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百年騎樓老街,比肩新加坡國寶老街,因破壞錯失世界文化遺產

2020-08-26 風月書旅

前言

自欽州到北海,坐動車只需不到一小時。剛出北海站,這座南國海濱城市的氣息就迎面撲來。天空是那麼湛藍而純淨,雲朵是那麼潔白而低垂,這樣的景致映入眼帘,便也忽略了炎熱的暑氣了。

北海站

叫好了車,準備去北海老街上早已預定好了的酒店。一路上跟司機師傅,聊著北海的旅遊情況。得知今年來北海旅遊的人數,比往年同期少了許多,心中不禁竊喜。因為我從來都是喜靜不喜鬧,尤其不喜歡扎進人堆裡。

北海站


伯爵山莊:邂逅北海老道精舍

我和朋友入住的是北海老道精舍酒店。說是酒店,實際是由一座擁有近百年歷史的騎樓民宅改造而成。

酒店座落在北海老街入口十餘米處,坐南朝北,北向外沙島,距離海岸線三百多米,南面是中山路騎樓建築群。

北海老道精舍酒店

北海老道精舍酒店吧檯

除了具備酒店需求的基本服務設施之外,老宅基本保持了原真風貌,處處綻放著典雅而鮮活的精彩。

寬廣的大門、拱形的廊柱,還有隨處可見的鮮花,像是在以誠摯的熱情,迎接每一位遠方旅人的到來。

北海老道精舍酒店一層內景

北海老道精舍酒店室內裝飾

北海老道精舍酒店室內裝飾

北海老道精舍酒店室內景觀

酒店一樓為簡餐廳與咖啡廳,遊客可以在這裡吃到北海特色菜餚,也可以品嘗獨具北海特色的老道咖啡。

一層連接二層的樓梯旁邊,是個小型的音樂舞臺,晚上有歌手駐唱,遊客如果願意,也可以一展歌喉。

北海老道精舍酒店一二層階梯

北海老道精舍酒店天井

環顧老宅的裝飾,淡紅色的簡樸勾線磚牆,黑色的鐵藝雕花吊燈、掛飾與欄杆,土黃色的舊式木桌,還有廊簷垂下的綠植,廊柱上掛著的褐色的竹編花缽,牆壁間貼合的老照片,這一幀幀畫面,猶如一幅多彩的立體油畫,無一不洋溢著濃鬱的南洋風情。

北海老道精舍酒店室內裝飾

北海老道精舍酒店樓道裝飾

我們入住的是名為&34;的房間。推門而入,房間極為寬敞明亮。我笑著對友人說,這大概是我這麼多年在外旅行以來,住過的最大的臥室了。

伯爵山莊客房

伯爵山莊客房

房間的軟裝風格也與老宅的整體風貌保持一致,亦為舊式的南洋情調。令我驚喜的是,房間還有陽臺,從陽臺即可俯瞰幾乎整條老街,真可謂是驚喜之外的驚喜。短暫的休息之後,我們頂著太陽,迫切想要一睹老街的風採。


中西合璧:初見百年騎樓老街

北海老街,實際上是指珠海路,始建於1821年,至今已有近兩百年歷史。自19世紀20年代起,這座海濱城市陸續建成了一批批西洋建築。

在經過了百餘年的東西文化交融之後,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長1440米,寬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築的商業老街。

北海老街門樓

保存較為完整的珠海路,被歷史學家和建築學家們,譽為「近現代建築年鑑」。著名作家舒乙(老舍之子)認為,珠海路和新加坡國寶級的老街一模一樣,建議北海市保護好這條極具開發價值的老街。

英國建築專家白瑞德先生認為,珠海路的歷史文化價值,不但對北海,而且對華南地區、全中國、及至全世界都有重要意義。

加拿大蒙特婁市市長皮埃爾布爾克,曾建議北海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將珠海路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來保護,只可惜此街已被破壞。

北海老街街景

初識老街,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那些從騎樓牆簷探頭而出的連綿不絕的店招了。從字體到色彩真可謂是各顯神通,讓人眼花繚亂。醒目的店招與古舊的騎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站在老街上,思緒很容易回溯至民國時期。

老街中央的主幹道,是清一色的矩形灰色條石鋪就的。條石之間的勾線,如同音樂的線譜,筆直地延伸開來。

而一塊塊條石,則如同是這音樂線譜上,記錄著律動的音符,似乎是在吟唱著一首歡快而又動人的樂曲,唱給來自五湖四海的旅人。

主幹道兩旁,矗立著的是歷經百年滄桑的騎樓。這些建築大多為二至三層,騎樓臨街牆面各有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彰顯著典型的19世紀末西方卷柱式建築風格。

且看卷拱結構的窗頂,卷拱外沿與窗柱頂端又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猶如繪就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

北海老街騎樓建築

這些建築臨街的騎樓部分,既是老街主幹道向兩側的擴展,又是鋪面向外部的延伸。騎樓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頗有古羅馬建築的典雅風格。

在騎樓下行走,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無論寒冬酷暑,都可以輕鬆往來,怡然自在。

當然,老街的騎樓並不是西洋建築的簡單翻版,它只是吸取了西方建築的一些藝術風格:比如卷拱結構的窗頂、古羅馬風格的廊柱以及西式女兒牆裝飾等。

除此之外,老街的騎樓也展現了嶺南建築的典型特點,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比如坡屋頂、前店後居的建築格局以及中式的門楣題額等。

從深層文化根源來看,老街建築的體內流動著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血液,是東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美麗結晶。真可謂:閩粵流派五彩繽紛盡珠璣,中西合璧百年老街歷滄桑。


百年回望:新舊文化粲然輝煌

老街的形成,自然也奠定了北海城市生活的基礎。臨海的獨特地理位置、中西文化的交匯、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等諸多因素匯集於此,讓這條老街成為展示北海民風民俗的&34;。在這裡,遊人能親身體驗北海人的生活習慣、生產習俗、飲食習慣及節日習俗。

回望百年前,這處現在被稱之為&34;的旅遊景點,曾經也是很鮮明地&34;過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老街,生活是很豐富的。

除了酒肆歌坊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民間娛樂活動,如舞龍、舞獅、電影、粵劇、講故事等,儼然是一派繽紛多彩的生活圖景。

1927年以前,&34;曾是北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店鋪鱗次櫛比。東段的店鋪主要經營魷魚、沙蟲、蝦米、魚乾等幹海貨,中段的店鋪主要經營來自蘇杭的綢緞,西段的店鋪接近外沙港口,經營纜繩、漁網、魚鉤、漁燈、風帆布、船釘等漁民用品,可謂物阜民豐。

北海老街基督教堂

當年在北海,老街的教育氛圍也是很濃鬱的。受新舊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影響,老街上相繼出現了北海最早的私塾、新式學堂、中西合璧的教會學校等教育機構,這在當時的老街,無疑是一幅瀰漫著書香的畫卷。

北海老街特產商店

此外,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北海的飲食深受嶺南文化的影響,又有鮮明的地域性。水蝦、水魚、沙蟹汁、疍家海鮮、粵式點心等豐富的菜餚品種,隨處可見,都可以在老街上一飽口福。

如今的老街,依然是北海人氣最旺的旅遊街區。臨街的商鋪裡,兜售著琳琅滿目的特產與各地的商品。再看那&34;的騎樓,看那隨處可見的紅綠間錯的花木。

它們有的安靜地生長在廊柱旁邊,有的在屋簷的縫隙中自然棲息,有的爬滿了斑駁的牆壁,有的甚至直接在屋頂卓然挺立,無論是哪一種姿勢,都讓老宅散發著新的勃勃生機。


海陸相依:人海和諧生生不息

沿著老街向北走不遠,就來到了海邊。蔚藍的天空,有如絲綢飄帶般的流雲,也有如棉花糖般的朵雲。

清風徐來,海水泛起微瀾,那泛起的微瀾之上,又閃爍著陽光灑於水面的點點光斑,這光斑入眼,如夢似幻。

岸上的欄杆邊,有人在垂釣,不知道他們今天收穫如何。但也許他們並不在乎,到底能收穫多少魚兒,而在意的是在藍天白雲下休閒度日的真切感受呢。

走著看著,忽見欄杆邊上的地面有一汪積水,正好倒映出了這片藍天白雲、垂釣者以及海中的建築,我趕緊用鏡頭記錄了這幅美妙的畫面。

北海老街海景酒店

近岸有海景酒店和海景食坊,在這裡看看日出或日落,然後品嘗北海當地的海鮮特產,該是一種集&34;於一體的美好體驗了。

遠觀有漁船、運輸船、郵輪,散落於海面,各不相擾,各行其是。人與海洋該當如此,和諧相依各得其利,方能生生不息。

北海老街海景食坊

從海邊返回到老街,可能是因為正值暑期,天氣炎熱,街上遊人並不多。到了太陽下山之後,暑氣褪去不少,老街上的人流明顯多了起來。

此時的老街,臨街商鋪的店招紛紛點亮,似乎是在進行著一場光影的接力與競技,使老街上的色彩頓時豐富起來。

北海老街夜色

老街上各色的美食,引誘著遊人的胃囊。我和友人也是邊走邊看這撩人的夜色,尋味老道的老北海味道。

我們走到李記阿姨蝦餅總店門口,回想起白天店門口長長的排隊人流的場景,不覺停下了腳步。想趁著人少,嘗嘗這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美食推薦榜的蝦餅。

北海老街網紅小吃:李記阿姨蝦餅

蝦餅是用麵粉和新鮮的海蝦,和成圓餅狀,然後下鍋油炸。剛出鍋的蝦餅,塗上辣椒醬,乍一入口,麵餅的鬆脆、蝦仁的爽滑以及辣椒醬的提鮮,簡單的搭配催生了說不出的美味。刺激著食客的味蕾,讓人慾罷不能,這是記憶中小時候的味道,是媽媽的味道。

就這麼邊走邊吃,老街的美景與美食,該看的看了,該嘗的也嘗了。不知不覺,夜色將闌,返回住處,回想起這浮生半日的偷閒,是一幕幕動人的畫面。

這一千四百米的騎樓老街,在時空的春秋代序中走了兩百年,卷拱之下前店後居的建築格局,拖籠門、中頂鋪、羅馬柱、西式女兒牆,嶺南的風骨與歐美的裝飾中西合璧,臨街牆面的不同紋飾南北呼應,繪就一幅高低錯落的空中雕塑長卷。

商戶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裡,傳達著一家家商鋪琳琅滿目的商品信息,遊人摩肩接踵的舉目四望中,窺探著深藏於老街背後前世今生的秘密,而我自在遊走於街頭和長廊,記錄著一幕幕光影倏忽變換的旖旎。

無論是青磚紅瓦女兒牆,亦或是迴廊飛簷花格窗,這條南中國北部灣,臨海而居的騎樓老街,一旦置身其中仿佛就回到了,那個光影留年的時光。

歷經百年滄桑歲月的老街,在時間的巨輪下,成為北海清末民初以來,各段時期珍貴的立體&34;,向過往的人們訴說著,這座城興衰榮辱的歷史變遷。


結語

在這日新月異的社會裡,人們都以快為傲。可很多時候,當身體被時代的洪流綁縛著快速奔跑,漸感疲累時,回頭卻發現靈魂已經被拋在了尋覓不見的地方。

當一個人走得太快、走得太久的時候,也許忽然就會忘了,自己當初是為什麼而出發。

快速是一種行為,慢心是一種智慧。就像走在北海老街上,斑駁的騎樓裡有的是滄桑歲月的印記,有的是歷史沉澱的故事,有的是迎來送往的人情,而你只需要放慢腳步、放慢心思,靜靜地去觸摸、靜靜地感受,無論有沒有深刻的領悟,都不枉來此走上一遭。

因為沒有什麼,比目之所及、身之所處、心之所得,更能打動我們自己,從而不斷豐富自己的生命體驗。

這些清靜歡喜的生命體驗,也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獨家記憶,唯有如此,才能讓我們短暫的一生,更加值得回味悠長。

今日頭條籤約作者,經典書籍與旅行地推薦者!10年詩文創作,8年自由行走,讀書萬卷,旅行萬裡,等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廣西騎樓老街曾見證百年風雲,比肩新加坡國寶老街,如今成這樣
    說是酒店,實際是由一座擁有近百年歷史的騎樓民宅改造而成。酒店座落在北海老街入口十餘米處,坐南朝北,北向外沙島,距離海岸線三百多米,南面是中山路騎樓建築群。著名作家舒乙(老舍之子)認為,珠海路和新加坡國寶級的老街一模一樣,建議北海市保護好這條極具開發價值的老街。英國建築專家白瑞德先生認為,珠海路的歷史文化價值,不但對北海,而且對華南地區、全中國、及至全世界都有重要意義。
  • 廣西有一條讓人惋惜的老街,本可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卻遭到了破壞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遊客喜歡海島旅行,五月份,廣西北海的潿洲島就成了熱門旅遊目的地。在前往潿洲島的時候,很多遊客會選擇在北海呆上一天,走一走北海老街,品嘗一下當地的特色小吃,感受北海的風土風情和休閒生活。
  • 廣西北海的一條老街,因破壞嚴重無法申遺,如今免費對遊客開放
    廣西北海,是一座深受遊客歡迎的海濱旅遊城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成了人們消遣時間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北海有銀灘世界聞名,所以吸引了五湖四海的遊客,特別是北方的遊客,對北海更是喜愛有加。說起北海比較有代表性的旅遊景點,比如北海銀灘、潿洲島、海洋之窗、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景區,還有海底世界和百年老街,來到北海旅遊,這些景點都要走一走,不然總感覺虧了一樣。
  • 南洋記憶——海口騎樓老街
    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以其獨特性、唯一性而被評為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街。如果您到海口旅遊的話,騎樓老街那是必須要去的。今天我們就走進騎樓老街,感受海口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真實的市井生活。大家一定很好奇什麼是騎樓?
  • 廣西北海的一條老街,有著將近200年歷史,還免費對遊客開放
    廣西北海,是一座深受遊客歡迎的海濱旅遊城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成了人們消遣時間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北海有銀灘世界聞名,所以吸引了五湖四海的遊客,特別是北方的遊客,對北海更是喜愛有加。說起北海比較有代表性的旅遊景點,比如北海銀灘、潿洲島、海洋之窗、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景區,還有海底世界和百年老街,來到北海旅遊,這些景點都要走一走,不然總感覺虧了一樣。
  • 海口騎樓老街,600多棟百年騎樓帶你重現老海口的「南洋風情」
    如果去海南旅遊,騎樓老街那是一定要去走一走的,騎樓老街不僅是海口市的著名的特色步行街,也是海南省靚麗的文化名片,同時也以其獨特性、唯一性而被評為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街,置身騎樓老街,恍若時光剎那間倒流,回到了100年前那個風雨飄搖的歲月裡。
  • 騎樓老街盛妝下的落寞,要改造了!廣西貴港將越來越美麗!
    如果要在廣西貴港這座古郡新城找出一處地方,它既凝固著這個城市昨日的激情與輝煌,又流淌著她今日的躁動與渴望;既氤氳著絡繹不絕、喧囂嘈雜的市井煙火氣息,又浸潤著深藏歲月縫隙間的格調與情懷……那這地方不是別處,正是騎樓老街。
  • 抗戰期間,廣西北海老街上的騎樓,差點付之一炬
    這些年來興起的「候鳥」生活,除了熱門首選海南島外,這幾年東北人又把目光投向了廣西北海。今天,這條老街依然保留著一百多年前的格局,騎樓街沿海而建,人們可以在房前屋後盡覽海港海灘的迷人景色。老街人世代沿海而居,以海為生,過著從容不迫的生活。在老街上細細打量就會發現,這裡的一磚一瓦、一牆一木,都是歷史給老街留下的歲月印記。
  • 北海老街——百年騎樓的文藝與滄桑|城市記憶
    你知道老街的風格是什麼樣的嗎?北海老街具有百年的文化歷史,它的房子也是百年前的建築風格,步行在老街你會感受到濃濃的歷史氣息,抬頭一看便是具有百年歷史的騎樓,這些騎樓並不是西洋建築的簡單翻版,從文化歷史根源來看,它體內流淌著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血液,是東西方碰撞的結晶,是具有文化歷史價值的建築風格。
  • 百年前繁華的老街,現在真的老了——北海老街
    老街真的老了,還有隨著時光老去的老街騎樓 老街真的老了。看著那斑駁色黑長著青苔的牆面,這是令人最直觀的感受。這裡是廣西北海市的珠海路老街。
  • 騎樓老街將上演旅遊文化周「重頭戲」
    原標題:騎樓老街將上演旅遊文化周「重頭戲」 12月16日這場瓊劇表演不容錯過 本報12月5日訊(記者祝勇)想要了解海南文化,瓊劇是不錯的選擇。自11月20日,2020年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啟動以來,以「歡樂海南,Hi遊海口」為主題的海口主會場活動陸續精彩呈現。
  • 漫步在廣西北海最著名的老街,這裡有中西合壁的特色騎樓
    這次去廣西北海有一個小目標就是再去北海老街吃蝦餅和生蠔。另一個目的是想好好看一下北海老街的騎樓。北海老街始建於1821年,最開始的時候只是一路200米長,4米寬的街道,隨著時間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一條長1.44公裡,寬9米的商業老街。
  • 海口市騎樓辦副主任趙愛華:透過老街感受海口文化
    海口旅遊文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海口市騎樓辦常委副主任趙愛華每天穿梭於騎樓老街,她是海口騎樓老街改造的策劃者和見證人。圖文趙愛華接受中新社專訪。 駱雲飛 攝    趙愛華介紹,騎樓街區將注入更多文化元素,包括建設多個主題性文化展示館。
  • 「尋味南洋」走進海口騎樓老街 遊客品味騎樓文化
    海口網11月1日消息(記者李萬內 特約記者劉偉 攝影報導)琳琅滿目的南洋特色小吃、歡快熱情的歌舞表演……11月1日,由龍華區旅文局主辦的「尋味南洋——海口市龍華區2020騎樓老街南洋風情」活動在中山路火熱開場,現場通過形式多樣的互動帶領市民遊客品味騎樓文化。「尋味南洋」主題活動現場氛圍熱烈。
  • 廣西北海「最尷尬」的4A級景區,無法申請世界遺產,如今免費開放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的北海市,是一座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隨著國內旅遊的快速發展,北海開始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來到北海旅遊的遊客也越來越多,大家都對這座風格獨特的度假勝地感覺印象深刻。"北海老街"已經有將近一百年的歷史,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交通也很方便,而這裡最大的特色就是各種傳統的騎樓建築,讓每一個來到這裡的遊客都感覺時空穿越一般,親身感受到北海這座城市獨特的歷史人文底蘊。實際上,騎樓是在一百多年前,我國兩廣地區受到西方建築文化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一種中西合璧的特殊建築風格。
  • 打造歷史文化街區,海口的騎樓老街是否能成為城市的新地標?
    不過這次來到了海南海口,近距離接觸騎樓老建築後,才發現原來這裡曾經也差點成為了歷史,不過好在合理的保護,如今已經成為了海口一張嶄新的城市名片。騎樓有看過很多,特別是廣東地區,汕頭小公園、廣州上下九、廈門中山路、廣西欽州老街,多到有時候自己都記不起來,每個地方都有一些屬於自己的特色,但海口海口騎樓歷史文化街區這裡卻很不一樣。
  • 北海老街,一條近兩百年歷史的騎樓老街
    北海老街北海老街初看起來感覺和海口的南洋騎樓老街很相似,雖然風格類似,但觀光起來還是有一些不同,海口的南洋騎樓老街店鋪普遍比較大,且巷道曲徑通幽覆蓋區域面積街道規模都比較大,北海老街的店鋪一家挨著一家很緊密也比較小,也只有一條長而直的主街,經營的業態區別就比較明顯了,海口的南洋騎樓老街裡經營的店鋪五花八門
  • 百年港城的城市記憶——北海老街青磚小瓦女兒牆,迴廊飛簷花格窗,北海老街——百年騎樓的文藝與滄桑!
    百年港城的城市記憶——北海老街青磚小瓦女兒牆,迴廊飛簷花格窗,北海老街——百年騎樓的文藝與滄桑!亮點特色——🌟北海老街具有百年的歷史文化,它的房子也是百年前留下的建築風格,步行在老街你會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氣息,抬頭一看便是具有百年歷史的騎樓,這些騎樓並不是西洋建築的翻版,從文化歷史根源來看,它體內流淌著中華民族文明的血液,是中西方碰撞的結晶,是具有歷史文化歷史的建築風格!
  • 海口中山路騎樓老街又一新店開業 為老街添活力
    海口中山路騎樓老街又一新店開業 為老街添活力
  • 尋味南洋走進騎樓 文化老街再現南洋風情
    原標題:尋味南洋走進騎樓 文化老街再現南洋風情   11月1日下午,由海口市龍華區旅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