱華東最大的天主教堂,已有100多年歷史,極具哥德式風格
    在濟南的旅行中,最讓我驚喜的就是這個地處山東大學老校區旁的洪家樓天主教堂,如今成為了濟南標誌性的建築之一。別看這個建築不起眼,但卻是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堂,更是中國三大著名天主教堂之一。說到濟南洪家樓天主教堂的歷史,那就要起源於1902年,天主教山東北境的荷蘭籍主教申永福主持新建了這座教堂,經過了三年完工,也就是說如今的這個教堂已經擁有了100多年歷史。雖然說是天主教堂,但是這卻是一座中西結合的建築,在大門前面你還可以看到東方龍的雕刻。進入洪家樓教堂內部之後就可以看到濃濃的西式風格,穹頂上繪滿了宗教壁畫以及眾多的花卉元素。
  • 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昌都芒康鹽井天主教堂
    鹽井天主教堂是一個中西文化、藏、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典例,它在中國佛教、藏傳教史上也是罕見的交流的一種宗教文化。它是公元1865年傳到鹽井的,距今已有152年的歷史。鹽井天主教從1865—1949年,在這由17位外籍神父2在教堂任教主。當年法國傳教士創立,但傳教士的說法有很多,說法不一。
  • 蓉花山風物概覽
    這是關於蓉花山較早的記載。1921年《莊河縣誌》中沒有蓉花山這一名稱,但提及龍華山、岔溝諸山,有仙人洞在龍華山上的表述。1934年《莊河縣誌》首次提到九頂蓉花山,並且和仙人洞山在一脈之上,龍華山、岔溝兩山在另一脈上。可見,由於地理、習慣等因素,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對一定的地貌有著不同的稱呼,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變化,有必要逐漸固定下來。蓉花山鎮政府駐地德興街,坐落在雞冠山下、莊河岸邊。
  • 當時中國內地最大的天主教堂——大名天主教堂
    邯鄲地區的大名天主教堂,也是這種社會背景下的產物,不過這時的天主教堂的政治意義已大有減弱,基本上是一種西方宗教文化的精神籠絡工具。當時,大名縣城內東街路北原有一座小教堂,後來由於教徒越來越多,容納不下,於是法國籍主教恩利格和副主教恩利司等議定在路南重建一- 座大教堂。
  • 大連:莊河「法華寺」,四百多年歷史的古寺,莊河最古老的寺院
    法華寺原名覺僧寺,始建於明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據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而法華寺所處的城山古城歷史更為悠久,相傳城山開拓自遙遠的漢代,至唐朝時,高句麗第二十六代嬰陽王為防禦敵軍,在仙人指點下興建了這座山城,其歷史達1500多年,此城分為前城、後城全長8800米,山上建點將臺、紫禁城、撩望臺、座纛旗、還有蓋秀英的梳妝檯,古城遺址尚在現已復修。
  • 防城港東興羅浮天主教堂——始建於1832年迄今已有160年的歷史
    東興羅浮天主教堂始建於1832年,迄今已有160年的歷史。當時的羅浮天主教堂屬北海教區。始建時的羅浮天主教堂佔地10447平方米。設有教堂、鐘樓、育嬰室(收養棄嬰)、男校、女樓、仁愛堂、聖堂、織紡堂等各組成部分。由於歷經歲月的衝刷、歷次政治風暴的決蕩以及人口增殖的影響,如今的羅浮天主教堂只剩490平方米的教堂和25平方米的鐘樓。羅浮天主教堂是東興所有的三個教堂中最為典型的法式建築。
  • 大連——莊河
    大連——莊河 文圖/王豔弟 而莊河所屬鄉鎮公社又地處大連最偏遠的山區,既沒有鐵路,也不通汽車,更沒有自行車,如此的山高路遠,導致經濟滯後,很多村屯成了大連地區吃返銷糧和應當幫扶的對象。那時一提起是莊河山區來的,市裡的人們眼晴會直鉤鉤的盯著你,仿佛你是天外來客。
  • 何正忠 猶他州風情-5 瑪德琳天主教堂
    瑪德琳大教堂是鹽湖城一座古老的教堂,已有200多年歷史,也是鹽湖城第二大主要教堂。建築上結合了羅馬式與哥德式的建築特徵,室內裝飾比較歐化,具有西班牙哥特風格,有豐富的壁畫和彩繪玻璃。 瑪德琳天主教堂一景  建築上結合了羅馬式與哥德式的建築特徵   
  • 歷史回眸:北京西部歷史最古老最大的天主教堂
    北京西部歷史最古老最大的天主教堂北京從明末利瑪竇在此傳教以後,一直都是天主教會在中國最重要的教區之一,當大然也留下了很多極具歷史價值的教堂古蹟,比如聞名中外的北京四堂(北堂——其實如果說起民國時期北京有名的天主教堂,還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教堂也很有歷史意義,比如今天我們要談起的這個長辛店天主教堂,就是一個代表,這個教堂還是北京西部歷史最古老最大的天主教堂!一,長辛店:京西古鎮、九省御道長辛店老鎮位於北京市豐臺區,永定河西,是北京西南的千年小鎮,近在咫尺,卻鮮為人知,是距離北京最近的古驛站。
  • 徐家匯天主教堂明起重開 維修兩年多重現歷史原貌
    記者昨日獲悉,在結束了長達兩年多的封閉維修之後,徐家匯天主教堂將於明天重新開放,市民無需預約就可進入參觀,瞻仰這座百年教堂的歷史風貌。  修繕原因:  一直漏水、天花板剝落  徐家匯天主教堂位於徐匯區蒲西路158號,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 浙江寧波老外灘附近有一座天主教堂,建於1872年,可以自由進出
    本次分享的主題是位於浙江寧波老外灘的一座上百年歷史的天主教堂,人們可以自由進出!眾所周知,寧波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座重要港口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在國內也比較靠前,城市GDP也早已進入了萬億俱樂部!因為開放的比較早,從國外傳過來的天主教也很久以前就在寧波有了痕跡,後來也建造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天主教堂,其中有很多在時間的洗禮下漸漸失去了蹤影!
  • 想不到在藏區,竟然藏著6個天主教堂
    一、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鹽井天主教堂鹽井天主教堂位於西藏芒康縣上鹽井,國道214線旁,佔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1865年幼發過傳教士創建。天主教1865年傳到鹽井,至今已有近一個半世紀了。至今上鹽井村80%村民信仰天主教。
  • 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堂——洪家樓天主教堂
    一直以來就想到濟南市十大景點之一的,有中國「巴黎聖母院」之稱的「濟南洪家樓天主教堂」看看。今天一大早便乘公交車專門去教堂,近距、全方位,仔細觀瞻這座歐式建築的風採。雖然隨著濟南市疫情的持續緩解,洪家樓教堂已有序恢復堂區的宗教活動及禮儀慶典。但是,因疫情防控需要,洪家樓教堂暫時不對外開放參觀。
  • 上海唯一中國古建築風格的教堂,竟然還是我國江南地區第一座天主教堂
    上海唯一中國古建築風格的天主教堂,竟然還是我國江南地區第一座天主教堂 在上海舊城廂的東北部、著名的豫園安仁街邊門旁的梧桐路137號,是上海地區現存最古老的一所天主教堂。
  • 臨沂天主教堂開放時間可以進去嗎 百年教堂見證臨沂歷史
    說起臨沂有人文歷史的建築,許多人會說臨沂天主教堂,雖然只有百年歷史,但是這座教堂裡發生過的故事卻有很多。許多臨沂人沒有去過,想知道臨沂大教堂對不對外開放,小編來告訴你。   1903年,德國神父諾廣訓來臨沂籌建教堂,兩年後主教府樓房建成。
  • 中國三大天主教堂之一,其一在山東濟南,與巴黎聖母院極為相似
    提起天主教教堂,一般都會想到坐落在塞納河畔的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為世界上最輝煌的建築之一,歷時180多年建成。可惜在去年的一場大火中被毀,至今還未修復,由於修復難度較大,預計需要到2021年才有可能正式開啟修復工作。
  • 地球的美之明洞天主教堂,韓國最早的本地教堂!
    首爾大教區主教明洞天主教堂,是韓國最早的本地教堂,也是韓國天主教會的象徵。在這裡形成的信仰團體始於1784年的明禮坊宗教集會。之後1894年,Coste神父開始著手於聖堂的設計。明洞天主教堂與祝聖典禮一起,被奉獻給韓國天主教的主保聖人'無染原罪聖母'。
  • 歷史回眸:民國時期北京西部歷史最古老最大的天主教堂
    其實如果說起民國時期北京有名的天主教堂,還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教堂也很有歷史意義,比如今天我們要談起的這個長辛店天主教堂,就是一個代表,這個教堂還是北京西部歷史最古老最大的天主教堂!長辛店有個著名的教堂胡同,教堂胡同的名字也是因為這裡有一天主教堂,這個教堂還是北京西部歷史最古老最大的天主教堂!民國時期的長辛店雖然遠離北京中心,卻有濃濃的老北京味道,曲折的小巷,加上滿是滄桑感的老房子,京味人文氣息一點也不差。
  • 天主教堂往事
    聖堂是天主教堂的主要建築,其建築風格呈典型的歐式羅馬特徵。在呼和浩特,天主堂的建築形式具有一定代表性。教堂的建築形式與呼市的藏傳佛教如大召、席力圖召,漢傳佛教如泉源巷的觀音廟,伊斯蘭教如北門外的清真大寺,道教如藝術廳南街的太清宮的廟宇寺院各不相同,彼此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各宗教相互之間和諧相處,構成了呼和浩特市宗教文化歷史發展重要而豐富的內涵。
  • 徐家匯天主教堂迎大修 聖誕節無法開放
    新聞晨報記者 竺鋼【新民網訊】已有百年歷史的徐家匯天主教堂迎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修繕,整個工期至少需要9個月,修繕後將重現中世紀哥德式教堂風貌。昨日,天主教上海教區秘書長沈保智表示,修繕期間,天主教堂將關閉。提醒宗教界人士和市民,在即將到來的聖誕節前往市區其他教堂參加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