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縣系長江上遊重要支流金沙江、雅礱江和黃河支流查曲河的上遊源頭地區,境內水系縱橫、溼地遍布,是中華水塔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地球之腎」之稱,生態環境保護十分重要。石渠縣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分布著高原特有的植被生態系統,是世界高寒生物資源和高寒植被生態系統的主要集中地;森林茂密,牧草豐富,土地肥沃,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搖籃,而且還是我國自然生態環境的天然屏障;石渠縣是一些珍稀動植物繁衍生息的天然領地,至今保留許多珍貴的孑遺物種。石渠縣正處於金沙江、雅礱江和黃河支流查曲河的上遊源頭的核心地帶,但生態環境保護及砂場管理存在諸多問題。為解決此問題,石渠縣人民檢察院成立以多吉檢察長任組長的工作組帶隊進行了全縣範圍的實地調查,以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職能為抓手,對相關部門提出口頭檢察建議20餘次,建議相關部門組成工作組對全縣範圍內涉及9個鄉鎮的9處採砂地點進行一次全面的整改工作,並督促各行政單位對石渠境內垃圾進行及時清理。
立足職能,迅速摸清底數。
石渠縣人民檢察院工作組立足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積極與相關行政部門對接,迅速摸清石渠縣採砂廠遺留問題,為下步工作奠定基礎。1、溫波鎮六村中鐵一局遺留存量砂石5000方;2、阿日扎鎮六村松格嘛尼旁四川路橋建設G345遺留存量砂石15000方;3、宜牛鄉老沙場(太陽部落遺留砂場、棟郎、拍及)遺留存量砂石20000方;4、德榮瑪鄉修鄉村路、橋遺留存量砂石5000方;5、格蒙鄉太陽部落沙場,遺留存量砂石10000方,機械設備未撤除;6、格蒙鄉格蒙寺對面存量砂石5000方;7、真達鄉麻達寺自行在金沙江邊採原料砂20000方左右;8、蒙益鎮武裝部遺留沙場囤積原料2000方;9、縣城對面翁曲河交通遺留廢舊沙場囤積原料10000方;10、對7個規劃內的砂石開採點未繳納砂石開採出讓金的行為進行整治。
正視問題,嚴厲打擊採砂。
通過摸排調查發現無序採砂。一是改變河道原有形態。有部分採砂場開採隨意,缺乏有關部門科學合理的監督,亂開亂採,隨意堆放的情況嚴重,開採後又不予回填,這些種種原因,導致河道原有形態改變,影響水流流速,打破的河道周圍環境的平衡,對汛期防洪、洩洪帶來隱患。二是對河道周圍原有水利設施造成破壞。河道內的砂石料被挖走,形成的窪地,導致「採砂磯頭」和沙坑以及棄料堆積而形成的障礙物,改變了河流方向,加劇了河水對河岸、河堤和河床的衝刷,超過原有設計力度,加大了河道兩岸水利設施的壓力,降低了抵禦洪水的能力。三是增加了汛期河道洩洪難度。採砂改變原有河道形態,再加上防洪設施受到一定破壞,河道要是存在回填不及時,開採段的河床低於開採段下遊的河床,極容易引起河道河床下切深陷,河岸河堤坍塌,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四是破壞了原有河道的生態環境。非法採砂導致河道環境變化會導致本來就脆弱的魚群生態被打破,導致魚群死亡,甚至滅絕,嚴重破壞生態。五是採砂導致國有資源大量流失。由於監督管理不到位,採砂業主肆意開採,致使大量國有資源大量流失。同時由於缺乏合理規劃,有些採砂主對資源的無序開採和掠奪性開採,已經造成河道砂石資源在一定區域相對匱乏,影響到當地經濟建設和發展。正是存在諸多問題,工作組加大違法採砂打擊力度,依法催繳砂石開採出讓金,對未經審批擅自採砂行為,堅決予以取締。依法強制拆除違法生產設備和設施,清理砂石堆料,回填平整砂坑並聯繫相關部門進行植被恢復。
豐富舉措,加大生態環境保護。
面對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危機。一是經過實地調查金沙江江邊存在大量生活垃圾以及建築垃圾30餘噸,嚴重汙染水資源和土地資源,針對破壞金沙江江邊生態環境問題,共向6家行政主管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整改,促進生態環境修復,實現了監督者與被監督者雙贏、多贏、共贏局面,遏制了石渠縣生態環境惡化趨勢。二是為了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免受侵害,加強周邊聯繫,共同保護環境。下一步,石渠縣人民檢察院將加強與周邊的省、州、縣(市)院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協作機制,進一步鞏固完善生態環境通力協作,共抓大保護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問題排查整改,確保公益訴訟案子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造福石渠兒女,給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來源:石渠縣人民檢察院
編輯:巴姆
校核:方富
審核:白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