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自貿片區「證照分離」改革一周年

2020-12-25 網易新聞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崔昊 通訊員 曾祥耀 圖/廈門日報記者 王火炎) 「照」和「證」就像是企業進入市場的兩把鑰匙:「照」是指營業執照,是打開市場「大門」的鑰匙;「證」指不同行業的「許可證」,是打開行業準入的「小門」的鑰匙。

去年12月,廈門自貿片區啟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制定改革方案,明確43個承辦部門職責分工,對改革事項實行清單化管理,寬進嚴管,讓企業進得了「市場的門」,也能進得了「行業的門」。

如今,改革實施一周年,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截至12月1日,「證照分離」改革累計惠及市場主體(戶)10000餘戶,按新的改革方式共辦理近2600件,累計壓縮辦理時間2萬多天,精簡材料近1萬件,「放管服」跑出加速度,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力,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賦能。

清單化管理 減少企業入行成本

作為全省首批3個「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片區,廈門自貿片區於去年12月正式啟動改革工作,明確承辦部門職責分工,對改革事項實行清單化管理,一一對應,解決企業「準入不準營」問題。

根據清單,片區直接取消13項審批事項,並對食品經營(僅銷售預包裝食品)等22項許可事項實行「審批改備案」,對69項行政許可實行「告知承諾制」,注重「當場辦結」,減少企業進入相關行業時間成本。

在廈門自貿片區海滄園區,廈門科瑞億幸貿易有限公司提交食品經營許可申請時,市場監管局窗口工作人員發現該公司符合「審批改備案」的條件,立即告知企業。通過「雙向郵寄」方式,海滄區市場監管局10分鐘便完成該公司的食品經營備案。

記者從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食品經營許可(僅銷售預包裝食品)審批改備案是此次「證照分離」改革中全市辦件量最大的事項,截至目前,廈門自貿片區內共有1106家食品經營企業受益。

商事制度改革一直是「放管服」的「當頭炮」和「先手棋」。廈門自貿片區自成立以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上先行先試、敢闖敢試,首創商事登記「一照一碼」,樹立全國典範,進而實行企業註冊全程電子化,實現一網流轉、一表申報。如今,在「證照分離」改革中,市場監督管理局、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市行政審批管理局和市司法局等多部門形成合力,有效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改革提速 穩住外貿「基本盤」

廈門自貿片區啟動「證照分離」改革一周年,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圖為市民在等待辦理業務。

廈門如意集團是一家集農副產品培育、種植、加工、出口為一體的綜合型企業,旗下擁有多個子公司,出口產品涵蓋了保鮮蔬菜、食用菌、凍幹蔬菜等多個品種,出口市場遍及日本、美國、俄羅斯、巴西等國家和地區。

自從去年廈門自貿片區「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開始後,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核准事項由行政許可改為備案,如意集團已相繼取得了菌類、調味品類等多個品類的出口食品企業備案。

「改革之後,辦理時間大大縮短,為我們產品出口爭取了寶貴時間、贏得了主動。」廈門如意食用菌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瑞陽告訴記者,以前增加新產品,不僅要提交申請,還要專家現場評審,前後要花差不多兩三個星期才能拿到備案證明,有些海外客戶等不及就可能尋找其他的合作夥伴。

廈門海關法規處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廈門自貿片區「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後,企業辦理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核准業務時,海關不再履行審批手續,而是改為備案,業務辦理時限從法定20個工作日壓縮到最快當場辦結,提交的申請材料減少到只要一份申請表,且備案證明取消了有效期,改為長期有效。

「從重審批到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同時優化流程、精簡材料、壓縮時限,『證照分離』改革讓不少企業享受到了改革帶來的『極速』體驗,並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外貿生產力』。」廈門海關法規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涉及廈門海關的13項「證照分離」改革事項均已在廈門自貿片區落地,其中11項已提早覆蓋至整個廈門關區,為廈門乃至福建外貿穩定發展提供更多助力。

自我加壓 創新舉措落地見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各部門主動加壓,備案「無紙化」「不見面審批」服務、電子籤章等創新舉措紛紛落地見效,實現不出家門辦理事項。自改革實施以來,海關和市場監管等部門通過「無紙化」辦理備案700多件,累計壓縮辦理時間7500多天,精簡材料4000多份。

放得開,更要管得住、管得好。廈門自貿片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各主管部門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強化「行業監管、屬地監管」等原則,明晰監管職責,健全監管規則和標準,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建立起以綜合監管為基礎,專業監管為支撐的監管體系,充分運用協同監管、信用監管、動態監管、智能監管和社會共管共治等方式,創新監管手段。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跨部門聯合監管和「網際網路+監管」,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對高風險行業和領域實行重點監管。

如今,在新的起點上,廈門自貿片區正在著力探索一業一證、準入承諾即準營、極簡審批等更加開放的改革措施,推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從自貿試驗區複製推廣到全市範圍,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打造高效的服務型政府。

問答

改革按「四扇門」分類推進,是哪「四扇門」?

改革「四扇門」分別為:

一是直接取消審批(13項)。取消審批後,企業持有營業執照即可開展經營。

二是審批改為備案(22項)。對審批改為備案的事項,企業備案後即可開展營業。

三是實行告知承諾(69項)。對實行告知承諾的事項,企業自願作出承諾並按要求提交材料的,原則上可當場獲得審批決定。

四是優化審批服務(430項)。對優化審批服務的事項,有關主管部門會及時調整相應的辦事指南,並針對有關審批難點痛點問題,採取:①下放審批權限;②壓縮審批要件和環節;③延長或取消許可證的有效期限;④公布事項許可總量控制條件和存量等各種措施方便企業自主決策。

改革涉及哪些領域?

一是採用「直接取消審批」主要有:成品油批發、倉儲經營,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資質審批,工程造價諮詢資質認定,從事大陸與臺灣間海上運輸業務許可(初審)等。

二是採用「審批改為備案」主要有:醫療、診所設置執業,食品經營、生產出口,汽車租賃經營,人力資源、勞務派遣,報關企業註冊,從事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等。

三是採用「實行告知承諾」主要有:旅行社、旅館業許可,建築業企業資質,房地產企業資質,外商投資電信業務等。

四是採用「優化審批服務」主要有:文化、旅遊業務,自然資源規劃業務,公路、港口交通業務,海關商務進出口業務等。

更多的改革事項可以從市政府或廈門自貿片區官方門戶等網站查詢。

相關焦點

  • 廈門自貿片區提升軟實力 構築文化出口新高地
    自2018年6月14日入選13家國家文化出口基地以來,廈門自貿片區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制度創新優勢,緊緊圍繞促進全市文化產業千億產業鏈建設這一中心,以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授牌、金雞百花電影節落戶廈門為契機,從文化保稅、對外文化貿易、兩岸合作模式創新等角度助推產業升級,積極踐行文化自信,著力推動文化出口。
  • 首本「臺灣地區律師事務所駐大陸代表處執業證」在廈門自貿片區獲批!
    首本「臺灣地區律師事務所駐大陸代表處執業證」在廈門自貿片區獲批!」後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於近日批准「臺灣地區律師事務所駐大陸代表處執業證」(首席代表)這在福建自貿試驗區尚屬首次自收到何志揚律師的申請意向後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主動靠前服務會同市司法局協調
  • 廣西自貿試驗區崇左片區:構建新通道陸路門戶
    【原標題】廣西自貿試驗區崇左片區:構建新通道陸路門戶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揭牌一年來,緊緊圍繞「打造跨境產業合作示範區,構建國際陸海新通道陸路門戶」戰略定位,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重點發展跨境貿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旅遊和跨境勞務合作,當好全國沿邊開放排頭兵。  在友誼關口岸,一輛接一輛中越出入境貨運卡車有序通關。
  • 廈門自貿片區 有望開設免稅品展示體驗中心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崔昊)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一歲了。記者昨日從廈門海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一年來,廈門海關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契機,深化海關改革、創新監管服務,其中保稅料件交易等11項監管創新制度經第三方評估為全國首創,4項入選總署第二批全國11項複製推廣清單。
  • 「臺味」愈加濃厚 廈門自貿片區走出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滬尾一號」是入駐廈門自貿片區國家級青創基地的代表性臺企。廈門自貿片區建設五周年來,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對臺戰略支點作用,率先推進與臺灣地區投資貿易自由化進程,為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提供了許多創新經驗與典型示範。
  • 大興機場自貿片區一周年 北京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主體結構封頂
    大興機場自貿片區一周年 北京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主體結構封頂 北京商報   2020-08-31 16:51 [摘要] 8月31日,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以下簡稱「大興機場自貿片區」)掛牌成立一周年。
  • 明日520,廈門自貿片區裡的這個浪漫「漁人碼頭」你知道嗎?
    明日520,廈門自貿片區裡的這個浪漫「漁人碼頭」你知道嗎?廈門自貿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熊衍良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根據《廈門島西北門戶片區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市海洋局等部門合力推進高崎漁港片區整治提升,管委會也把其中的廈門國際水產品交易平臺作為片區重點打造的14個重點平臺之一進行改造升級,助力打造「島內大提升」精品工程。
  • 「證照分離」改革應知應會_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一、改革的含義「證照分離」的本意是除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和公眾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分類推進「照後減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證照分離」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既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對商事制度改革的一次升華。
  •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證照分離...
    ,在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遼寧自貿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緊緊圍繞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以下簡稱「放管服」改革),充分學習借鑑上海等先進地區經驗,通過在遼寧自貿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進一步清理和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推動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由審批改為備案
  •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 印發重慶市「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實施方案的...
    重慶市人民政府        2021年1月7日        (此件公開發布)重慶市「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實施方案為進一步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鞏固擴大重慶自貿試驗區「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成效,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讓改革福利惠及更多市場主體
  • 蘇州自貿片區一周年巡遊記開啟!
    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一周年撒花慶祝今天,讓我們跟著布寶開啟《蘇州自貿片區一周年巡遊記》一起玩起來吧
  • 廈門自貿片區:為臺企臺青「開門」「引路」(圖)
    一年多前,她被派到廈門,擔任雄獅(福建)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經理。  雄獅(福建)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是首家在廈門自貿片區註冊的臺資旅行社,也是受惠於福建自貿試驗區旅遊業開放的首批臺資旅行社之一。在徐堅銘看來,廈門自貿片區自掛牌以來推出的一系列對臺先行先試措施,為臺企臺青「開門」「引路」,最終也必將惠及兩岸。
  • 證照分離改革將在全國推開
    證照分離改革將在全國推開大幅壓減工業產品許可證管理目錄國新辦21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及司法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證照分離」改革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有關情況。
  • 自貿片區x京東!大咖雲集!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自貿片區x京東!大咖雲集!隨著廈門象嶼綜合保稅區通過驗收,匯集改革發展的紅利和便捷高效的通關效率將給進口酒產業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此次,廈門自貿片區攜手京東超市,將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共同打造進口酒產業集聚區,做大做強進口酒產業鏈,為世界進口酒品牌和酒商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廈門市政府和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也將以貼心服務促進進口酒產業興盛發展。
  • 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 首批臺灣食品昨快速通關
    廈門晚報訊(文/圖 記者 翁華鴻 通訊員 湯知農 李榕)昨日上午,在東渡港區,臺灣北田公司生產的12種、7600多千克膨化食品接受檢疫。這是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檢驗檢疫新政推行以來,受益於該新政的首批臺灣食品。
  • 2019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方案最新消息
    中新網4月11日電 在4月11日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在談及自貿試驗區擴容問題時表示,目前商務部正會同上海市抓緊提出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的方案。我們將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  會上有記者問:目前,陝西、四川等自貿試驗區迎來兩周年,請問發言人,這些自貿區形成的經驗將如何複製推廣?
  • 濟南高新區:自貿試驗區有總店,便利直營分店不需辦營業執照了
    近日,濟南高新區發布新政,試點推行「一區一照一證」政策。據悉,只要是在自貿試驗區濟南高新片區內開設有符合要求的品牌連鎖便利總店(首店),在濟南高新區範圍內再開設其它直營分店,不再分別辦理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各直營分店懸掛總店證照副本即可。
  • 積極開展「證照分離」改革 推進改革措施落地見效
    2020年12月6日,我市下發了《荊州市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實施方案》,12月8日召開了全市「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推進暨培訓會。然而從"先證後照"到"先照後證",要實際開展經營業務,還存在辦證多、辦證難等問題,"證照分離"改革聚焦加快破解辦證難的問題,通過採取改革審批方式和加強綜合監管,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推進轉變行政理念,提高監管效能,做到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務更優。「證照分離」改革有哪些改革舉措?
  • 臺灣農會入駐廈門自貿片區 網上下單可嘗到臺灣直郵鮮果蔬
    人民網廈門4月22日電(陳遙)21日,廈門自貿片區跨境電商產業園迎來臺灣農會的入駐。今後消費者通過網上下單,3天內就可以嘗到從臺灣直郵的新鮮果蔬產品。 「以往走正常的通道,臺灣的水果到達大陸至少要一周時間,現有超市裡的臺灣進口水果基本都過了新鮮度,十分可惜。
  • 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掛牌一周年 交出亮眼「成績單」
    在雲南自貿區正式掛牌一周年之際中央駐滇新聞單位、省內主要新聞單位等28家媒體走進昆明片區一同見證這一年來雲南自貿區昆明片區取得的好成績據了解,自去年自貿區掛牌成立以來,截至2020年8月23日,昆明片區新設企業12848戶,其中,內資12793戶,註冊資本900.49億元;外資55戶,註冊資本6.5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