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演出、一對一音樂會 疫情讓古典音樂「走下神壇」

2020-12-26 中國新聞網

  在線演出 一對一音樂會 汽車歌劇院

  疫情讓古典音樂「走下神壇」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各國歌劇院紛紛關停,音樂家們被迫居家隔離。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不少音樂家呼籲「在疫情的危機時刻,藝術不應該變得最不重要」,相反,音樂應該承擔起「幫人排除憂愁,淨化靈魂的作用」。於是,音樂家們行動起來,或通過網絡在線舉行雲音樂會,或線下一對一演奏,或打造汽車歌劇院……

  人們發現,這場疫情讓古典音樂走下劇院的「神壇」,以各種方式走進日常生活。

  對藝術家來說,這些行動是「自救」,也是「渡人」。

  變化一:

  線下演出推遲甚至取消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巴黎國家歌劇院、芬蘭國家歌劇院、柏林國家歌劇院、德意志歌劇院、蘇黎世歌劇院等世界知名歌劇院相繼宣布取消公演。第十八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伊莉莎白王后音樂比賽、阿瑟·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師賽、第十二屆紀念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國際青年鋼琴家大賽等有影響力的國際音樂比賽也都紛紛推遲。

  除此之外,英國BBC逍遙音樂節、布雷根茨露天歌劇節、2020琉森夏季音樂節、柏林愛樂樂團2020東京特別音樂會等國際著名的音樂節和音樂會也都宣布推遲甚至取消。

  全球音樂家受疫情影響都被迫終止了工作。他們的生活受到了或多或少的衝擊。英國女中音歌唱家詹妮弗·約翰斯頓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的情況是前所未有的,世界上大多數文化機構都要停業一段時間,這將導致大多數自營職業者面臨重大的財務問題,甚至破產。大多數表演者都過著經濟拮据的生活,因為如果我們不工作,我們就得不到報酬。即使在現行的法定病假工資制度下,我們也得不到照顧。」

  變化二:

  線上演出成為新常態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令公共文化生活暫停,但人們對於音樂的需求卻並未停止。很快,音樂家們便想盡各種辦法讓演出繼續。更多的古典音樂演出場地、機構和藝術家將他們的音樂會和作品提供給觀眾在線觀看,線上音樂會也相繼出現,雲合作演奏成為這段時期古典音樂家和觀眾見面的常態。

  德國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在確診新冠肺炎後,還在社交媒體與倫敦愛樂樂團的音樂家「連線演奏」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對她來說,線上演奏既能讓她保持狀態,又能夠讓她和其他音樂家保持安全距離。義大利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也在復活節為全世界免費直播了自己的獨唱演出會。著名小提琴家馬克西姆·文格洛夫舉辦了一場名為「客廳音樂會」的演出,現場觀眾超過2萬人,最高同時觀看達到1500人,這比擠進許多中型音樂廳的觀眾都多。4月19日,由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公民公益組織共同打造的全球線上慈善音樂會「同一個世界:團結在家」歷時8個小時,數百位頂尖藝術家參與演出,更是吸引了全球樂迷的關注。

  各種音樂會也因疫情原因改為線上直播。柏林愛樂樂團於5月1日在線上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歐洲聖城音樂會」——這個音樂會本是要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舉行的。

  作為國際上最重要的音樂活動之一,「布拉格之春」已有75年歷史,主辦方正在尋求另一種形式,讓音樂撫慰疫情困境中的聽眾。除了將安排大約十場音樂會進行現場直播,並將通過布拉格之春網站免費提供,主辦方也在籌備一系列網絡音樂會,年輕的捷克藝術家和頂尖的捷克室內音樂家將扮演主要角色。

  變化三:

  古典音樂正在變得更「親民」

  除了線上與觀眾溝通之外,音樂家還積極想辦法讓線下演出成為可能。近日,「一對一音樂會」正在德國開展,一個聽眾可以和一個音樂家在安全距離下進行十分鐘的音樂親密體驗。這是一個既有現場感又有必要防護措施的創舉。「一對一音樂會」不用受到劇場限制,可以在畫廊、咖啡館、琴行和機場舉行。而英國國家歌劇院也計劃舉辦「汽車歌劇院」,觀眾將在300輛車裡觀看歌劇表演。

  從線上合奏,到線上音樂會,再到線下的「一對一音樂會」和「汽車歌劇院」,我們無法預見古典音樂家們還能想出什麼方法來將樂迷們牢牢吸引住。但可以肯定的是,古典音樂不再是那個僅在「大雅之堂」才能觀看和聆聽的藝術形式。一場疫情讓「高雅」藝術變得更加「親民」。

  原本需要觀眾正裝出席,在劇院裡正襟危坐聆聽的高雅音樂,如今以一種無比輕鬆的方式和大家見面了。藝術家們不再是西裝革履、長裙拖地,而是穿著家居服,在自己的家裡與觀眾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親密接觸」,讓觀眾看到他們日常的另一面;而觀眾也不用受到任何束縛,不用擔心穿什麼得體,不用擔心舉止不合時宜,坐著累了甚至可以躺在床上徜徉音樂的海洋。

  至於「一對一演出」,更是讓觀眾得以近距離聆聽、觀看自己喜歡的音樂家演奏。這對於任何的樂迷來說都是非常親切的。「汽車歌劇院」更是將歌劇與時尚生活相結合,既能滿足人們與親朋相聚的歡樂,又能享受到音樂帶來的美好。

  就像委內瑞拉指揮家古斯塔沃·杜達梅爾說的,「疫情讓我們重新思考藝術帶給人們的方式。」疫情對於古典音樂的影響不少是毀滅性的,但藝術家們開始思考如何讓藝術離大眾更近,現在無疑是一個好的開始。

  文/本報記者 倫兵 田婉婷

  統籌/劉江華

相關焦點

  • 演唱會、戲劇、音樂會紛紛搬家線上,「雲演出」究竟能走多遠?
    自1月24日發布取消演出、參觀的公告以來,中國國家大劇院一直努力為觀眾打造一個24小時永不落幕的「線上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 「古典音樂頻道」裡匯集了1000多場高清演出實況、2700多張中外音樂唱片、4000多段幕後花絮及精彩瞬間、300多部音樂紀錄片,涵蓋歌劇、舞劇、室內樂、交響樂等多種藝術門類。
  • 【文化這一年·古典音樂】陣痛轉型
    不過,年初開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幾乎所有相關演出取消,古典音樂演出行業陷入「至暗時刻」。面臨這樣的陣痛,中國成了音樂會從線下轉為線上最為成功的國家——國家大劇院從4月開始推出線上系列音樂會至今,積累了成功的經驗,而北京國際音樂節也首次成功以線上線下並舉的方式舉行。疫情尚未結束,但古典音樂的陪伴不可或缺。
  • 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系列音樂會三場演出點擊破億
    4月25日晚19:30,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系列音樂會第三場「愛的祝福」,如期在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及各大網絡平臺與觀眾見面。對於眾多網友而言,每周六晚的黃金檔期,已成為他們對「春天在線」的固定期待。八把大提琴版《我和你》首演亮相雙人舞搭配悠揚琴聲呈現超美視聽享受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著名指揮家呂嘉的精彩導賞下拉開帷幕,專業平實的語言帶領千萬網友輕鬆走進精彩的古典音樂世界。
  • 北京國際音樂節把古典音樂會搬進寫字樓
    原標題:北京國際音樂節 把古典音樂會搬進寫字樓   音樂讓午休變得更文藝   與前幾日午間音樂會第一位出場的著名鋼琴家盛原讓蕭邦、德彪西、貝多芬、巴赫等廟堂之上的古典巨匠更加深入人心不同,孫佳依與她的朋友高參、朱牧則選擇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法國小品,讓整個午休時間變得更加文藝。   音樂會由鋼琴與弦樂展開,孫佳依與高參聯手演繹的加布裡埃爾·福雷的《船歌》給人們帶來了撫慰的力量。
  • 公益演出 | 《流行的古典》中外經典鋼琴名曲何立巖獨奏音樂會
    ~2020南山區「周末音樂會」公益演出之「深圳灣音樂廣場」 第四場——流行的古典~~~在我們國家,很多人喜歡把「古典音樂」與「高雅音樂」、「嚴肅音樂」混為一談,粗看之下似乎並無不妥,但這兩種觀點在某些人理解下,卻很容易成為「讓古典音樂走向大眾」道路上的一道鴻溝。
  • 【文化回眸2020·古典音樂】危機與轉機
    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雖然曾歷經長達半年的線下沉寂,但在線上空間,從最初錄製戰疫作品到不斷推出策劃精良的演出內容,古典音樂始終陪伴著觀眾。對於這門極度依靠「實體」劇院的傳統藝術而言,疫情固然帶來了劇痛,但新的轉機已在悄然醞釀。
  • 古典音樂線上演出已是大勢所趨?國家大劇院孫洋這樣解讀
    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雖然曾歷經長達半年的線下沉寂,但在線上空間,古典音樂始終陪伴著觀眾。對於這門極度依靠「實體」劇院的傳統藝術而言,疫情固然帶來了劇痛,但新的轉機已在悄然醞釀。從這天起,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系列線上演出正式啟幕。「聲如夏花」「華彩秋韻」「冬日之約」接踵而至,截至目前,大劇院線上演出的總點擊量已突破12億次。疫情衝擊下,線上成為了演出行業不約而同的選擇。從最初篩選「庫存」影音資料播放到主動推出全新作品,線上演出逐步轉型,成為藝術機構逆勢而上的全新突破點。
  • 將國家大劇院「裝進」手機:聆聽「春天在線」系列音樂會
    4月11日,由國家大劇院推出的「春天在線」線上系列音樂會通過快手首播,這場由國家大劇院聯合快手打造的「直播+互動+杜比劇場音效」的頂級視聽盛宴,同時提供了最高可達「藍光8M」的播放清晰度,讓廣大老鐵用手機也能身臨其境地欣賞一場古典音樂會。
  • 「文化回眸2020·古典音樂」危機與轉機
    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雖然曾歷經長達半年的線下沉寂,但在線上空間,從最初錄製戰疫作品到不斷推出策劃精良的演出內容,古典音樂始終陪伴著觀眾。對於這門極度依靠「實體」劇院的傳統藝術而言,疫情固然帶來了劇痛,但新的轉機已在悄然醞釀。
  • 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系列音樂會即將「線上」啟幕
    記者8日從國家大劇院獲悉,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下,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系列音樂會將於4月11日正式拉開帷幕。在此後的每一周直到國家大劇院恢復正式演出為止,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系列音樂會都將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及多家網絡平臺與觀眾見面。
  • 長影周末音樂會:感受音樂魅力,赴一場「古典之約」
    長影周末音樂會:感受音樂魅力,赴一場「古典之約」 2020-11-29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西歐到北歐的頂級雲音樂會,另一幅疫情蔓延的路線圖
    伴隨大面積演出取消的,是一系列頂級樂團、劇院的免費線上音樂會,它們都來自歐美著名交響樂團和歌劇院的珍藏錄像。唐若甫關注到,很多歐美交響樂團、劇場、音樂廳和音樂機構都推出在線播放音樂會,「這是為了保持場館或者院團與聽眾間的黏合度,從西歐到北歐的雲音樂會路線圖,也像是疫情蔓延圖。」
  • 櫻花樹下的雲音樂會,上海首次VR技術直播戶外音樂會
    一場好聽的音樂會不止在音樂廳發「聲」。3月24日下午,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旗下經典音樂頻率「經典947」、百視通和上海辰山植物園特別策劃了一場在浪漫櫻花樹下舉辦的「雲直播音樂會」。這也是科勒星期廣播音樂會暫停線下演出近2個月來,首次以「雲直播」形式與樂迷們見面。
  • 穆蒂亮相拉文納音樂節,義大利將迎疫後首場古典音樂演出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當地時間5月22日,據外媒報導,在義大利政府允許音樂會和其他現場表演在6月15日開始後,義大利著名指揮家裡卡爾多·穆蒂將在下月舉行的拉文納音樂節上,帶領一支青年管弦樂隊舉行一場露天音樂會。組織者當地時間周五稱,這是義大利自嚴格封鎖以阻止新冠肺炎傳播以來首次現場古典音樂表演。
  • ...跟著周婕聽古典 | 堅持「優雅」——記疫情後的首場現場音樂會
    947言選·跟著周婕聽古典 | 堅持「優雅」——記疫情後的首場現場音樂會 2020-06-04 1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Crescendo音你而來——屹立在古典音樂海洋的中國名片
    音樂是世界的語言,是最富有感染力的語言。Crescendo音你而來古典音樂交流平臺由旅德大提琴家馮堯創立,是站在古典音樂的最前沿,結合數十年引領歐洲一流院團的專業經歷和對音樂態度的不斷苛求,在古典音樂世界中心創建的音樂交流平臺。
  • 長影周末音樂會:暢享古典音樂 溫暖冬日時光
    12 月 4 日晚 19 時,長影周末音樂會 2020-2021 演出季的第四場古典音樂專場——《樂遊古典》交響音樂會如約而至。夜幕下的春城,數百位新老觀眾齊聚長影音樂廳,欣賞了長影樂團帶來的柴可夫斯基、比才、威爾第等名家名作,在精緻細膩的演奏中品味經典。音樂會由長春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長影集團承辦。 本場演出的指揮是長影樂團的老朋友——著名小號演奏家、指揮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戴中暉先生。
  • 「蝦米」走下神壇,在線音樂市場還能怎麼變?
    版權的缺失註定了蝦米不能成為一款主流聽歌軟體,而且「蝦米」的種種策略總是背道而馳,加上當時用戶在線付費習慣並未養成,蝦米的營收根本不足以支付高昂的版權費,在版權大戰的掀起之時,蝦米音樂為求生委身於資本巨頭阿里,但是卻沒能迎來下一個春天。 2013年,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集團收購之後,與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
  • 古典、流行、爵士、新民樂……2020上海夏季音樂節如約而至
    龔琳娜、李泉、霍尊、張雄關、彩虹室內合唱團等跨界IP,將和MISA藝術總監餘隆、作曲家譚盾、歌唱家沈洋、黃英等古典大咖一起亮相。  7月20日開幕音樂會,餘隆將指揮上海交響樂團聯手實力唱將龔琳娜,開展一場交響樂與新民樂的同臺對話。
  • 上海夏季音樂節10天上演17臺音樂會,現場演出票基本售罄
    龔琳娜、李泉、霍尊、張雄關、彩虹室內合唱團等跨界IP,將和MISA藝術總監餘隆、作曲家譚盾、歌唱家沈洋、黃英等古典大咖一起亮相,10天時間出品17場線上和線下音樂會,融合古典、流行、爵士、新民樂等曲風。2020MISA開幕音樂會海報疫情之下,海外藝術家無法入境,觀眾上座率不能超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