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走下神壇,在線音樂市場還能怎麼變?

2020-12-18 騰訊網

編輯導讀:前段時間,有消息稱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官方表示不予置評,引發用戶的集體回憶殺。蝦米音樂曾經也是眾多愛樂人士中的「白月光」,如今的發展讓粉絲唏噓不已。從蝦米音樂的發展可以看出,在線音樂的市場格局已然改變。本文作者對此展開了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繼騰訊音樂發布第三季喜人財報後,又有一件事讓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炸開了鍋。

根據音樂大V@相徵和@果殼放大燈爆料,蝦米音樂的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目前蝦米音樂官方對外表示:不予置評。

昔日風光無兩的蝦米為何走到了末路?阿里真的放棄了在線音樂市場嗎?在線音樂市場還有哪些新機會呢?

一、蝦米是如何走到末路的?

蝦米音樂成立於2006年,源於網站EMUMO。在算法推薦上別具一格,蝦米並非根據用戶的習慣選歌,而是採用「反智能」方式,將推薦權重向小眾音樂傾斜,在萬眾逐利的時代,「清高」的蝦米反而成了音樂迷心中的聖地。

更重要的一點是,蝦米開啟了在線付費模式的先河。與當時大多數免費聽歌軟體不同,音樂人將自己的歌曲上傳蝦米,聽眾想要收聽音樂,就必須付費。由於蝦米音樂對於音樂的態度,吸引了很多像方拾貳,燕池、方拾貳、程璧、何小河等小眾音樂人。

而早期的蝦米音樂憑藉著一些小眾音樂,站在了在線音樂的鄙視鏈頂端,腳踩QQ音樂和網易雲,成為擁有2000萬註冊會員的音樂社區巨頭。

在線音樂是一個很廣闊的賽道,蝦米盛極一時卻沒有將這份榮光延續下來,如今被頻繁傳出被併購、被關閉的消息,蝦米究竟做錯了什麼?

版權的缺失註定了蝦米不能成為一款主流聽歌軟體,而且「蝦米」的種種策略總是背道而馳,加上當時用戶在線付費習慣並未養成,蝦米的營收根本不足以支付高昂的版權費,在版權大戰的掀起之時,蝦米音樂為求生委身於資本巨頭阿里,但是卻沒能迎來下一個春天。

2013年,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集團收購之後,與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聘請高曉松擔崗,推出「阿里星球」,阿里星球囊括了音樂播放功能、社區功能、製作功能、演出功能、直播功能,是一個打通音樂產業鏈臺前幕後的一條龍服務APP。

但是這樣的大雜燴並不符合時代趨勢。阿里的資本並沒有轉化成蝦米的優勢。反而是在以阿里星球為重心的時期,蝦米音樂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隨著版權減少,用戶也大量流失。

據極光大數據和易觀數據顯示,2019年,蝦米音樂的市場滲透率僅為1%,MAU為500萬——對比QQ音樂的25000萬,差距慘烈。

所以即便真如網上傳言,蝦米音樂被關閉,也並不是那麼意外。

二、阿里真的要放棄在線音樂市場?

那麼,作為阿里僅存的音樂播放器,如果此次蝦米音樂真的關閉,是否可以認為阿里是真的要放棄在線音樂市場了嗎?

筆者認為並沒有,只不過阿里將重心放在了投資網易雲音樂上。去年,阿里巴巴就花7億美元投資了網易雲音樂,獲得了網易雲音樂約10%的股份。此後,便傳出蝦米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將合併的訊息。其實,按照現在的市場情況來看這種可能性是有的。

其一:騰訊音樂現在太強了,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抵擋其增勢。

曾經的QQ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騰訊音樂)在音樂市場中並不佔優勢,甚至處在音樂鄙視鏈低端。但是在版權大戰興起之時,騰訊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2015年,國家版權局發布了《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要求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傳播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並責令各個網絡音樂服務商將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

版權意識空前崛起,騰訊瘋狂購買版權,奠定了騰訊音樂江山的基礎。藝恩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光是QQ音樂的曲庫規模就達到1500萬首,而蝦米音樂只有400萬首。憑藉豐富的歌曲庫,騰訊音樂吸走了大量用戶。

根據騰訊音樂最新發布的三季度報。數據顯示,騰訊音樂在線音樂訂閱收入同比增長55%至人民幣14.6億元,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到5170萬,同比增長46%,而付費率超8%,2019年同期為5.4%。

其二,電臺APP也是一個不容小覷的競爭力量。

電臺本身就具有獨特的魅力。耳朵經濟盛行之下,豆瓣,荔枝,蜻蜓,喜馬拉雅等電臺APP也逐漸興起。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網絡音頻行業市場規模達175.8億元,同比增長超55%。2020年,相應市場規模預計有望超270億元,用戶規模預計達5.4億。

除了各種各樣的聲音之外,現在的電臺更增加了直播、連線、社交的功能。而這些電臺與在線音樂軟體本身是有重合的部分,這也讓一直在音樂市場上站不住腳的阿里更加焦慮。

三、在線音樂軟體的格局將會如何改變?

Fastdate極數發布的《2020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報告》顯示,2020年10月,中國在線音樂月活用戶超6.2億,預計2020年全年在線音樂產值將超過140億元。那麼,網易雲音樂和蝦米聯手之後,在線音樂市場又將會如何改變呢?

在後版權時代,中國音樂平臺拼的不僅僅是版權,社區也是重中之重。

網易雲就是靠著「社區」一路披荊斬棘的,作為後來者網易雲並沒有在版權上過於糾結,而是主攻社區氛圍,將社交作為主要功能引發用戶追捧,網易雲音樂憑藉著出彩的歌單推薦和精彩熱評一路出圈,成為文藝青年新的集聚地。

這種調性其實和蝦米音樂有相似之處,兩者聯合之後將會提升整體競爭力。不過社區之戰也日益激烈。繼網易雲音樂率先將雲村提到一級入口之後,2020年7月,QQ音樂也第一次把社區版塊獨立出來,名為「撲通」。

除此之外,在音樂中引入短視頻也是一個風口。現在音樂可視化趨勢明顯,QQ音樂和快手已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推進「短視頻+音樂」生態圈構建,而網易雲音樂也宣布將與抖音共同建設「音樂+短視頻」生態。

縱向深挖,增強平臺自身內容孵化能力,橫向擴張,拓寬內容宣發和變現的渠道。這是未來在線音樂發展的主旋律,如今,我國在線音樂市場馬太效應盡顯,當網易雲和蝦米音樂結合之後,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那麼在線音樂市場中存在哪些新變量呢?

四、在線音樂市場還有哪些想像力?

時至今日,在線音樂流媒體早就不再是一個聽歌軟體,而是用自身的內容生態,反哺行業上遊。

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研究報告—數字篇》中提到,2019年,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為100.9億元,2020年預計增長到131.6億,2022年將翻一倍多到269.4億。

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在線音樂APP的活躍用戶規模在今年6月達到6.55億,月人均使用時長為232分鐘,在線音樂也需要更多的內容來支撐龐大的用戶。

1)線上音樂

今年疫情期間,有不少歌星選擇將音樂會搬到線上,拿歌手陳奕迅來說,今年的線上音樂會在QQ音樂的累計在線觀看人數超過1200萬,還一舉拿下了九個熱搜話題,閱讀量也突破了七億大關。五月天的演唱會直播也吸引了3500萬用戶觀看,微博熱搜不斷。

2)長音頻訂閱計劃

在線音樂流媒體加碼長音頻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在QuestMobile的調查數據中,用戶在網絡音頻上的月人均使用時長已經從去年的342分鐘激增至今年的600分鐘。針對年輕人的「耳朵聲態」,騰訊音樂與閱文集團合作,將閱文旗下大量的原創內容IP轉換為長音頻。

3)與影視綜藝和遊戲類IP進行跨界合作發布獨家單曲

在線流媒體平臺善於利用粉絲經濟,發售自己的獨家產品,豐富自己的內容庫。例如QQ音樂在過往半年就推出了近40首不同領域的音樂作品,網易雲也攜手當紅明星王一博推出單曲《無感》。

4)在創作端上扶持音樂人

頂尖歌手的音樂版權永遠是行業內的稀缺資源,在內容生產端上的優勢是決定在線音樂類APP能走多久的關鍵。為了扶持音樂人,QQ音樂在今年推出「銀河計劃」和「S製造」;網易雲音樂也開展了「颶風計劃」扶持音樂人;連抖快也相繼推出了音樂扶持計劃。

總而言之,在線音樂流媒體已經從版權比拼走向了生態比拼,而「內容」是這條路上制勝的關鍵,在線音樂流媒體已經逐步走向大眾,不再只活在小眾的評價裡。作為「小而美」音樂平臺的傑出代表,蝦米的高開低走值得深思。

作者:寧缺,微信公眾號:松果財經

本文由 @松果財經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蝦米」跌下神壇 在線音樂市場還能怎麼變?
    根據音樂大V@相徵和@果殼放大燈爆料,蝦米音樂的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目前蝦米音樂官方對外表示:不予置評。昔日風光無兩的蝦米為何走到了末路?阿里真的放棄了在線音樂市場嗎?在線音樂市場還有哪些新機會呢?蝦米是如何走到末路的?
  • 蝦米音樂,在線音樂發展的犧牲品?
    編輯 | 于斌據網絡傳言,蝦米音樂可能只剩下2個月的壽命。近日,微博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知名音樂大V@相徵發布了一則微博:蝦米音樂即將於明年一月份關閉。隨後該微博引發了全網熱搜,也有其它網友接著爆料,蝦米預定的關閉時間是明年的一月十五日。
  • 蝦米音樂,中國在線音樂發展的犧牲品?
    據Questmobile的統計數據顯示,蝦米音樂的活躍用戶僅在2-3000萬之間徘徊,這與網易雲音樂的過億用戶量相比,自然有些相形見絀。但是,來自騰訊系TME的壓力有如泰山壓頂,阿里也不願意放棄在線音樂這樣一塊肥沃的土地。只是,過去還能佔據前三的蝦米音樂,卻因為各種原因不慍不火,甚至不敵背靠中國移動資源的咪咕音樂。
  • 誰搞垮了蝦米音樂?
    即便你沒有用過蝦米音樂,這兩天也一定看到了它的訃聞。起因是上周日,微博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用戶發微博稱,他聽說蝦米要關閉了。同時,一些關於蝦米音樂將執行人員變動,團隊面臨解散的消息也不脛而走。
  • 在線演出、一對一音樂會 疫情讓古典音樂「走下神壇」
    在線演出 一對一音樂會 汽車歌劇院   疫情讓古典音樂「走下神壇」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各國歌劇院紛紛關停,音樂家們被迫居家隔離。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不少音樂家呼籲「在疫情的危機時刻,藝術不應該變得最不重要」,相反,音樂應該承擔起「幫人排除憂愁,淨化靈魂的作用」。於是,音樂家們行動起來,或通過網絡在線舉行雲音樂會,或線下一對一演奏,或打造汽車歌劇院……  人們發現,這場疫情讓古典音樂走下劇院的「神壇」,以各種方式走進日常生活。  對藝術家來說,這些行動是「自救」,也是「渡人」。
  • 蝦米音樂大限已至 但在線音樂市場還未「塵埃落定」
    挺突然的,聽說蝦米音樂就要關閉了。11月29日,網絡播客《大內密談》的創始人、前唱片公司市場總監相徵在微博上發文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引發網友熱議。而當媒體向阿里巴巴方面求證這條消息的真實性時,相關人士只給出了「不予置評」的回覆。雖然沒有得到官方正式的回應,但阿里巴巴想要放棄蝦米音樂的跡象卻早有顯現。
  • 蝦米將死:阿里退場,但在線音樂市場還未「塵埃落定」
    投稿來源:鋅刻度挺突然的,聽說蝦米音樂就要關閉了。11月29日,網絡播客《大內密談》的創始人、前唱片公司市場總監相徵在微博上發文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引發網友熱議。
  • 被後爹耽誤的蝦米音樂真就成了在線音樂中的「蝦米」
    「蝦米音樂月底關閉!」前幾天,微博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布微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音樂大V@果殼放大燈也爆料,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晚些時候,阿里巴巴回應不予置評。
  • 送走蝦米,在線音樂迎接B端市場「全面開戰」?
    21世紀告別:蝦米12年,多米8年,音悅臺10年疫情期間,在線流媒體們紛紛大力推動平臺線上live業務以吸引流量之際,蝦米音樂則顯得進取心沒那麼強烈,除了阿里系的大型線上慈善演出相信未來之外,幾乎沒有什麼線上聲量,彼時便有不少從業者對蝦米音樂的未來給出了不確定性。事實上自2019年開始,蝦米音樂被阿里選擇戰略放棄等聲音便甚囂塵上。
  • 蝦米音樂怎麼連結電視 手把手教你蝦米音樂怎麼投屏
    蝦米音樂怎麼連結電視 手把手教你蝦米音樂怎麼投屏時間:2020-07-11 14:52   來源:騰牛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蝦米音樂怎麼連結電視 手把手教你蝦米音樂怎麼投屏 蝦米音樂是一直以來都很受歡迎的音樂播放器,不少人聽歌都用這款軟體。
  • 蝦米音樂即將關閉!下一個倒下的在線音樂,會是誰?
    那說到音樂,目前主流的APP有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音樂、酷狗音樂以及酷我音樂這5個,其中機哥用QQ音樂、網易雲音樂是最多的,其次是蝦米音樂。但就在近日,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表示,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
  • 蝦米或將關閉,在線音樂步入寡頭時代
    11月29日,微博認證用戶(NOVA娛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文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與之對應的,用戶@果殼放大燈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 蝦米音樂被傳關停,在線音樂「老問題」待解
    阿里星球的上線讓阿里音樂被「群起而攻之」,這款應用在上線不到一年後就被下架,而曾經同樣能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蝦米音樂,卻被內部邊緣化,甚至被市場遺忘。極光2019年的數據顯示,以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為代表的在線音樂平臺,市場滲透率達到了8%;蝦米音樂則位列第二梯隊,滲透率為1%,MAU約為800萬。
  • 蝦米音樂明年將關閉?在線音樂江湖中已掉隊
    11月29日,某微博認證為「NOVA娛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網友發文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隨後,關於蝦米音樂或將解散的話題迅速登上熱搜,網友紛紛表示:「希望不是真的,蝦米承載了很多早年的回憶」、「不會吧?以前在上面買的專輯怎麼辦?」、「希望蝦米活下去」。
  • 蝦米音樂被傳解散?在線音樂江湖還有幾人廝殺
    此外,隨著蝦米或將被解散傳聞登上熱搜,其所處的在線音樂行業亦重回大眾視線,行業格局將如何演變?誰還在這一行業中廝殺? 蝦米要解散? 11月29日,某微博認證為「NOVA娛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網友發文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
  • 版權時代「蝦米」瀕死 在線音樂如何打勝仗?
    版權時代「蝦米」瀕死 在線音樂如何打勝仗?版權戰爭的一片狼藉後,在線音樂怎麼走?燒錢大戰帶來的必然是一片狼藉,優愛騰彼此傾軋,不斷燒錢,最後留下的是天價版權費用。音樂流媒體開展版權大戰,面臨的局面同樣如此。
  • 蝦米被傳關閉,優質音樂社區為何成「在線音樂」的「局外人」?
    長期佔據三大唱片公司以及其他音樂公司獨家版權的騰訊音樂;有著「今天你網抑雲了嗎」的社區文化的網易雲音樂;而聚攏了一批垂類音樂愛好者、界面簡潔、歌單精良的蝦米音樂卻正面臨「被出局」。11月29日,NOVA音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 在微博發布動態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
  • 蝦米音樂跌落神壇背後藏著的邏輯
    最近某大V 傳出了蝦米音樂明年一月份要關停的消息,蝦米音樂官方的不予置評。要知道蝦米音樂可是背靠的不差錢的阿里,怎麼會關停呢?今天來好好來分析一下。
  • 蝦米音樂關停傳言背後:洗牌的在線音樂和大而散的阿里文娛
    文|時代財經近日,蝦米音樂被傳將於明年1月份關閉,目前蝦米音樂多位高層已在開會準備部署下一步的人員變動問題。對此傳聞,蝦米音樂官方回應稱:不予置評。蝦米音樂成立於2007年,最初是由一個旨在連結音樂人和用戶的付費網站Emumo演變而來。
  • 曾經行業第一,蝦米音樂終究沒能成為「大龍蝦」
    11月29日,某微博認證為「NOVA娛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網友發文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對此,蝦米音樂給出的答案是不予置評。但此時的蝦米音樂,生存還是毀滅,其實已經不是一個有關在線音樂市場走向的問題了。蝦米音樂官網顯示,蝦米音樂成立於2006年,彼時名叫EMUMO,取的是EARN MUSIC&MONEY的意思,後更名為蝦米音樂。2013年,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集團收購。不得不說,曾經的蝦米音樂,風頭很強勁。