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音樂節把古典音樂會搬進寫字樓

2020-12-26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北京國際音樂節 把古典音樂會搬進寫字樓

  10月14日,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把午間音樂會的舞臺搬到了北京國貿三期80層的酒廊,鋼琴家孫佳依與小提琴演奏家高參,大提琴演奏家朱牧合作演繹了加布裡埃爾·福雷、奧芬巴赫、聖·桑的作品,在琴鍵與弓弦間,為忙碌工作了一上午的人們帶去了些許法國浪漫,也讓人們真切感受到了音樂無處不在,音樂就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音樂讓午休變得更文藝

  與前幾日午間音樂會第一位出場的著名鋼琴家盛原讓蕭邦、德彪西、貝多芬、巴赫等廟堂之上的古典巨匠更加深入人心不同,孫佳依與她的朋友高參、朱牧則選擇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法國小品,讓整個午休時間變得更加文藝。

  音樂會由鋼琴與弦樂展開,孫佳依與高參聯手演繹的加布裡埃爾·福雷的《船歌》給人們帶來了撫慰的力量。孫佳依說:「選擇《船歌》是因為這首曲子描述的是妻子期盼丈夫平安歸來,讓我想到了疫情期間很多抗疫者的家庭也是如此,和這首曲子的感覺很契合。」聖·桑是一位多產的音樂家,《引子與迴旋隨想曲》和動物狂歡節中的《天鵝》是他眾多曲目中最為觀眾熟知的作品之二。孫佳依分別與高參、朱牧聯手演繹,讓整個午後時光充滿優雅唯美的法式情調。

  音樂家與觀眾「親密」接觸

  焦女士是在國貿附近上班的白領,她早早就預定了午間音樂會的位置,身體蜷縮在舒適的沙發裡,眼睛裡俯瞰整個北京城,耳邊是舒緩、浪漫的音樂。

  對於這種與觀眾的「親密」接觸,音樂家們顯然很開心。孫佳依表示:「它讓我覺得音樂變成一種生活方式,不要說每次我們一聽說古典音樂就是在音樂廳裡穿著晚禮服,很隆重的樣子。午間音樂會讓我感覺音樂就是我們身邊的一種文化、一種氣氛,我覺得這種方式非常的好。」

  早在今年5月,盛原在雲上演奏過,那時候滿滿的場子就他一個人:「鏡頭對著我的時候特別緊張,因為你會想到線上可能有幾百萬人在聽,而現場卻一個人都沒有,特別不真實。午間音樂會就像一個小型的音樂會一樣,它和觀眾很近,是一種真實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10場演出「無處不音樂」

  據介紹,相較去年的3場,今年午間音樂會的演出場次擴充至10場,貫穿整個音樂節,延續「無時、無處不音樂」的概念。而且,演出的地點也有了變化,從去年在音樂節的駐地舉行,到今年將場地延伸到了寫字樓等公共空間。

  此外,目標吸引人群則從古典音樂愛好者轉移到白領群體和上班族,讓音樂真正走入人群之中。

(責編:鮑聰穎、高星)

相關焦點

  • 2011北京森林音樂節 古典盛宴戶外優雅綻放
    音樂節、柏林森林音樂會以輕鬆、愉悅的音樂會氛圍成為了世界各國愛樂者心中的朝聖地。2011年的8月6日-7日,在與以上音樂節舉辦地同為北緯40度的地點—北京「夏都」延慶,由延慶縣人民政府、IDG中國媒體基金、北京探戈塢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北京音樂家協會鼎力支持,北京綜藝博覽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辦的長城探戈塢-2011北京森林音樂節將在大自然中優雅綻放。
  • 240小時線上節目+20場演出,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怎麼看?
    240餘小時的線上節目體量、近50個精彩策劃欄目及板塊的質量,線下、線上結合併行,這是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創的古典音樂節運作新模式。新京報記者專訪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為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觀眾在開幕前準備了一個特別的「總監推薦看演出攻略」。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
  • 2011北京森林音樂節下月舉辦 古典音樂戶外綻放
    彼得-巴菲特 C-TaylorCrothers/攝  長城之聲·2011北京森林音樂節主打優雅靈動的古典音樂,並把古典音樂藝術與世界文化遺產長城完美融合音樂節主辦方還準備了頗具異國情調的風味餐飲。  藝術走進自然  在本屆音樂節上,來自中外的藝術家將分別演出四臺音樂會,並邀請北京音樂家協會主席、中國著名指揮家譚華擔任藝術總監,國慶60年群眾遊行策劃總監劉國超擔任策劃及編導。北京管樂交響樂團將帶來《午後陽光》《夏日彩虹》兩場主題音樂會。
  • 北京國際音樂節嚴格版權保護築起行業護城河
    面對如此大規模的播放需求,北京國際音樂節斥資購買了大量版權,以饗守候在線上音樂節的聽眾。這看似平常的舉動,將為古典音樂領域築起一條行業護城河。作為國內古典音樂行業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機構,北京國際音樂節歷來積極倡議古典音樂版權保護,充分尊重古典音樂智慧財產權,二十多年來,在版權規範方面可謂嚴謹有加。例如,音樂節歷史上曾經保存了大量珍貴的音視頻演出資料,但從未發生過一次版權糾紛。
  • 職業民族樂團首次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
    職業民族樂團首次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奏響「絲竹裡的江南」民族管弦樂音樂會  光明日報訊(記者蘇雁 通訊員 季明明)作為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重要演出單元,日前,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在指揮家、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彭家鵬的執棒下登臺北京保利劇院,攜手二胡演奏家、樂團藝術指導朱昌耀以及特邀大提琴演奏家康喬瑄共同呈現以
  • 廖偲婕領銜香港金紫荊國際青少年鋼琴音樂節獨奏音樂會
    第十屆香港金紫荊國際青少年鋼琴音樂節《廖偲婕鋼琴獨奏音樂會》,8月17日17:00在香港國際音樂學院演奏廳圓滿舉辦。演出當天座無虛席,年僅17歲的香港「鋼琴公主」廖偲婕,以其大氣沉著的舞臺形象、行雲流水般的演奏技藝驚豔了現場每一位觀眾。
  • 2018北京國際音樂節演出時間表門票價格及購票入口
    第21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時間:2018年10月12日至10月26日  第21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主題:樂匯中西 時代新聲  10月17日/18日  鋼琴大師魯道夫·布赫賓德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I, II)  10月24日  「牧神午後」帕沃·雅爾維和蘇黎世管弦樂團交響音樂會  10月26日  「絲路行」第21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閉幕音樂會  室內樂1場  10月13日
  • 國家大劇院2019五月音樂節 致敬古典音樂的傳世經典
    央廣網北京5月7日消息 國家大劇院2019五月音樂節不僅有管樂主題下琳琅滿目的精彩演出,還有特別策劃的集合古典音樂精髓的作品專場音樂會,致敬古典音樂歷史上的偉大巨匠與傳世經典。為紀念作曲家海頓逝世210周年,5月9日,荷蘭鹿特丹小交響樂團將演繹海頓作品專場音樂會,在一整場鴻篇巨作中解讀「交響樂之父」的作品密碼。海頓是古典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作曲家,其音樂風格打破了巴洛克音樂中拘謹而神秘的復調規範,而代之以率真、生動的音樂語言,開創了主調音樂的創作風格,這也為之後的古典樂派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北京國際音樂節重磅「倒計時」
    「半舞臺」歌劇《切膚之痛》亞洲首演的餘熱未過,三臺音樂會又在北京國際音樂節接連上演。前天,指揮大師帕沃·雅爾維帶領蘇黎世市政廳管弦樂團歸來;昨晚,青年指揮黃屹執棒中國愛樂樂團,以一場《西區故事》視聽交響音樂會致敬伯恩斯坦百年誕辰;今晚,指揮家餘隆將攜手馬友友、吳蠻、雷佳、絲綢之路樂團和杭州愛樂樂團上演「絲路行」音樂會,為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收官。
  • 北京音樂廳2018國際古典音樂季星光燦爛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堵力)北京音樂廳2018國際古典音樂演出季3月亮相,可謂星光燦爛。據悉,從今年3月至11月將有20多場各具特色的精彩演出與觀眾見面。相比於去年演出季的項目,今年無論從節目質量、演出體量和藝術形式上都邁上新的臺階,呈現出更精緻、更多元的特點。
  • 在線演出、一對一音樂會 疫情讓古典音樂「走下神壇」
    在線演出 一對一音樂會 汽車歌劇院   疫情讓古典音樂「走下神壇」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各國歌劇院紛紛關停,音樂家們被迫居家隔離。第十八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伊莉莎白王后音樂比賽、阿瑟·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師賽、第十二屆紀念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國際青年鋼琴家大賽等有影響力的國際音樂比賽也都紛紛推遲。  除此之外,英國BBC逍遙音樂節、布雷根茨露天歌劇節、2020琉森夏季音樂節、柏林愛樂樂團2020東京特別音樂會等國際著名的音樂節和音樂會也都宣布推遲甚至取消。  全球音樂家受疫情影響都被迫終止了工作。
  • 北京音樂廳2018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拉開帷幕
    3月29日晚,在瑞士韋比爾耶音樂節室內樂團悠揚精緻的樂曲聲中「北京音樂廳2018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正式拉開帷幕。「小鮮肉」領銜韋比爾耶音樂節室內樂團 樂壇新生力量致敬經典作品本屆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開幕當晚,北京音樂廳為觀眾們呈現了來自瑞士的韋比爾耶音樂節室內樂團的精彩演出,該樂團是被譽為「歐洲最具影響力且最具創新精神的古典音樂節」之一的韋爾比耶音樂節的駐場樂團,指揮加伯爾·塔卡克斯-納吉親自率團首次登上北京音樂廳的舞臺
  • 【文化這一年·古典音樂】陣痛轉型
    不過,年初開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幾乎所有相關演出取消,古典音樂演出行業陷入「至暗時刻」。面臨這樣的陣痛,中國成了音樂會從線下轉為線上最為成功的國家——國家大劇院從4月開始推出線上系列音樂會至今,積累了成功的經驗,而北京國際音樂節也首次成功以線上線下並舉的方式舉行。疫情尚未結束,但古典音樂的陪伴不可或缺。
  • 北京國際音樂節 鋼琴大師波利尼臨時換曲目
    環球在線消息:作為第九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重要演出之一,來自義大利的國際著名鋼琴大師毛裡奇奧·波利尼,將於10月4日首次出現在北京的舞臺上。音樂節負責人昨天透露,這位64歲的鋼琴大師此次將把家中的鋼琴空運到京演出,至於音樂會中的曲目,他剛剛提出要求更換一部分。
  • 「後浪」林瑞灃 北京國際音樂節湧現的希望之星
    剛剛結束的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上,「青春」是關鍵詞。10天的音樂會中,一批年輕音樂家登臺挑大梁演奏,展現出中國古典音樂「後浪推前浪」的新氣象,受到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 草地上的鋼琴音樂節落幕,古典樂還有這些打開方式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在中山公園的蕭邦紀念雕像前,邂逅古典音樂;在開放式大草坪上,系列主題展覽讓市民遊客縱覽蕭邦故鄉波蘭的風土人情,還有色香味俱全的「上海有腔調咖啡文化節」助陣;在黃金城道步行街,感受國際社區「親子音樂會」的藝術薰陶……11月29日,為期兩個月的
  • 2014阿姆斯特丹運河音樂節將上演超過240場音樂會
    人民網北京8月12日電 (劉佳)2014年8月15日至8月24日,阿姆斯特丹將舉辦主題為「翻轉」的運河音樂節,為期10天。今年的阿姆斯特丹運河音樂節將在90座不同的會場上演超過240場音樂會。 屆時,阿姆斯特丹將化身巨型音樂廳,頂級音樂人都將匯聚至此,為遊客奉上為期10天的古典與爵士音樂盛會。
  • 「絲竹裡的江南」亮相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張漫子)作為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重要演出單元,蘇州民族管弦樂團11日晚在指揮家、蘇州民族管弦樂團藝術總監彭家鵬的執棒下登臺北京保利劇院,奏響「絲竹裡的江南」民族管弦樂音樂會,以中西合璧的藝術表現形式彰顯了中國民樂的多元與精彩。
  • 北京國際音樂節要為民族音樂創造世界語境
    10月12日晚,指揮家彭家鵬率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在保利劇院為觀眾獻上了一臺「絲竹裡的江南」音樂會。大提琴混搭二胡,民族樂團演繹《威廉·退爾》《雷電波爾卡》等西方經典,這臺中西合璧的音樂會讓京城的觀眾耳目一新。
  • 三大歐洲古典音樂節陸續奏響
    每年夏季,世界主要古典音樂節陸續登場。據記者了解,奧地利薩爾茨堡音樂節和德國拜羅伊特音樂節已先後開啟;8月,瑞士琉森音樂節也將緊隨其後舉行。這三大歐洲古典音樂節都為期一個月左右,從演出體量到陣容,堪稱全世界古典音樂的「大聚會」,因此讓不少音樂「發燒友」魂牽夢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